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爱心里面,有无限的能量


   日期:2014/5/11 18:2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神灵另外透了个讯息给我们,这也是医生们给病人治病,还是魏斯医生所说的。他这么多年的研究深入调查得到一个结论,这个结论就是「爱」,就是爱心。跟江本胜博士做水实验,他实验了十年,他也是得了这么一个结论。他告诉我,他说几十万次的实验,只有「爱」跟「感谢」的图案结晶是最美的。他说好像这是宇宙的中心,他给我讲,我给他肯定,一点都没错。我说我不是从你这种实验,我是从宗教里面得的结论。

  因为这些年来,我们总是想把宗教团结起来,不要敌对,所以从九九年我就开始拜访每个宗教。那时候我住在新加坡,新加坡有九个宗教,每一家去拜访,跟他们交流。当然要读一些宗教的经典,宗教经典里面的核心也就是一个爱字。你看我们佛经里面,佛常常讲,人家要问什么是佛教,你们能答得出来吗?实在讲佛讲得很简单,「慈悲为本,方便为门」八个字,这就是佛教,答覆得清清楚楚,慈悲为本,方便为门。方便是什么?就是慈悲怎么落实。方是方法,便就是最适合的方法,最恰当的方法,我们讲最好的方法。最好的方法不一定,千变万化,所以落实慈悲。

  你看基督教、天主教、犹太教他们用的经典是共同的,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圣经》。犹太教只用《旧约》,基督教用《新约》,天主教是《新旧约》统统用,同等的尊重。曾经有人问我,是外国人(欧洲人),问我对这三个教怎么个看法,他们好像是基督教徒。我就告诉他,我说这三个教是一家人,但是一家人是三个派。犹太教是皇上那一派的,他们拜天主,尊重天主;基督教是太子那一派的,他们尊重基督耶稣,是上帝的儿子;天主教是尊重皇后那一派,他们尊重圣母玛利亚,三派,皇上一派,皇后一派,太子一派。他们听了之后还点头,「你这个比喻很恰当,我们能理解」。那个经典里面有句话最重要的,是他们整个宗教的核心,「上帝爱世人,神爱世人」,你只把这两句抓到,这三个教就抓到了。

  你再看回教(伊斯兰教)的《古兰经》,每一大段前面第一句一定是「安拉确实是仁慈的」。许多宗教典籍里都讲爱,都讲爱世人,所以我说全世界的宗教他们的根本就是仁慈博爱,这四个字是所有宗教共同的基础、共同的根本,哪有不能合作的道理!只是那个爱表达的方式不一样而已,那就是我们佛法讲的方便多门,不是方便一门,方便多门,多门就是今天讲的多元文化。所以哪有不能团结的!我们从这个理念来团结各个宗教。

  而且到最后变成很熟了,大家真正交上朋友,什么话都可以谈了,然后我才告诉大家。我说神只有一个,没有那么多,宗教讲唯一的真神。每个宗教听了,是,我这个教的神是唯一的真神,他那个教的神是唯一的真神。我说是,我说你们相不相信这个唯一的真神有圆满的智慧?相信。相不相信这个真神有神通,会变化?相信。我说那问题解决了,这个真神在佛教就变成释迦牟尼,在基督教就变成耶稣,在犹太教就变成摩西,在伊斯兰教就变成穆罕默德,一个人变的,分身变的。他们想想也有道理。我说那以后不能打架,不能说我这是真的,你那是假的,你说那是假的你就毁谤真神。我原先还以为会有人跟我辩论,结果这么多年来没有一个跟我辩论,听了之后都同意、都点头。宗教可以合作,可以团结,可以变成一家人。

  前几年我在日本访问,日本的老和尚中村康隆,好像今年是一百零三岁,我每次到日本一定去看他,他也非常欢喜我。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他告诉我,他说全世界的宗教创始人统统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他那些徒弟告诉我,他说我们老和尚一生没有说过这句话,他说法师你来了,他怎么会说出这句话来?我说他对我说我懂,对你说可能你不懂。我说这就是爱,佛家不说爱,佛家说慈悲;实际上宗教里面讲的爱,跟佛家讲的慈悲是一个意思,就是不带著感情的。带著感情,带著有条件的,那就不是真正的爱;真正的爱是无条件的,所以叫慈悲,佛法要换作慈悲。无条件的,绝对的,不是相对的;超越的,不是局限的;永恒的,不是有间断的,这个爱是慈悲。

