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以「无希望心」行法布施得四十种利益


   日期:2014/1/8 17:2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应以无希望心清净说法。】

  你教诲一切众生,要紧的是『无希望心』,如果自己有名闻利养的希望,你就错了,你就不如法。诸佛菩萨教诲众生,对一切众生毫无希望,绝不求众生恭敬他、供养他,决定不求,称赞他都不求。我们对诸佛菩萨礼敬是尽我们的本分,并不是佛菩萨要求的,这个要知道,这是我们应当要学的。下面就说出「无希望心」行法布施后所得的利益,佛说了二十种利益,后面接著又说二十种,四十种利益。这个地方我们特别要注意的,不要因为有这么多的好处、这么多的利益我才去做,你变成又是有希望心了佛说这么多利益,我们读了、听了若无其事,我绝不是为了得到这么多的利益我才去行法布施。要看到这么多利益,贪图这些利益而去做,那就又错了,你就又变成有希望心。果报是自然的,因缘果报循环相续,是十法界一切现象的真相。这现象是什么回事情?就是因缘果报循环相续。善一定他有善报,这个不是求的,不必要求,如果有求就错了。有求,好事都变成坏事,纵然有福报现前,福报里面有许多烦恼,不清净无希望心,你所得的福报是清净的,你的受用里面不生烦恼,这个很要紧。我们念这一段经文。

  【复次弥勒。若菩萨以无希望心行法施时。】

  法布施的范围非常广泛,讲经说法是法布施,我们身体力行也是法布施,身体力行是做出一个好榜样给别人看,也是属於法布施。个人是人中的榜样,家庭是所有家庭的榜样,社会是所有一切社会的榜样,这都是属於法布施,所以法布施的范围非常之广。无希望心行法布施范围广大,佛在此地举了几个例子,并不是只是这几桩事情,诸位必须要清楚,我们要以此类推,闻一知十。

  【不著名闻。】

  我不为名闻。

  【利养果报。】

  绝对不是为这些事情,也就是我们世间讲不为名利。不为果报,果报自然现前,但是果报不是我有意要求的。为的是什么?

  【以饶益事而为上首。】

  就是为利益众生,这个目标非常单纯。以这个为第一个目标,利益一切众生,不求自己的利益。

  【常为众生广宣正法。当得成就二十种利。】

  你能够自然有这二十种利益现前。

  【云何名为二十种利。】

  下面就说出来了。

  【所谓正念成就。】

  这是第一个,你的念头正,跟佛的念头一样,跟菩萨的念头一样。佛菩萨的念头是什么?普度一切众生,四弘誓愿里第一条「众生无边誓愿度」,在此地讲『以饶益事而为上首』,这就是利益众生。只有这一个念头,没有第二个念头。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帮助一切众生往生净土,这是诸佛如来的念头,这是『正念』,除这一念之外别无二念,你的正念能成就。这无希望心修法布施。第二:

  【智慧具足。】

  智慧是从清净心里面流出来的,是从正念里面流出来的。若有希望,清净心不能现前,有希望是妄心,佛门里面常讲的识心,阿赖耶识、八识,那是有希望的。可见得无希望,就转八识成四智,你智慧现前,『智慧具足』,智慧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不是从外面来的。

  【有坚持力。】

  无论做什么事情,你有智慧,你有耐心,『坚持力』就是耐心,一定能成就。第四:

  【住清净行。】

  你的生活、行为清净。第五:

  【生觉悟心】

  念念觉而不迷。第六:

  【得出世智。】

  不但世间这些事情你都能明了,世间的法,声闻法、缘觉法、菩萨法都能够了然。第七:

  【不为众魔之所得便。】

  魔怎么样才能够扰乱你?因为你有私欲,你有欲望,魔就有办法来扰乱你。你自己没有欲望,魔对你是一筹莫展。魔障碍你什么?障碍你的名,破坏你的名,障碍你的利;我名利都不要,他有什么办法,他没有法子。魔要置你死,我死了就到极乐世界去,愈早愈好,那魔也没有办法。所以魔不得其便,魔看到这个样子他远远走了。第八:

  【少於贪欲。】

  因为你知足了。第九:

  【无有瞋恚。】

  第十:

