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恭敬是性德


   日期:2014/3/3 20:5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请看《感应篇》第一百一十二节:

  【越井越灶。跳食跳人。】

  这些事情也是在日常生活当中常常见到的。『越』是跨越。『井』,现在的井跟古时候不一样,现在的井多半是深水井,用电动马达来抽水,这个现象就没有了,古时候的井都比较浅,我们用水桶去打水。遇到井,井水利益众生,在中国民间也用这个水供奉鬼神,供奉佛菩萨;换句话说,是众生的受用,我们对它应当有尊重心。所以井不能够跨越,遇到有井的地方绕过去,不可以跨过去,跨过去这是不敬。『灶』,现在的灶跟从前也不一样了,以前是烧柴、烧草,可能在中国大陆乡村里面还能见到。「越灶」,跨越灶比较少,不是没有,有小灶的时候,确实他也从上面跨越,这都是不敬。我们知道恭敬是性德,所以世出世间圣贤教人都把这个当作第一堂课,由此可知,它的重要性。你看儒家教学,诸位翻开《礼记》头一句话就是「曲礼曰,毋不敬」,所以世出世间的学问,从哪里做起?从恭敬做起,你没有恭敬心,你什么都不能成就。所以我们常讲对人要恭敬,对事要恭敬,对物也要恭敬,这是对事物。

  人要把恭敬心疏忽了,不但道业没有指望,世间事业也一事无成。你们看看凡是有成就的人,不要说在佛法里的修行人,就是世法里面,他们的事业有成就的人,都懂得恭敬。他能够敬人,人会为他尽忠,会为他负责办事。如果常常摆上一副居上位的那个架子,对底下都是命令呵斥,这个人的福报决定不久。为什么?在你有权势的时候,大家畏惧你、怕你,不能不服从,为了讨生活。你的权势一衰的时候,不会再有人理你了。尤其是现代的社会,道义没有了,所以这是自取失败。人与人之间的结合是恩义。所以我们常常看到有些一人办事情,高声显示他的威德,指著人、命令人去办事,我们一看就知道这种人是薄福之人,没有福报。福报厚重的人不一样,事必躬亲,他自己去办;指使属下去办,态度也非常温和,也非常谦虚。老一辈里面,我们看到长官对部属,这个文件交代办下去,人家写「某某兄办」,对他这些部下称兄。我的先父是公务员,职位不高,他的长官交代他去办事,都是写「我兄」,那么客气,所以办事的人感恩,一定尽忠负责,把事情办好。动不动用权势压人,他心不服,办事敷衍塞责,出了乱子,你负责任,他不负责任。古圣先贤教人,教什么?就是教你怎么处世、怎么待人,你能够把人际关系搞好,世出世法都会成就。所以对人对事对物,不可以无礼。『越井越灶』引申出来,就是对事对物不可以无礼。

  『跳食跳人』,这都有罪过。诸位读《礼记》,古时候讲礼,现在不讲礼了。中国的习惯,吃饭是共席,不像西方,西方自助餐分开来吃,有好处。中国大家在一起吃,一盘菜摆在上面,你要懂礼的人就知道,他取哪?取靠近自己边上的,摆在远的菜,决定不拿,这是礼节。吃东西不挑,挑食是喜欢吃的他就多吃。尤其一盘菜决定不可从中心拿,这是非常不礼貌,要拿靠自己边上的,你坐在哪一边,靠你边上拿,绝不取中间的。现在这些小的礼节已经没有人讲,也没有人知道。「跳人」,跳人就是对人轻慢的意思。在佛法里一切众生是平等的,诸佛菩萨看一切众生都是诸佛如来。所以高级的菩萨们,他们修行是修普贤行,普贤行没有分别执著,普贤行就是平等行。权教菩萨、声闻、缘觉也修平等,但是还没有达到真正的平等。为什么?妄想未断,就不能够达到真平等;妄想断尽的时候,平等心才现前。所以我们现在学,妄想是没断,学,尽量的学,往平等上接近,这样就好。不能不学,学,多少总会有进步。这一句里面讲的这四桩事,总而言之,就是我们所谓的失敬,你的「敬心、敬意、敬德」失掉了,不要以为这是小事,小不敬,大的灾难就来了。所以圣贤人都从很微细之处,小心谨慎,从这个地方修起。

‎资料摘自:净土法门法师专集网站
太上感应篇  (第一八四集)  2000/4/2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9-012-0184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恭敬       性德)(五明学佛网:恭敬       性德)  

 傅味琴居士:佛七谈恭敬 

 净界法师:正确听闻的三要素:专心、信心、恭敬心 

 蔡惠明居士:至诚恭敬 修习净业——纪念印光大师圆寂五十周 

 张秉全居士: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 

 妙祥法师:对发心出家居士开示 九 恭敬心 

 空海(惟传)法师:阿含解脱道次第 原书教材 第六章 乐见 

 药师山·紫虚居士:关于恭敬心 

 蔡礼旭老师:礼仪的本质是恭敬 

 蔡礼旭老师:孝顺恭敬父母 

 蔡礼旭老师:父母的教诲要恭恭敬敬领受 

 慧光法师:佛法恭敬中求 

 传喜法师:恭敬三宝修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