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新春点灯祈福开示


   日期:2014/5/12 18:3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诸位法师,诸位大德,诸位同学,大家早晨好。这些年来我们都在谈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什么?它在哪里?其实我们老祖宗所说的、古圣先贤所说的、佛菩萨所说的都在我们面前,而且我们每个人都曾经经历过。我在经典分享的时候很多次的告诉大家,「人生百日,体露真常」,那是圣贤所说的最高的境界。可见得它距离我们不远,而且本来就是的。现在变质了,怎么变质的?学坏了,没有学到好样子,学坏了。

  小孩到这个世间来,跟父母有缘。佛在经典上告诉我们,父子的关系有四种缘,就是儿女跟父母。第一种报恩的,过去这个孩子受过你的恩惠,他来报恩,这个小孩肯定是孝子贤孙。第二种是报怨的,过去生中你伤害他,他来报仇的,他长大了,一定会把你搞得家破人亡,叫败家子。第三种是讨债的,过去你欠他的财物他来讨还,还清了就没事,没有父子之情。第四种是还债的,是这个小孩欠父母的债,欠得多,在物质供养上就很丰厚;欠得少,大概勉强让你维持生活就可以了,甚至於对待父母还不如对待一个佣人,有这种情形。不是这四种关系,不会到一家来。把这个关系扩大,亲戚、朋友,跟这个世间一切人往来,都超不过这四个范围。

  佛把这个事实真相说出来,含义很深。我们怎么办?怨恨要化解,财物要还清,这是应该的,更重要的就是要好好的教化他、爱护他。真正的爱护是教诲;爱他不教他,他没有智慧、没有能力辨别是非善恶,那一生所造的不善业,父母要背责任,为什么?你没教他。结成往后的因缘,冤冤相报,没完没了。这不是一生一世的事情,生生世世,这麻烦可大了。不学佛不知道,不知道到哪一生、哪一劫才能了!学佛之后明白了。那这一生来到这个世间干什么?是来还债的,是来报恩的,对父母之恩、对於世间人之恩、对一切万物之恩,用报恩心来对待。不怕吃亏,不怕上当,古人所谓「吃亏是福」,这句话非常有道理。千万不要占人便宜,占人便宜是过失,是造罪业。吃亏是福,为什么?消业障,业障消完了,你的福报就现前。福报还没有现前,换句话说,业障还没有消得干净,消干净了福报肯定现前。这个里头有大学问。

  小孩到你家来,在出生第一个一百天,也就是三个月,你看这个小孩非常天真,他流露出来的,你看他的笑容、看他的动作,他对於父母的爱,那是真的。这与义理没有关系,这是天性的反应,也就是老祖宗所说的人性本善,这个时候完全是自性的反应。他没有烦恼,他没有习气,他没有忧虑,他没有牵挂,所以天真的反应。他不认识谁是他的父亲,谁是他的母亲,他不认生,任何一个人去逗他,你看他都开心,他都表现得那么完善,真善美慧确实可以看到。到他认识谁是爸爸、谁是妈妈,他已经被染污了,他有执著、他有分别心了,被染污了。中国古圣先贤的教育,圣贤人提倡的,每个人本质都是圣贤,本质都是诸佛如来,所以佛在大乘经上常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你看看一百天的小孩他是不是佛?真的,一点都不假,真的是圣贤,大圣大贤,无过於如是。就是佛法讲的不分别不执著、不起心不动念,显露出来的是真常,常是永恒不变,自性的真常。这个百日,我们所看到的就是《三字经》前面两句话,「人之初,性本善」,性本善在这里看到了。到他接受染污,他有分别心了,他有执著心了,谁是他的妈妈,谁是他的爸爸,爸爸妈妈抱他他欢喜,生人抱他他拒绝,天真没有了,习染当家,就变坏了。

  古圣先贤的教育,他就著重在这一点,如何教他变的速度减慢,最好减到什么程度?减到一千天。你看由一百天保持到一千天,一千天是三岁,这叫扎根教育。谁负责任?母亲负责任,母亲太伟大了。这个根是佛菩萨的根、是圣贤的根,母亲要把他看住,小孩看住,一切负面的、不善的不能让孩子看到,不能让小孩听到,不能让小孩接触到。古时候历史上有记载的,做得最好的、最成功的,周家的三太,周朝开国的时候,文王的祖母太姜、文王的妈妈太妊、文王的夫人太姒,三个太。所以现在先生称妻子为太太,太太两个字从哪来的?从这来的。太太是圣人之母,你看看文王的夫人太姒,太姒生武王、生周公,文武周公是周家的三圣,开国是圣人。