  【亦不愚痴。】

  这是离贪瞋痴,离三毒烦恼。三毒烦恼大家都知道这是三恶道的业因,远离三毒就是远离三恶道,永远不堕三恶道。第十一:

  【诸佛世尊之所忆念。】

  你就蒙佛护念,诸佛护念。十二:

  【非人守护。】

  『非人』是护法神,天龙善神他保护你。第十三:

  【无量诸天加其威德。】

  『无量诸天』就是我们平常讲的二十八层天,这些天人看到你尊敬你、佩服你,他也来加持你。第十四:

  【眷属亲友无能沮坏。】

  这是我们中国俗话常讲的「一人有福,连带一屋;一子成佛,九祖生天」,就是这个意思,你的家亲眷属都沾到你的光,都得到你的智慧福德的加持。第十五:

  【有所言说人必信受。】

  你的言论别人能够相信,别人能够接受,因为你所说的句句是诚谛之言,平常人、正常人一定能够信受。不能相信,不能接受的,前面讲过那是魔加持的,魔来破坏,若非是魔子魔孙来破坏正法的,普通正常人一定信受。第十六:

  【不为冤家伺求其便。】

  因为你自己心正、行正,冤家对头虽然时时刻刻来找你的毛病也找不到。十七:

  【得无所畏。】

  佛经里面所讲的四无所畏。第十八:

  【多诸快乐。】

  这个我们常讲的法喜充满。第十九:

  【为诸智人之所称叹。】

  『智人』是开悟的人,证果的人,他们赞叹。二十:

  【善能说法众人敬仰。】

  你为什么会『善能说法』?你得诸佛菩萨的加持,所以对於一切经要里面甚深的义趣,你能够明了,你能够说得出来。

  【弥勒。是为菩萨当得成就二十种利。】

  这是把二十种利益说出来了。

  【不著名闻利养果报。行饶益事而为上首。常为众生。以无希望心清净说法。】

  佛实在非常慈悲,再叮咛一次,再嘱咐一次,加深我们的印象,唯恐我们忘掉这桩事情。不仅如此,佛在后面又给我们说出二十种利益。

  【复次弥勒。若菩萨以无希望心行法施时。不著名闻利养果报。以饶益事而为上首。常为众生广宣正法。又能成就二十种利。】

  说了二十种利又得二十种利。

  【云何名为二十种利。所谓未生辩才而能得生。】

  第一个是我们常讲「辩才无碍」,这个辩才也是佛力加持的,第二:

  【已生辩才终不忘失。】

  没有得到的辩才你得到了,已经得到的辩才不会失掉。第三:

  【常勤修习得陀罗尼。】

  他非常精进、非常用功修学正法,『得陀罗尼』,陀罗尼是梵语,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纲领,你所修学的都能把纲领掌握到。你学一部经论,这部经论里的重点你全能够掌握,这个叫得陀罗尼。有很多人我们晓得,修学多年这一部经,这一部经讲的哪几个重要的东西他说不出来,抓不到纲领,这个得受用就困难。第四:

  【以少功用善能利益无量众生。】

  这就是「得陀罗尼」落实在帮助众生这些事相之中,抓住纲领,抓住紧要的,简单明了就能帮助无量无边众生得真实的利益。在所有法门里面,净宗法门就是陀罗尼。佛教大小乘十个宗派,净宗的经典最少,古时候只有三经,到现在这些祖师大德们加了两样进去,就变成五经。虽然净土只有五部经,比起任何一宗分量少得太多了,容易修行,容易掌握到纲领。第五条:

  【以少功用令诸众生起增上心恭敬尊重。】

  这一句是讲的效果,我们帮助一切众生,立刻就能得到效果,他果然能够相信,能够依教修行,很快就能得利益。这个利益是什么?身心清净,烦恼少,智慧增长,法喜充满,这是很快就能得到的。若能如法修行有个一年、两年的时间,他对往生就有把握,这是真实究竟殊胜的利益。第六条:

  【得身口意清净律仪。】

  三业清净。第七条:

  【超过一切恶道怖畏。】

  对於三恶道,不造三恶道的业因,决定不会有三恶道的果报。这是离开一切『恶道怖畏』。第八:

