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素食护生 -->健康

 认识乱输液的危害


   日期:2013/12/27 21:33: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认识乱输液的危害

退休医生桑

疾病治疗的常规程序是“医生在选择用药时,要遵循可以口服的不注射,可肌肉注射不静脉注射的原则”。

刻下,在我国的医院,尤其是基层医院,几乎把输液当成了“首选”的治疗手段,医院的座位旁、床头边都挂着琳琅满目的输液袋和输液线。这是对治病方法的误解,我曾经诊疗一名4岁的小姑娘,她只是轻微感冒,体温38度5C,只要注意休息、多饮水、口服点退烧药便可恢复,但家长不满意,偏要缠住我为其女儿输液。其实“多数感冒是可以不治自愈”的疾病,输液是不能治疗感冒的,好多人迷信输液又不知其危害。国际上公认的用药方针是,口服药应占50%以上,肌肉注射占30%—40%,输液占10%左右。但在国内某些医院,输液的比例甚至超过五成以上,这是一个危险地信号,更是一个令人痛心的治疗弊端,触目惊心的滥用输液已给人们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

过去在医院输液的主要对象是老年人,然而,如今儿童成了“被输液”的“生力军”。滥用输液会给病人造成诸多不良后果,因为直接将药物输入血液中,要比口服药有更大的风险。“吊瓶”中加入的药物越多、成分越复杂,其毒副作用就越大,而且微粒剧增。有些药物配合不当,进入血管就可发生化学反应性。

熟知,药物进入机体最终要到达靶器官而发挥作用,从这一点出发,如病人胃肠功能正常,静脉输液和口服药物的最终效果是完全一致的,如不是抢救是万万不可滥用静脉输液的。

只有如下情况适合静脉输液:

1.病人昏迷或不能吞咽者;

2.急性大出血、脱水、中毒、休克等需要即刻开通静脉通道快速扩充血容量,以纠正休克或者快速解毒的目的;

3.通过消化道不能达到治疗所需要的药物浓度的患者;

4.病情危重,需要药物迅速在组织中达到有效浓度才能挽回生命的紧救;

5.由于药物本身的性质,容易被胃肠道破坏或不容易在胃肠道吸收的药物;

6.因消化道疾患不能进食者;

7.对水或电解质有特殊需要一定要输液才可以纠正者,如透析;

8.手术后或大面积烧伤,需要输液补充治疗者。

常见的输液风险是:

(一)输液中的颗粒污染是对人体的隐形杀手!质量再好的注射剂都达不到理想的“零微粒”标准。由于人体最小的毛细血管的直径只有4~7微米,那么“吊瓶”药液中超过4微米的微粒就会蓄积在心、脑、肺、肝、肾等重要器官的毛细血管中,长此下去,就会直接造成微血管血栓、出血及静脉淤血、微粒堵积,尤其是全身所有的静脉血都要回流到一个屏障器官——肺脏,这些颗粒都会被肺过滤出来,并被巨噬细胞吞噬,形成肉芽肿导致肺动脉高压、肺纤维化并致癌。微粒对血管也是一种刺激,会导致静脉发炎,甚至硬化等。

(二)如果打点滴时使用的药液浓度过稀或过浓,就可能在进入人体后,破坏体内的电解质平衡;输液速度如果过快,或输入过多药液,还可能引发心脏衰竭和肺水肿。

(三)输液的操作不当,如果针管药液中混入气泡或者血凝块,还会堵塞血管,静脉炎,感染,严重心率失常等疾病。

(四)输液如果消毒不严、操作不规范,中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不良反应甚至感染,尤其是输液传染乙肝等疾病的几率高很多。

(五)过敏反应:口服药要经过肠道吸收,将身体不需要的或对身体有害的物质过滤掉,之后才进入肝脏代谢,经过这样一个过程之后就会降低血药浓度,进而降低过敏反应发生的几率。而输液时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发生过敏反应的几率相对就大,而且快,如是口服药一旦飞发生反应发生反应,可以洗胃都能给急救制造一定的条件,但输液却往往令人失去宝贵的抢救时间。

(六)输液的药物没有经过胃肠直接进入血液循环,省略了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环节,所以常输液还会降低人体免疫力,而且大多数都是输的是抗菌素,抗菌素对病毒性感染是无效的,乱用抗生素导致人体菌群失调及细菌抗药性的增加,以后再生病药剂量就会加大,疾病更难治愈。

(七)输液的药量由于一般一天只输一次,这样就会造成本来应一天分三次或四次进入人体的药量一次性输入了体内,输完后血液的药浓度虽然达到了一个高峰,但过一段时间浓度就会降低而影响治疗效果,可能诱发细菌产生耐药性。

再说几句题外话,人体对外来细菌或者病毒的侵袭有一个复杂的高度智能化的应对系统,对来自于人体内部或外部的治病刺激有一定的抵抗能力和自我康复的能力,这就是免疫力,俗语说:小病不断,大病不犯,这是一种日常生活现象的总结,也是一个让人费解的悖论。古希腊著名医生希波克拉底曾说:“并不是医生治愈了疾病,而是人体自身战胜了疾病。医生就是要尽可能地利用、帮助、激发、调动人体的这种机(本)能,而不是去取而代之”。所以,越来越多的人都主张,得了疾病能少用药的就少用药,能不吃药的就不吃药,不要迷信药物,而忽视人体自身的修复机制。

输液本是为了治病,用药治病不仅仅是靠输液!认为只有输液才好得快,这是对输液认知的误区,更是治疗中的陋习。

pan>


以前有位猎人射中一只母猴,母猴知道自己快死,就忍着中箭的痛苦,摘下树叶,努力挤出最后一滴奶水,存在树叶当中,设法留给孩子吃。又有一只母熊,被猎人打中要害,竟然还能端坐不动,没有倒身在地。猎人感到奇怪,上前去看,原来母熊已死,还紧紧抱着一块大石头。为什么呢?因为熊子在石头下的溪水里玩水,母熊怕石头掉下去打中小熊,所以自死也坚忍抱石不放,这种不可思议的母爱感动了猎人,从此他不再猎杀生命。连旁生都能慈悲地爱护自子,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难道就不能以伟大的胸怀无私地孕育生命吗?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