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孝养父母天降富


   日期:2014/5/12 9:5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母亲的十大恩

第一、怀胎守护恩:妈妈怀胎十月,用心呵护,即使身材走样,皮肤变差,也不在乎,只是担心牵挂肚子里的我们是否健康平安。

第二、临产受苦恩:当妈妈快生产时,担心生产是否顺利,孩子生下来是否四肢健全。

第三、生子忘忧恩:在生产过程中,虽然受尽煎熬,但当听到孩儿呱呱落地的哭声时,所有的痛苦都忘记了。

第四、咽苦吐甘恩:父母对我们的爱是无私不求回报的,总使把最好的留给我们。

第五、回干就湿恩:父母总是想尽办法,不计一切代价,即使自己牺牲受苦也没关系,就是希望我们快乐。

第六、哺乳养育恩:父母对我们恩重如山,妈妈好像大地滋养著我们,爸爸好像天空保护著我们。

第七、洗涤不净恩:妈妈在年轻时也曾天生丽质,但是身为人母之后,为了我们夜以继日的操劳也在所不惜。

第八、远行忆念恩:父母对我们的爱,不只是小时候的关心疼爱,就连我们长大以后,一样牵肠挂肚,怕我们吃不饱穿不暖。

第九、深加体恤恩:父母恩情重如山,要报答已经很困难,如果等到长大,父母年老才想要报答,已经来不及。

第十、究竟怜悯恩:父母对我们的爱是绵绵密密,岁岁年年,即使我们再不乖,再不孝,他们终究用宽容怜爱的心来照顾疼爱我们。阿弥陀佛!

完美爹娘

(一):结婚那天,妈问我:“坐在角落里那两个像要饭模样的人是谁?”

我看过去的时候,老头正盯着我,旁边还有个老太太,发现我在看他们,赶忙低下头。

我不认识他们,他们也不像要饭的,衣服是新的,连折痕都看得出来。妈说像要饭的,是他们佝偻着身子、老太太身边倚了根拐杖的缘故。

妈说天池是孤儿,没有亲戚前来,如果不认识,就撵他们走吧,现在要饭的坏着呢,喜欢等在酒店门口,见哪家办喜事就装作亲戚来吃“黑酒”。

我说不会的,叫来天池问一下吧。天池慌里慌张的,把我手里的花都碰掉了,最后支支吾吾地说,是他的堂叔和堂婶。

我瞪了妈妈一眼,心说:差点把亲戚赶走。妈说,天池你不是说没有亲戚过来吗?

天池怕妈,低头说是他家的远房亲戚,好长时间不来往了,但结婚是大事,家里一个亲戚没来心里觉着是个憾事,所以……

我靠着天池的肩,埋怨他有亲戚来也不早说,既然是亲戚就不能坐在备用桌旁。天池拦着说,就让他们坐那儿吧,坐别的桌他们吃着也不自在。

直到开席,那桌也就坐了堂叔和堂婶两个人。

敬酒经过那桌,天池犹豫了一下,拉着我从他们身边擦了过去。我回头,看到他们的头埋得很低。

想了想,我把天池给拽了回去:“堂叔、堂婶,我们给你们敬酒了!”

两人抬起头,有点不相信地盯着我。

二老的头发都是花白的,看上去很老,应该有七八十岁的样子。堂婶的眼睛很空洞,脸虽对着我,但眼神飘忽不定。

我拿手不确定地在她眼前晃了晃,没反应。原来堂婶是个瞎子。

“堂……堂叔、堂婶,这是俺媳妇小洁,俺们现在给你们敬酒呢!”

天池用乡音提醒他们。

堂叔歪歪斜斜地站了起来,左手扶着堂婶的肩,右手颤巍巍地端起酒杯,手指上都是黄黄的茧,厚厚的指甲逢里塞着黑黑的泥。

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让他们累弯了腰。

我惊讶地发现:堂叔的右裤腿是空的。

堂婶是瞎子,堂叔只有一条腿,怎样的一对夫妻啊?