  你看我们世间人没有爱,你们夫妻结合说爱,我都笑笑,你们自己骗自己。为什么?夫妻吵架还爱什么,他闹离婚,他不爱了。所以全叫虚情假意,哪里是爱!他怎么会懂得爱?他懂得他就成佛了,至少他是菩萨,才懂得爱,世间人不懂得,全是假的。假的就不要当真,他说爱你,笑笑,假的,不是真的;他说我恨你,也是假的,也不是真的。为什么?变化太大,反覆无常,这就是六道众生。你要把六道众生相看清楚,这都是诸法实相,别认真,全是假的,全不是真的。

  真的,跟佛菩萨往来那是真的,我们跟他往来就学到真的,跟世间人往来全学的是假的。所以你就要晓得,我们这一生当中,要把时间放在跟真的人往来多,还是跟假的人往来多?这就要你自己抉择了。非常重要!我学佛五十五年了,能有一点成就,没有学坏,就是什么?跟真人时间多,跟假的时间少,假的很少往来。天天读经,天天跟佛菩萨往来,天天讲经,跟我们同修道友往来,其他的一概没有往来。所以我没有书信往来,也不接电话。以前我还有个手机,有重要事情跟人联络,现在手机不要了,不联络了,没事情,没什么事情好联络。你这样才能保护自己。我要跟永恒不变的往来,凡是千变万化的不往来,离得愈远愈好。

  这个神灵透出的讯息,他说「爱是崇高的意识,是基本,而且无所不在的能量」,这个说法我相信,爱确实有很大的力量。他说「这是存在的本质,是宇宙的本质,是我们的本性,我们就是爱,爱是终极的治疗者」,这是医生讲的,但是是神灵透出来的话。换句话说,我们人有重病,爱心能够治疗,能够恢复,这就是爱心是终极的治疗者,最后什么都治不了了,爱心能治好。爱心里面,他讲有无所不在的能量,无限的能量,这是真的。人要是失去爱心,他的能量全部失掉,这个麻烦就大了;能量失掉之后就能感染很多疾病,你的身体就不会健康。所以当我们垂头丧气的时候,要想什么方法把爱心提上来。你看看佛教菩萨,这佛经上常有的,菩萨「常生欢喜心,法喜充满」,所以菩萨不老。我们讲「菩萨菩萨,年年十八」,为什么年年十八?原来他充满了爱心,就这么个道理。法喜充满,你要不在佛法里头,你得不到法喜。

  你看儒,孔老夫子《论语》第一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儒家有法喜。「说」就是喜悦,喜悦跟欢乐不一样,欢乐是从外头来的,喜悦是从内心的,从内心里面流出来的叫喜悦。佛法里面叫法喜,法喜是从内心里面流出来的。内心怎么会有法喜?有悟处,你就有欢喜,天天都有悟处,就天天都快乐。你如果三天不读经,悟处就没有了,法喜慢慢就降温了。所以,儒家过去有所谓「三日不读圣贤书,面目可憎」,相貌就不好了,喜悦的相就没有了。喜悦确实是个能量,真的让你容光焕发,精神饱满,这个相就好,人人看到都欢喜。喜悦没有的时候,人这个相就没有了,我们讲垂头丧气,先是一脸的忧愁、忧虑,精神提不起来,这就是能量失掉了。

