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法水长流》开示辑(慈悲智慧,深远无尽)


   日期:2013/12/17 21:2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净土法门法师《法水长流》开示辑(慈悲智慧,深远无尽)

(以下文字全部来自净土法门法师《法水长流》书法墨宝)

西方寂静无为乐,毕竟逍遥离有无,大悲薰心游法界,分身利物等无殊。

或现神通而说法,或现相好入无余,变现庄严随意出,群生见者罪皆除。

茫茫大梦中,长夜谁能寤,反恋梦中欢,将醒还重做。

做得不如前,一错是百错,做得胜如前,依然空落漠。

造了梦中业,从苦还入苦,劝君早回头,直走西方路。

万缘都放下,勤修净业课,日夜望还乡,一心求觉悟。

法性遍在一切处,一切众生及国土,三世悉在无有余,亦无形象而可得。

知一切法即一念,众生皆是宿善友,世间一切同法性,是名入佛之知见。

◎如来藏中,性色真空,清净本然,周遍法界。

随众生心,应所知量,清净本然,妙真如性。

求于去来,迷悟生死,了不可得。

◎西化东浙,偏重知识,以浅语俗事教小学,期其随事能解,因之废读经。籍与往昔之教学相反,比之于佛理,亦深刺谬。

佛法教化,先求根本智,无相无分别,次求后得智,能分别一切法,亦如中国往日教童蒙读经,先求句读,后乃开讲,自得豁然,是为东方文化之一贯思想。

今习净宗,亦应熟读应诵之五经十要,不求甚解,既为求根本智。及熟能生巧,由闻而□思修,是为后得智。

以是比较东方,东方不急求解,是培植根本智而□达后得智。西方初学即求甚解,是破根本智而失后得之用。

愿同修皆能深明了义,进而力行,即是培植三学根基。

◎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愚人除境不除心,至人除心不除境。

心既除矣境岂实有?达境本空,便能素位而行,要之皆不为物转,方能转物也。

◎觉外无性,尘外无相,善根不可思议,业力不可思议,福德因缘不可思议。

恭敬不够,故福报不够,懈怠轻慢也有罪过。一切福德皆从诚敬中生。

微尘有果,因果同时。

◎如来名号大意,令众生达自根本,无明本。

唯如来根本大智,令诸众生顿识本故,顿作佛故。

又随众生根所乐示现,为佛、为天、为神、为主……遍法界,众生界,无时无处不在。

◎慈起无缘,恩周庶类,悲与同体,道启多门。

◎一切浮生诸幻妄相,当处出生,随处灭尽。

幻妄称相,本真如性,性真常中,求于去来,迷悟生死,了不可得。

◎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不染世乐,慈悲一切。

◎老当益壮,穷且益坚。

◎迷唯一念,悟止一心,一念不存,归无所得。

尘消觉净,情忘执谢,诸佛众生,应时平等。

恩报德酬,大自在人也。

◎《了凡四训》是先生为教育子孙后代所写的四篇家训,文理俱畅,豁人心目。

清末民初印光大师竭力提倡,因而流通甚广,成为后人积善累德,改造命运的经典。

净空早年受教于朱镜宙老人,复印证于印祖,毕生奉行深受利益。是为解救今世众生劫难之不二法门,又为佛门信解行证,入佛境界之大根大本也。

愿我同胞共勉之!

