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如来功德佛自知』


   日期:2014/4/23 8:1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底下一句,『如来功德佛自知』,「如《法华经寿量品》云:一切世间天人及阿修罗,皆谓今释迦牟尼佛,出释氏宫,去伽耶城不远,坐於道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说的应该是事实,这是什么?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大彻大悟,示现成佛,人不知道。谁知道?天人知道。一切世间天人,这是讲二十八层天,及阿修罗,天阿修罗,他们知道。都说释迦牟尼佛出释氏宫是十九岁,离开了自己的国家,现在他在伽耶城不远,菩提树下,坐於道场。为什么?他得道了,他成佛了,成佛的场所叫道场,在菩提树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这他们看到的。下面佛自己说,「然善男子」,这对我们讲,「我实成佛以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劫」,释迦早就成佛了。这次来是什么?表演的,表演给我们看的,成佛要怎么样才能成佛。你看看他表演的,十九岁离开家庭,那个表演什么?放下烦恼障,家是个烦恼的因素,他放下了。放下之后去求学,十二年,知识分子,好学多闻,学了十二年,问题解决不了,到菩提树下,把十二年所学的放下,放下所知障。二障放下,就成佛,给我们在做表演。会看的人觉悟了,一看到这个现象,他立刻放下,把烦恼障、所知障立刻放下,他就成就。这是什么?上上根人,不用说的,一看就明白。像惠能大师这样的人物,上上根人,一点就通了,真好度。下下根人也好度,下下根人老实,你教他一句佛号念到底决定成佛,他完全相信,一点不怀疑,他就老实念,三年、五年他往生了,真成佛。最难度的,当中这个知识分子,释迦牟尼佛就示现这个。

  可是这两种示现重要。我们学佛学了这么多年为什么不开悟?就是没有放下。释迦牟尼佛把这两桩事情放下了,烦恼障放下了,所知障放下了,开始讲经教学。如果我们把这两种放下了,烦恼障放下,所知障放下,来听佛讲经说法,很容易开悟。所以听经里面的大众他们的进步很显著,有人开悟,有人证果,学生当中不断向上提升。像小乘证初果的,一年半载他证二果、证三果了,这就是《仁王经》上讲的正法时期。世尊天天讲经,这些听众们天天在学习,真有人证果,正法时期。怎么证的?没有别的,你放下多少你证多少。这个话是当年章嘉大师告诉我的。你放不下,你就停留在这里,放下就会升一点,严重的执著就会往下降,不但升不了,还会往下降。升降完全在自己,老师只能劝导你,只能指示你、教导你,没有办法帮助你升降,没有办法帮助你悟入,悟入、升降都是你自己的事情,这个一定要知道。如果佛菩萨能帮助我们,我们何必要修?不要修了。到西方极乐世界还是要修,极乐世界是个好道场、好学校,一切设备样样俱全,你不用操一点心,真的让你事事如意,你就没有妄想,这是阿弥陀佛的大福报加持。好比你投胎,出生在王宫里头,一出生下来样样都有人侍候你,国王福报大,享他的福。我们今天修行也是这个样子,阿弥陀佛的福报最大,智慧福报都达到究竟圆满,他加持你,到极乐世界完全享他的福。在极乐世界没有别的事情干,天天听经,跟同学,同学是诸菩萨,跟诸佛菩萨在一起那就是交换心得,分享,所以他快乐无比。智慧、功德天天在增长,这个增长自己知道,不是不知道,所以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

  到极乐世界,智慧、神通、道力等於阿惟越致菩萨,这是佛加持的。阿惟越致是谁?就是明心见性,大彻大悟,就是这个位次。这要修多少时间?一生到西方就得到。得到的好处,使你学习的速度加快。你最大的一个能量,是自己无法想像的,自己的身在阿弥陀佛讲堂听经闻法,没有动,你能分身,你能分无量无边身到十方世界去拜佛、供养,修福;听经闻法,修慧,随时可以去,随时可以回来,来去自由。你自己知道,诸菩萨也知道,佛也知道,他有这个能力。你说西方极乐世界你一天所修的,在我们这个世界真的无量劫都比不上极乐世界一天,他有这个本事,我们不能分身,不能同时学两样东西,在极乐世界可以同时学无量的东西。他不用阿赖耶,阿赖耶有拘束,他用真心,真心没有限量。这极乐世界能不去吗?智慧是自性本具。

