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信愿法师:阿弥陀佛的救度,是随时存在、随地存在


   日期:2014/2/28 9:4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在唐朝贞观年中,善导大师二十多岁的时候,初闻道绰禅师在晋阳开阐净土宗风,乃不远千里从尔问津。对于大师的来访,道绰禅师心中很欢喜,知道眼前这位青年行者将是自己的后继者,因而为其彻说弥陀本愿与《观经》真义。

《观经》的真髄精神,必须以《大经》解释,始能显明。(《大经》就是《无量寿经》,《小经》就是《阿弥陀经》。)也就是十三观的观佛三昧是所舍的,唯有信佛本愿、念佛名号的念佛三昧,才是一切三昧中王。

善导大师在道绰禅师的指导之下,一切疑问当下冰解,而体悟《观经》的奥义。如是亲蒙面授《观经》幽意,彻悟净土真髄,深归弥陀本愿,成为道绰禅师门下面授的杰出弟子。

道绰禅师继承昙鸾大师的宗风,唯信弥陀本愿之救度,唯念弥陀本愿之名号,一生之中敷演《观经》两百遍,实在是很了不起的祖师。道绰禅师,其化风之盛,名高一世,帝王敬仰,庶民齐归。

根据《新修往生传》的记载,善导大师拜访道绰禅师之时,正遇玄冬之首,寒风凛凛,其旅途充满了困境。风飘落叶,填满深坑,因此善导大师乃入中安坐,一心念佛,不知不觉,已经经过了好几天,忽然听闻空中有声音说:“可得前行,所在游履,无复挂碍。”就是说,可以再继续向前而行,没有任何的阻碍。因此善导大师忘记辛苦疲劳,就走出深坑,来到道绰禅师的玄中寺。之后善导大师注解《观经》,以“二河白道喻”描绘自己入信的过程:曾经记述无人空旷之荒野,孤独的前行,令人感受到绝处逢生的体验。

二河白道喻,二河就是指水河与火河,白道就是念佛的人走在南无阿弥陀佛这条佛道之上,喻就是比喻。这是《观经四帖疏》到上品上生,《观经》有说到三心:至心、深心、回向发愿心。在回向发愿心,善导大师就用二河白道比喻来形容信受南无阿弥陀佛本愿、称念六字洪名的人,从娑婆的因地走向西方果地,在这条菩提道路,虽然有烈火、有大水在侵蚀着这行者,但内心无所恐惧,因为有阿弥陀佛的慈光照护,使得这个走在二河白道的行者,内心仍然知道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一定、是肯定、是必定。这是很精彩的“二河白道喻”故事,将来我们疏文探讨到那里的时候,会详尽来宣扬。

有关善导大师参谒道绰禅师的经过,在《续高僧传》里面有这样简略地说:“近有山僧善导者,周游寰寓,求访道津。行至西河,遇道绰禅师,唯行念佛,弥陀净业。”善导大师所住的悟真寺,与道宣律师所住的丰德寺,同样在终南山,故言山僧。

唯行念佛,必生极乐,因为仰仗的是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之故,因此善导大师有一首很有名的劝化偈,劝导世人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偈颂叫做劝化偈。

第一句、渐渐鸡皮鹤发,

第二句、看看行步龙钟,

第三句、假饶金玉满堂,

第四句、难免衰残老病,

第五句、任汝千般快乐,

第六句、无常终是到来,

第七句、唯有径路修行,

最后一句、但念阿弥陀佛。

这八句偈在劝我们说:慢慢的我们会老化,走路就像老人家一样行步龙钟,纵使我们拥有金银财宝,难免会衰残老病,任汝在人间有千般的快乐,无常有一天总是会到来,因为有生必有死,这是世尊告诉我们的真理。每一个凡夫众生,也能很容易体悟到人生的生、老、病、死四轮相是必然性,可是能觉悟学佛修行求解脱的人是少数,因此善导大师最后两句鼓励我们:径路修行,称念名号。径路就是径中径又径,直又短,决定能安全走到的路,就是念南无阿弥陀佛,也是善导大师在《四帖疏》所比喻的二河白道的白道。我们念佛的人就是走在这条白道之上。

