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佛寺的对联


   日期:2013/12/27 20:4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佛寺的对联



《普陀山佛教》  蒋谱成

对联是我国文艺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也是我国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民族文化。

对联,又称“对子”、“楹联”,是诗词形式的一种演变。我国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中原地区在春节时,就有人以“桃梗”悬挂于户,这大概就是最早的对联了,这“桃梗”又称“桃符”,到了宋代,已经是十分地普及,对联应用于各种场合,所以王安石才有“干门万户幢幢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诗句。寺院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传统文化集中展示的地方,对联就是所展示的内容之一。因此,寺院的亭、台、楼、阁、榭、柱,几乎没有不写上或镌刻上对联的,这些对联不但宣传了佛教文化,增添了文化氛围,而且装饰了寺院,为寺院生辉添彩。

寺,古代为官署名,如大理寺,太常寺等;但主要还是僧众供佛所在地,如白马寺,灵隐寺等。我国的寺院不但是成千上万的信众做为顶礼膜拜的宗教殿堂,而且是继承发扬佛教文化的道场,是别于常人生活的另一个世界。因此,寺院所用的对联有其独特性,对联内容也独具匠心,常常寓意深刻,令人深思。但根据所用对联的场合不同,其内容也有所不同,虽然撰写自由,一般不外乎如下几种类型。

一、佛理禅意醒悟世人

这种满含佛理、禅意,劝世醒人的对联一般用在寺院的山门、大殿等地方,因为对联紧紧扣住宣扬佛教宗旨这个主题,以佛法佛典、禅趣禅理来醒悟世人。如四川新都的宝光寺有联曰:

世外人法无定法,然后知作法法也;

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对联中“法无定法”,“了犹未了”,皆为佛学观点。而以朴素辩证的手法,阐述佛陀释义,使人读后有猛然醒悟,反省自身之感。

又如成都文殊院山门对联:

见了便做,做了便放下,了了有何不了;

慧生于觉,觉生于自在,生生还是无生。

还如舟山岛普陀寺有联曰:

自在,自观,观自在;

如来,如见,见如来。

这种类型的对联寺院都有,内容也大同小异,只是立意与撰写手法各有不同。如上面舟山岛普陀寺联,在手法上虽然采用了叠字、齐巧,但用典自然,通俗易懂,给人轻松自如,活在当下的感觉。

二、地理景物偶意其意

这种以所处地理环境、周围景物为内容的对联,在寺院里较为普遍。因为寺院一般处于名山大川,而一些亭阁楼台,也常建在山顶或溪涧之侧,青山白云,风景秀丽。况且还有各种名人事迹,民间传说,因此,对联内容往往顺手拈来,恰到好处。如杭州圣因寺有一联曰:

江水滔滔,洗尽千秋人物,看闲云野鹤,万念都空,说甚么南宋衣冠,西湖烟柳;

天风浩浩,吹开大地尘氛,倚片石危栏,一关独闭,更何须敌人禄米,邻舍园蔬。

联中有景有典,气势磅礴,既体现了禅家闲云野鹤,行云流水,出世人世,全心即佛,又说明了大干世界,江河大地,万物更替的自然现象,寓意深远,令人深思。

又如湖南衡山雁峰寺有联曰:

大梦忽闻钟,任他烟雨迷离,还当醒眼;

浮生真类雁,看到天花欲坠,我亦回头。

联中的“烟雨”即衡阳南回雁峰上有烟雨池,此处用景人联。“回头”在此处有两层意思,一是说回雁峰这个典,世传阳鸟不过衡山,至此而返。如杨慎夫人黄娥有“雁飞曾不度衡阳,锦字何由寄永昌”的诗句。二是劝世人回头,认识自我,向佛从善,回头是岸。

还有浙江天台山中的方广寺,筑于高山幽谷之间,下临石梁飞瀑,因此有一联为:

风声、水声、虫声、鸟声、梵呗声,总合三百六十击钟鼓声,无声不寂;

月色、山色、草色、树色、云霞色、更兼四万八千丈峰峦色,有色皆空。

对联中虽然是在写景,但后面的“无色不寂”与“有色皆空”,给联中的境界更上层楼,使人虽置身在山色水光,风景奇丽之中,但不至于得意忘形,而回味再三。

三、以典记事新意诲人

这种对联一般在有特定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民间传说等寺院的某一殿堂或亭阁上采用,联中以典说事,以事见意,以意诲人。如云南武定狮子山正觉寺有一联曰:

僧为帝,帝亦为僧,数十年衣钵相传,正觉依然皇觉旧;