别站起来了,你们坐下吧。我走过去扶住他们。

堂叔又摇晃着坐下了。

无缘由地,堂婶忽然就吧嗒吧嗒直掉泪,堂叔无言地拍着她的背。

本想劝他们两句,但天池拉着我离开了。

我跟天池说,等他们回家的时候,给他们一点钱吧,太可怜了。

天池点点头,没说话,紧紧拥着我。

(二 ):婚后第一年的除夕,天池说胃疼,没吃晚饭就回房睡觉去了。我让妈妈熬点大米粥,也跟着进了房。

天池躺在床上,眼里还憋着泪。

我说天池你不能这样,婚后第一年的除夕就不跟我们一起吃晚饭,好像我们家亏待你似的。

一过节你就胃疼,哪有这样的事情?

其实我知道你不是胃疼,说吧,什么事?

天池闷了半天说,他只是想起了堂叔和堂婶还有他死去的爹娘,他怕在桌上忍不住,惹爸妈不高兴,才推说胃疼。

我搂着他说,真是个傻孩子,我们过完年看他们去就成了。

再说,我也想知道他俩是怎么过日子的。天池说算了,那条山路特别难走,你会累着的,等以后路通了,我们生了小孩,再带你去看他们吧。

我想说:等我们生小孩的时候,他们还在吗?

但没敢讲出来。

婚后第二年的中秋期间,我正巧在外地出差,中秋节那天又回不了家。

我特别想天池和爸妈,就跟天池煲电话粥。

我问天池,想我想得睡不着怎么办?

天池说,那就上网或者看电视,再不行就睁着眼睛狠狠地想。那晚,我们直到把手机聊得发烫、没电为止。

躺在宾馆的床上,看着窗外圆圆的月亮,我怎么也睡不着。睁着眼睛流着泪想天池、想爸爸、想妈妈。

估计天池也没睡着,说不定正在网上神游。我也打开电脑,重新申请了一个QQ号,名叫“读你”,想捉弄一下天池。

查了一下,天池果然在,我主动加了他,他接受了。

我问他:这样一个万家团圆的好日子,你为什么还在网上闲逛呢?

他说:因为我老婆在外出差,想她睡不着觉,所以就上网看看。我挺满意这句话,接着又打出:老婆不在家,可以找个情人代替,比如说网上情人,聊以自慰。

半天他才敲出一行:如果你想找情人的话,对不起,我不是你要找的人。

我赶紧发过去:对不起,我不是那个意思,你别生气。

过了一会儿他问我:你怎么也在网上闲逛呢?

我说:我在外打工,现在想爸爸和妈妈。

刚刚和男朋友通完电话,还是睡不着,就上网了。

他说:我也想我爹和我娘,只是,亲在外,子欲养而不能。

我有点莫名其妙,天池的父母不是去世了吗?

天池接着说:我今天就让你“读”一次吧。

有些事情放在心里很久会得病,拿出来晒晒会舒服些,反正你我也不认识,你就当听一个故事吧!