  从什么时候开始教?从怀孕,叫胎教。怀孕之后,小孩虽然还没出世,他能感受到他母亲的思想、行为,都能感受到。所以这怀孕十个月决定没有负面的思想,起心动念纯正,与德目相应,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与这个相应,言语相应、动作相应,影响胎儿,胎儿秉父母的正气,这个小孩生下来很好养。生下来之后,就是负面的不能让孩子接触到,他所看到的、听到的、接触到的都是伦常道德。父母在孩子面前都要守礼,一举一动与礼法不能违背,为什么?孩子在那里看,他在那里学习。千万不要以为孩子很小,不懂事,错了,非常灵敏,他没有出生他就在感受、就在学习。这父母之恩。一千天的教诲,所以三岁他就有能力辨别是非邪正,正面的、善的他接近,负面的、不善的他自动会拒绝。古人有一句谚语说,「三岁看八十」,三岁扎的根八十岁不会改变,根深蒂固。这个教育现在没有了,所以现在小孩不好教,父母教不了儿女,老师教不了学生,什么原因?根疏忽了。

  中国古代大家庭制度,家庭就是社会。诸位看过《红楼梦》的小说,那是描写一个家庭,也是代表中国古时候的大家庭。《红楼梦》描绘的大家庭由兴到衰,这个里面有很深的哲理在里头,看你怎么看法,你要用哲学的眼光去看会开智慧,懂得怎样兴旺,怎样做它就衰败,里面有兴衰的智慧学问在其中。所以教育是从怀孕时候开始、胎教开始,母亲把孩子教成圣人、教成贤人,大功德!没有比这个功德更大了。所以从前的妇女,最大的任务就是为国家民族培养圣人。国家有圣君、有贤相,一国人之福,天下人之福。现在年轻的妇女没有这个认识,没有这个认知,她可以能够主宰宇宙,把这样大的权力舍弃掉了,去争那些小利,要到社会上跟男子一样去争名逐利,真可惜!没有贤妻就没有良母,没有良母就没有下一代。今天社会为什么会这么乱?原因我们很清楚,能理解,不是没有原因。

  今天我们来学习传统文化,这是汤恩比带头的,希望用中国传统文化来救国家、救全世界。不但人说,鬼也说,这个鬼话是可以相信的。谁说的?唐太宗说的,唐太宗附体告诉我,《群书治要》可以救中国,可以救全世界。这鬼话,这鬼话可以相信,不是胡说的,说得很有道理。要有人才行,至少要有像唐太宗这样的人。唐太宗不是圣人,算得上是个贤人、是个明君,他不糊涂。他生长的那个时代,隋朝末年,隋炀帝无道,这昏君,社会动乱。他也参加这个动荡的社会,夺取政权,确实把当时起义的这些群雄打败了,最后他请他的爸爸做皇帝,唐高祖。那时候他自己大概二十才出头,他是十六岁领著军队参加战争。二十七岁,他父亲把皇帝位子让给他,自己称太上皇。二十七岁,读书不多,唐朝统一了,这么大的国家、这么多的人口,怎么管理?就想到古圣先贤的教训。下令给魏徵,成立一个小组,在古典里面去搜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平天下的平字是平等对待、和睦相处,这是讲这个世界上国与国之间要做到平等对待、和睦相处,这叫平天下。古籍里面确实,说到这些地方的很多很多的资料,费了不少年的时间,写成这部《群书治要》,五十多万字。这是他治国的宝典,这个编辑成功之后,唐太宗手不释卷,贞观之治,大唐盛世,所依据的教诲就是这部书。

  那个时候印刷术没发明,书都是手抄本,所以流通的分量不多。唐朝亡国之后,这部书没有了,我们在《二十五史》里头、《艺文志》里面没有这个书目,《唐书》没有,《宋史》也没有,元明清史上都没有记载。这个书到哪里去了?以后知道,那个时候日本、韩国、越南到中国来留学的学生非常之多,特别是出家人,他们回国之后把这些好东西带回去了。这在中国失传,失传了整整一千年。到乾隆传位给他儿子嘉庆,乾隆也做了太上皇,日本国对中国新皇帝登基送的礼物,那时候叫进贡,这个礼物里头有一部《群书治要》。在那个时候送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大家不重视它。为什么?清朝的盛世,康熙、雍正、乾隆跟嘉庆前面一段是清朝鼎盛的时代,超过唐太宗,所以大家对这个东西不重视。可是到了民国初年,这个书被一般学术界的发现了,认为这是宝。商务印书馆印过两次,在那个时代,这九十多年前,依照日本的原书翻印的,我们得到一本。我是知道唐太宗有这部书,没看过,听说。我在讲经的时候跟大家报告,说有这么一样东西,没有想到真有有心人,听到我说的记下来,到处替我找,找到了。找到两部,都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一套是原书,日本的原书翻印的,另外一套铅字排字,在《国学丛书》里头有这部书。寄给我,我一看如获至宝,对於传统文化的复兴有了信心。真正是祖宗加持,让这本书没有失传。我赶快交给我们台湾世界书局印一万套,赠送给全世界大学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去收藏,就不会失传了,我们的目的是保存这部典籍。