叔负侄,侄不负叔,八千里芒鞋徒步,狮山更比燕山高。

上联是说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与他的孙子朱允炊二人的一段历史。朱元璋出身贫穷,在他十七岁那年,他便到家乡皇觉寺出家当了和尚。后来朱元璋投军,带兵打仗,再后来就当了皇帝,这就是“僧为帝”。朱元璋立他的儿子朱标为太子,但朱标在洪武25年(1392)就病死了,朱元璋就立朱标之子,即他的孙子朱允炊为皇太子。洪武31年,朱元璋逝世,理所当然地朱允炊嗣位,称惠帝,改年号为建文;朱允蚊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削藩政策,引起诸藩王的不满和反对。这时朱元璋的第四子燕王朱棣,因他早就对皇位虎视眈眈,于是借各藩王之口起兵南下“靖难”,与朱允炊争夺皇位。建文四年(1402)克南京,朱棣夺取皇位,称成祖,改年号为永乐,迁都北平,并改北平为北京。

据传南京城破之时,朱允炊放火焚烧宫殿,身穿僧衣潜逃出城,芒鞋徒步到云南,在正觉寺出家当了和尚,这就是“帝亦为僧”。所以上联有“数十年衣钵相传,正觉依然皇觉旧”句,用典体贴自然。

下联的叔是朱棣,侄当然是朱允炊,联中说叔在争夺皇位这件事上,不大光彩,对不住侄子朱允炊,使得朱允炊跑到几千里之外的云南。因此才有“狮山更比燕山高”,这是作者对他们叔侄二人的评价,即朱允炊在人品上比朱棣高。因正觉寺在狮子山,而燕山在北京。

又如苏州寒山寺有联曰:

尘劫历一千余年,重复旧观,幸有名贤来作主;

诗人题二十八字,长留胜迹,可知佳句不须多。

这对联可能在重修寒山寺时所撰,寺最初建于南朝梁时,相传唐时诗僧寒山、拾得居此,故名寒山寺,所以上联才有“历一千余年”、“名贤来作主”。而下联即以唐诗人张继事为内容,这里的“诗人”即为张继,“二十八字”即是张继写的那首《枫桥夜泊》的诗。其诗为:“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正因为有了这首诗,才使他名传千古,寒山寺也正因为有了这首诗,妇幼皆晓,享誉中外。确如联中所说,“佳句不须多。



四、特定场合内容引申

这种对联针对性强,一般是根据特定的场合与环境来创作,内容特指,只能专用。如如来佛、弥勒佛、观世音菩萨等座下的对联,还如寺院藏经阁、钟鼓楼等对联,这些都是有所指,内容就得紧贴主题。如北京潭柘寺弥勒佛座对联曰: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口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这是根据弥勒佛的神态形象引申开来,既为大肚佛描容画像,又给大肚佛赋予思想,既是说佛,又是叽人,使对联内容雅俗共赏,风趣盎然。类似这种对联各寺院还有许多,如峨眉山灵岩寺弥勒龛联:

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

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与己何所不客。

由大肚佛的笑与容而引申到我们应具的生活态度,教导人们要容天容地,任运自在地生活,做一个智慧的禅者。

在福州鼓山涌泉寺山门弥勒座也有一副题联,但另一番立意,饶有风味,令人深思。联曰;: .

日日携空布袋,少米无钱,却剩得大肚宽肠,不知众檀越信心时,用何物供养;

年年坐冷山门,接张待李,总见他欢天喜地,请问这头陀得意处,是什么来由?

寺院对联要说还有许多的类型,如果粗分不外乎上面四种类型。因为对联是一种文化,其中有着许多的内容,特别是对联技巧,更是一言难尽。因此,我们如果有幸游览各佛教圣地,一定要对悬挂各处的对联仔细拜读欣赏,否则就是一大遗憾。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佛寺       对联)(五明学佛网:佛寺       对联)  

 李利安教授:当代佛寺文化资源的定位与开发——以华林寺为例 

 温金玉教授:真禅法师——当代佛教制度建设以玉佛寺为中心 

 其它:论圆瑛法师的佛教对联(刘福铸) 

 明奘法师:石佛寺第一届动中禅 

 明奘法师:石佛寺第一届动中禅开营 

 明奘法师:石佛寺“古寺重光”奠基法语 

 明奘法师:禅与现代生活 嘉兴石佛寺桃花节奘师开示 

 觉明法师:觉明上人在张掖大佛寺禅院佛事法会开幕式上的致辞 

 魏德东教授:汉传佛教的美国化进程——以休斯顿玉佛寺英语佛 

 道坚法师:云南鸡足山古代佛寺藏书考略 

 道坚法师:重庆市忠州佛教研究之一——古代忠州(忠县)佛寺 

 成峰法师:对联二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