  佛说「成佛以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劫」。佛在大乘经上常常提醒我们,一切众生本来成佛、本来是佛,没成佛不知道,成佛就晓得了。晓得什么?晓得本来是佛,无量劫又无量劫之前本来就是佛。「譬如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只三千大千世界,假使有人抹为微尘」,这是比喻数量,「过於东方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只国」,这个国是佛的教化区,就是佛国土,「乃下一尘。如是东行,尽是微尘」,把这些微尘都用完了,这是比喻。佛说,「诸善男子:於意云何」,你的意思怎么样?「是诸世界,可得思惟校计,知其数不」,东方这些世界你晓得多少数目字?「弥勒菩萨等,俱白佛言:世尊,是诸世界无量无边,非算数所知,亦非心力所及」。这个都是说的实话,没法子计算,我们的心没有这个能力,达不到,佛说的这个数字太大太大了,这都是真的,都是事实。「一切声闻辟支佛,以无漏智,不能思惟知其限数」。为什么?声闻是阿罗汉,辟支佛是缘觉,没有转识成智,还是用阿赖耶。比他更高的,权教菩萨,再高的是佛,十法界的佛,十法界的佛也没有转识成智,还是用阿赖耶。用阿赖耶办不到,就不能思惟知其限数,十法界里头没有人能够晓得,佛出这个题目没人能答得出来。「我等住阿惟越致地」,这什么?这是弥勒菩萨说的,弥勒菩萨是等觉菩萨,阿惟越致里头最高的菩萨。「於是事中亦所不达」,世尊讲的这些事情他们也没办法。谁知道?唯佛与佛方能究竟。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的习气没断,从这个地方显示出来了,生相无明起了障碍作用,是这种作用。其他,《华严经》上所讲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极乐世界的菩萨全没有障碍。「世尊,如是诸世界无量无边」,这是弥勒菩萨说的。

  「尔时,佛告大菩萨众,诸善男子:今当分明宣语汝等」。这是大菩萨,跟他们讲可以,他们能听得懂,他们能接受,他们的智慧虽然还没有圆满,但是对佛所说的事实真相能理解、能接受,所以佛可以跟他们说。「是诸世界,若著微尘及不著者尽以为尘,一尘一劫,我成佛以来,复过於此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只劫」。释迦牟尼佛什么时候成佛的?不是过去几百劫、几千劫、几万劫,不是的。这个地方其实世尊已经透了消息给我们,是我们自己心太粗,叫粗心大意。佛说得很清楚,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本来成佛,没有数量可说的,称性而说。你成佛了你会跟释迦牟尼佛一样的说法,你什么时候成佛?久远久远劫前我就成佛了,我本来是佛,不是现在才成的,哪现在成?你只要把起心动念、分别执著放下就是。难道这个东西放下是新成佛?不是,你早就是佛,只是这个东西现在障碍著你,佛的智慧、佛的德能相好透不出来而已,障碍去掉你就是,你能用时间计算吗?这是我们必须体会到的真实义,开经偈上讲「愿解如来真实义」。释迦如是,一切诸佛无不如是,现在我们这些众生亦如是,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本来成佛、本来是佛。

  我们现在的麻烦就是这一点障碍去不掉,这点障碍必须是自己放下,别人没有办法代我们,加持,加持不上。加持必须是相对的,我们现在明白这个道理,你有一分功德,佛能加持你一分;你有两分,他加持你两分;你有十分,他加持你十分;你没有,他加不上。佛力的加持是平等的,就好像雨水从天上落下来,大树吸收得多,小草吸收得少,就是这个道理,绝对没有分别,它是平等的,看你自己接受的能量,决定是相对的。那个大树好比十分功德,它接受十分雨水;小草只有一分功德,它只接受一分,它就满足了。理事我们都得搞清楚、搞明白。