“但念阿弥陀佛”,即是唯行念佛,即是径路,修余行业,迂僻难成。在此可知善导大师的念佛宗风,乃是受教于道绰禅师,而道绰禅师则传承自昙鸾大师。

善导大师遇到道绰禅师,如鱼得水,亲蒙泻瓶之教。一直到贞观十九年,道绰禅师八十四岁往生之后,善导大师又回到悟真寺。当时善导大师是三十三岁,被仰为亲证三昧的圣者。

善导大师日常的行持非常的恭敬笃实,具体的情形,在《净土往生传》有这样记载:“入堂则合掌胡跪,一心念佛,非力竭不休,乃至寒冷,亦必流汗,以此相状,表于至诚。三十余年无别寝处,不暂睡眠。除洗浴外,不曾脱衣。护持戒品,纤毫不犯,未尝举目视女人。尊敬一切人,乃至沙弥亦不受礼。绝意名利,远诸戏笑。所行之处,争申供养,饮食衣服,四事丰饶,皆不自入,并将回施;好食送厨,供养徒众,粗恶自食,乳酪醍醐,皆不饮啖。诸有噺施,用写《阿弥陀经》十万余卷,画净土变相图三百余幅。见坏寺及坏塔,皆悉修营。燃灯续明,每岁不绝。三衣瓶钵,不使人持洗,始终无改。每自独行,不共众去,恐谈世事,妨修行业。”

这段《净土往生传》记载着善导大师日常的修行,我们了解以后,实在对善导大师生起无限的恭敬之心。善导大师一入佛殿,就合掌长跪,一心念佛,而且是很大声在念,念到没有力气才停止,乃至在寒冷的天气,也因为虔诚大声在念佛而流汗。三十多年都没有在寝室休息,不暂睡眠,精进之相,确实罕有人能做到如此。除了洗浴以外,不曾脱衣。护持戒品,持戒丝毫不违犯。三十多年,不曾(仰)看女人一眼,这是很不简单持戒精严的高僧。尊敬一切人,乃至沙弥,他都不接受敬礼,那种尊重一切人的心很难得。对名闻利养,丝毫不贪求;所到之处,虽然有很多人对他供养,不论是衣服或饮食,或是卧具、汤药,都不私自拥有,将其回施给其他人。好吃的东西就送给大厨供养徒众,比较不好的东西就自己食用。不论是乳酪醍醐,我们现在吃的牛奶、蛋,都不食。有任何人对他布施供养东西,他就换来用写《阿弥陀经》十万余卷。在唐朝那个时代,不像我们现今印刷这么发达,善导大师要流通《阿弥陀经》,都会自己亲自抄写。画净土变相图三百多幅,这样四处弘法利生。看到寺院佛塔若有损坏,他即修补。每一年都点灯供佛不绝。他所用的三衣钵器,也没有请人替他洗涤,始终皆是亲自为之。每每有事,是自己一人而行,不与大众一起,为什么?怕谈论世事,妨害修行。如此修行,实在是很了不起。这就是阿弥陀佛来示现了不起的善导大师修学行谊。由此可知,善导大师律己以严,待人以宽,又慈悲心切,所到之处,皆蒙其恩。

善导大师念佛之精诚,达到每口念一声阿弥陀佛,即有一道光明从他的口中散发,百声千声,声声皆是如此,所以后世的人有人称他“终南大师”,因为住在终南山,以山名来对他的称呼,就是对他很尊敬的意思。以地名或寺名来对他的称呼,也代表对他的尊敬之意。或者有人称他为“光明和尚”,因为每念出一句佛号,口中就出一道佛的光明,这是真正了不起的祖师。

又善导大师在西京寺的时候,曾经与金刚法师较量念佛的胜劣。念佛到底是殊胜的修行或是下劣的修行?一般如果对净土教法不了解的人,都认为念佛是斋公斋婆修行的法门,或者念佛是不会修诸功德的人所修的法门,或者认为念佛就是不识字的老菩萨所修的法门。我在家之时,也曾经有人亲口问我说:“你是知识分子,怎么也在念佛?那是将要死的人在念的,或者是年纪很大的老菩萨所修的法门,你是知识分子应该研究经教,在念南无阿弥陀佛?”我说:“你这样认为,可能知见观念有所偏失了,你看《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里面说:大势至菩萨因地修行,念南无阿弥陀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成为大菩萨。”我们中国净土的祖师,哪一个不是念南无阿弥陀佛?各宗各派的祖师大德,日常行持,或多或少也念南无阿弥陀佛。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百丈禅师立清规,在二十条的丛林清规当中,有一条写:修行以念佛为稳当。百丈禅师后来的禅宗行者,在涅槃后,遗体要火化,所举行的仪式是念佛。