于是,我意外地知道了天池的秘密。

天池说:30年前,我爹快五十了还没娶亲,因为他少一条腿,家里又穷,没有姑娘愿意嫁给他。

后来,庄上来了个要饭的老头,还搀着个瞎眼的女儿。

老头病得很重,爹看他们可怜就让他们在家歇息。

没想到一住下,那老头就没起来过。

后来老头的女儿就嫁给了爹,第二年生下了我。

我家的日子过得很清苦,可我从来没饿过一顿。

爹和娘种不了田,没有收入就帮别人家剥玉米粒,一天剥下来十指全是血泡,第二天缠上布条再剥。

为了供我上学,家里养了三只鸡,两只鸡生蛋卖钱,另一只生蛋我吃。

娘说她在城里要饭时,听说城里的娃上学都吃鸡蛋,咱家娃也吃,将来比城里的娃更聪明。

但他们从来都不吃,有一回我看见娘把蛋打进锅里后,舔着蛋壳里剩下的蛋清……我搂着娘号啕大哭,说什么也不肯吃鸡蛋了。

爹知道后,气得要用棍子打娘。最后我妥协,前提就是我们三人一块吃。

虽然他们同意了,但每次也就象征性地用牙齿碰一下。

庄上的人从来不叫我的名字,都叫我“瘸瞎子家的”。

爹娘一听到有人这样叫我,必定会跟那人拼命。

娘看不见,就拿砖块乱砸,嘴上还骂着:你们这些杀千刀的!

我们瘸、瞎,我娃好好的,就不许你们这样叫!

将来你们哪个都不如我娃!

那年中考,“瘸瞎子家的”考了全县第一,这个喜讯让爹娘着实风光了一把。

镇上替我们家出了所有的学杂费,送我上学的那天,爹第一次出了山。

上车那会儿,我的眼泪扑簌簌地直掉,爹一手拄着拐,一手替我擦泪:进了城要好好学,以后就在城里找工作、娶媳妇。

别人问起你爹你娘,你就说你是孤儿,没爹娘,不然别人会看不起你。特别是处对象时,人家会嫌弃你。

耽误你娶媳妇,我都无脸去见老祖宗。

我让爹别再说了,这是什么话?做人咋能不认爹娘呢?

可娘也说这是“真话”,要听。你不记得在学校里吗?只要说你是“瘸瞎子家的”,别人就会排挤你,刚开始连老师都不喜欢你。

以后,你带着城里媳妇回家,就说俺们是你的堂叔和堂婶。娘说完就在那儿抹泪。

爹说,不要把媳妇带回家,一带回来你娘就会露馅的。然后往我怀里揣了十个熟鸡蛋,就拖着娘走了。

我的眼泪也扑簌簌地往下掉。残疾不是他们的错,那是老天对他们不公。

但他们却生了一个完美的天池给我。

这个傻天池,这样的爹娘,无法再完美了!我很生气,他怎么就这么小看我呢?

爹娘的话,本来我不信。

媳妇找的是我,又不是爹娘,为啥连爹娘都不能认呢?

不过我在外面上学十年,爹娘一次都没去过我的学校。

参加工作第一年,我想带他们进城玩玩,他们都不肯,说让人晓得爹娘是残疾人会给我脸上抹黑,影响我娶媳妇。

娘还说她就是从城里来的,城里也没啥意思。

后来,我谈了第一个女朋友,当我认为时机差不多的时候,就带她回了趟家。谁知到家后,她晚饭都没吃就走了。

她说,和这样的人过日子,她一天都过不下去。

她还说我们家基因有问题,以后生小孩肯定也不会健康。

我气得让她有多远滚多远。回到家,娘在那儿哭,爹也骂我,说我不听他们的话,非要断了家里的香火不可。

后来,我遇上了第二个女朋友,就是现在我的老婆。我很爱她,做梦都怕失去她,她家又很有钱,亲戚都是些上等人家。

有了前车之鉴,我很害怕,只能不孝了。

但是一到逢年过节我就想他们,心里堵得慌,难受。

我问:那你从来就没有告诉过你老婆?也许她不计较这些呢?

我没说过,也不敢说。如果她能接受,我想我的岳母也不会接受的。

我和她们住在一起,岳父在外面是有脸面的人,如果爹娘来了……我也只能在出差的时候偷偷回去看上两眼。

谢谢你听我说了这么多,现在我的心里舒服多了。

(三):下了网,我依旧没有睡意。都说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看看我们都做了什么?