  「经」,经上所说的,「表佛之寿量」,真正是无量寿,「补处大士亦所不达」。为什么?补处大士他没成佛。为什么没成佛?补处是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的习气没断,他把这个断掉,他就成佛。这个东西有没有方法去断?没有方法,古人说此处用不得力,你要一起心动念就坏了,马下就往下下降,不能起心动念。怎么断?随它去,时间长自然没有了,从你开悟那天起,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从这一天起,这是初住菩萨。要多少时劫习气才真正断干净没有了?《华严经》上讲,三个阿僧只劫,要这么长的时间。你就晓得无始无明的习气多厉害、多严重,没法子断。见思烦恼的习气有办法,尘沙烦恼的习气也有办法,可以断它,唯独无始无明习气不能断,为什么?它不能起心动念。为什么见思、尘沙可以有办法断?它可以起心动念,最后这个不能起心动念,一起心动念就是无始无明,无始无明又起来了,那不是断,又起来了。所以不可以起心动念,就随它去吧。它碍不碍事?碍就碍这一点点事情,对於佛的智慧不知道,佛之下全知道,对他自己修学度化众生没妨碍,只是对诸佛的智慧、神通、道力不很清楚,不能说不知道,不很清楚,不是彻底知道。

  所以他们有能力在十法界随心应量,像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他们想听什么法你就给他说什么法,他想的时候你都知道。这些是法身大士,阿惟越致就是法身大士,这四十一个地位都是住实报庄严土。实报庄严土叫一真法界,这个世界没有变化,三大阿僧只劫示现一样的,人活了三大阿僧只劫不老,没有变。不但人不变,花草树木都不变,树木长青,极乐世界没有春夏秋冬,永远是春天,花果永远不谢,永远是那么新鲜,放出香气。极乐世界人吃不吃?不吃,他不需要吃东西,也不需要饮水,他是法性身,不是我们这个血肉之身需要营养,他不需要,他是法性身。这个身,我们讲要靠什么生活?自性本具的能量,本有的能量,就是智慧、德能、相好,自性本具的,真正得大自在。所以他们财色名食睡,我们讲的五种欲,他们都没有,他不需要财,男女之色没有,他也不要名,他不要饮食,他不要睡眠,真自在。居住的宫殿随心所欲,随著你的念头它就变现,没有一样不自在。

  「是故佛之功德」,圆满称性,圆满的功德,完全称性,法身菩萨称性,不圆满,没有真正到究竟圆满。所以佛之功德「唯佛自知」,或者我们可以说唯证自知,你证得佛的果位你就知道。你所证得的果位,跟你同地位的人你知道,在你下面的你全知道,上面不知道。所以等觉菩萨,等觉以下的这四十个位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他统统清楚,他只是对妙觉不很清楚,对他以下的、跟他平等,他统统清楚。如果是十地菩萨,法云地的菩萨,他对等觉也模糊,不清楚,对佛就更不清楚,对跟他平等的,十地,以及以下的,他全清楚。就跟我们在学校念书一样,高年级的知道下面的,不知道上面的,三年级的学生不知道四年级,一年级、二年级他知道,是一个道理。

  「故下复云:唯有世尊能开示。开示者,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法华经》上的。开是比喻把门户打开,利根的人立刻就明白了,钝根的人不行,钝根的人需要指示,要一样一样教给他,他明白了。就好像我们去参观故宫博物院,对於故宫博物院那些古董我们不知道,不识货,而对於故宫博物院那些玉器那个我们看得懂,很喜欢,非常之美,你看得很喜欢。你要看到夏商周那些遗物、古董,破铜烂铁,你对它会没有一点兴趣,但是价值那个是无价之宝,明清玉器怎么能跟它相比?故宫博物院一打开你看见了,那叫开。所以一定要有导游来跟你介绍,一样一样跟你细说,你才恍然大悟,才知道它的好处,才知道古人的智慧。古人使用这些器具,里头有大学问,表法的意思。不知道、不晓得古人智慧,所以开,不悟,再指示给你,你才会觉悟。觉悟之后你得要契入,叫开示悟入。老师对我们就是开示,我们自己要能够悟、要能够入,入就是证得,契入境界,这个教学圆满了。如果老师开示讲得很清楚,学生不能悟入,这很辛苦。有学生悟了,不能入。上根的人悟入了,中根的人,悟,不入,下根的人连悟也没有。学生根性不相同,老师能观机,如果有一个学生能悟入,这个学生是当机者,老师教他,别人是旁听。旁听里面有中等根机的,他也悟了,他没入,下等根机的连悟都没有,顶多听到一点,记住了,古人所谓的是记问之学,读得很多、看得很多、记得很多,但是没有悟、没有入,对他起不了大作用。

