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界法师:我们为什么要皈依三宝?


   日期:2013/12/24 15:5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我们看丙二的别明五乘解脱法门,前面是一个总标,这以下我们各别各别来说明,这个五乘的修行的方法,这个地方有五科。

  一、人乘。二、天乘。三、声闻乘。四、缘觉乘。五、菩萨乘。

   我们先看人乘,人乘当中分二科,一、三皈依, 二、五戒。三皈依当中,我们先解释名称,三皈依,我们先做一个名相的解释,三,我们所皈依的呢,是佛法僧三宝,我们的心态呢,就是归顺跟趣向,第三个是依止,归顺三宝,依止三宝,一种对三个功德的一种随顺皈依。详细的我们看下面的《业疏》,什么叫三皈依,它的内涵是什么,我们来把它念一遍,请合掌。

  《业疏》云:多论云:以三宝为所归。所归以救护为义。如人获罪于王,投向他国,以求救护,彼王是言,汝求无畏以投我者,莫出我境,莫违我教,必当救护。众生亦尔,系属于魔,有生死过,归向三宝,魔无如之何。

  首先我们先看看,这个三皈依,它有两个,第一个,所皈依的境,第二个,能皈依的心态。我们所皈依的境,是佛法僧三宝,我们是用什么心态呢,是以救护,我们希望三宝来救护我们,这个观念很重要。

  如果我们一天过一天,我们不学习佛法,我们也就不知道,我们到底有什么样的障碍,什么问题。但是你要学习佛法,首先你会先知道你的过去,就是我们无量劫来,我们一念清净的本性,在三界里面打滚太久,而每一期的生命,都留下很多的问题,就是这个颠倒妄想跟业力。

  所以我们到现在,我们已经没办法自我改变,因为我们在三界流浪太久,已经养成一种坚固的习气,这种自我意识太强,我们已经没有自我能力,来做反省跟调整,这就是我们必须要仰仗三宝的救护。

  就是我们像善导大师说的,我是一个业障生死凡夫,我自己没有能力来追求出离,所以我们以此这种心态,当然我们旷观无始的过去留下的业力跟烦恼障,我们祈求三宝的救拔。这个地方讲出一个譬喻,就像说有一个人他得罪一个恶国王,这个恶国王有大势力,那么他自己已经没有能力,来抗拒这个恶国王,怎么办呢?他只好投向另外一个善良的国王,这个国王是一个大势力的善良国王。投靠这个国王干什么呢,以求救护,希望这个大国王,能帮助他来抵抗恶国王。这个善良的国王,就告诉他两件事,他说你来求我保护你没问题,但是有两个条件:第一个,莫出我境,第二个,莫违我教,我一定可以救拔你。

  所以这个皈依呢,其实是两个内涵,第一个是莫出我境,这个是对人的皈依,我们不能够离开佛菩萨的摄受,所以我们刚开始皈依三宝,第一个跟佛菩萨结缘,你看大乘佛法,很多的名号让你来忆持,你念阿弥陀佛也可以,念观世音菩萨也可以,念地藏王菩萨也可以。

  所以我们一定要有一个自己的本尊的功德,来摄受我们,你要先找到你相应的本尊。相应就是所谓依人,这个地方依人包括依止上师,你的亲教师,就是依人来修学,莫离开这个人的因缘。第二个,莫违我教,就是依法,依从经典的学习产生智慧的观照。

  这个是两个依止皈依,一个依止人,一个依止法,你能够依人又依法,三宝一定可以救拔你。那这个地方讲出譬喻。第三个,我们合法,众生亦复如是,我们无量劫来内心,已经把自己的内心,创造出一种很严重的烦恼魔,所以才有生死的过患。

  这个系属就是说,什么叫系属,就是说你平常很正常,我们一般人没有起烦恼,那个烦恼火不启动的时候很正常。但是烦恼,贪烦恼、瞋烦恼活动的时候,它要你做什么,你就一定要听它的,烦恼不活动的时候,你跟正常人一模一样,但是它一旦活动起来,你就做不了主,它要你去造业,它要你去骂人,你就一定会去做了,叫做系属于魔。

  所以这个烦恼,已经掌控我们的生命了,而且我们对烦恼,已经没有抗拒的力量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皈依三宝,因为你自己没办法处理你的烦恼,你无量劫来生生世世,已经把它养成一种很强壮的力量,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有生死的过失。所以我们归向三宝,才能够去抗拒内心的烦恼魔。

   这个地方就是说,三宝对我们的摄受,有两个地方,有两个重点,第一个是人的摄受,佛陀的神通感应,我们不断的对佛菩萨的礼拜、赞叹、供养,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就是修皈依,我们要跟佛菩萨结缘,净土法门,也是很强调跟佛菩萨结缘。一般来说凡是他力法门的,比方说净土宗,比方说密宗,很强调依人,像我们净土宗皈依阿弥陀佛,你就一定要跟阿弥陀佛结缘,否则他没办法救拔你,因为佛陀救拔你,你必须要在中间加搭一个桥梁,诸法从缘生,蕅益大师说佛陀的心是平等的,为什么他救拔他,没有救拔你呢?因为你没跟他结缘,他很难救拔你。所以我们忆念阿弥陀佛,是创造一个阿弥陀佛救拔我们的因缘,让他有管道能够进入到我们的生命里面来,你都不念阿弥陀佛,你也不拜阿弥陀佛,你缺乏因缘。

  所以第一个我们是对人的皈依,祈求佛菩萨的神通摄受。第二个对法的皈依,你要对经典要学习。佛陀灭度以后,佛陀把道理放在经典当中,你要去闻思修产生智慧的观照,就是智慧的救拔。所以三宝的救拔有神通力的救拔,跟智慧的救拔两种。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