我理解天池的无奈,也了解他爹娘的苦衷。

但他们不知道,这种隐瞒却将无辜的我推进了无情无义的逆境之中。

天将放亮时,我敲开了部门经理的门,告诉他有几件事情请他全权处理,我有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尽快办,一切就拜托他了。

然后我简单收拾一下行李,就直奔火车站。还好,赶得上头班火车。

那条山路确实很难走。刚开始腿上还有点劲,后来脚上磨起了泡,我就再也走不动了。

正是中午时分,太阳又晒得厉害,我只有喘气的份。

带的水差不多快喝完了,我也不知道前面还有多少路要走。脱下鞋子挤破水泡,疼得我差点哭出声来。

真想打个电话让天池来接我回家,最后还是忍住了。

从路边揪一把芦苇花,垫在脚底,感觉脚上舒服多了。

想到天池的爹娘此时还在家中劳作,我的腿一下就来了劲,站起来继续往前走。

当老村长把我领到天池家门口的时候,那一片烧得红红的晚霞,正照在他家门口的老枣树上。

枣树下坐着堂叔,不,是天池的爹。爹比我结婚时看到的老多了,手上剥着玉米,拐杖安静地倚在他那条残缺的腿旁。

娘跪在地上,准备收晒好的玉米,手正一把一把地往里撸。这,宛如一幅画,而画中人便是这世上最完美的爹娘。

我一步一步地往他们跟前走着,爹看到了我,手中的玉米掉在了地上,嘴巴张得老大,吃惊地问:“你……你咋过来了?”娘在一旁摸索着问:“他爹,谁来啦?”“天……天池家的。”“啊!在……在哪?”娘惊慌失措地寻找着我的方向。

我弯腰放下行李,然后一把抓住她的手,面对他们,带着深深的愧疚,重重地跪了下去:“爹!娘!我来接你们回家了!”

爹干咳了两声,泪无声地从爬满皱纹的脸上滑落:“俺就说,俺的娃没白养啊!”

娘把双手在自个儿身上来回地搓,然后一把抱住我,一行行的泪水,从她空洞的眼里热热地流进我的脖子里。

我带爹娘走的时候,村里是放了鞭炮的。

我又让爹娘风光了一次。

当天池打开门,看到一左一右站在我身边的爹和娘时,吃惊不小。他怔怔地愣在那儿,一语未发。我说:“天池,我是‘读你’的人。我把咱爹咱娘接回来了。

这么完美的爹娘,你怎么舍得把他们丢在山里?”

“谢谢!”

天池泣不成声,紧紧地抱住我,像他娘一样,把一行泪流进我的脖子里。阿弥陀佛!

父母不会在原地等你

电视节目主持人杨澜有一次采访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籍华人崔琦。

崔琦出生在河南农村,父母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农民,但是他妈妈颇有远见,咬紧牙关省吃俭用,在崔琦12岁那年将他送出村读书。

这一走,造成了崔琦与父母的永别。

后来他到中国香港、美国,成了世界名人。

谈到这里,杨澜问崔琦:“你12岁那年,如果不外出读书,结果会怎么样?”

结果当然就是他不会有今天的成就,也许现在还在河南农村种地。

可是崔琦的回答大大出乎人的意料,他说:“如果我不出来,3年困难时期我的父母就不会死。”

崔琦后悔得流下了眼泪。

在他拼搏奋斗的生涯中,他肯定不止一次地想过他的父母,也想过有一天终于和父母相守在一起。

但世事不如人意,蓦然回首,父母已经离他而去。从此,人生无论怎样辉煌,终究无法弥补父母已经不在的遗憾。

我想起了前不久从美国归来的一位朋友。接到他的电话时,我颇感意外。

因为这位朋友远在美国,想在国外定居,父母也很支持,工作学习都很顺利,我们都以为,他在美国定居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现在有好多人不是都想方设法跑到国外去吗?

可到了决定的关头,他犹豫了。

这些人在国外,看着朋友们来回奔波于美国中国的,这回有朋友的母亲病重了,这回又有朋友的父亲去世了,要回去奔丧了。

回来后,朋友们都长吁短叹的,后悔不已。并且出现了很多很多的“早知道……,早知道……”这种情况让他战栗不已,跟着也有了电话恐惧症,害怕听到来自国内的电话,特别是家里的电话,恐惧一直围绕着他。

虽然父母也很支持他在美国定居,但是父母单独留在国内,的确也是很令人担心的。思前想后,他下了个大决定,回国!

