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知识

 3月8日(农历二月初八)恭迎释迦牟尼佛出家日


   日期:2014/3/8 11:2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3月8日(农历二月初八)恭迎释迦牟尼佛出家日

 

 

3月8日(农历二月初八)恭迎释迦牟尼佛出家日。释迦牟尼佛,原名乔达摩·悉达多,迦毗罗卫国太子.求离苦之道出家,后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世尊在世弘法49年示寂.逢此殊胜日,广做功德,回向、祈愿一切有情众生离苦得乐,究竟圆满祈愿佛日增辉,正法久驻,世界和平,国泰民安,众生解脱!

 

释迦牟尼佛,原名乔达摩•悉达多(巴利文:Gotama Siddhattha;梵文: (Siddhārtha Gautama),古印度释迦族人(生于尼泊尔南部),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太子,佛教创始人。成佛后的释迦牟尼,尊称为佛陀,意思是大彻大悟的觉悟者;释迦牟尼佛是后人对他的尊称。“释迦”是他所属的部族释迦族的名称,有“能”、“勇”的意思;“牟尼”意为“文”、“仁”、“寂默”,所以汉文翻译又作“能仁寂默”、“释迦文佛”等。民间信仰佛教的人也常称呼佛祖、如来佛祖。在佛教中记载着佛陀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最后证得佛果,开显佛教,度化众生。后来人们就把那一天农历十二月初八释迦牟尼佛成道日作为佛教中的节日来纪念佛陀。以及还包括农历二月初八释迦牟尼佛出家日、四月初八释迦牟尼佛圣诞日。

《妙法莲华经》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

释迦佛陀成佛刹海微尘数劫,为众生故,复示生于二千五百多年前的中印度,释迦佛在降生之前示一生补处菩萨,于兜率天说法。后以期运将至,当下作佛。遂观五事因缘,决定降生于中土印度迦毗罗卫国,以国王净饭王及王后摩耶夫人为父母,于是化乘六牙白象,从摩耶夫人右胁而入住母胎。菩萨住胎,不失定慧,具足正念,清净无染。

经十月怀胎,摩耶夫人返娘家天臂城待产,在许多的侍卫护送下启程,当行至蓝毗尼园时,见树林苍翠蓊郁、百花盛开,一切景物均极为清净殊胜而美好,当摩耶夫人手扶无忧树之枝叶,佛陀即于此时,于没有任何痛苦的情况下,由摩耶夫人之右胁诞生。佛陀诞生之时,有各种殊胜妙相与瑞兆产生,大地有六种吉祥之震动,帝释、梵天以各种化身示现,守护四周;天女散花,天众以天乐庄严,又有龙王以殊胜美妙之甘露泉水沐浴佛身,佛陀诞生后,随即于东、西、南、北四方各走七步,每走一步,地皆涌现宝莲承接佛足。于时佛陀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道:「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三界皆苦,吾当安之。」以此为佛陀于世间示现成佛之缘起。诸天龙神以殊胜妙好之甘露沐浴佛身之缘起,成为后世浴佛法会之由来。

释迦佛陀出生后便成为了迦毗罗卫国的太子,取名“悉达多”意译为“一切义成、一切事成”,佛母摩耶夫人在悉达多太子出生后七天便去世,并转生至忉利天中。太子由姨母摩诃波阇波提夫人(后出家之大爱道比丘尼)精心照料和养育。太子天资聪颖,自幼通达五明、四吠陀(古印度传统思想),文武双全,并且相貌英伟,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无人能及。17岁时,娶耶输陀罗为妃,后生一子,名罗睺罗。