  「上偈六句」,我们把它分成两段,这个六句佛智难测,「深赞佛智,盖欲令闻者了达如来智深,而诚信如来之语」。现在我们碰到就是这个难关,圣教兴旺难,太难了!为什么?大家不相信,相信的太少了。多半人认为什么?佛教是宗教、是迷信,而不愿意接触;就是接触它,这个东西你学它干什么,这个没有用。我们当年如果不是方东美先生教的,你问:你从哪里学?我跟方老师学来的,大家没有话说了。如果说我是跟哪个和尚学来的,「你怎么这么迷信,你怎么能听他的话!」方老师当年在台湾是著名的哲学家,虽然人家不敢说,但是表情能看得出来,他迷惑,他不能接受。跟我接触,批评我的,是善意,我也很感激,怕我年轻走错路,著迷了,迷得太深,回不了头来。得过二十年之后,二、三十年之后,他们慢慢的看到我还混得不错,还能讲出一番道理出来,他们都退休了,老了,这个时候碰到,你的路走对了。他要想跟我走这条路来不及了。

  所以老师教导我们,我们对老师有信心。老师教我读这些书,我读了之后生欢喜,我能够体会,虽然不能体会得很深,但是有体会,所以能生欢喜心,喜欢读。而且真正是圣人的东西其味无穷,欢喜无尽。为什么?遍遍能叫你生欢喜心,不是一般文章,看了第一遍之后不想再看第二遍,这我看过了。这个东西百读不厌,千读不厌,万读不厌,这文章了不起,货真价实。好的文艺作品大概充其量十遍,你看十遍之后不想再看了。我在学校念书的时候喜欢看小说,中国四大名著,《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这四大小说,写得真好!我能看几遍?十遍。现在叫我看,看不下去了,不想看了,只有这么大的魅力。不错了,能让我看十遍。我自己一点文学的根柢,说老实话,是从小说里头得来的,喜欢看,在这扎根的。真正古文没学过,李老师讲古文,旁听。他老人家叫我专攻经论。旁听就是听一遍,不再复习,老师讲学的时候听一遍。不像佛经,佛经一定重复很多遍,很细心的去读它。

  所以这些话终极的目标,是希望我们真正了解如来智慧之深。这种甚深智慧是自性本具的,是一切众生都有的。佛跟我们说的,大乘是平等法,没有一样不平等,智慧平等,德能平等,相好平等,样样都平等。不平等是你自己因为妄想分别执著造成的,烦恼重,距离就愈来愈远;烦恼轻,跟佛就愈来愈近,不平是这么来的。所以不平是假的,不是真的,统统洗刷干净都平等了。而诚信如来之语,不能怀疑,它里头有大道理在,你怀疑就错了。「《寿量品》中,世尊三告大众」,这第三次,「汝等当信解如来诚谛之语」。你能不能回头,你能不能回归自性,这句话重要。你对过来人不相信,用你自己的分别执著,你走大乘这条路子就不晓得走到哪里去了,你不认识路。「因世尊圣智,声闻亿劫难测」,没有办法测度它。「况今凡夫焉能以生灭心,妄窥佛智」。但是这个情形在现前太多太多了。所以现在人难,传统文化复兴最大的障碍在哪里?现在人喜欢批评,都是自以为聪明才智超过古人,所以对於经典的解释问题多了。方老师跟李老师都警告我,古籍这些东西看注解要看古人的,不能看今人的,古人看明白了再看今人的,你就晓得今人哪个地方说对了、哪个地方说错了。一定要以古人为标准,而且古人的标准,李老师还特别指导,入藏的才是真正靠得住的,没有入藏的不可靠。我们初学的人要注意,老修行的人没有问题,他有能力可以辨别。我们初学不行,要被它误导了,先入为主,那个麻烦才大。

  为什么入藏是标准?因为从前编《藏经》,这个《藏经》颁布是要经过皇上圣旨来颁布,国家负这个责任。这些作品经过当代高僧大德的审查、审核,通过了,都认为没有问题,才请皇帝颁布。这个可靠,经过严格的审定。现在这个制度没有了,老师跟我说这句话,是民国以来编的《藏经》就没有经过这样严格审查。那东西都印到《藏经》里面去了,你怎么办?所以他就告诉我,要看老的《藏经》。老的从哪里算起?干隆以上的没有问题,干隆以后的那就要小心。在佛法上奠定根基一定要遵照古圣先贤。当代,李老师给我介绍几个人,印光大师的可以看,虚云老和尚的可以看,那是禅宗的,谛闲老和尚的可以看,天台宗。谛闲老和尚几个学生都非常优秀,像倓虚、静权,这几位大德都不错,都很有成就。法相唯识的,梅光羲老居士、杨仁山老居士,江味农居士的《金刚经讲义》,这都是他们认可的,没有问题。

