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原创

 修行的基础:做人、孝义仁、恭敬、十善业、吃亏


   日期:2014/4/11 11:2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修行的基础:做人、孝义仁、恭敬、十善业

1)儒家值得一切出世入世人尊敬:

修行人要尊重感恩一切世间人:

儒家温润平实,大凡大圣,蕴雄奇刚健于冲淡平和之中;社会家庭婚姻调和世间怎么能缺少基本的礼仪呢?孔家店的倒掉是一件可喜也可悲的事情,可惜的是藏在孔家店旗帜里的腐朽势力倒掉了,可悲的是孔圣人孟子荀子到王船山几千年以来儒家传统里一代代积累总结的精华,调和世间,和美的处事规范,准则,存心用意被五四以后的青年所忽略。

儒者需也,日用所必须的。儒家是理想社会非常的管理者,古今中外一切管理规范中最优秀的一套法则。我们打掉的是幌子,我们的未来一定会重新捡回来,也不得不捡回来。掉丢筷子吃饭的人,一定再寻找一切筷子的替代物,除非倒退到用手吃饭。最后会发现,比较起来,筷子还真不错。

2.忏悔以前的傲慢,

以前几年我的智慧浅薄,依仗读了点佛经却生大傲慢。乃至看不起入世的人。(连自己的父母都要傲慢的,那个时候福薄智慧浅,不自知自己的丑恶,还自以为清高超脱高明)

阅世越深,越战战兢兢,处处感恩唯恐不足。

在每个工作岗位上都有很多努力奉献的普通人,他们是真菩萨。可能不谈经论教,但是都在默默承当,默默奉献,心胸宽阔,能下人能容忍能爱人。

是我这个自以为是个初级的修行人的老师,让我时时刻刻惭愧。

3)修行做人的基础:

世间人、修道人不可以傲慢三教儒道释任何一家。自己体会:尽孝是做人的基础,做人是做圣人成仙成佛的基础。敬重履行孝忠义仁,是小乘的基础(十善业,十戒)。小乘是大乘的基础。(三车为一车,三乘为一乘是了义。但是凡人大多好高骛远,不自知,藐视戒律,平实的基础和发心,谈好高深的道理)老实是智。

-

位越高,越要谦卑。

越富达,越要广布施。

悟道越深,越要谦虚平实。

老老实实做人做事,存心,听佛菩萨教诲是最大的智慧最大的捷径。

能吃亏是大福,做人做事修行都是如此。

-

六祖大师无相颂

说通及心通。如日处虚空。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

法即无顿渐。迷悟有迟疾。只此见性门。愚人不可悉。

说即虽万般。合理还归一。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慧日。

邪来烦恼至。正来烦恼除。邪正俱不用。清净至无余。

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净心在妄中。但正无三障。

世人若修道。一切尽不妨。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

色类自有道。各不相妨恼。离道别觅道。终身不见道。

波波度一生。到头还自懊。欲得见真道。行正即是道。

自若无道心。闇行不见道。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

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

欲拟化他人。自须有方便。勿令彼有疑。即是自性现。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正见名出世。邪见是世间。邪正尽打却。菩提性宛然。

此颂是顿教。亦名大法船。迷闻经累劫。悟则刹那间。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