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礼旭: 随时想著如何力行佛陀、还有师父的这些教诲


   日期:2013/12/22 8:1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蔡礼旭老师:随时想著如何力行佛陀、还有师父的这些教诲


  师长教诲我们早晚做早课、晚课,早课在读经的当下是提醒自己,那个时候就是在接受佛菩萨给我们的教诲、劝诫。当我们在做早课的当下,都是这种不断反省自己的心境,一定能感来很多善友的相劝,都是我们这颗心。假如我们在做早晚课的时候是应付的心境,当真正有善友来劝我们,我们整个心态、还有整个表情也是应付。所以一真一切真,一妄一切妄,我们善观这颗心非常的重要。晚课的时候,反省自己这一天有没有依照经教去奉行,假如没有,要后不再造,赶快把它改过来。我们一直提到「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任何的境界源头都是我们自己这颗心。所以真正修道人,对任何人绝对不抱怨,绝对不要求,一定是要求自己,因为万法都由自己这颗心生。

  这两天,诸位法师都给我们非常宝贵的教诲,这都是诸位法师多年来修学的体悟。我们能体会得到法师们他们的这颗慈悲心,我们与法师之间心跟心就相契,这个时候听法师们的教诲都能够随文入观。曾经我们拿到一本《弘一大师别集》,弘一大师他在整个《大藏经》以至於历代祖师大德教诲当中,给我们拣选了一百句非常重要的开示。又在我们整个文化当中,重要的人生哲理这些格言当中,也挑选将近差不多一百句左右的这些教诲。我们看到了这本《弘一大师别集》,能不能跟弘一大师那颗慈悲心感应?为什么大师要会集这本教诲出来?因为深刻感觉《大藏经》浩如烟海,透过大师的智慧,把我们当前最受用的这些经句把它拣选出来。我们怀著一颗感恩的心来读这本书,那就非常受益。

  而且人情练达皆文章,假如我们人情事理不圆融,很难让众生生欢喜心,又怎么可能会利益到众生?所以后面弘一大师搜集的《格言别录》,对於我们处世当中的分寸就是非常重要的关键。我们体会到弘一大师的悲心,我们也体会到每位法师讲课、讲经的这分存心,那我们这十天左右的课程,对於我们心境的提升就有非常大的帮助。我们在跟师长修学的过程当中有一个心态,就是每一句师长的教诲,只想著如何做到,从没想过做不到。因为当我们想著做不到的时候,我们的自信心被自己给摧毁了,当我们想著我们做不到的时候,我们已经不信佛。因为佛陀的教诲是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假如我们想我们做不到,那就是不相信佛陀说的这句话。所以只想著如何做到,那是信佛。佛又告诉我们「但以妄想分别执著而不能证得」。我们智慧是本有的,是要在时时刻刻观我们起心动念,把妄想分别执著给打掉,这是我们用功的地方,也是师长最常教诫我们的,从根本修,从起心动念处修。

  所以当我们提起来我做不到,那就是执著,「本觉本有,不觉本无」,我们现在是把不觉当作真的,把烦恼当真的,就变成认贼作父,认烦恼贼做自己的父亲。诸位同修,我们希不希望认贼作父?当然不希望。就好比我们背著一包垃圾,这包垃圾很臭,我们背了三十年,突然有一天善知识告诉我们,我们背的是垃圾,你还把它当宝。这个当下,真的是垃圾,其臭无比,这个臭让我们无始劫沉沦。所以明白了,马上要把这包垃圾把它扔出去,就在要扔出去的时候又拉回来,然后对著自己说,「这一包垃圾好歹也跟了我三十年,这么扔下去好像有点可惜,好像不够念旧」,这个时候就没法子了。知道烦恼对自己的害处,当下一定会把它舍掉。我们不能放下贪瞋痴慢,不能放下自私自利,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还没有彻底认知它对我们法身慧命的伤害。我们一定要坚信佛陀说的,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分别执著而不能证得。

  从今以后我们要自己相信自己,随时想著如何力行佛陀、还有师父的这些教诲。师父教我们要「为佛法、为众生」,我们当下就提起这样的心念,而这句话真的能破我们的烦恼。当我们遇到一件事情在那里犹豫不决,在那里生烦恼的时候,赶快把这六个字请出来。这六个字就好像一把尚方宝剑一样,真有烦恼了,尚方宝剑出鞘,马上就知道该做什么。我们之所以在烦恼当中不能出来,往往自私自利放不下,贪瞋痴慢的习气放不下;一提起来为众生、为佛法,正念一起,妄念自然就消掉。

