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印光祖师:在家居士是否要断除YIN欲?(白话译文与原文对照)


   日期:2014/1/11 22:2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白话译文(后附印光大师著述原文):

如来宣说佛法,化导众生,不过都是随顺世俗人情,绝不勉强说人做不到的事情。比如受持五戒,或者受一条,或二条、或三条、或四条,或者五条都受,都是随顺人自己的意愿。又比如戒YIN,出家就要必须全断,而在家人就只禁止邪YIN。因为男女结合,关乎伦常大道。所以说戒律中不禁止。然而既然受戒,必须节欲。如果不为了传承子嗣行YIN,只是贪恋快乐,虽然不犯戒,也有大过,不过比邪YIN的罪过轻很多罢了。 

如果是菩萨来度化众生,既然有妻子,虽然他自己没有欲念,也会俯顺人情,偶尔行夫妻房事。因为配偶仍是凡夫,不能没有情欲,如果绝欲不与之同房,或许就会心生怨恨,导致生起毁谤佛法的争端。这样不但不能增长她的善根,或者因为造作诽谤三宝的罪业,而堕落恶道。所以说先用利益引导众生,然后才能渐渐让人接受佛法的教化。这是婉曲地随顺人情,巧设方便的大慈悲啊。因此,只应当节欲,不必绝欲,可以一季度行一次房,这样才不会让妻子有渴望的苦恼。对于你自己的修持也并没有妨碍,而且可以诱导她修持净土法门。也可以和妻子说:“如果你不念佛求生净土,就永远不和你行房。”她自然会勉强实行,不知不觉中生正信心。

至于生孩子与否,固然不用说。因为你兄弟的孩子很多,难道必定你自己有儿子,才可以叫做不绝祖先的宗嗣吗?因为夫妇结合,都是过去世中有缘。不能让她种善根,怎么忍心致使她堕落恶道呢?《诗经》说:“夫妻情投意合,恰如琴瑟协奏。兄弟常常相会,祥和欢乐敦厚。全家安然相处,妻儿快乐欢喜。”孔子说:“父母怎么能不感到欣慰呢?”你如果只顾自己的修行,不考虑妻子的感受,造成她长期渴想,或者导致抑郁而终。你如果果然能够上品上生,固然没有大的障碍。否则对于父母有违背意愿的过咎,对于妻子就成了结下怨怼的仇人,对于修持就会造成大牵累,相对于稍微开放夫妻房事的牵累,大得太多了。 

印光身为出家人,绝对不劝人造罪业。人家既然把终身托付于你,你就应当恪尽夫妻之道。这个实在是修行的宗旨,终极的伦常情理。请你发菩提心,摄受她不知道YIN欲为苦难之本的浅见,使得将来能同生于没有情欲的极乐世界,这样才不辜负前世有缘、今生结为夫妇。 

还有,如果妻子生孩子,便是大的牵累,没有孩子就非常安乐清闲。而且侄子一群,哪一个不可以做儿子呢?实在来说,你的福气,比你兄弟的福报大得太多了。可惜世间人大多看不到这一点,于是终其一生为儿女做奴仆。试想一下,实在是大幸。这个话虽然有违世间人情,其实是至理至情。

 印光大师著述原文:

——摘自《文钞》之《复周群铮居士书》(节录)印光大师著述

如来说法,悉顺人情,不强人以所难。如受优婆塞戒者,或一、或二、或三、或四、或具受之,悉随人意。即如YIN戒,出家则须全断,在家则唯制邪YIN。以男女居室,大伦所关,故不为制。然既受佛戒,必须节欲。若不为宗祀,唯图快乐,虽不犯戒,亦有大过,不过比邪YIN为轻减耳。菩萨处俗既有妻室,虽无欲念,亦当俯顺人情,时行夫妇之事。以凡夫不能无情,若欲绝不与相亲,则或出怨恨,致起毁谤佛法之衅。不但不能增长善根,或致造谤业,堕落恶道。以故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乃曲顺人情,巧设方便之大慈悲也。但当节欲,不必绝欲,一季一亲,庶不致妻有怨望之苦,于汝修持亦无碍,且可以诱令修持净业。当云:“若不修行净业,即永与绝交。”彼自会勉而行之。至于生子与否,固不须论。以汝兄弟子甚多,岂必自己有子,方为不绝先祖之嗣哉?良以夫妇相处,殆有夙缘。不能使其种善根,忍令致彼堕恶道乎?《诗》云:“妻子好合,如鼓琴瑟。兄弟既翕,和乐且湛。宜尔室家,乐尔妻孥。”孔子曰:“父母其顺矣乎!”汝一意修行,断绝欲事,彼或长时怨望,或致抑郁而死。汝果上品上生,固无大碍。否则于亲有拂意之咎,于妻成怨对之人,亦属大累,较稍开欲事之累,深之多多矣。

光为僧人,断不劝人造业。人既以身从汝,当尽夫妇之道。此实修行要义,伦常至情。祈发菩提之心,摄彼不知欲为苦本者,同生无欲之极乐世界,庶可不负夙生有缘,今为夫妇矣。又妻若生子,则为大累,无子则安乐之极。而侄子一群,何一非子。刻实而论,汝之福,较汝兄汝弟为殊胜多矣。但世人多看不到此,遂毕生为儿女作奴仆。试一思之,实为大幸。此语虽违情,实至理至情。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印光大量       断除YIN欲)(五明学佛网:印光大量       断除YIN欲)  

对不起,暂时还没有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