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慧律法师:往生是当下转念头的功夫,不是临命终的事情


   日期:2013/12/29 19:1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慧律法师开示

诸位,下定决心,了生死就在一念之间。我们的时间重要!我们的生命重要!我们的道业重要!

末法时期,很多人都修净土法门,而不了解保护这一颗清净心的重要。毛毛虫变蝴蝶,毛毛虫怎么变蝴蝶呢?这是毛毛虫,变......变作蝴蝶,从这边到那边,如果毛毛虫染上病毒,或被鸟吃掉,这个毛毛虫就没有机会变成蝴蝶呢了。毛毛虫比喻我们这一颗心,这一颗清净心,必须在现前当下这一念就要处理它。换句话说,往生就是现在的事情,就是当下转念头的功夫,绝对不是临命终的事情。

你能够万法回归当下,用大智慧打破无明、烦恼、习气,步步为营,护持这一颗清净心,这样下定决心保护它,慢慢,慢慢,自自然然牠就会变成一只漂亮的蝴蝶。漂亮的蝴蝶就比喻作往生极乐世界;这一只毛毛虫就比喻我们在娑婆世界。

我们在娑婆世界,烦恼很多,无明又重,习气也难改,这一颗心,就像这一只毛毛虫。我们现在有一个错误的观念,就是我现在念佛,烦恼不管它,阿弥陀佛。。。临命终的时候,期待临命终的那一刻,诸位,从这一段毛毛虫,马上就要等待变成这个蝴蝶,中间这个距离呢?毛毛虫要慢慢地转化。。。才能渐渐变成蝴蝶嘛!他不是每天都在等待变成蝴蝶,那这一颗清净心依旧被烦恼所束缚,佛号派不上用场,百般的烦恼,百般的计较,在生活当中种种的苦痛,还不能警觉吗,舍不下,亲情,情人爱欲割舍不下,钱财名利也割舍不下,诸位,你想想看,这样怎么往生极乐世界呢?是不是?

所以,我们一定要有很正确的观念,现在念佛,求生极乐世界,对!很好!记得是由现在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的升华来把这个执着、烦恼、分别,种种的习气断除,这样子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心性上下功夫,到临命终的时候,我早就学会放下了,现在临命终就可以一下子莲花化生,一下子离五浊了。极乐世界是化生的,莲花化生,没有中阴身。我们要记住,往生极乐世界没有中阴身,保护这一只虫不要被鸟吃掉,不要被三毒细菌吃掉,不要让这只虫生病,这一只虫生病,还没有转化成蝴蝶就又病死了!什么病呢?这一只蝴蝶就是我们的清净心。无明重,这只毛毛虫就生病,无明少,这只毛毛虫就健康。斤斤计较,这只毛毛虫就生病;什么都忍不下,这只毛毛虫就生病。

所以诸位,用一只生病的毛毛虫,你有把握在临命终转化成蝴蝶吗?没有把握!要怎么样能够把握呢?万法回归现前当下这一念,当你在念佛的时候,记得同时要破除执着,这一只虫才可能活下去。就是这一只虫你一定要好好地保护牠。这只虫是什么?就是我们这一念清净心,这一颗清净心,你要坚持下去。所以,这是个重要的观念,毛毛虫要转化成蝴蝶中间不能出差错;这颗心时时刻刻要直通极乐世界,跟自己生死没有关系的,你统统要放下,如印光大师所说随缘尽分,该放下的统统要放下。

记得,要口业清净,要守口如瓶,要礼敬三宝,三宝是整个佛教的根,敬佛、敬法、敬僧,这是作为一个佛弟子最基本上的,连佛都不敬,法都不信,僧都不敬,如何能够了生死呢?连信心都没有。所以我们应当了解,身、口、意一定要约束好,好好地保护这一颗清净心。不要把多余的时间浪费在没有用的,不要把多余的生命浪费在没有用的事情,不要做那些你将来一定会后悔的事情,不要做那一些浪费时间、浪费生命,又完全没有意义的事情,不要再贪着五欲六尘的享受了!

