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区分弟子好坏的要件


   日期:2014/4/9 18:0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什么是不好的弟子。

  第一种是装模作样的弟子。就算对他开示教法,也无法对他有什么利益。开示教法要有利益,弟子应当要具足信心、出离心,若没有信心与出离心,对他讲述教法是不会有利盆的。这种装模作样的弟子,稍微得到一点钱财物品,内心就会高兴,因此对佛法丝毫不会重视,所以也不会产生信心和出离心。比如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同样地,这种弟子也是如此,今天接近这位上师时装出非常有信心的样子,明天换一位上师也装出非常有信心的样子;今天对于密咒乘法装出很有信心的模样,明天又对显教教法装出很有信心的模样,就像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变化,内心经常在变,不断地更换上师和教法,这样都不是一个好的弟子。

  第二种是像森林野人一样的弟子。最初上师告诉这种弟子:「你要好好的先求取皈依的戒律,要得到灌顶,好好听闻与思维经论佛法。」  

  但不论上师如何苦口婆心,都没有办法牵引他进入佛门之中。就像西藏野鳌牛,没办法把绳子套在牠的脖子上,因为野牦牛完全不受驯服,想要把野鳌牛牵到屋里非常困难。这种弟子也是如此,最初没办法介绍他认识佛法,中间阶段也无法引导他好好的听闻与思维佛法,因为他满脑子想的都是钱财,最后他所造作的都是罪业的行为,没办法让他实修佛法。因此,这种弟子走在错误的道路,正如住在森林中全身都是毛的野人一样,有时会伤害人和动物。  

  第三种是像茅草一样的弟子。这种弟子到上师跟前求法得到灌顶,内心就想:「等到将来这个法结束后,我就到山里闭关实修。」

  等到教法结束、离开上师时,却不实修正法,而造作很多罪业。

  对于这种弟子,上师特别交代他:「你现在在这里听闻教法、得到灌顶,再没有什么用了,赶快去闭关实修。」  

  因为上师的催促鼓励而去闭关,但是闭关时自己的身口心三门并不随顺佛法,自己的誓言律仪也在衰损,佛法方面的实修完全消失不见,所以这种弟子的内心不坚固、不稳定,就像茅草一样。茅草非常轻而细小,风吹向哪里就弯向哪里,完全不能坚定独立。这种弟子也是不管谁说什么就会去,完全没有自己独立的想法和思考,就像茅草一样。  

  第四种是具足四种颠倒想法的弟子。这种弟子的习惯和个性非常可恶可恨,就象是杀死鹿的猎人一样——把上师当成麝香鹿;把佛法当成鹿身上的麝香;把自己当作猎人;把学习佛法当作是杀死鹿而取得麝香。

  当一个猎人取得麝香后就把鹿杀死,因为他不再需要鹿了。这种弟子学习佛法得到实修的法之后,就把上师丢掉了,把自己在上师传授灌顶开示教法时曾经立下的誓言允诺,完全抛弃得一干二净,就像猎人得到麝香后,把鹿杀死丢弃,这是非常恶劣的弟子。

  猎人要靠近麝香鹿时一定会非常小心谨惯,跪在地上,躲在草丛中,让鹿不起疑心,最后才用枪把鹿杀了,取得麝香卖掉后得到一笔财富。这种弟子为了学习佛法,对上师非常恭敬,等到佛法已经到手后,就把上师丢掉,完全忘记了,还吹牛说:「我拥有大圆满的教法,我拥有顿超的指导、坚断的指导,谁要这些教法,就要带钱来,这些法都是非常重要的,是即身成佛的法。」  

  以这种方式把佛法卖掉,是非常恶劣的弟子。  

  第五种弟子是心思杂乱的弟子。有些弟子实修佛法时,对法的内容还没有得到正确的证悟,就到其他的上师那里去学习佛法,在那里对于法的关键要点、实修的内容有一些了解后又离开了,自己看看书,又去寻找另一位上师,寻求另一种实修的口诀,永远都在寻寻觅觅,始终不能够真正作实修。

  在《入行论》里有个比喻,双脚着地能站最久,如果一只脚抬起来,只靠一只脚着地,就无法站很久。如果两只脚都抬起来,会怎样呢?当然会摔倒在地上了。同理,这个法还没有实修到彻底究竟,就去修另一个法,另一个法的实修还没达成,又去寻找另一位上师再学另一种法。刚开始心想:我要先修前行法,但前行法修了一阵子还没修完,就想着应该修正行法,又去学习正行法;正行法修了一阵子,发现基础非常重要,又回头修前行法;前行法修一修,听到一位上师在讲大圆满教法,是最重要的教法,又把前行法丢了改学大圆满教法,四处逛来逛去就像逛菜市场一样,结果,前行法没学到,正行法也没学到,什么法都没学到,永远逛来逛去,换来换去。  

  另外,应当要妥善予以观察的弟子有三种情况:有些弟子非常地切实,对正法、对实修有非常强烈的信心;有些弟子内心追求的只是世俗的事情而已;有些弟子对佛法丝毫没有信心,但也不会去想世俗的事情,就只是浑浑噩噩过日子。弟子若有这三种情况,应当要好好观察。

  什么是好的弟子?  