虽然王族的生活优裕而舒适,但太子却厌离这些世间的情、欲和享受。太子曾由城之四门出游,见生、老、病、死等现象及以修道的行者,认识到世间实在是一个苦的地方,人一生是有限的时间,可是一般人都不明白这无常转变的道理,终日拼着命来营求生活,这真是最大的悲哀,见到别人的老病死也知道可怖,但不了知自己生命的短暂而惊惧。这就是人生的大患。他此刻下定决心,不能像世间的常人一样痛苦迷惑,要彻底的脱离生老病死苦,更发愿要让世间人也永离诸苦。虽然父亲净饭王以种种富贵人间享受想要让太子留下以后成为转轮圣王,但是太子坚定信心要寻求解脱人生诸苦的究竟真理和道路。于十九岁,太子夜出王宫,自脱衣冠为沙门。参访世间诸修行人,然彼皆不达解脱之境,太子以胜慧示其不究竟处,后至苦行林,开始六年的苦行生活,当时净饭王所派的阿若憍陈如等五人亦在此与太子一起修行。苦修期间,悉达多太子日食一麻一麦,虽至形体枯瘦,领悟到仅仅靠苦行无法证悟宇宙真理的,遂出苦行林。此时,共修的五位行者,误以为太子退失道心,遂舍之而去。

悉达多太子来到尼连禅河沐浴,接受牧女乳糜之供养。恢复体力后,至伽耶村菩提树下,以吉祥草敷金刚座,跏趺而坐,发愿不成正觉誓不起座。禅定中有魔王多次以欲行恼乱,但悉达多太子以正定智慧观照,以大慈悲大无畏力降伏魔怨。佛陀的含义是觉悟者,此刻悉达多太子以正定上上智通达甚深十二因缘,已经彻悟宇宙一切真理,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佛号“释迦牟尼”。释迦牟尼佛成道时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指出一切众生皆具佛性,皆可成佛。

释迦牟尼佛示现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后,为令众生解脱苦难,开示悟入佛知见故,以无量的善巧方便开始了49年的弘法事业,十方无量的诸佛、菩萨亦化现于娑婆世界,助兴佛教,救度众生。其中熟知的有观音菩萨、地藏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弥勒菩萨等。

慈悲的佛陀对众生的爱护无微不至,所教化的对象,不分贫富贵贱、种族信仰一律平等,使得归依的弟子日渐增多,于是便有了僧伽(僧团)。而在佛陀的弟子群中,却有着种种贤圣不肖的分别。故而佛陀制定了戒律,并时常教诫弟子有关持戒的重要性。

《楞严经》云:『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遗教经》云:『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如暗遇明,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大师,如我住世,无有异也。』

戒律维系了僧团的清净,个人遵照戒律而行,过着法制的生活,佛陀又规定每半月布萨诵戒一次,集合说戒,使诸比丘都能在清净戒法中长养善心,长行梵行。

在49年的弘化生涯中,佛陀最初直畅本怀,大圣佛陀成道后,于最初三七日,广宣华严经,度大菩萨,是华严时。继而于鹿野苑等处,于十二年中说小乘阿含经,度声闻缘觉乘人,是为阿含时。继阿含时后,于八年中,说维摩胜鬘金光明等诸大乘经,广谈四教,均被众机,是为方等时。乃后,二十二年间,说诸部般若经,强调诸法皆空之义,是为般若时。再后八年,说妙法莲华经,会三乘于一佛乘。法华之后,佛将入灭,乃在拘尸那拉城之娑罗双树间,于一日一夜,说大般涅槃经,显常乐我净义,昭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乃至一阐提人,亦当成佛,是为法华涅槃时。

佛陀因材施教,点化迷萌,救度无量数人脱离苦难,感化无量数人求皈受戒。无量的众生因佛陀的慈悲智慧平等普化的教诲而弃恶修善,忏悔罪业,发菩提心,奉法修行。由此而得胜妙乐者,证悟圣果者众多。包括各个世俗各个阶层的众生:有频婆娑罗王、波斯匿王等国王,及韦提希夫人、末利夫人等王妃,也有社会下层的莲花色尼、摩登伽女等。佛陀度阿那律、难陀、阿难陀等诸王子出家,也不舍弃地位低下的优波离、挑粪匠尼提等。

娑婆世界的众生刚强难化,不信因果不信六道轮回,对于世间种种的恶行,以及对于将来所要受到的果报,无知而无所畏惧,沉溺于欲望和恶习之中。佛陀慈悲,以自身经历的食马麦、遭诽谤等事,为众生现实说法。并详细解说这些事情的前因后果,皆是往昔作恶所感以令众生明白因果不虚之理。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证悟回归清净自性。