◎佛言:为人师者,黜之以理,教之以道,己所不行,勿施于人。弘崇礼律,不使怨讼,为人弟子,当孝于师。

慎莫举恶意向师。恶意向师是恶意向佛、向法、向比丘僧、向父母无异,天所不覆,地所不载。

末世恶人,不忠不孝,无有仁义,但念他恶,不自止恶,嫉贤妒善,厚财贱道,死堕三恶趣中。

◎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俱为客尘烦恼所覆,不能显了。

若舍妄归真,则凡圣等一,与理冥符,而无分别,寂然无为。

◎有书真富贵,无事小神仙。

◎能了万法无生之性,是谓得道。

◎道德之义,乃吾人本具之性德,因果报应,实天地化育之大权。

利人实为利已,害他苦报无尽。人人皆知因果,天下大治之道也。

◎人生如戏,莫非自编、自演、自观、自赏,总不关境缘事也。

会者明达诸法实相,不会则生烦恼习染。

是知人生真实目的,确为一生提升灵性,证得无上菩提,往生净土,亲近弥陀耳。

故古大德常以此勘验学人曰:会么?是语义意,最深长远无尽矣,应知应当学。

◎住如来家,修六和敬。

◎多事不如少事,好事不如无事。

◎世出世法之大道,皆由至诚谦敬心求得。

世无明师,求之古人可也:孟之师孔,蕅益之师莲池,皆可法也。

是则何不依无量寿,学他心同佛心,行同佛行,言同佛言。信愿持名,求生净土。

悟入以后,三业化他,胜上佛学院多矣。思之思之。

◎福佑人类传统文化,救度全救苦难众生。

心包太虚,合诸宗教,总归一体,从此大明神救世。

量周沙界,启示群萌,即是天经,普救众生离大苦。

◎净宗学人,欲生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以不住相,清净心念佛,则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真往生西方,证无生忍,乃决定不易之理事也。

此乃印祖开示,愿我同胞,信受奉行。

◎欢喜施财者得大富,法布施者聪明智慧,施无畏者健康长寿,修三因者获三果。

富在知足,贵在知退,福在受谏,存之所由也。

◎惑尽则情忘,诸法不生,究竟涅盘,常寂光土。

清净法身,毗卢遮那,阿弥陀佛,无非空劫以前,自己本来面目。

但于当念绝思维,唯心净土唯心现。

◎若有众生,于此经典,受持读诵,为人演说,昼夜思惟,彼刹及佛功德,于无上道,终不退转。

◎华严经云:法性遍在一切处,一切众生及国土,三世悉在无有余,亦无形相而可得。

知一切法即是一念自性,名为入佛知见。

◎维摩经弟子品曰:三世之法,新新生灭,更不相待也。一切法生灭不住,如幻如电,诸法不可得,乃至一念不住,诸法实相,如是如是。

◎佛言:龙王当知,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诸恶道苦。何得为一。谓于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不容毫分不善夹杂,是即能令诸恶永断,善法圆满,常得亲近诸佛菩萨及余圣众。

◎世路风波,炼心之境;人情冷暖,忍性之场。

深心信解常清净,恭敬尊重一切佛。

于儒及道亦如是,至诚供养利众生。

◎真心本性,具足灵知,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增不减。

诸佛悟之,假名心性,众生迷之,便成妄识,迷悟自殊,何有圣凡。

◎谦恭待人,忠孝传家。

◎学教悟心,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俱为客尘,妄想所覆,不能显了。

若舍妄归真,明凡圣等一,与理冥符,而无分别,寂然无为,是曰理入。

日日是好日,时时是好时,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

顺逆皆佳境,恶善皆良缘,若能转境界,是人同如来。

◎中不方,名不章;外不圆,祸之门。

直而不能枉,不可与大任;方而不能圆,不可以长存。

富在知足,贵在知退,福在受谏,存之所由也。

◎养喜神为招福之本,去杀机为远祸之方。

◎放下我痴我见,皈依佛陀教诲。

◎佛教是佛陀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释迦牟尼佛是古代多元文化社会教育家,社教义务工作者。

