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专心听,听有悟处,不要记言语


   日期:2014/1/13 9:1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阿难闻佛说。更整袈裟。头脑著地。唯然世尊。我等有福。得值如来。普恩慈大。愍念一切。为作福田。令得脱苦。】

  这是本经第五个大段。阿难自己庆幸自己、怜悯众生,庆幸自己的是得人身、闻佛法,更难得的是亲近佛陀,做佛陀的侍者,确实值得庆幸,这是第一小段。

  『阿难闻佛说』就是以上四大段的开示,听了之后非常受感动,虽然是代众生问的,自己也必然获得殊胜的功德利益,这是一定的道理。说法之人,我们在末世为佛弟子,读这一段经文,跟大众介绍、讲解这一段经文,遍遍的悟处都不一样,这是从我们多年学习经验当中得到。古人讲的长时薰修,我们今天深深感触到,必须得密集薰修,密集才能产生一定的效果。怎么密集法?同学们可以做一个试验,像我们学习经教,我们一堂课一个小时,现在我们制作成一个光碟,这一片如果在一天当中学习,一天就学习这一片,学习多少时间?八个小时,换句话说,这一片在一天当中,我听六遍,上午听三个小时,用一个小时的时间来思惟、来反省,如果有同学在一起可以研究讨论,提出自己的心得报告,与大家切磋琢磨;下午再听三遍,然后再用一个小时做心得报告,遍遍不一样,这要有耐心、要真干。现在许多人听经,听过一遍不再听第二遍,这我已经听过了,这种态度很难成就。

  前天我们提到的唐朝道宣律师听《四分律》听二十遍,那时候多么艰难,没有人讲你就没有机会听,哪个地方有法师讲《四分律》,他从来不会缺课的。现在方便,现在众生比从前人有福报,你得到一片光碟,你可以听几十遍、几百遍,重复跟你讲。在从前法师讲经,要叫他重复讲一遍不可能,哪有这个道理?所以从前学习的态度比现在学生要认真,这是真的,为什么?他机缘太难得了。一句听漏掉了、一段听漏掉了,他就接不起来,老师不可能跟他讲第二遍。但是现在人求法的心理没有从前人那么样的真诚,为什么?这一堂课漏掉没有关系,有光碟可以补,所以学习的心理松懈了。

  我们这年龄还算很幸运,学习的年代,别说是录像机没有,录音都没有,不能不专心,唯一的办法靠笔记,而李老师对待我,又限制不准做笔记,所以我跟他十年,我没有听经的笔记。最初有几次写笔记,被他看到了,他找我到他房间里面谈话,问我是不是写笔记?我说是!他说:「你写来干什么?有什么用处?你的境界年年不一样,你浪费时间,分散注意力。」我想想没错,为什么?写笔记专心听他的言说,没有办法去体会他的深义,我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不要写笔记。不写笔记专听你才会有悟处,这可贵,笔记没有用处,明年境界提升了,这东西用不上。真的,这是李老师对我的真实教诲,希望我悟入境界,不要只学言语以后我们明了老师教学生不一样,对每一个学生教学的方式都不相同,有些学生拼命写笔记,他也看到,他不说。所以他这就能看到学生当中有根性利的、有根性比较迟钝的,根性利的要帮他开悟,如果障碍他的悟门这就有罪过,这就错了;根性钝的、开不了悟的,根有上中下,教的方法不一样。

  李老师观察我还有一点悟性,所以不准写笔记,座位要坐在第一排,要坐在他面前,看得很紧。专心听,听有悟处,要契入境界,明理要紧,不要记言语。为什么?道理搞清楚搞明白了,你自己讲这部经,长说、短说、深说、浅说,你得自在了。你要是专听他的言语,统统记下来,像录音机一样录下来,不会开悟。重复再说是覆讲,覆讲得一点不错,别人的,不是自己心性里面流出来的,心性流出来这才可贵。所以研经听教,重复的次数愈多愈好,古人读书,这是我们讲世间,《四书》、《五经》,历史上真正有成就的学者,他是遍览专攻,实实在在讲他都是一门深入,都是专家。

