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继空法师:学习圆瑛法师的五句话


   日期:2014/3/15 14:1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从今日起,世间名利,抛去撇去,切莫走向其他路去」
「从今日起,一切惑业,休去歇去,切莫走向其他路去」
「从今日起,一声阿弥陀佛死心念去修去,切莫走向其他路去」
「从今日起,求生极乐五清净土去,切莫走向其他路去」
「从今日起,疾趣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去,切莫走向其他路去」

我们来学习第一句。

第一句:「从今日起,世间名利,抛去撇去,切莫走向其他路去」

解:我们要知道,名利是假的,贪著名利是轮回心,你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叫轮回业,果报是六道轮回。真正明白,觉悟的人,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的享受要放下,日常生活随缘,决不计较,把好与不好的分别心断掉,平等心就现前了。

供养别人要尽心尽力选最好的,这是培养我们的恭敬心,修自己的福报。接受别人的供养,决定不能起分别心,这是成就自己的德行。我们镇海寺为什么要建得这么庄严?不是自己受用,你看我们依旧住在旧房子里,是供养来朝拜,来参学的人,让来这里的人生欢喜心,是供养大众的。

   佛教我们四种摄受众生的方法:“布施”就是多结缘;“爱语”是诚心诚意的关怀;“利行”是我的所作所为,对众生决定是有利无害的;“同事”对自己要求要简单,刻苦,对别人宽厚,使人心生感恩,也能皈依三宝。


我们来继续复习第二句和第三句。

第二句:「从今日起,一切惑业,休去歇去,切莫走向其他路去」

   解:我们里面贪、嗔、痴、慢、疑;外面名闻利养,五欲六尘,都是迷惑,迷了你的心智。佛法的修学,前面十年进步很慢,因为你要跟自己的妄想、分别、执著的习气打仗。你如果能克服,以后就一帆风顺,心定下来了,自然就放下了,一丝毫的勉强都没有,你就自在了。

   第三句:「从今日起,一声阿弥陀佛死心念去修去,切莫走向其他路去」

   解:日常生活当中,于一切境缘(境是物质环境,缘是人事环境)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这个时候叫做一心。

我们要知道,顺逆境界都是增上缘。有智慧的人,顺逆境无一不是善巧方便成就自己的德行,成就一切众生的殊胜机缘;不是一心的人,顺境里面起贪痴,逆境里面起嗔恚,顺逆都造业。心善,一切顺逆境都善;心不善,一切顺逆境界都不善。境随心转,这是真理。

然后怎么修法?一句“阿弥陀佛”。怎么念?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才起心动念(念头才一起),立刻提起“阿弥陀佛”,把一切妄念统统打掉。这一句“阿弥陀佛”是本善,本性。起心动念是习性,我们用本性把习性完全控制住,这是真功夫。菩萨就是用这种功夫,保持正觉,保持不退转。念念这一句“阿弥陀佛”,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不间断对初学来说,就是这一句佛号绵绵密密不要间断,控制住烦恼习气不起现行。为什么?一间断,妄想、烦恼习气就冒出来了,还起心动念,还分别执著,那是妄心念佛,不是一心念佛。


第四句:「从今日起,求生极乐五清净土去,切莫走向其他路去」

  解:我们走极乐世界这一条路,这叫“五清净土”,这是针对五浊恶世而说的。我们这个世间的众生,邪知邪见、迷惑颠倒,见解、思想错乱,把本来清净的世间变成了浊恶的世间;而且寿命短促,极乐世界的人心善,思想善,言行善,所以他所感的是极乐世界,不是五浊恶世。

我们常常把人生分为四时:二十岁之前,是人生的春天;二十到四十,是夏天;四十到六十,是秋天;六十岁以后是冬天。世间人要度过寒冬,必须在春、夏、秋做准备。但是这个问题几个人能想到?要怎么样度过自己的晚年?世间迷惑颠倒的人多,青春少壮时贪图享受,不知道修福、积德,到了晚年灾苦现前,已经后悔莫及了。所以从今天起,一定要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五清国土,我们要以这个作为自己修学的宗旨。

第五句:「从今日起,疾趣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去,切莫走向其他路去」

解:这一条非常重要,“佛道无上誓愿成”,你有这个愿力,你才能真正达到究竟圆满,证得究竟圆满的佛果。其他的路是什么?世间名闻利养,争头衔、争地位、争权利!

释迦牟尼佛给我们(做的)什么榜样?他是王子,帝王的名位、权利、物质生活享受,他统统舍得干干净净。他什么头衔也没有,大家称他为“世尊”。我们学佛,就是学习释迦牟尼佛的存心、学习他的生活、学习他处事待人接物、慈悲教化一切众生。

慈悲济世最重要的,就是帮助众生觉悟,才能真正离苦得乐。乐从觉悟来,苦从迷惑来,只有破迷开悟,才能真正的离苦得乐。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世间名利       求生极乐)(五明学佛网:世间名利       求生极乐)  

 仁清法师:应当发愿求生极乐 

 法藏法师:求生极乐世界 

 净土法门法师:用这样的心念佛求生极乐世界,这一生当中决定 

 净土法门法师:真正发愿求生极乐世界,他现在就是菩萨 

 净土法门法师:我们把阿弥陀佛放在心上,求生极乐世界 

 蕅益大师:欲速脱轮回之苦,莫如持名念佛,求生极乐世界 

 宏圆法师:为什么说来生做人比求生极乐世界还难? 

 刘素云:一心求生极乐世界,可是迫切出离的心发不出来 

 净土法门法师:发愿求生极乐世界决定往生,一生圆满成佛 

 宏圆法师:为什么说来生做人比求生极乐世界还难? 

 宏圆法师:为什么说来生做人比求生极乐世界还难? 

 宏圆法师:为什么说来生做人比求生极乐世界还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