  【於命终时心得欢喜。】

  知道生从哪里来的,死了以后到哪里去,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没有恐惧,他得法喜。第九:

  【显扬正法摧伏异论。】

  这就是弘扬正法,对於邪知邪见有能力降伏他们,现在讲有能力把他们批判驳倒。第十:

  【一切豪贵威德尊严。犹自不能有所窥望。何况下劣少福众生。】

  这一句里面的意思也包括得很广,我们身在这个社会上,不能不与社会群众接触。社会群众里面有达官贵人,有豪门贵族,因为我们无求於他,他对我们自然就尊重,我们无求於他。他也不会用势力来压迫我们,我们无求,行的是正法,这些有大威德他们都无法障碍我们,何况下劣没有福德的人?所以,这一句里面含义很深、很广。第十一:

  【诸根成就。】

  这是我们讲得六根聪利,六根聪明。第十二:

  【无能映蔽。】

  你的智慧光明没有人能够障碍你。『映蔽』是障碍的意思。第十三:

  【具足摄受殊胜意乐。】

  具足是圆满的,殊胜的意乐,我们一般都是讲清净、自在、法喜充满。第十四:

  【得奢摩他。】

  第十五:

  【毗婆舍那。】

  这个『得』是连贯下来的,得奢摩他,得毗婆舍那。这两句是梵文,音译的,都是讲定。奢摩他我们简单讲,从一切放下,放下万缘,心得清净了,从这方面得的定、得的清净心,就叫奢摩他。如果从看破了,一切我都看破,心得清净、得自在,就叫做毗婆舍那。所以都是得清净心,你怎么得?我放下万缘得到的,那叫奢摩他;你怎么得的?我看破世界得到的,就叫做毗婆舍那。我这个讲法大家听了很容易懂,很清楚、很明白。都是得清净心,得定,开智慧,你用什么方法得到。通常你要看佛学字典里面的讲解,古人注解的是止观,止是奢摩他,观是毗婆舍那,观就是看破,止就是放下。第十六:

  【难行之行皆得圆满。】

  『难行之行』是很不容易的,断贪瞋痴,难!除掉人我是非,难!深信念佛,求愿往生,更难!这些难行的事情对你就不难,都能够圆满做到。第十七:

  【发起精进。】

  你勇猛精进心能发得出来。第十八:

  【普护正法。】

  这个『普』字很重要,普遍的护持正法,只要是正法我们都护持,没有私心,没有偏袒。我们修净土,护持净土,护持我这个道场;那边修禅的,他也是正法道场,跟我们不一样,我们就要排斥、毁谤,那就错了。凡是正法的道场都要赞叹、都要护持,虽赞叹、虽护持,不修他那个法门,这个要知道,我只修我这个法门。我赞叹他,甚至於必要的时候我帮助他,我不学他那个法门。这个榜样,《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做出样子来给我们看,为什么?自己修行要一门深入,但是众生的根性不相同,我适合修这个法门,别人未必。那个人适合修禅,我不适合修禅。所以八万四千法门,法门平等,无有高下,都是佛应机而说的,都能够利益当机的众生,就是适合於这个法门的众生他能成就。我们要普遍的护持,普遍的赞叹,决定不可以赞叹自己,毁谤其他法门,那就错了。所以教你要「普护正法」,这个普字是个关键的字眼。第十九:

  【速疾能超不退转地。】

  这一句是要合本经最后的教诲,就是弥勒菩萨十心,发十种心,必定往生净土。因为只有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才能快速『能超不退转地』,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圆证三不退,这是其他法门里面没有的,惟独这个法门具足。第二十:

  【一切行中随顺而住。】

  这就得大自在,所以后面二十种利益比前面二十种殊胜。前面二十种利益是初学菩萨所得的,后面这二十种利益是智行菩萨所得的,智行就是开悟之后的,因为他第一个就得辩才,开悟以后所得到的。什么叫初学的菩萨,什么叫智行的菩萨,后面有说到。

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  (第四集)  1996/8/27  美国圣荷西  档名:15-010-0004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布施       净土法门)(五明学佛网:布施       净土法门)  

 吴润江上师:净土法门开示集要 

 吴润江上师:净土法门之钥(又名:净土心要)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一、布施入门愿 (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一、布施入门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