所以念佛是殊胜或下劣,善导大师在西京寺,曾经与金刚法师较量的时候,善导大师他发愿说:“如果依照诸经之中世尊说:“‘念佛一法,得生净土,一日七日,一念十念阿弥陀佛,定生西方净土。’此如果是真实,不诳众生,即令佛殿之中的佛像放大光明;若言念佛之法是虚妄,不能往生西方净土,是欺瞒众生,即令我善导在高座之上即堕大地狱,长时受苦,永无出期。”因此善导大师就将如意杖指佛殿之中的佛像,佛像马上放大光明。这个公案是在记载,念佛实在是很殊胜、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教法,同时也彰显善导大师的慈悲,为了要让众生相信念佛能往生,不惜以自己堕入地狱来做赌约,也彰显阿弥陀佛名号对每一个众生大悲不弃的救度。这个公案记载在唐朝道镜与善道这两位大师所共著的《念佛镜》之中。

善导大师不愧是阿弥陀佛的化身,其教化活动可说不可思议,完全以超人的魄力在进行。根据《续高僧传》以及《瑞应删传》的记载说:“写《弥陀经》十万卷,画净土变相图三百幅,士女奉诵者,其数无量。”亦即书写《阿弥陀经》分赠有缘的四众弟子,数量达到十万卷,并且以画相令人欣慕,所以不论男女老幼敬奉,也其数无量。现在日本京都龙谷大学图书馆有收藏一本善导大师真迹的《阿弥陀经》。此书是一八九九年大谷探险队在中国的吐鲁番所发掘的。大师的真迹进而流布到西域地方,其教化之广,令人惊叹。

而《净土往生传》记载说:“续至京师,激发四部弟子,无问贵贱,彼屠沽辈击悟焉。”就是说善导大师到了京师,激发了四众佛弟子,不论男女老幼、宝贵贫贱,乃至屠沽——就是杀牛杀猪的这些屠夫,沽就是生意人——都能体悟到人生的无常,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亦即善导大师进入京都长安,广度民众,传授净土法门,激发四部弟子,不论贵贱,甚至屠沽之辈,深受他的感化,悔改念佛,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在《佛祖统纪》二十八卷有这样的记载:唐朝长安,有一个姓京的人,原来就是一个屠夫,杀猪的。因善导大师劝人念佛,满城断肉,没有人要吃肉,大家都吃素。因此这个姓京的屠夫,非常嫉恨善导大师,持刀入寺,准备要杀害善导大师。善导大师指示西方,现出净土相,这个姓京的屠夫,就因此而发心,要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他爬上一颗很高的树上,在那里念佛,然后堕落树下而得舍报往生,阿弥陀佛接引他到西方佛国。也有人看到他魂魄从顶门而出,随佛往西方。从《佛祖统纪》这段记载,也在彰显善导大师的教化实在不可思议,令原本要持刀杀害他的人,是一个屠夫之辈,内心充满了恨意,要来伤害他,他都能教导他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这就是证明阿弥陀佛的救度,是随时存在、随地存在,是毫无条件的,不论出家在家,不论善人恶人,只要称念,愿意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能立即往生;也知道善导大师悲心感人,他的威神道德能降伏一切众生,令一切众生断恶修善。这就是了不起的善导大师。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信愿       念佛)(五明学佛网:信愿       念佛)  

 大寂尼师:在这个世界上有几个人在临终有因缘念佛?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4.《阿弥陀经》所说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3.注意阿弥陀经所说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2.同诵阿弥陀经念佛 

 其它法师:我自幼至长因「观音菩萨」慈悲引渡而念佛、学佛, 

 傅味琴居士:怎样念佛 

 傅味琴居士:念佛开示 

 傅味琴居士:纪念佛成道,从清净中修成琉璃世界(释迦牟尼佛 

 会性法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讲录 

 洪启嵩居士:念佛三昧初探﹝下﹞ 

 洪启嵩居士:念佛三昧初探﹝上﹞ 

 果煜法师:涟珠甘露 念佛与十方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