  佛经就非常了不起,里面有永远悟不尽的道理,永远悟不尽的境界。同样一部经,一遍一遍境界不相同,他才会有喜悦,如果遍遍都相同,那还有什么意思?那就没有意思了。所以我常常讲,经文里头字字句句含无量义,你要怎么去读?你要用真诚心去读才会发现,要用恭敬心去读,你不要去求解义;这句怎么讲,这段是什么意思,法喜你得不到了。为什么?你还是用妄想分别执著去学,错了!妄想分别执著就是烦恼习气,你怎么可以用它?经展开的时候,你就恭恭敬敬的读,诚诚恳恳的去读,懂,好,不懂,不要去想它遍数念多了自然就懂,不要一次都把它懂掉,做不到的。我今天读一遍,几句懂得了,很欢喜,明天读到的时候,那个没有懂得的我现在又懂得了,永远快乐。已经懂得的,今天读了有更深的意思,其深无底,其广无边。所以你不要去懂它,老实的念,念的时候跟佛菩萨贴近,就是亲近佛菩萨,吸收佛菩萨的能量。

  这个话是现在人说的,用我们的话来讲,我们接受佛菩萨的慈悲,佛菩萨的慈悲是从经典里面放射来给我们的。所以,读经就是接受佛菩萨的智慧、接受佛菩萨的慈悲。你能用这种心态去读,那你的受用无穷,你才真正能得到东西。讲经,不会讲的要依靠古人注解,会讲的时候,注解不要了,为什么不要?字字句句无量义。所以你这一遍讲的,下次再讲一遍决定不一样,为什么?你悟入的深度、广度不同,你看到又是一面,怎么会一样?所以才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他不会间断的。修行也是如此,天天改过,改习气、改毛病,你才会生欢喜心。

  毛病里头最重要的是瞋恚,瞋恚不能有。你看钟茂森跟诸位做的报告,他举了很多例子,多半他举的是得癌症的人,已经调理好了。他里面举了一个案例,这个得癌症的人经过医生给他做精神上的治疗,很多习气他都改掉了,也不发脾气了,知道发脾气对身体伤害最严重。没有病的人常常发脾气,身体决定不健康,而且决定不会长命,肯定的;没有一个容易发脾气的人会长命的,不可能,历史上都没有这个例子。他调得很好,多少年来心平气和,生活饮食起居都很正常。结果最后退休的时候,大概退休金他非常不满意,好像是给少了,就很冒火,发脾气。这个脾气发了之后,病痛马上复发,他的癌症马上就复发,两个月就死了。非常明显的例子,医生没法子救。真正好的医生都是劝人把能放下的统统放下,不要放在心上,心要清净,身体要轻松,不要有压力,不要有紧张,病就很容易恢复。恢复之后你要好好的保持,你不要再犯老毛病,老毛病就是烦恼习气,可不能有。

  最近我们也从网路上看到有位姓刘的医生的报告,这份报告写得非常之好,里面有很多养生之道。我看了这个报告之后,我想到有位老法师,年轻的时候身体很不好,好像还得有肺病,现在还活著,九十多岁了。什么道理?它里头讲的有一条养生之道,就是睡眠,我们中国人讲子午觉。睡觉是什么时候?十一点,十一点到一点是子时,这是最重要的、关键的时候,所以睡觉一定在子时之前,因为你不可能躺下去就睡著。他告诉我们,最迟十点半,半个小时大概睡著了,那时候最重要。

  他就举例子,从前皇宫里面,他们懂得养生之道,晚上是八点钟睡觉,早晨三点钟起来。他说人一定要跟著太阳,太阳是我们能量的来源,太阳起来你也要起来,太阳睡觉你也要睡觉,半夜不睡觉这是最伤身体了。我觉得很有道理,我就想想以前那个老和尚,他每天八点钟睡觉,两点钟起床,最晚不会超过三点钟。我就懂得了,他一生没有别的长处,这是他能保持住。所以他身体不好,还有病,他今年居然活到九十多岁,很有道理。这份资料我们也印了很多,诸位可以拿回家做参考。

  还有吃的东西,就是植物有阴性、有阳性,春夏秋冬四季不一样,哪个季节应该吃什么,多吃一点,说得很有道理。我们吃东西都疏忽了这个,所以吃一些不应该吃的东西,不知道补充自己的阳气,阳气充足,精神饱满,容光焕发。

对香港佛陀教育协会职员义工谈话五  (共一集)  2006/6/7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21-322-0001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