  所以我们学习东西跟谁学关系重要,我看谁的东西就跟谁学。今天我们看黄念祖的东西是跟他学。他最大的一个好处在哪里?他是集注。有没有他自己的思想?有,他自己的思想跟经、跟古大德相应的,他才会采取。看他所采取的就知道他的境界。他取得很恰当,让我们对这个经里面的真实义愈来愈清楚,愈来愈明白,真善知识。这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一个人。他也往生了,念佛往生的,告诉我,他在往生前半年跟我讲,每天念佛十四万声,以注经的功德、自己一生的修行,求愿往生净土。我们有缘相识,虽然在晚年,很投缘,志同道合。我知道他的好处,知道他的用心,知道他的辛苦,这部注解要不能发扬光大,真可惜!发扬光大唯一的方法是我来讲解,大家才能相信,我要不讲解大家不相信。读这部注解等於读了八十三部经论,一百一十部祖师大德的注疏,加起来一共一百九十三种。所以集经注的大成,非常难得。

  我们今天确确实实只有真信,这个地方讲的,「故惟当仰信。如《法华方便品》云:於佛所说法,当生大信力。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我们想成就,《法华经》上这几句话不能不知道,不能不记住,还得认真去奉行。对自己有信心,佛在经上告诉我们的决定是事实,那就是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不要小看了自己。既然自己本来是佛,我们这一生要努力,西方世界阿弥陀佛给我们奠定这么好的基础,我们应当到极乐世界去作佛去。到极乐世界去干什么?去作佛。阿弥陀佛能帮助我们、成就我们,这个机会决定不能错过,相信自己、相信诸佛如来、相信祖宗、相信圣贤、相信一切众生。他骗我,我信他。为什么我也信他?因为我知道他有佛性,我知道他本来是佛,他自己不知道,他做错事情,我们绝不做错。真正明白、真正觉悟了,心态完全不一样。不要怕别人骗我,你要真正彻底明了世尊跟弥勒菩萨的对话,他骗我什么?念念都归零,零是什么?零是自性,零是我们无量劫前迷的那个原点,我们走这么大的一个圈,今天有机会我回到原点,我们从零出发,到最后还归到零,这圆满功德。我还怀疑这个、怀疑那个,提防这个、提防那个,全都错了。念念不可得,念念是什么?念念是一切万事万物的基础,根基不可得,哪有现象可得?大小乘经里面都讲大三空三昧,你能够契入,得受用。得什么受用?真的万缘放下了,烦恼轻、智慧长,障碍少了,头脑清醒,耳目聪明,看什么、听什么明白了,什么是真、什么是假分清楚了。自性是真的,自性里面的智慧、德能、相好是真的,其他全是假的。

  在这个世界上坚守祖宗的四德,要肯定祖宗的智慧是佛的智慧。这个四德是从自性里面流露出来的,五伦、五常、四维、八德,别人说它是旧的、过时的,我们不要去理会,我们自己坚守,决定不犯。大乘佛法里佛教给我们,净业三福、六和敬、三皈、五戒、三学、六度、普贤十愿,坚持守住,我要把它做到,我们这一生决定得生。我们的方向、目标非常纯正,我们的圆满成就在极乐世界,这个世间一切随缘,没有一样不好,恒顺众生,随喜功德。你不会妨碍我,我也不会妨碍你,我们和睦相处;你帮不上我的忙,我能帮上你的忙。我能帮上我尽量帮助你,我不希望你感谢,也不希望你知道。中国人常说凭良心做事,我们佛法讲凭真心做事,不是妄心,真心。

《净土大经解演义》594集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净土法门       如来功德)(五明学佛网:净土法门       如来功德)  

 吴润江上师:净土法门之钥(又名:净土心要) 

 如本法师:净土法门 

 陈兵教授:净土法门实似论 

 净界法师:净土法门的特色 

 净界法师:念佛不等于修净土法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五讲 净土法门的实修与检非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四讲 净土法门修持的正助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三讲 净土法门的特异方便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二讲 净土法门的特质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 第一讲 净土法门是大乘佛法的真实之教 

 净界法师:修学净土法门应该注意的事情 

 竺摩法师:净土法门的信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