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随缘就自在,攀缘就辛苦


   日期:2014/1/17 21:0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问:这位是北京团的朱居士,他问的是,布施供养要随缘而不攀缘。你老人家说要快速,我也很想快,但要快速就不一定有缘,那么只有把钱存在银行里等待。但有人来化缘,我又不愿意给他,如果是建寺院;有人来借钱,我也不愿意借给他,这种情况怎么办?是否不管他做何用都借给他?平时我想印经,随时往印经处寄钱,是否攀缘?我自己设计小卡片,可能也是攀缘吗?

答:攀缘跟随缘有时候很难辨别,总而言之,攀缘是自己有心要做,而且是勉强去做;随缘是缘成熟,机缘成熟了。譬如建道场,这不是一桩容易事情,如果今天有人送钱给你,这个钱是足够建道场,这行,这个缘成熟了,应当要做。如果有人送给你的钱很少,要请你做个道场,这你办不到,你再去化缘这叫攀缘。我们这个地方的道场是一个人送的,最初这一层是十一楼,香港这边陈老太太她发心,她一个人买来送给我,这是缘成熟。如果她说她送给我一百万、两百万,买不到这个楼,我再要去化缘凑钱,那叫攀缘,这个事情我们不做。你两个人、三个人合起来,一下送来把楼买下,这个可以。你叫我去找人去,那不是累死人!我们第二层楼也是一个居士,看到我们不够用,送给我们一层。以后当中十楼要卖,正好夹在我们当中,我们拿来当然最好,就有一个居士他也发心,他一笔钱拿来正好买这一层,这叫随缘。我们帮助别人亦复如是。譬如你印经,我只有十块钱,人家印经的时候我随喜,这叫随缘,这个应该要做。如果我有那么大的力量,我一次我自己单独来印,印一部书,印个几千册,行,这个可以。

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一生没有化过缘,这个事情要懂,我们学佛就是向释迦牟尼佛学习。后世才有募化,募化很辛苦,募化实在讲也是要随缘,人家是很乐意、很欢喜的布施,不要有丝毫的勉强。我们自己做也如此,力量薄弱,收入很少,少做,能够自己在生活上尽量的节俭,省下一点钱来做好事。像印经、放生,我做的事情就三桩事情,布施医药,我这一生就做这三桩事情。到这些年,同修们供养多,多了,我们就是有计画的来做一点好事情。我们也都是随分随力,道场收入多就多做,少就少做,没有是最好,没有就不要做。决定不要有计画,我今年要做些什么什么,那不累死人!不可以。佛法最重要的心要清净,心净则佛土净,我们的目标是在西方极乐世界,我们在这个世间是暂住。这个环境好,很好;不好,也好,为什么?这不是我的家,不是我长住的。你能够把这个世间永远看作是旅馆,这里头没有一样东西是我自己的,我有使用权,我没有所有权,这多自在!要懂这个道理,你就知道怎样随缘。随缘就自在,攀缘就辛苦,那个辛苦就造业。(净土法门法师·学佛答问·答香港参学同修之一 2004/7/23)

问:这位同学是来自江西的,是一位出家人,顿航法师。他说我们是个农净双修的苦道场,几年来,我们依靠自己种田、种地,解决自己生活问题。第一个,我们拒绝了上百要把我们作为旅游区,搞活经济,意见坚持,一把大锁锁住山门。对拜佛者热情接待,参观玩耍者请勿入内,出家人很少出山门。来者都赞叹我们道场清净庄严,是正修道场,这是对我们的鼓励与鞭策。由于有些事情我们自己能力办不到,必须请人帮忙,这个问题就是钱,对我们来说是比较困难。不得不将居士们拿出来供养出家人的东西转送给对方,有时也将自己种植的桔子、西瓜、红薯、花生及蔬菜等以表酬谢,不要对方的钱和不帮忙,这实出于无奈,但不知这样做法可好?

答:如果说是出于无奈就不好,你还没有放下,要欢欢喜喜的去做。佛教给我们随缘不攀缘,随缘随分去做就好。真正这样不变宗旨,不变修行的方法,你们这个道场将来一定会兴旺。可能兴旺不在你们这一代,可能在下一代,可能在第三代。为什么?上代人积福,修德、积福,跟家庭一样,家庭里面发达是祖宗积德,世世代代有好人,所以肯定会发的。如果不善,心行都不善,这个道场再旺、再盛,它会衰败,也会衰败得很快。这些道理只要你冷静的去观察,古往今来,中国、外国你都会看到,真的是“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另外一些要知道,机会教育,机会教育可以接引很多很多众生,这不是小事。如果自己有这个能力,你这个道场规划成内院跟外院,内院不让人进去,自己好好修持;外院接引大众,让观光旅游的人来,真正学到佛法。外面人对于佛教不知道,不清楚,都认为是佛教迷信。你能够把这些观光旅游的人用个十分钟、十五分钟,绝不超过二十分钟,用这么短的时间把佛法正确的理念介绍给他。他到这儿来上了一堂课,学到东西回去,这是好事情,所以机会教育,不要放过。(净土法门法师·学佛答问·答香港参学同修之四 2004/10/9)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随缘       攀缘)(五明学佛网:随缘       攀缘)  

 吴言生教授:经典禅诗 第八章 三、随缘任运、日用是道 

 郑石岩教授:禅语空人心 第十讲 放下攀缘本来佛 

 智谕法师:缘起法泛谈 四、一心具随缘大用 

 普献法师:随缘?还是消极? 

 圣轮法师:看透人世间 欢喜生活禅─谈「随缘自在」的欢喜人 

 王雷泉教授:随缘销旧业 任运着衣裳——王雷泉教授访谈录 

 张秉全居士:不变随缘,随缘不变,互相发明 

 郑石岩教授:随缘成长 第四篇 随信安住心灵 

 郑石岩教授:随缘成长 第三篇 随缘经营家庭 

 郑石岩教授:随缘成长 第二篇 随兴培养心情 

 郑石岩教授:随缘成长 第一篇 随处都在学习 

 郑石岩教授:随缘成长 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