释迦佛陀说法度生49年,因缘将至。亦是为令众生于佛法中生珍重心,进而实践解脱之道,佛陀于八十岁时降入涅槃。临涅槃之际,所有的众生都悲啼号哭,声闻、菩萨四众、天龙八部人非人等都来集会,佛陀以大悲心开导大众,佛性常住真实无变,及常乐我净等义。又开示众生悉有佛性,一阐提和声闻、辟支佛都当得成大觉佛果,并广说与涅槃有关的一切菩萨法义。针对阿难所提出的四个问题,开示弟子们,在佛入灭后,要以戒为师、以四念处安住、以默摈置之调伏恶人、在一切经首安立“如是我闻”令人起信。叮咛弟子,护持净戒,常当一心,勤求出道,要身常行慈、口常行慈、意常行慈。

《佛说四十二章经》中云:『佛言‘佛子离吾数千里,忆念吾戒,必得道果。在吾左右,虽常见吾,不顺吾戒,终不得道。’』

每一尊佛从凡夫因地修行到成就佛果都是经历了艰苦修持,为救度一切苦难众生发下菩提大愿,历尽种种艰辛,难行能行,难忍能忍,严格持戒,精进修持,六度万行,实行菩提大愿,最终圆满佛果,悲愿圆成利益无量众生。

三界众生,举心动念莫不在造业,无始以来的无明,若非有大智大慧,不能照破。唯有十方佛陀彻悟宇宙真理以佛法智慧明灯引燃我们的心灯,破除无明,引导我们逐渐恢复自性大光明,为众人无私付出,效仿佛菩萨的恭敬心感恩心谦虚心慈悲心,发为利益一切众生故而修行成就的菩提心,就是点燃自己的心灯。

烦恼痛苦的根源就是无明自私执着有我,当我们能够体会并效仿佛菩萨发出无私奉献无相布施利益一切众生的广大悲心,当我们明白了自性本来光明,体会到无私为他人付出的快乐光明美好,自然会从黑暗中清醒,自私,贪嗔、嫉妒、傲慢等等黑暗之心会减少逐渐去除,点亮自己的心灯,照亮他人,灯灯互燃,从自己做起,从当下做起,从道德礼仪做起,以感恩、体谅、尊重,平等慈悲心去对待他人,发起慈悲爱护一切众生之心,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将会变得和谐,人与其他动物乃至大自然一切花草树木,一切有情无情众生和谐相处,地球灾难将会减少,各国人民安乐吉祥世界和平,让慈悲智慧光明之灯温暖照亮世间,宇宙清明无浊障光明无限。

至诚祈愿所有弘扬正法的团体或个人顺利弘扬正法,普度众生。

至诚祈愿正法久住,佛陀正法光明遍照寰宇,普度万源,至诚祈愿我们的伟大祖国日益强大、繁荣昌盛、国泰民安。至诚祈愿各个国家能够人人向善,人心和谐,祈愿世界和平,宇宙祥和无浊障。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友情提示:农历二月共有四个佛教重要节日,二月初八:释迦牟尼佛出家日;二月十五:释迦牟尼佛涅盘日;二月十九:观世音菩萨圣诞日;二月廿一:普贤菩萨圣诞日。在这样殊胜月份,特别的日子,不要忘记上香礼佛、吃素行善!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附释迦牟尼佛心咒:尼牟尼玛哈牟尼耶索哈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释迦牟尼佛       出家日)(五明学佛网:释迦牟尼佛       出家日)  

 李利安教授:释迦牟尼佛舍利及其在佛教信仰中的地位 

 正如法师:《佛遗教经讲解》觉者释迦牟尼佛 

 黄忏华居士:佛教各宗大意—释迦牟尼佛略传 

 如瑞法师:佛出家日开示 

 本性法师:福州开元寺修证释迦牟尼佛法门捷法 

 净土法门法师:释迦牟尼佛如何教化众生 

 仁焕法师:释迦牟尼佛讲什么 

 仁焕法师:感恩本师释迦牟尼佛 

 仁焕法师:释迦牟尼佛讲的是什么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只拜西方三圣和释迦牟尼佛,不再另拜药 

 药师山·紫雲居士:由《金刚顶经》中介绍释迦牟尼佛修成如幻 

 常福法师:法海撷英——常福法师谈法纪要(续六)阿弥陀佛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