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礼旭:劝人劝完要放下


   日期:2014/2/26 20:2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劝还是要有一个过程,然后也是让当事人觉得我们都是在替他着想,慢慢的有一个感激、感动,有一个愧意上来。而我们劝人的人很重要的一点,劝完要放下。假如劝着劝着,我们在那里,“我都讲多少次了,还不听”,慢慢的我们的情绪就带上来了。所以劝人得要耐心。劝完就不罣碍了,不然那个控制、情绪慢慢会酝酿起来。

而大家也不要觉得劝人一次、两次、十次他没反应叫没用。是不是没用?是还没到,就好像我们今天推一个东西,你力气一直加加加,它没动,难道没效吗?有效啊。只是还没有突破他的什么呢?静摩擦力。今天怎么在讲物理学呢?等到突破了他的静摩擦力,他就动起来了。

所以每一个人的状况是不一样的。有些人可能要劝一百次才劝得动,有些人劝十次。结果你看人家劝十次劝动了,然后就骂你先生:“你看人家劝一下就动了,你都不动。”不要比较,真心、耐心去做就对了。但是人往往耐心不够,行百里路半九十。明明再一次就成功了,哇,放弃,前功尽弃。

不止劝人是这样,我们从事传统文化弘扬也是这样。“败后或反成功”。有一句话叫“失败为成功之母”。“故拂心处莫便放手”。一个人在事情出现一些瓶颈了,好像失败了,很可能刚好就是最后一次失败,下一次就“否极泰来”了,可是就在那个时候放弃,就很可惜了。“败后或反成功”,“拂心处”,不如意的时候不要马上就放弃了。

我们有一句话大家都很熟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而且为什么要有山重水复的考验?看我们是真心还是假的啦。真心现前,境界就转过去了;转不过去,都是心还没达到功夫。为什么?因为本来人生就没有任何障碍。“事事无碍”是真相。所谓的人生有很多挑战、有很多障碍,那是不明理。我们会觉得它是障碍,是我们一定要这样走,它挡在那里,你就觉得它是障碍。山不转,路转;路不转,人转。所以障碍来自内心的执着,我一定要怎样怎样,他一定要怎样才行,这时候障碍就来了。

大家了解,人生有两个最重要的东西,统统是从内心自自然然产生的,一个叫智慧,一个叫福分。福田靠心耕,智慧也是靠心流露出来的。有执着了,福报跟智慧都受障碍。没有执着了,无碍。所以今天他这条路不通了,你走另外一条路嘛。任何人都没有办法把你的福报障碍。

所以大家在看很多事情要从整个大局去看,不能只从我是哪一个地方的、我的感受、我的好恶,看事情看不清楚。所以从师长一生给我们表演“事事无碍”。一切福田、一切智慧,不离方寸,不离这一颗心就对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劝人       放下)(五明学佛网:劝人       放下)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修行篇 放下——学佛参禅的不二途径 

 惟觉法师:放下屠刀 立地成佛 

 净界法师:临命终时能否过关 放下因缘观照现前 

 梦参法师:放下的气度--秤锤法师出家的启示 

 慧门禅师:放下 看破 自在 

 慧门禅师:慧门禅师谈“放下” 

 明一法师:放下就如此痛快 

 梦参法师:看破放下 日常生活与佛法结合 

 王骧陆居士:简捷放下法门 

 如瑞法师:法句经开示 放下 精进 

 如瑞法师:法句经开示 放下贪著 

 如瑞法师:从内心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