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问答

 大安法师:关于守戒、杂修等五则开示


   日期:2014/1/2 12:0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大安法师:守戒、杂修等五则开示

一、破戒后,有补救的办法吗?破戒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真诚忏悔,也得下地狱吗?请师父开示!

大安法师:杀、盗、YIN、妄、酒,前四戒为性戒,又为根本戒。毁破根本戒,称断头罪,意为头被砍下来,无法接上去,不可救了。在戒律中,称不通忏悔,必下地狱。所以,对受戒、持戒,要严肃认真地对待。受戒是在佛菩萨前的庄重承诺,筹量自己的根机能力,或受满分戒,或受多分乃至一分戒。只要受了,就得一丝不苟地行持,宁可守戒而死,不可破戒而生。如是求戒、受戒、持戒功德无量。这一切都是自动自觉的,戒律既具有原则性,也有变通性。出家修行也是自己发心的,没有谁来强迫你。出家得奉行出家的戒法,如世间法放不下,还可以舍戒还俗。还俗一段时间,又想出家,还可以出家。可以七次往返,这是对男众的施舍,女众只有一次机会。破戒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真诚忏悔,固然比不认识自己错误、不忏悔强,然就声闻戒律而言,犯根本戒的罪是忏悔不了的,果报在地狱。

所幸净土法门给了破戒行人一线生机。《观经》下品中生就是针对破戒的众生施设的,经云:“或有众生,毁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如此愚人,偷僧物,盗现前僧物,不净说法,无有惭愧,以诸恶业而自庄严。如此罪人,以恶业故,应堕地狱。命欲终时,地狱众火,一时俱至。遇善知识,以大慈悲,即为赞说阿弥陀佛十力威德,广赞彼佛光明神力。亦赞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此人闻已,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地狱猛火,化为清凉风,吹诸天华。华上皆有化佛菩萨,迎接此人。如一念顷,即得往生七宝池中莲华之内。经于六劫,莲花乃敷。”证知破根本戒必将下地狱的人,阿弥陀佛悲愿予以救度,彰显阿弥陀佛威神愿力不可思议。吾人当如是领纳弥陀的悲愿,生感恩心,不可以此作为放逸破戒的借口。念佛行人宜奉持净业三福,持戒念佛,求生净土。

二、我受了五戒修持净土,现在早晨诵楞严咒。有的佛友说,这是杂修,但我已经在佛前发誓,一天诵楞严咒一部。请师父开示。

大安法师:你能够受三皈五戒,修净土,这非常难得。对修净土的人来说,原则上,以一门深入、专修为上,读诵净土经典,专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但如果你对楞严咒有特殊因缘,发愿诵楞严咒,也是可以的,然须将诵楞严咒的功德回向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亦属专修的范围。

三、“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具体落实在念佛的时候,应该怎样才能达到这个要求?

大安法师:“都摄六根”就是将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都摄住在佛号上。六根当中最重要的是耳根和意根,这两根的功能最全,也容易驰逐外境。如果把这两根摄住了,其它的如眼根、鼻根、舌根、身根也就不摄自摄了。摄耳根的方法就是自念自听,从心里念出声音再从耳朵听进去,心与声相依,小内循环,就能把耳根摄住。摄意根的方法,可采用印祖的十念记数法。念第一句佛号记1,念第二句记2……念第十句记10,再从1记到10,循环往复。这样给意根派了记数的任务,意根自然不容易跑,这就是念兹在兹。如是持念佛号,灵灵不昧,念念相续,即是净念相续。日常工作生活中,恒常系念佛号,如子忆母,如是熏习,自然与万德洪名、净土依正庄严日渐亲切。忆佛念佛,现前(现生证得念佛三昧)当来(带业往生,花开见佛)必定见佛。大势至菩萨的授记,吾人当拳拳服膺。

四、阿弥陀佛的“阿”字念成“ō”(音“喔”)可不可以呢?另外,打坐念佛时常会嗝气,或者觉得有股气堵在胸口,是怎么回事呢?

大安法师:阿弥陀佛的“阿”字正确读音念“ā”,有些人习惯发“ō”音,也是可以的,如来悉知悉见。无论是念“ā”音还是“ō”音,阿弥陀佛都知道我们是在念他。但最好慢慢改过来,因为“阿”字,华严字母中排在第一,表法界生发音,诸法空义。“阿”字具无量功德,无量涵义。自“阿”字出生一切陀罗尼,展示了生生不息功德藏。

打坐念佛时不要高声,否则伤气。可系心于佛号,随呼吸持念,慧心安住。随息念佛亦是良佳的摄心方法。对于身体上的疼痛或者是气脉等不要执着,一切观空,佛号历历分明,即是无上深妙禅。诚如彻悟大师所示“一声佛号一声心,心佛双忘趣转深。定久不知谁唤醒,满天霜月照幽林”。

五、净土宗学人常见这么一句话,《大集经》云:“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惟依念佛,得度生死。”曾看到一位居士说,《大集经》没有此说,这是以讹传讹。弟子没有余力去通看全部《大集经》,所以特此请教如何看待。

大安法师:这句经文很多祖师大德都引用过。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有人否认“带业往生”一说,组织查经小组,说所有经典都没有“带业往生”四个字。于是就否定净土法门的带业往生。虽没有“带业往生”四个字,然带业往生的义理随处可见。现在找不到原文,不等于可以否定这句佛语。永明大师《宗镜录》中引用的许多经文,现在也有些找不到出处和经典,然不可由此否认所引经文的真实性。由此来看,经典当中处处都说,末法众生靠自力修行很难解脱。末法人修道,谁能得道呢?“得道”就是“证”的意思,谁能断见惑、思惑得小乘四果?又谁能断尘沙惑、无明惑成就大乘圣贤位呢?可以断言,在五浊恶世,靠自力断见思惑、尘沙无明惑确实是稀罕的。净宗祖师大德常常作如是开示,欲令我等凡夫谦卑地全身心靠倒阿弥陀佛,度脱生死苦海。《无量寿经》里面就谈到,有一亿菩萨由于不能听闻到净土法门,退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连这么多菩萨不闻净土法门,尚且退转,更何况具缚凡夫呢。五浊恶世,非念佛法门无能度脱。炽燃火宅内,无须戏论纷然。信奉佛言祖语教诲,死尽偷心,珍重念佛法门,矢志不移,方能当生成办了生脱死之大事。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守戒       杂修)(五明学佛网:守戒       杂修)  

 开愿法师:杂修一气谓世间法,轮回心仍造轮回业 

 雪漠:三昧耶誓约与守戒 

 净慧法师:遵规守戒,把修行落实在具体生活中 

 余池明居士:印光大师论正行与助行以及专修、圆修与杂修 

 体慧法师:守戒的重要性 

 宽运法师:何必守戒?──猎人与老和尚 

 大安法师:较量专修与杂修 

 宣化上人:怎样守戒呢? 

 宣化上人:怎样守戒呢? 

 呷绒多吉上师:为什么会感觉守戒难? 

 精进放生守戒,放生三年人生必有大的改观 

 善导大师:较量专修与杂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