  当初末学在要从台湾到海口去,我们是去推展中国文化,我的父亲就说到,「这个教育的工作可能一万个人做,只有一、两个人可以做得起来。」这个分析是没有错,因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接著我跟我的父亲交流,「一万个人做,只有一、两个人做得到,我们是要去问这九千九百九十九个做不到的,还是要去问这个做得到的?」所以真的,我们在修道的过程当中,要打烦恼、要找藉口,可以找一千、一万个藉口。但是假如下定决心,这些藉口就不见了,就像《无量寿经》说的,「人有至心求道,精进不止,会当克果,何愿不得」。真的,决心一下,很多的善知识、很多助力就感应来;这个信心不下,感来的都是业力。我们走的是业力的人生,还是愿力的人生,都在这一念之间。我们往往遇到境界,先找藉口退缩,人生,任何人都不能够打败我们,只有一个人会打败我们,就是我们自己的妄心、退缩的心。

  今天我们是「宁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藉口」,我们要去问的是这一个、两个做到的人。假如这一、两个做到的人,他们是有很多的财富,是有很高的官位、社会地位,那这个我们做不到,因为我们没有。但是假如不需要财富、不需要地位,而他们具备的条件我们也有,这个时候要责无旁贷去做。接著我也跟我父亲提到,我的师父,我们尊敬的老法师,他一个人到了台湾举目无亲,也没有财富,也没有社会地位。但是纯是一颗慈悲心,纯是一颗至诚的心,就感应来三位好老师,感应来我们韩馆长大护法来给他护持,这些境界都是自己的心感召来的。慈悲的心、真诚的心,我们每个人都具备,师父能修得一生这么殊胜的果报,我们也要相信自己能做得到,所以这一念心是提起对佛法的信心。

  假如我们跟著师长学习,然后对师长讲「师父,您的修行的成果,只有您做得到,我们都做不到。」诸位同修,假如师父听到了会不会哈哈笑?会不会说「太好了,我做得到,你们做不到」?不可能!父母跟老师最欢喜看到的事,就是孩子、学生的成就超过自己。而父母、老师的心境,一定是把他一生修学最精华、精髓的部分,全盘托出给他的孩子、给他的学生,希望能青出於蓝而胜於蓝。所以师长每一部讲的经,都是我们修学最重要的关键。假如我们能体会到师父对我们这颗至诚的爱心,我们会直下承担,随文入观的去听师长每一句教诲。当下我们就能少走很多的弯路,能够直截了当来走我们这一生的修学。我们体会得到师父的用心,我们体会得到每位讲课法师的用心,那我们这几天就能够心跟心的交流。每一句法师宝贵的这些教诲,以至於每个事例,都会印在我们的心田当中,都会转变成我们立身处世的态度。

  我们记得昨天悟月法师给我们教诲到,面对任何一个人要见性不著相,看到的每个人都是阿弥陀佛。有人请教师父说,师父是怎么念阿弥陀佛?师父说到「我念阿弥陀佛跟大家不一样,在我的心目当中每一个人都是阿弥陀佛,我对众生的供养,跟对阿弥陀佛的供养,绝对没有两样。」这些都是师父的教诲,我们要把它放在心上,当我们对任何一个人起了傲慢,马上想到「看一切人都是阿弥陀佛」,这个念头起来,这个妄心就下去了。

资料恭摘:净土法门法师专集网站
2007年怀恩佛学讲座《弟子规》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二集)  2007/2/27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52-200-0002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蔡礼旭       力行)(五明学佛网:蔡礼旭       力行)  

 圣轮法师:「积极力行」的人生观 

 郑石岩教授:禅——心的效能训练 第二章 禅行 笃实力行的 

 妙莲法师:灵岩甘露第二集 参、力行培福 

 妙祥法师:对发心出家居士开示 七 身体力行才是真愿力 

 圣旭法师:知而力行方得实益 

 蔡礼旭老师:真正有德行的人讲话厚道 

 蔡礼旭老师:导正孩子骄傲、不负责任等坏习惯 

 蔡礼旭老师:夫妻之间要相敬如宾 

 蔡礼旭老师:中国文化的心法是君、亲、师 

 蔡礼旭老师:教育孩子要顺乎自然 

 蔡礼旭老师:仁德之人必谦卑 

 蔡礼旭老师:仁德之人必定是以身作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