  汉朝大儒郑康成,《十三经》他专攻三礼:《周礼》、《仪礼》、《礼记》,专门搞这个,他一生成就。韩愈专搞文学,我们看古人多半都是专攻一经,或者是《易》、或者是《书》、或者是《礼》、或者是《春秋》,司马迁是专攻《春秋》。在我们佛门也不例外,我们看祖师大德,当中真正有大成就的,一生是专攻一部经,做专家而不做通家。他对於其他的通不通?跟诸位说,通,为什么?古德常讲「一经通则一切经通」,尤其是佛经,佛经要一部通了,不但佛法通,世间法都通了,世出世间法全通了。全通了他还是标榜一部经,这就是他大慈大悲之处,做样子给后人看,劝后人专攻一门,用意在此地。只有在不得已的情况之下,怕经教失传,於是乎这才把范围扩大,一切大乘经论统统都讲,那是不得已的方法。这是初学的人不能学的,初学的人要一开端就想做通家,那他将来的成就非常有限,谚语所谓「行行通、行行松」,没有一样成就,样样都得一点皮毛,这就错了。必须一门深入有成就之后,成就是什么?教下讲大开圆解,宗门讲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这时候可以,这是什么?自己成就了,成就的标准在此地,如果没有到明心见性就没有成就。明心见性是什么人?圆教初住菩萨,法身大士,他的能力不仅超越六道,实际上超越十法界了,一真法界的菩萨,行!在不得已的时候,世出世间法都可以讲解,都可以教学。

  我们在台中亲近李老师,李老师虽然是专宗净土,但是其他教下的经论他都讲,跟我们讲《华严》、讲《法华》,讲法相唯识,讲般若经论,还要讲儒家的经典,跟我们讲《论语》、讲《孟子》、讲《四书》、讲《礼记》,讲的东西非常广泛,还教我们古文,这一部《古文观止》从头到尾讲完,三百多篇,篇篇都跟我们讲。我记得《古文观止》好像讲了八年,一个星期讲一次,八年不中断。我在台中十年,最后的两年讲唐宋的文选。他为什么要讲这么多?没有人讲,如果能请得到人讲,他自己肯定不讲,标榜一门深入。他讲这么多东西,学生多,学生兴趣不一样。我们做他的学生,他给我们的规定只能学一样,决定不能学两样,我选择的是佛经,专门学佛经。他讲其他东西我们可以去旁听,所以他讲古文我们去旁听,有同学学古文的,也有同学学诗词的,他也讲唐诗宋词,我们也去旁听。不管讲什么我们都是旁听,自己选择的这一门主修,主修这一门一定要学好,非常重要!只有多听。

  古时候的人,读儒书的,一部《四书》,《四书》可以说是宋朝以后读书人必修的课程,他从小念起,七、八岁就念了,念到老胡须都白了,七、八十岁了每天还在念,其味无穷,你就晓得古德教我们的温故知新,知新是什么?新的悟处。佛经的悟处是没有边际的,这部经虽然是教初学的,等觉菩萨来读也觉得其味无穷,他跟我们领悟的不一样,字字句句深广无尽。阿难闻佛所说,这里我们看到感动,这不是示现是真实的。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第六十七集)  2001/8/7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5-013-0067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专修       净土法门)(五明学佛网:专修       净土法门)  

 吴润江上师:净土法门开示集要 

 吴润江上师:净土法门之钥(又名:净土心要) 

 如本法师:净土法门 

 陈兵教授:净土法门实似论 

 净界法师:净土法门的特色 

 净界法师:念佛不等于修净土法门 

 净界法师:圆修和专修--净土宗两大传承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五讲 净土法门的实修与检非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四讲 净土法门修持的正助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三讲 净土法门的特异方便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二讲 净土法门的特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一讲 净土法门是大乘佛法的真实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