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智随法师:念佛人持戒及行世间善法是杂行吗?衡量杂行的标准


   日期:2013/12/19 12:5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作者简介:智随法师现为安徽弘愿寺首座,著作有《阿弥陀经要解略注》、《净土宗判教史略要》、《灵岩遗旨》、《灵岩法要》、《灵岩故事》等净土类书籍。早年一部《净土宗判教史》,风行海内外,无数人阅之,理清了净土宗的传承脉络,对于追复曾遗失千年的唐朝善导祖师纯正之净土宗教理,功莫大焉。法师近年来深入梳理《印光大师文钞》,以善导大师思想为指南,分门别类,时加按语解说,令读者能够正确亲近离我们这个时代最近的净宗祖师,避免了末法浊眼众生面对大师百万字的《文钞》茫然无措的局面。智随法师开示原文:除了念佛之外,我们要“真诚报佛恩”就还需要做一些世间善法——善行。因为我们念佛之人生活在这个世间,肯定就会涉及到身、口、意三业,有很多问题需要注意。如果我们身为念佛之人,我们的三业不清净,有染污的地方,那就自然会影响到别人对净土法门的接纳与信受,令别人产生不信受、抵触的情绪。从往生讲,往生的正定业是念佛,往生不是靠其他世间善法;但是活在世间要有世间善法。讲往生是靠念佛,但是也不否认世间善法,它只是不靠世间善法而已,不是依靠世间善法来往生,并没有否认世间善法的存在。对于这一点我们要善于理解。不能看到别人持戒就说:“你这持戒就是杂行!”看到别人做善事就觉得是杂行。这也不是杂行!你如果把持戒放生视为往生功德就是杂行;我们不把他视为往生功德,自然地持戒放生,作种种的善行功德,那就不叫杂行。杂行是什么观念?我们觉得往生功德靠念佛不够,再加一点才够,要加读经啊,要加布施啊,要加放生啊,等等,那就叫“杂”了——在名号之外加东西。如果我们相信只要念佛就能往生,其他的善行有也可以往生,即使没有也可以往生,这样想就不杂。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再去行其他善法就不杂。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心安住在念佛当中,外在的行为上,就可以依照佛法的一些行为标准来行世间善法。    我们要想劝世间的人来念佛,就需要以世间的善法来与他们结人缘、结善缘、结法缘,来引导他们。世间的善法依佛法而言有个大原则,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恶的事情我们尽量不要做,善的事情就要尽量做。当然善恶的标准,世间的人与出世间的人还是有不同之处。比喻世间人往往觉得“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就行了”“我也不伤害人,好像就不错了”。若是依佛法讲,我们经常会伤害人——我们心里动一个念头,或是行为上不小心得罪到别人,即使我们的语言不清净也会伤害人。佛法对善法的要求,是要我们的身、口、意三业都要清净。身业清净就是要我们的所作所为都要清净,所作所为都是善的,包括在寺院里烧香、拜佛作功德,在社会上帮助他人,对待工作尽心尽责等,这就是善的。语言善,赞叹别人,真心待人,语言上不伤害别人,不骂人,不说脏话,我们口业也必须清净。意业,没有贪嗔痴,当然这一点凡夫要做到很难;我们先把这些原理要明白,在意念里面我们要对众生起赞叹、随喜、恭敬之心。身口意都以善行为指导,这就是我们在这个世间立足的一个基本。愿将一切功德都至心回向给法界所有众生,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并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持戒       杂行)(五明学佛网:持戒       杂行)  

 持戒四关 

 仁清法师:受戒持戒的关系 

 如瑞法师:持戒与用心 

 妙祥法师:对发心出家居士开示 二 严持戒律 不退初心 

 大安法师:持戒修福 

 界诠法师:持戒与持斋 

 大安法师:《西方确指》持戒近善、转短命为长寿之法 

 大安法师:《西方确指》撇脱怡悦、深潜不露是名持戒 

 智光法师:参禅路头见闻录 第一章 认识路头与持戒因果的重 

 宽运法师:持戒功德 

 宽运法师:一切如来说 持戒最第一(西方寺传授三皈五戒暨在 

 永海法师:持戒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