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界法师:一念的回光返照,就能够改变命运


   日期:2013/12/29 15:3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为什么说,知道常住能够远离三恶道,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佛在世的时候这个释提桓因,他当然是大福报,他有很多宫殿,他有一天是五衰相现,天人福报将尽的时候,他会出现五种相貌,第一个,衣衫垢秽,他的衣服开始有污垢,第二个,头上花萎,他头上的花冠枯萎了,没有那么鲜艳了,第三个,身体发臭,他有臭味出现了,第四个,腋下出汗,他身体开始流汗,第五个,不乐本座,天人都是有座位的,他已经坐不住了,躁动不安。

  那么释提桓因,他这五种相状出现,他就知道他即将死亡,而且他要投生到一个乡村里面做一头猪。所以他非常恐怖,非常恐怖的时候,这个帝释就次第的找很多天王,找到大梵天,大梵天说我没有能够避免让你死亡的方法,都没办法。

  所以这个释提桓因就忧愁苦恼,这个时候有个大臣,他有一个有智慧的大臣说:大王,我有办法,让你能够免除这一次的死亡,他说:你有办法吗?他说:我绝对有办法,他说:那你有什么条件?他说:我把这个方法告诉你,你把这个乾闼婆的女儿嫁给我。乾闼婆就是这个帝释的乐神,你把这个乾闼婆的女儿嫁给我,释提桓因说:你如果能告诉我一个正确的方法,不要说乾闼婆的女儿,我把阿修罗王的女儿嫁给你。

  阿修罗,诸位知道,阿修罗叫飞天,他是有天的福报,但是他的瞋心重,没有天的福德,阿修罗男众很丑,女众很美貌。这个大臣说:好,一言为定,释提桓因说:你有什么方法呢?他说:你现在只有一个方法,你要找佛陀皈依。

  他说:我以前,曾经听人家跟我传一个法,你要能够皈依,你就免除一切障碍,那么释提桓因就相信,他的这个时候死亡已经快到了,他马上以神通力,飞到精舍去找佛陀,佛陀当时并没有给他皈依。

  这个时候,释提桓因他提出一个问题,他说:我们一个人,天人的福报这么大,为什么他要面临死亡,这死亡从什么地方来呢?佛陀说:因为他有烦恼,这烦恼就障碍他的安乐,这个时候释提桓因说:那天人有什么烦恼呢?佛陀说:天人的瞋心比较淡薄,但是他有贪欲跟嫉妒的烦恼,他得到的快乐他就贪欲,他得不到,别人得到,他就嫉妒,所以你天人,还有贪欲跟嫉妒的烦恼。

  释提桓因说:天人为什么会有这种贪欲跟嫉妒的烦恼呢?佛陀说:因为你有攀缘,你活在表层意识,你老是想要向外攀缘,你老是活在感觉,你用感觉来主导你的内心,你不是用智慧来主导你。释提桓因说:那怎么断攀缘呢。

  佛陀讲到重点,他说:你要忆念清净的本性,清净法身,你要忆念法身常住,这个时候这个天人大善根,他听到以后,他听说忆念清净法身,法身常住以后,他起大欢喜,他就咒愿,愿我生生世世能够依止清净法性,而证得无上菩提,他念完以后就向佛陀拜下去,拜下去以后他的生命刚好结束。

  他的神识依止他过去的业力,就投生在乡村一个母猪的肚子里面,他那个时候,因为一念的返转,心生则种种法生,他一念的大乘善根生起,那个猪就受不了,他一投胎以后,那个母猪就像发疯一样就到处跑,就把这个女主人一个罐子,装水的罐子给撞破了,女主人一生气拿那个棒子,就打这只猪,把它打流胎,打死了。

  打死了以后,这个释提桓因死了以后,他又投胎到原来的位置,而继续做天人,再多一期的生命。这个就是佛陀说的,一念的回光返照,改变命运。

  诸位你要知道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我们命运可以改变,为什么业力它可以改变,这个问题在《大乘起信论》有人问,当然这个地方也牵涉到净土宗的带业往生,为什么能够带业往生?他造了五逆十恶为什么带业往生?因为业力是虚妄的,那就是一念攀缘的心,去攀缘一个虚妄的境,妄心攀缘妄境,所以它只是清净心的一个表层的一个影像,它本来就没有,达妄本空。

  诸位如果你要追求临终的正念,你要不断的忆念,你的清净本性很重要。我们一再讲过,站在本来没有妄想的角度,来面对妄想,这是最好的选择,如果你站在本来就有妄想,妄想是真实的,你跟它拼了,你就完了,你这个事修没有理观,你绝对不是它的对手。

  所以你不能站在表层意识跟妄想对抗,你不能站在表层意识,你要能够回到你的深层意识,你要把心带回家,从家的角度来跟妄想对抗,妄想就不是你的对手,因为真能破妄。但是你要活在表层意识,来跟妄想对抗你就糟了,站在妄想的角度来对治妄想,你就没有希望了。

  所以它这个地方很重要,你的生命要彻底改变,你要知道,你本来是没有妄想,那些妄想是后来有的,那是如梦如幻的。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说,在那个经典上说,你一个人能够通达空性,知道你的本性清净,你会产生两个效果,第一个,虽做恶业速疾能悔,若堕恶趣终不久留。

  就是说即便你一时的冲动,还会造罪业,但是你这个罪业力量薄弱了,你会产生自我反省了。因为你造罪业的时候,有人不同意,就有人说我反对,就是你的善根反对你了,它开始对治你了。

  除非你没有真正的懂你的自性本来清净,没有真懂那就算了,你如果真懂,你在造恶的时候,你会发现有一个力量开始在骂你,你两种力量,真妄交攻,这个是恭喜你,这个在佛法叫增上惭愧心生起了。

  所以你能够懂得,你的本性是清净的,你这个造业是不应该的,是虚妄的,这个时候,你的造业势力薄弱了,这第一个,虽做恶业速疾能悔。第二个,即便你因为过去的业力,到三恶道去了,你在三恶道也待不久,若堕恶趣终不久留,是这个意思。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自性       本性清净)(五明学佛网:自性       本性清净)  

 赵跃辰居士:七十空性论今诠 导读 4.自相、自体与自性 

 净界法师:运用自性清净破除障碍 

 济群法师:从住持三宝到自性三宝 

 楼宇烈教授:禅宗“自性清净”说之意趣 

 演培法师:解深密经语体释 无自性相品第五 

 宋智明居士:圆觉经直讲 第二章 回归自性的家园 

 法界法师:自性观音 

 陈兵教授:自性清净心与本觉 

 张秉全居士:自性弥陀,唯心净土。 

 明一法师:本源自性天真佛 

 元音老人:大手印浅释 第二讲 大手印之见 六、不识自性, 

 元音老人:大手印浅释 第二讲 大手印之见 五、顿断妄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