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知识

 佩戴佛珠的惊人秘密


   日期:2014/4/30 15:1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佛珠的秘密

  现在戴佛珠的人越来越多,材质也日益高档。佛珠究竟有什么含义,又有什么秘密?

  名字

  佛珠,从字面上看,是佛教用品中的珠子。具体地说是佛教徒在念佛时为了专心一念,而拔动计数的工具。当然,现在佛珠也逐渐扩大成为一种佩饰,非佛教徒中,也广为佩戴。佛珠名字的另外一个含义是:弗诛,就是不要诛杀生命的意思。不论在家出家,佛教中的第一大戒是不杀戒。我们每个人都不愿失去生命,推己及人,每一个有生命的有情众生也都是如此。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谓上天有好生之德。佛教更是着重这一点,并强调戒杀护生的人必定有健康长寿的结果。佛珠戴在身上或者拿在手中,也是时时在提醒自己爱惜物命。

  形状

  佛珠一般是圆球形的,表示圆满,也就是完美无缺的意思。我们常常抱怨人生的很多缺憾,人的很多缺陷,但我们总是没有发现一个重要的问题,也就是佛教千言万语、苦口婆心要说明的一个问题:每个人都有圆满无碍的智慧、功德,只因为自己无谓的烦恼,而将这些本有的圆满智慧覆盖了,不能显现出来。为什么说我们的烦恼是无谓的?我们90%以上的烦恼是建立在虚幻的建筑之上的,比如对过去的事懊悔不已,时时伤感,甚至想不开,寻死寻活。智者看来,过去的已经过去,非要再追回来让自己痛苦,岂非无谓;又比如对未来的事担忧、恐惧,结果呢,实事上事情并不是自己所担心的那样,白白地失眠了几个晚上;即使担心的事真的发生了,也不是件坏事,坏事可以使我们得到经验教训,促使我们进一步提高;其他诸如怀疑、傲慢等等。所谓五盖:贪嗔痴慢疑,盖住了我们本有的智慧光明,只要能化解这些无谓的烦恼,就可以与佛一样,三身、四智、五眼、六通,一起涌发,圆满无碍。

  结构

  每串佛珠由一个主珠、若干其他的珠子和穿绳三部分组成。主珠代表着佛,穿绳代表着法,若干其他的珠子代表着僧,佛、法、僧三宝都可以包含在一串佛珠之中。所以,对佛珠要有恭敬心,如对圣容,收拾身心。佛教强调恭敬心诚的目的,不是叫你恭敬佛菩萨,从而佛菩萨来保佑你,这是一种手段,通过恭敬佛菩萨,真诚待人,目的是为了改正我们的傲慢、自以为是的缺点,如果去除了这些缺点,我们就会变得平和理智,就减少了别人对我们的敌对态度,从而办事相对就顺利了,并不是外面的佛菩萨保佑的,是自性中的光明显现出来产生的效果。

  数目

  佛珠中,数目较多的是18粒(加上主珠是19粒)和108粒(加上主珠是109粒)。18代表着十八不共法,这是佛的十八中特有的功德,是其他圣贤所不具备,所以说是不共的;18也代表着十八界:内六根界,外六尘界,加上六识界,共十八界,十八界包含的宇宙中所有现象。108代表着百八烦恼,也就是人的一百零八种烦恼。简单来分这一百零八种烦恼不外乎上面提到的五盖:贪、嗔、痴、慢、疑,也就是贪婪、怨恨、蠢痴、傲慢、疑惑。人之所以身心有疾病,之所以本有的无量智慧功德不能显现,就是因为这些烦恼的存在,这些烦恼盖着了本有的智慧功德。如果解了这些烦恼,就同于佛。所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

  为每一颗佛珠定的名字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佩戴佛珠       圆满)(五明学佛网:佩戴佛珠       圆满)  

 万行法师:降伏其心 二 没有实修功夫见地不会圆满 

 傅味琴居士:大乘道圆满修法(1~9) 

 傅味琴居士:人格心理学--学佛智慧,圆满人格(50~55 

 傅味琴居士:人格心理学--学佛智慧,圆满人格(40~49 

 傅味琴居士:人格心理学--学佛智慧,圆满人格(30~39 

 傅味琴居士:人格心理学--学佛智慧,圆满人格(20~29 

 傅味琴居士:人格心理学--学佛智慧,圆满人格(10~19 

 傅味琴居士:人格心理学--学佛智慧,圆满人格(1~9) 

 达照法师:真正大圆满——净土法门 

 万行法师:拿来即是 拿来就用 一切现成圆满 不需要修证 

 梦参法师:息灾法会圆满开示 

 戒法法师:莫于外缘求如意 当住道上安圆满——《禅林宝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