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礼旭:从事传统文化传播的心态: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日期:2014/3/26 21:0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我们对自己推荐的人,要有比较深入了解他的专长,他的成长背景,包含他的性格种种。因为除了专业能力以外,他与人相处的能力也非常重要,所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就像我们在传统文化的这个事业当中,大家不为世间名利的追求,都希望大众能够得到传统文化这些法益。所以我们推荐人才也都是一个公的心,不是什么私心去推展。假如我们是被推荐的人,同样的也是一个公心来做这个事情,而且一开始的心态非常重要,所谓“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么九年多走过来,这句话对我来讲很深刻,我从一开始就希望做到,但是我到现在还没做到,自己的智慧、德能、历练都相当不足。所以我一路走来都是带罪立功,但是功都立不了,还是做错很多事情。所以,孔子说三达德很重要,“智、仁、勇”。智是智慧,仁是仁德、德行,勇是勇气。有勇气承担责任,有勇气突破习气,有勇气不断提升自己做人做事的能力,这个是勇。所以“但求无过”,觉得自己来给传统文化添砖加瓦,这是自己本来的一种心境。真正走进来,有时候情绪没有伏住,决策错误,或者跟一个人讲话伤到别人,这个但求无过就很不容易做到。所以看起来好像我在帮师长,帮这个团体做事,但很可能我是让这个团体,或者让师长担心,造成很多的负担,因为自己做事智慧跟圆融度不够。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传播       文化)(五明学佛网:传播       文化)  

 普献法师:实「我」文化 

 陈兵教授:坐听无弦曲,明通造化机——访宗教文化学者陈兵 

 吴立民居士:茶禅文化与佛教的茶道 

 吴立民居士:中国佛教文化的“三世”与二十一世纪的十大工作 

 吴立民居士:佛教文化的现在与未来 

 王雷泉教授:高高山顶立 深深海底行——南怀瑾先生文化史观 

 王雷泉教授:观音信仰与佛教慈悲精神——在普陀山观音文化论 

 王雷泉教授:佛教大学与佛教文化人 

 李志夫教授:佛教对中日文化影响之比较 

 周贵华博士:佛教缘起思想的文化精神特质及其现实意义 

 周贵华博士:“批判佛教”的佛教批判与社会文化批判 

 黄夏年教授:真禅法师的佛教文化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