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什么是“一合相”?什么是“五蕴皆空”?


   日期:2014/2/21 14:5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净土法门法师开示:什么是“一合相”?什么是“五蕴皆空”?


因为一切法都是因缘合成的。《金刚经》上说「一合相」,一合相很难懂,现在被科学证实了,确实是一合相。也就是说,所有的物质现象,无论是动物、植物、矿物,用佛法的名词来说,都是极微之微组合而成的。现在科学家的名词叫量子,小光子,也有地方说微中子,是这个东西组织成的。这是物质最小的单位,没有比这个更小,全是它组成的。所以因缘和合,这就是合成,而现诸法,宇宙之间这一切法。我们现在把它分成三类,动物、植物、矿物;大乘佛法里把它分成两类,一类是器世间,一类是有情世间。这都是属於一合相,缘聚它就现相,缘散相就没有了。实皆虚妄,给你讲真话,全是虚妄。《般若经》上所说的「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这是事实真相;大乘经上常说「当体即空,了不可得」。但是假名而已,这是说相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四四四集)  2011/6/8  日本冈山净宗学会  档名:02-039-0444

……

《心经》大家念得很熟,《心经》一开头,「观自在菩萨」,就是观世音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人我是空。观世音菩萨照见五蕴皆空,以前我们的体会,总以为是这个人身,是我们一个人,现在我们懂得了,不是。五蕴是什么?五蕴是佛讲的极微之微,就是今天量子学家所说的小光子。这是物质的基础,所有物质都是它聚合而成的,像前面所说的一合相,缘聚缘散。这么一个小光子,它里头有色受想行识。弥勒菩萨给我们说,这个东西是从念头成的。佛问弥勒菩萨,「心有所念」,我们凡夫动个念头,心有所念,佛问,这个念头里头有几念、几相、几识?佛问得细,我们问不出来。这里头有几个念头?有几个相?有几个识?相就是色相,识就是受想行识。我们就知道了,原来五蕴是小光子。弥勒菩萨回答的是「一弹指有三十二亿百千念」。我们动一个念头,时间是一弹指,那里头多少细念?三十二亿百千个细念。三十二亿乘百千,三百二十兆,这一弹指里头三百二十兆个细念。弥勒菩萨说,「念念成形」,形就是相,就是色相,物质现象;「形皆有识」,每一个形里面都有受想行识。佛讲的五蕴是讲的小光子,佛教的名词叫极微之微。所有物质现象的基础是五蕴,最小的物质,它里头有色受想行识。所以物质跟精神永远不分开,分开就错了,分开就没有了,物质现象是精神现象变现出来的。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四四四集)  2011/6/8  日本冈山净宗学会  档名:02-039-0444

……

阿弥陀佛的修行,心心念念就是四十八愿。一愿成就容易,四十八愿同时成就不容易。我们想到五劫应该是如此,时间短了不可能四十八愿同时圆满、同时成就。这是很不容易的一桩大事情,他做到了。他为谁做的?为我们做的。这么大的智慧,这么大的福报,神通、道力,用这个来供养每一个往生极乐世界的人。弥陀是大施主,我们往生到极乐世界是接受供养。十方世界确实有那么样慈悲的菩萨来供养你,让你离苦得乐,但是不能叫你得圆满智慧。极乐世界有,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天天给你讲经说法,帮你开智慧,那是供养智慧。实际上智慧是本有的,得有启发你才觉悟,你才真正证得。所以人家要问我,你为什么要到极乐世界去?现在很多,学佛的人学别的宗派,他会问你,你为什么到极乐世界去?我到极乐世界求福求慧,福慧圆满,我去干这个,不是干别的。我现在真的明白、真的懂得,遍法界虚空界福报最大的是那个地方,最容易开智慧的也是这个地方,我们就锁定这个方向、这个目标永恒不变,一定成功。

「《会疏》曰:专求者,是誓愿义」,我们要专求,「如四十八愿」,阿弥陀佛发愿,给我们做榜样。「如是刹,指极乐,劝希求也」,祖师大德劝你,你对它要有希望、要想求得,你就有福,你就有智慧。没有智慧、没有福报,他不想到极乐世界去;有智慧、有福报,没有一个不想去。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四四四集)  2011/6/8  日本冈山净宗学会  档名:02-039-0444

……

最严重的情执决定要放下,它是障碍当中的障碍、严重障碍。经上说得好,「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你为什么到这个世间来?这个轮回老是出不去?你的爱情太重,就这个麻烦!你要把爱情都断掉,爱情不好断。佛法并不是真的叫你把爱情断掉,叫你转变,转变成智慧。智慧跟爱情是一桩事情,迷的时候叫爱情,觉悟的时候叫智慧,它是同一个体,一体的两面。所以情是迷,智是悟,破迷开悟,把你的情识转变成般若智慧。那是什么?那叫真爱,那不是假的。真爱是什么?你会帮助他成佛。你要是迷的时候,他堕地狱,你也跟他一起堕地狱,那叫爱河永浴。那爱河是什么?爱河是无间地狱,不是好地方,就跑那里去了。所以迷的人都很喜欢听,要搞清楚了才害怕、才知道,这吓死人。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四四四集)  2011/6/8  日本冈山净宗学会  档名:02-039-0444

……

「《金刚经》曰: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金刚经》常讲。《金刚经》是中国人最喜欢读的。佛经在知名度上来说,在中国这个地区,大概《金刚经》排名第一,没有人不知道《金刚经》的。佛应该是阿弥陀佛排名第一,有很多人不知道释迦牟尼佛,但是没有人不知道阿弥陀佛的,排名第一。菩萨是观世音菩萨排名第一。这是什么?大家都喜欢。《金刚经》这叫破四相,修一切善法。只管去修,不要执著、不要分别,尽心尽力去修,功德就很大。福德在功德里面,这个诸位要记住,功德里头有福德,福德里头未必有功德。为什么它是功德?因为他没有四相,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所以他修的一切全是功德。这一有相就变成福德,就不是功德。由此可知,修功德不容易。功德跟性德相应,修功有德;福德跟性德不相应,福德跟世间世谛因果相应,跟性德不相应,这个都是不能不知道的。真正是离一切相,修一切善法,它跟无上菩提相应。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四四四集)  2011/6/8  日本冈山净宗学会  档名:02-039-0444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一合相       五蕴)(五明学佛网:一合相       五蕴)  

 普献法师:五蕴我执成业识 

 唐思鹏居士:《佛教三字经》新注 五蕴 

 吴立民居士:照见五蕴皆空 

 成观法师:观所缘缘论义贯 附:唯识学与百法概要 第三节  

 戒法法师:如是观五蕴——朴实的生命教育 

 智敏上师:大乘五蕴论讲记 

 周叔迦居士:唯识研究 第四章 五蕴与百法的关系 

 黄国达居士:五蕴无我 

 达照法师:禅心密印 第六章 抛弃五蕴入圣流 

 曹越:五蕴与空性的关系 

 元音老人: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七章 唯识精义 15 五 

 永海法师:五蕴譬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