◎以身述法,以心供法,以行护法,以念传法。

◎若无心者,八风不能动。

设习气未尽,嗔念任运起时,无打骂仇他心。

贪念任运起时,无营求令得心。

见他荣盛时,无嫉妒求胜心。

一切时中,于自己无忧饥冻心。

乃至种种此等,亦得名为无一切心也。

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我无一切心,何须一切法。

自然入清净心体,湛然常寂,妙用恒沙。

◎发广度心,大悲也,观法如化,大智也,悲智具足,福慧双修。

真心不现,全由妄障,妄不除尽而曰安住如如之真,依然是妄想。

所以古大德云:但求息妄,莫更觅真,但尽凡情,别无圣解。

大慈大悲能除贪嗔。

度众生而实无所度,不著有也。虽无所度,度之不息,不著空也。

具此妙慧,痴毒亦除矣。

◎处难处之事俞宜宽,处难处之人俞宜厚,处至急之事俞宜缓。安莫安于知足,危莫危于多言。

◎佛言:三界无别法,唯是一心作。又曰:能随染净缘,遍造十法界。

如是十法界本无自性,皆由一心之所造也。

原夫此心虽曰不变,而实随缘,以其随缘,故曰能造。

所以心能作佛,作众生,作天堂,作地狱,一念之萌也。

憨山大师曰:念从起处须看破,事未至时莫妄生。

转凡成圣之机,全在于此也。

◎佛教是释迦对一切众生至善圆满多元文化教育。

直示法界平等,自性本真德用,欲使人人同修同证,

故现身说法大方广体,物物圆成佛华严行。

人人本具,但迷邪染,失其本性。

诸佛菩萨不离情识,示现智海即诸尘劳。

繁兴妙用一念圆证,佛华严行当处现前。

不从他行,信谓自性固有,不可不究也。

◎能了万法无生之性,是谓得道。

◎四天王教化:

东方持国天王(敦伦尽分行大道,琵琶表中道,中庸,用中)

南方增长天王(闲邪存诚积大德,宝剑表智慧)

西方广目天王(观照世间修大行,龙蛇表多变,宝珠表不变)

北方多闻天王(长时薰习成大果,伞盖表防御污染,成纯净纯善)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世乱极,鬼神愁。佛子在家,中夜播放《地藏》、《弥陀》、《十善》、《无量寿》或《系念佛事》,读诵、讲解光碟,皆能得冥、阳二利,实益应当学。——释净空白

◎能知足者天不能贫,能无求者天不能贱。能外形骸者,天不能病。能不贪者,天不能死。能随遇而安者,天不能困。能造就人才者,天不能孤。能以身任天下后世者,天不能绝。

◎迷惟一念(动念、分别、情执、杂念)。悟止一心(情忘、执谢、南无阿弥陀佛)

世尊四十九年所说一切法,皆是为我说,不为别人,我必须直下承当,即得胜妙功德大利。

◎中国最近出土四字曰:“物恶独胜”

古大德深知天地万物之所厌恶者,在其独胜也。

是知凡夫独大、独尊、独善、独美、独荣、独存者,皆为物之所恶。

而物之所好在众善、同胜、同大、同尊、共美、共荣。

总要识得“一体同仁不二”才好。

◎善事常易败,善人常得谤,惟仁人长者匡直而辅翼之,其功德最宏,或为之奖借维持,而白其诬而分其谤,务使其成立而后已。能如是成全人,便是大学问,大智慧,大福德相。

◎因果教育就是脱贫致富的教育:

财施是因,得财是果。

法施是因,脱愚昧开智慧是果。

无畏布施是因,得健康长寿是果。

此即是离苦得乐的教育,人生于世,穷通、贵贱、吉凶、祸福,不离因果。

明乎此理,自然安分守已,不怨天不尤人,努力改过迁善,积功累德,改造命运。

因果教育功德大矣哉!

◎多事不如少事,好事不如无事。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

佛说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

◎清净本然,妙真如性,性真常中,求于去来,迷悟生死,了不可得。

◎老子曰: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徒知和其大怨,而不省其大怨之所由兴,虽和之以至公,而不免有余怨。怨生于情执,情执生于迷失自性,自性本无迷妄,又何有怨乎?

汤曰: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庄子曰:以得为在人,以失为在已。

然责圣人常受天下之责,而无责人之心,是以终无怨。师法帝舜不亦善乎?愿与志士仁人共勉之。

◎中华传统教育的特质为家庭教育,父母尊长,履行道德,令孩童自幼模仿,而成习性者也。学校教育则是家教之延续,社教广学多闻成就才艺,大乘教育才是究竟圆满,其教学目的在使人人净善,家家和乐。

千手千眼,观世照世,善恶果报,互为酬偿,总是自作自受。

大慈大悲,眼到手到,护持正法,普救众生,就在此时此地。

心包太虚,合诸宗教,总归一体,以此大明神救世。

量周沙界,启示群萌,即是在经,普救众生离大苦。

◎情生智隔

◎现在受委屈,消灭三涂苦,忍辱得解脱,速成无上觉。

◎抚正摧邪弘圣教,安邦护国度群迷。

◎持戒为本,净土为归,观心为要,善友为依。

◎社会安定,世界和平,须要国家与国家,政觉与政觉,族群与族群,宗教与宗教,平等对待,和睦相处。此四者皆不易达成,非常棘手,然由宗教团结下手较易,宗教若能团结合作,肯定影响前三者,则世界安定和谐可以落实。

