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菩提心贯注在整个生命中


   日期:2009/11/14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学佛就是学作佛,学习佛的存心,心与佛同,才能真正掌握根本。‘南无阿弥陀佛’,每个人都会念,可是结果却不同,有人能往生,有人不能往生。说实话,往生的人少,不能往生的人多。即使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品位也不相同,有人生实报土,有人生同居土,这些原因何在?就是没有把佛的根找到。佛的根是什么?《无量寿经》‘三辈往生’、‘往生正因’中,世尊特别强调‘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上辈、中辈、下辈乃至一心三辈,都不离此八字。若只有一心专念,不发菩提心,既使一天念十万声佛号,也不能往生。菩提心发了,有人发得圆满,有人发得不圆满,因此往生品位也有所差异。善导大师讲:‘往生品位总在遇缘不同’,你遇到的缘殊胜,透彻了解这些理事因果,这一生中可以实报土上品上生;若理解的不透彻,发了一点菩提心,能与菩提心相应,也能往生凡圣同居土。这就是造成往生品位不同之原因。

  何谓‘圆满菩提心’? 《观无量寿佛经》云:‘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马鸣菩萨在《起信论》也讲:‘直心、深心、大悲心’。所以,菩提心是真实、究竟、圆满、觉悟之心;换言之,菩提心是觉而不迷。为了方便同修体会,我将菩提心写成十个字:‘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十个字就是菩提心。我们要将这十个字掌握住,变成自己的心,运用在日常生活,工作应酬、处事待人接物中,就是真心,就是菩提心。

  何谓‘真诚心’? 古人讲:‘一念不生是谓诚’,真诚心里没有念头,即经上讲的‘真心离念’。换言之,有念头是妄心,不是真心。由此可知,我们一念不生时是真心。真心为什么会变成妄心?佛说:‘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我们有妄想、分别、执着,用的是妄心,妄心是轮回心,用轮回心不论修什么法,还是出不了轮回。如何将轮回心转变成菩提心,这是我们学佛的目的。转的方法,就是决定不用妄想、分别、执着,只要不用妄想、分别、执着,你的心就是菩提心,就是真诚心;掺杂妄想、分别、执着,真心就变成妄心,这是根本。我们用真诚心念佛,就是‘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这才与佛相应。不是以这种心念佛,就不能与佛相应,只能与西方极乐世界结个善缘,这一生很难成就。要想一生成就,必须以真诚心、清净心,处事待人接物。

  何谓‘清净心’? 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决定不污染;污染就是心生喜怒哀乐爱恶欲,七情五欲。也许有人会问:‘如果我跟外面人物接触,不起七情五欲,那我不就变成木头了?’我们要知道,佛外面的表演也跟世间人一样,看到可爱的喜欢,看到不可爱的也有讨厌,但那是演戏,不是真的,心里决定不染,这叫‘离一切相’。所以,‘佛法在世间,不坏世间法’,不坏世间法就是表演的时候很生动、很活泼,而且是真心表演。世间人讲的爱、恨是假的,虚情假意,为什么?他的心是假的。佛菩萨虽然表演,但他是真心表演,真心跟镜子一样,所以用心像镜子。我们笑,镜子里的人也笑;我们哭,他也哭。我们笑哭有心,他笑哭没有心,表演得非常逼真,他确实没有情、没有执着,他是高度圆满的智慧。学佛要从这里学起。

  以世间人来说,谁有真感情?佛菩萨有真感情,真感情称作‘慈悲’。世间人虚情假意,决定不可靠。他说他爱你,你听了别当真;当真,你会生烦恼。他说他恨你,也是假的。所以,世间人用的是虚情假意,绝不真实。我们学佛就是要学佛的真实,真的决定是清净,决定是智慧,里面没有情识。佛慈悲一切,神爱世人,那个爱都是智慧,不是感情,所以他的爱是平等的、没有差别的。

  众生感受诸佛菩萨的慈悲,能感受多少,看你的用心。你有几分真诚心,就有几分感受;一分诚敬,感受一分;十分诚敬,感受十分。所以,修行首先要发菩提心,菩提心是真诚心、清净心。而清净心是决定没有感情的污染,感情的污染最严重的就是自私自利、贪嗔痴慢,比七情五欲还要严重。

  何谓‘平等心’? 对待一切众生决定不傲慢,把一切众生看作诸佛如来。我曾经讲过,我念佛与你们不一样,我心目中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都是阿弥陀佛,我对一切众生的尊敬、赞叹、供养,跟对阿弥陀佛决定没有差别。这不是把众生当作阿弥陀佛,众生本来就是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的意思是无量觉,哪一个众生不是无量觉?哪一尊菩萨不是无量觉?《华严经·出现品》云:‘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所以,一切众生都是阿弥陀佛,只因为有妄想、分别、执着,才不能证得。我们透过《无量寿经》、《大方广佛华严经》的学习,才认识、体会到了。体会到了就要落实,‘一切众生皆是诸佛如来,皆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我们要真正做到。学佛就是要学习存心,一定要具足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五个心。菩提心是讲三心,我们现在讲五心,五心就是三心。真诚关怀一切众生,照顾一切众生,决不能分别。

  菩提心一发,所有罪障都消除,所有冤亲债主都得福。为什么?发菩提心就成无上道,菩提心不发,你是凡夫;菩提心一发,就入圆初住的位次;圆教初住菩萨叫发心住,在别教就是初地的位次。我们用这个心念佛,决定往生。

  如果再将菩提心落实到生活上,每天二十四小时,念念不失菩提心,念念不离菩提心,你这一生念佛是实报庄严土上上品往生。菩提心如何落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贯注在我们整个生命过程中?净宗学会成立的时候,我写了五个科目,做为净宗同学修行的纲领:‘三福、六和、三学、六度、普贤十愿’,这就是菩提心的圆满落实,也就是《无量寿经》第十八愿所说的‘一念、十念决定往生’,因为你与佛的心、佛的念、佛的行为完全相应。因此,菩提心不是口头上说说就管用,一定要将‘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做到。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菩提心       念佛)(五明学佛网:菩提心       念佛)  

 吴润江上师:发菩提心义诀 

 贺继墉居士: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二.正宗分  

 贺继墉居士: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二.正宗分  

 贺继墉居士:三主要道甚深引导笔记·开妙道门 二.正宗分  

 大寂尼师:在这个世界上有几个人在临终有因缘念佛?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4.《阿弥陀经》所说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3.注意阿弥陀经所说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2.同诵阿弥陀经念佛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1.如何读诵阿弥陀经 

 其它法师:我自幼至长因「观音菩萨」慈悲引渡而念佛、学佛, 

 傅味琴居士:怎样念佛 

 傅味琴居士:念佛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