美国的朋友们都出乎意料地支持他,希望他别重蹈覆辙,好好地陪父母走完最后的人生道路!于是他回国了。

回国后,他在城里上班,父母在离城不远的郊外居住,过着田园般悠闲的生活。

他每天都回家吃饭,周末一般没什么活动也呆在家里,陪父母聊天,下棋。

某一周末,朋友们约他出去玩,时间是两天一夜的周末,说“你天天回家陪父母,和朋友们都聚会少了,一直呆在郊外多闷啊。

走,去好好地玩他个天翻地覆,父母少陪两天没事的”他拒绝了朋友,淡定地说:“父母老了,他们不会一直在原地等你的!

他们一辈子在等你,等你出生,等你长大,等你上学回家……现在等你下班回家吃饭,他们还有多少时间可以等呢?”说完后就回家了。

他所不知道的是,那天的聚会没办成,朋友们都马上赶回家了……因为,父母不会在原地一直等你的!

看完后感慨万千,以前的辅导员曾对我说,她的很多同学博士毕业后离开香港去了美国,尽管有一些在学术领域发展的相当不错,但是,他们的心始终充满了矛盾。随着年龄的增长,大部分同学的父母年龄已经六十有余,但美国这边的事业放不下,这个时候,很多人都会感到有些不知所措,就像头顶悬着什么东西时刻会砸下来。

很多人背井离乡,甚至远至海外,为了追求他们的梦想,追求事业有成,追求前途无量。

总是想着等着自己有了钱一定好好的孝敬父母,想着买了大房子就一定接父母来住,想着忙过了这一阵子一定回家看望父母……然而,父母是不会在原地等你的。

也许,等你有一天人生辉煌时,父母却已经离你而去了,让你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懊悔。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年少时不懂这句古语的含义,曾私下耻笑:为什么总要留在父母身边?

曾经我很赞叹“好男儿志在四方”这句话,梦想去云游四方。

带着这个梦想,我们迫不及待地离开了家乡,也真正离开了父母的身旁。

曾经为自己能实现这一愿望而自豪,曾经为自己能走出家门而庆幸。殊不知世事艰辛,唯有离开家乡的人能体会到了。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一次离去的结束意味着更远的离去,归期却不可知。

回头再望,家乡是如此美丽,父母身边是何等温馨。

仔细再读: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方觉其中的奥秘。

这句话出自《论语》中的《里仁》这一篇。意思是:孔子说:“父母在世,不出远门。

如果要出远门,必须要有一定的去处。”方,在这里是指方向,地方,处所。这句话要辩证地理解:表明孔子既强调子女应奉养并孝顺父母(远游就做不到了),但又不反对一个人在有了正当明确的目标时外出奋斗。

不知道我们是否算是“游必有方”呢?

每一次回家,都是来去匆匆。放一次大假,总是很晚才回去,又很早就返校了;即使在家里的一段时间,也是整天对着电脑,忙这忙那,搞东搞西,连和父母聊天的时间都没有。也许是真的忙碌,也许是习惯了漂泊,也许唯有父母能不挑剔我的所作所为……

每一次长时间的分别后,第一眼父母给我的感触是:父母又苍老了许多,额头上的皱纹又增加了许多,身体已渐渐逝去,而逝去的光阴却无法再找寻了。

每次给父母打电话,父亲依旧再三叮嘱我:在外多注意身体!此刻,我深感——母爱、父爱如山!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中对" 孝"的强调,一直是从情感意义上进行说教。

孝注重的是情感与精神的慰藉,而非物质的满足。切不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

夜已深了,不知远在家乡的父母此刻是否依旧还在忙碌着或已睡下。阿弥陀佛!

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