◎佛问弥勒,心有所念,几念几相识也,弥勒言,举手弹指之顷,三十二亿百千念,念念成形(色声香味,物质),形皆有识(见闻觉知),识念(精神,心法)极微细,不可执持。佛之威神,入彼微识,皆令得度,此识教化,非无识也。

◎知恩报恩,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孝亲尊师。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以小恶无伤而弗去,故恶积罪大而不可掩。

◎凡夫“我”见重,三毒深,病根实由心量狭隘,须以广大心治其病根,从根本上解决,诸病自然易除。

大心行人不能无所缘境而著空,又不能取境而著有,著有则堕六道。

要在不著二边,合乎中道,如此历事炼心,正大修行人入手处。

真心妄心本来同体,三世诸佛原是一个法身,应知。

◎莲池大师曰:孝顺乃至道之法,至道者至极之道,即无上正觉是也。此道清净大如虚空,体绝过非,用无违碍,顺之至也,孝顺之心,正合此道,故云至道。又父母者本觉义,师僧者先觉义,僧者合觉义。于此随顺,不背不逆,岂非如来所证无上正觉之妙道耶。

◎一切众生身口意,所解所行,必须真实心中作。自作依正,不善三业,必须真实心中舍。

◎伦理教育就是说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例如父子有亲,夫妇有别,君臣有异,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良好人际关系。

亲爱精诚的关系教育,它是中华五千年传统的大根大本,五伦是大道,随顺伦常是大德。

道德教育,就是教人从不善的习性,回归到自性本善的教育。

◎世间所有的宗教,其根本就是仁慈博爱,其目的在教化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平等对待,和睦相处,凡是信徒,应当依教奉行。

◎学所以治已,教所以治人。不学则不智,不教则不仁。为众开法藏,广施功德宝。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佛子处世当如是观:

处逆境,随恶缘,无瞋恚,业障尽消;

随善境,处善缘,无贪嗔,福慧全现。

◎爱因斯坦说:如果有任何宗教能够应近代科学的需要,那应该是佛教。方东美说:释迦牟尼是大哲,是圣哲,佛经是高等哲学。

净空修学五十六年,证实一切经所说,无非是伦理、道理、因果、哲学、科学。

故佛法乃九法界众生,所必须修学者。

◎本心即本性,当人放下妄想、分别、执著、即见本性。

了悟万法皆空,色身假合,即无老死。

心向般若,不为欲惑所动,转迷开悟谓之解脱。

◎伦常道德使人羞于作恶,明了因果使人不敢作恶,此天下大治之道也。

◎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憎恶人,不染世乐,慈悲一切。

◎论云:百年亦逝,命川流而电逝,业地久而天长,是为警醒也。

◎肯定人性本善。

逆境恶缘足以消我业障,顺境善缘足以增我之福慧。

经云:若能转境,则同如来。

◎力修戒定慧,空则无我见,常念慈悲喜舍,方契佛心。

◎一念自性,体元湛寂,自性之心用,本虚灵无相,无名,不可思议。

◎金刚般若云,一切法得成于忍。

◎不欣世语,乐在正论。

◎不为自已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

◎平等慈悲,于人无争,于世无求,老实念佛,求生净土。

◎洒心易行,颜色常和。

◎悔过不如防过,惜福尤宜积福,佛法深妙无穷,切勿自弃自局。若要熟处渐生,先须生处渐熟。

【回向文】:

愿以此功德,回向宿世今生一切有缘众生,解冤释结,福慧增长,离苦得乐。普为自他忏除罪障,愿我等都能早日:蒙佛救拔出离苦海,往生西方极乐净土。并回向山河大地,法界众生都能如是。南无阿弥陀佛保佑!阿弥陀佛!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法水长流       净土法门)(五明学佛网:法水长流       净土法门)  

 如本法师:净土法门 

 陈兵教授:净土法门实似论 

 净界法师:净土法门的特色 

 净界法师:念佛不等于修净土法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五讲 净土法门的实修与检非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四讲 净土法门修持的正助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三讲 净土法门的特异方便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二讲 净土法门的特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一讲 净土法门是大乘佛法的真实之教 

 净界法师:修学净土法门应该注意的事情 

 竺摩法师:净土法门的信和疑 

 慈法法师:净土法门的三种殊胜利益:往生、成佛、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