记得!练习往生极乐世界的时候,包括你在睡觉,一样念佛自在,求生意志坚定不移。常常梦到佛菩萨的人,常常梦到三宝的人,这个人一定会往生极乐世界的。他的意识形态里面统统是三宝,因为他的意识形态里面统统是极乐世界,他一心一意就是在往生极乐世界,连做梦都是梦到阿弥陀佛,一心一意想往生极乐世界,这个人怎么会不往生呢?醒着的时候要往生,连睡梦当中都要往生,这个人必定往生!
念佛的时候,大部分人会产生两种现象:第一、一直念佛到后来,会感到昏沉、想睡觉,提不起佛号;第二、一念佛号,反而妄想纷飞,烦恼不断。这些都是因为没有掌握念佛的要领,纯粹是用意识心在念佛。

修学念佛法门,除了在事相上用功外,还要用般若的智慧,了解自性(清净)就是我,佛就是我们的(清净)本性,然后用回光返照的功夫,不着一切境界。用不执著心,当佛号现前时,统统是全体心性的展现,大用时时现前。

但如果用的是意识心,设定一个佛号,然后执持佛号,在事相上念佛。就初学者而言,这是对的,但工夫要纯熟,就很困难。烦恼一起来,就无法念下去,所以这不是真正的工夫。用意识心念佛,强迫自己去接受佛号的观念,会造成意识的对立。若是用心性念佛,念而无念,佛号自然流露。

有这些现象,这表示悟得还不够,念佛的工夫还不到家,用的不是真心。不用真心念佛,刻意地去寻求佛号,好像佛号在外面,追逐佛号,而并非由本性散发出来的自性念佛,精神紧绷就会觉得很疲倦。要突破这种状况,必须体悟到事相的本身就是无常,无常当下就是空,然后,烦恼就减少。建立空的思想以后,就没有得失、取舍的观念。自然对于世间的名利、男女、幻化的一切大地万物,都可以放得下。放久了,佛号现前,一用起功来,就是本性念佛的工夫。

我自己是二十四小时都在念佛,从早到晚佛号不断,心里面就只有一个念头:我要求生极乐世界。极乐世界就在我的心,我的心就是极乐世界。

何以故?因为念念都能观照无常,知道这个世界是幻化的东西,知道一切法苦空无常。因此,我时时都能放下,对这个世间没有一点贪恋。求生净土的信念,就一直从心里面生起,自然而然信念真切,自然就有力量。因为对我而言,佛法和我的生命已结合为一体,也就不会患得患失,不会只是凭着盲目和冲动,也不会在生活中失去观照,而陷入无力感当中。

有人问:每天的修行,除了念一句佛号以外,是否还需要念很多咒?还是要诵经?问题不在佛号,不在诵经,问题在心。今天你念佛,能开智慧吗?能断烦恼吗?能入一心不乱吗?虽然念这句佛号,可是烦恼、计较、执着还在,这个就是夹杂烦恼而修,这是真正的杂修,没有用清净心。如果用清净心念佛,那就叫做专修;如果用大智慧念佛,那个叫做专修。所以,问题不在佛号,问题在于你这颗心有没有智慧。

如果我们没有智慧,同样在念佛,可是百般的计较,计较到晚上睡不着,都快变成忧郁症了,动不动就跟人家争吵,你念这句佛号有什么用?阿弥陀佛没办法帮你降服烦恼,执着还是执着啊。释迦牟尼佛讲,离一切相,即名诸佛。我们念这句佛号,有没有离一切相?有没有慈悲心?有没有智慧?有没有平等?有没有离一切执着?有没有离一切分别?这是心的问题。所以,如果这句佛号念了五年、十年,晚上依然睡不着,依然发脾气,依然没办法降服自我,那么,就是表示你走错路了,要改变方向了,要多听经多闻法,才能开智慧。佛教无诤嘛,重要的是我们内心要和谐,如果内心没有和谐,还是人我是非,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不断,那你念这句佛号还是烦恼不断,所以念佛的力量也不大。“念佛一声功德无量” ,这是指要专从自性来。为什么?这里是生灭法的世间,执的东西都颠倒了。“念佛一声功德无量”就是要转念头,从清净的本性——佛性念出来,那一念才是真心的念,才是“念佛一声功德无量”。

诸位,下定决心,了生死在一念之间。我们的时间重要!我们的生命重要!我们的道业重要!

南无阿弥陀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转念头       往生)(五明学佛网:转念头       往生)  

 大寂尼师: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广释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下集) 

 大寂尼师: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广释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上集) 

 大寂尼师:如何证明临终往生净土? 

 大寂尼师:临终、中阴身、作七、度亡开示(如何对往生的亲友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2.同诵阿弥陀经念佛 

 郑振煌居士:净土安心法门——弥陀大愿摄众往生 

 谈锡永居士:生与死的禅法 十六、“往生”的修习与实践—— 

 谈锡永居士:生与死的禅法 十四、临终的解脱与往生——说“ 

 杨云唐居士:无我与往生 

 妙莲法师:往生有分 第二集 朝向西方路 

 妙莲法师:往生有分 第二集 妙莲长老主持佛七弘法 

 妙莲法师:往生有分 第二集 特稿选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