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目前修行修炼中存在的一些偏差


   日期:2014/3/12 16:0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在近十几年中接触大量的,各门派的修行同道,亲眼看到绝大部分同修心都很诚,有些还很精进,但是,*正是因为没有树立正知正见,所以还在走偏路,甚至有些人走上了邪路。修行人如果没有树立正知正见,越精进反而离道越远*。这个问题在《成佛之道》里已经有了祥细的论述。在此,只说几个我们普遍存在的问题。

1、门户之见
许多修行者以前都学过各种功法,现在许多同修又进入了佛门,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认识上的问题,由于理不明,就会产生门户之障碍。
一是:一部分同修仍站在原气功的角度,放不下本门的“名字相”,仍然停留在只练功不修心的层次上,这就形成了障碍,障碍自己不能向更高的层次迈进。
二是:一些原来炼功,进入佛门之后,又开始反对炼功,说炼功是外道。只念佛、念经、绕佛,不打坐练功,这都属于性命偏修,也是由偏见引起的。
三是:在各种宗教中,站在本宗教的立埸上,攻击其它宗教;或在某一宗教内,站在自己宗派的立埸上攻击其它宗门。这些都是心胸狭小的门户之见。
当然,修行人对某某功法或某宗教有感情,这是可以理解的,让你放下名字相,并不等于不让你修炼原法门,但是要从心里放下这个名字相。只有心中不立门户,胸中才能装下无量的“门户”。  

经常会有人问我:“你修的是哪个门派”?我回答说:“无门无派,虽在不同的时期也修不同的法,*虽修某法,但心中却不执着任何法。虽入某门,但心中却无任何门。只有心中无门无派,你才能以一个平等的心去接触各门各派的所有众生,才能和各门各派交往,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谈得上普度众生。”*其实无论何门何派,都是为了共同的修行目标——成佛得道。只是名称的表象各异,修的方法不同,殊途同归。

你如果还站有本门户的立埸上,你充其量只能度这一门派的人,就谈不上普度二字。而佛是要普度三界众生,已经给我们明示了:不是只度某一宗门的弟子,而是普度三界众生。所以,佛今生下界普度众生,既不以佛的名称,也不以道的名称。*《龙华经》中有言为证:“未来教主降临凡,不落宰府共官员,不在皇宫为天子,不在僧门与道院。”这就给我们揭示了天机,佛此次来度众生是无门无派的。*
所以,如果我们有门户之见,就不可能与真佛祖有缘,就会错过了大好良机。

我们现在不仅要放下对原修门户的执着,而且,即使是已经进入佛门的同修们,还要再提高一个层次,放下宗教的门户之见,有些修密的反对修净土的,修净土的或修禅宗的反对修密的,这些都是心胸狭窄的门户之见。

我们修行的层次如同上台阶,如果你的脚不离开(放下)下面的台阶,你就上不去上面的台阶。*你要想提高自己的层次和心胸,就必须从放下开始,这就是让我们放下门户之见的意义所在。*否则,这个“门户”就会把你圈在里面,反而成了我们前进的障碍。

在方法上,八万四千法门,法法都对。有法无法,是法非法。突然灵感一动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所以,活,就是没有框框。只有无门无派,才能够无拘无束,灵活应用,早日正果成。

达彼岸,就是选拔、修炼的成功,才能说达彼岸。如果最终没有选拔上,没有成功,就达不到彼岸。佛教的“功德圆满达彼岸”,一要理解上界交给我们的共同使命;二要跨出佛门;三要达到无门无派。这样才能够达到彼岸。如果有门派,有框框,跨不出自己的门派,自己永远不会达到彼岸。

宇宙是一个整体,宇宙间本来是不存在任何障碍的,一切障碍和界限都是你自己心里制造的,当你修到心里没有任何障碍时,哪还有障?何处有界?宇宙对你来说就是无障无碍的一真法界。

2、只打坐炼功不修心
在这里需要提醒一些同修,有些同修虽然炼功下了一些功夫,甚至可以达到出阳神,而且一直能保持着出阳神,但是,由于修心不到位,甚至目前还达不到做人的标准,总有在人前显示自己的习气,眼睛总是盯着别人,总是在挑别人的毛病,自己一点也不去改习气,照这样下去,即使是修炼的层次再高,将来充其量只能修成天魔。*因为佛魔就在一念之间,那些连人道的标准都达不到的人,是不可能成就佛果的。

真正得道的修行者,平时话很少,不度众生不开口,开口必利众生。但是我们有些同修,天天把时间都浪费在网上的聊天,或者在一些群里聊天,把已经非常紧张的时间浪费在口头对佛法的研究上,不去下功夫改习气和真修实炼,白白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生命。这样下去,不仅自己走偏了,而且还等于在浪费别人的时间和生命。是有意无意地在起着魔所起的作用。但是,许多同修都看不出来。反而很崇拜那些只能夸夸其谈的人。所以,在此提醒这些同修们,不要在白白地浪费自己的时间,要抓紧时间真修实炼了,因为时间不等人。

3、只念经、念佛不改习气
纵观佛门的修行人,基本上分为五大类:一是信佛的;二是拜佛的;三是念佛的;四是修佛的;五是做佛的。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大部分同修都还停留在信佛、拜佛、念佛这些阶段。我在各地讲课时,问同修们“什么叫修行?”几乎没有人能回答正确的。因为目前大部分同修还停留在信佛和拜佛的层次上。信佛、拜佛的目的是为了求平安和福报,而不是为了修行。在修念佛法门的同修中,大部分只知道每天念佛,甚至是为了每天完成念多少万句佛号,但不知道修行就是要改习气。一旦停下佛号时,还是同样生气烦恼一身病。不知道把修行融入生活中。我们修行改习气,就是要在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小事上去改习气,在花花世界中去修定力,在烦恼之中断烦恼。如果只念佛不改习气,则劳而无功。到头来还是一埸空。

4、分别心和所知障
有不少修行多年的同修,因分别心没有断,在懂了一些佛经和佛法之后,不是去修正自己的不良行为,而是偏在“善”的一边,看别人、看社会、看修行人,都是在挑毛病,甚至在网上看别人写的文章,对每篇文章都要评论一番,对文章中的每句话都要挑出毛病来,似乎这样才能显示出自己对佛学有研究,自己比别人的水平高。其实恰恰相反,明眼人一眼就可看出来这种人没有修养。这样不但对自己没有任何
长进,反而失去了做人的标准。真正有修养的人,虚怀若谷,不骄不躁,时时刻刻都是在查找自己的过错,从来不去挑别人的毛病,只是虚心地向别人学习。即使是别人不如自己,也只是去学别人的长处,而不去挑别人的过错。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修行       偏差)(五明学佛网:修行       偏差)  

 其它法师:修行者的消息(恒实、恒朝法师)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深入修行意义 「解脱道 

 大寂尼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深入修行意义 在家居士 

 大寂尼师:礼佛忏悔的修行意义 礼忏问答 

 大寂尼师:礼忏是入道的前方便 (礼佛、忏悔「经忏、拜忏的 

 大寂尼师:菩萨修行次第上册 自序 目录 

 大寂尼师: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广释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下集) 

 大寂尼师:九品往生修行方法广释 下品行者修行之路(上集)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 

 傅味琴居士: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