  接着讲述好的弟子应具备的条件。一个纯正的弟子,不管什么时候信心都不会有变化,内心非常稳定,不管身体遇到什么劳累、性命遇到什么危险,信心丝毫不会动摇。这种弟子完全不会有自私自利的想法,为了上师,即使身体辛苦劳累、性命受到危险,仍然承事侍奉上师。对于上师所讲述的内容,不管好坏,完全听进去,丝毫不想自己的利益。不管什么时候,所想的纯粹都是根本上师。如此具信的弟子,即使没有接受过律仪或誓言,仅仅靠着这种信心,仍然算是非常好的弟子。  

  在释迦牟尼佛时代,许多弟子因为对佛具有坚固的信心,因此解脱三界轮回;但也有很多弟子丝毫没有信心,这种情况,就算是佛,也没有办法利益他们,因此,因信心退失而堕入地狱的弟子也有很多。

  在西藏,莲花生大士的情形也是如此,很多弟子对莲花生大士的信心非常强烈而成就了佛果;而对莲花生大士产生邪见,丝毫没有信心,因此而堕入地狱的人也很多。  

  上师或佛陀会不会认为自己非常重要,应该要去利益众生;或者认为自己根本不重要,不能去利益众生?没有这种情况。主要是弟子本身信心的强或弱,才会造成上师或佛陀利益弟子有大小的区别。  

  大佛尊阿底峡到达西藏,在那里住了很多年,经常有西藏人前来拜见他,请求他的救度。这时,阿底峡尊者总是合掌向他们请求:「请对我产生信心!」如果没有信心,即使是佛菩萨亲自降临,对他们也不能够产生利益。  

  因此,信心非常重要,如果我们拥有了信心,即使没有其它能力,单单靠着信心,仍然可以脱离三界轮回,得到解脱。最殊胜的弟子就是「唯赖信心得解脱」的情况。  

  其次,第二种是努力学习,有了一点学问,对于上师依然有恭敬之心。

  一般来讲,前面第一种没有什么功德能力,只有靠着信心而得到解脱,这种弟子只存在于佛陀时代、莲花生大士时代,在现代这么恶劣的时代里,可以说没有这种弟子。

   现代的弟子是什么情况呢?有一点信心,也有一点聪明智慧,读了一点佛经典籍,对众生也有一点慈悲心;内心也求了皈依戒律,或居士、沙弥、比丘戒律,得到律仪;或者请求得到了密咒乘的灌顶,在密咒乘的教法中,誓言没有衰损,身口心三门能够寂静调伏,而且心胸非常开阔。

心胸开阔非常重要,因为一位上师往往有许多弟子,若弟子们心胸不够开阔,彼此间一定会有很多纷争,一旦彼此间有纷争,誓言就不算是纯正了。所以心胸应当非常开阔,而且没有怪吝之心,才能对上供养三宝、对下布施乞丐穷困者,积聚福报。同时,这位弟子对于上师的眷属和其他弟子等,都认为非常好,能够以清净之心来对待,自己能够知惭知愧,这样就算是一个纯正的弟子。

摘自作者:遍智 吉美林巴---《本智光照:功德宝藏论》(显宗分讲记)

讲记:堪布徹令多杰仁波切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吉美林巴       弟子)(五明学佛网:吉美林巴       弟子)  

 傅味琴居士:佛弟子要以大雄大力报佛恩(释迦牟尼佛圣诞开示 

 傅味琴居士:要培养佛弟子爱国爱教和正知正见 

 唐思鹏居士:维摩诘所说经新注 弟子品第三 

 果煜法师:禅林风雨 28.立十众弟子,建万人僧团 

 果煜法师:佛法原典 弟子所说诵 

 陈兵教授:佛弟子必爱国论 

 净界法师:身为佛弟子不共外道的地方 

 法界法师:2009年2月19日答弟子问 

 法界法师:2009年2月14日答弟子问 

 法界法师:2009年2月6日答弟子问 

 张秉全居士:法华经品题略解—五百弟子受记品第八 

 杨维中教授:杨岐方会的禅学思想及其门下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