  这部书真的像唐太宗所说的,能救中国、能救全世界。从哪里做起?就是要从家教开始,这比什么都重要,不能不重视家教。但是家没有了,二战之前有,中国还有大家庭,战争结束之后没有了。我们现在在地图上看到,看大陆地图,你就看乡村,这是王村,那是张村,那是李家村,那是什么?就是一个家庭,一个村庄就是一家。现在没有了,这怎么办?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是家庭、是家教,这是欧洲一些学者他们都承认,这是东方的特色,文化的特色。家对於中国几千年的贡献,让中国这个族群团结,没有在地球上消失掉,家的功是第一功。古时候家庭负责教育,教育不是国家办的,是私人办的,就是家庭的子弟学校,我们叫它做私塾。这是家庭的大事,我家后代有没有贤人、君子出现全靠教育。

  第二个家庭的特色是养老。落叶归根,你在外面工作,到退休的年龄回家养老,养老是人生最幸福的一个阶段,享福,真享福!中国小孩不享福,小孩是严加管教,没有自由,一举一动都要合乎礼仪,要守礼,教得很严。中年服务於社会,贡献给社会,但是所得的利益是家庭的,要奉献给家庭。到自己退休,放下工作了,回家去养老,享受天伦之乐,你什么都不要操心,家里有管家的。这个制度好。你看现在的社会,老人多可怜,老人走向养老院,儿女不再照顾老人,等於说老了,一切都没有了,真可怜。在老人院里头确确实实,说得不好听的话就是坐吃等死,这是多么悲惨!哪有古时候人,老人是受一家人的尊重、尊敬,在社会上也是受到社会大众的尊敬。老人、长者没有人不敬重的,没有人不照顾的,不认识,遇到老人也非常亲切照顾他。现在社会上没有了,所以这个社会很可怜。学佛还稍微好一点,要真学佛,广结善缘,走到哪里有年轻人照顾你。你要不照顾人,老的时候没人照顾你,你就可怜了。

  所以我在这么多年来常常想到说企业家,社会上常谈企业家,我就想到如何能让企业继承中国传统的家道、家规、家学、家业,我就想到这个。如果企业能够承担,把中国古代这个家的文化继承下来,企业要照顾所有员工的儿女(小孩),要办企业的子弟学校。自己办学校跟国家办学校不一样,自己办学校全心关注,一定要把孩子教好。学校,他只把课程教完就算了,他对这个,他没有这种使命感,没有责任感。所以家办跟别人办不一样。办子弟学校应该从幼儿园办到高中,大学可以上国家的学校,这样能够把伦理道德观念完全承传下去。另外,一定要办养老院,不对外的,是我公司所有员工,所有员工的老人都是我们的长辈,我们养老院专门养他们。把学校跟养老院结合在一起,让他天天可以看到他自己的后代,后代的学习,所以是享受天伦之乐。

  如果企业真正能够继承中国传统,我相信中国这个国家民族还可以兴旺一千年,千年太平盛世可以出现,不是不能出现。我说如果能有二十个企业家带头,真正做出榜样出来,我们相信每个企业家都会跟进,中国大家庭又会出现了。过去的大家庭是血缘的关系,现在大家庭是道义的关系。企业老板是大家长,所有员工是兄弟姐妹,他们的父母就是自己的父母,他们的儿女就是自己的儿女,这样的真诚心去做,能做得出来。我知道大陆现在好像有四、五个企业在做实验了,我希望他们扩展能到二十个,会影响全国,也会影响全世界。要把伦理,五伦、五常、四维、八德,把佛家的三福、六和、三学、六度、普贤十愿都能够落实到生活当中,落实到工作里面,落实到处事待人接物,这个时候中国文化对全世界的贡献,我相信全世界的人都能感受到,知道这个东西好。

  所以我们在国外都说中国传统文化,我们说是祖先,古圣先贤、祖先留下来的人类共同的文化。它保存在哪里?保存在中国《四库全书》里面。於是我就带全套的《四库全书》,应该不会失传了,我们流通有相当的分量。《四库全书》的钥匙是什么?是汉字、是文言文。一定要学汉字,一定要学文言文,《四库全书》老祖宗留给你智慧的珍宝,你一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钥匙要拿到。难不难?不难。我在欧洲考察,我访问过法兰西的汉学研究所,伦敦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伦敦大学,访问他们的汉学系,跟他们的同学、教授们交流。我问他,他们都是读中国古书,用中国古籍写博士论文,我说你们学中国文言文用了多少时间?告诉我三年。外国人完全没有中国文化底蕴,三年他就能看得懂《四库全书》,可见得不难,我们中国人要去学,我想顶多两年就够了。不要害怕,不难!看看民国初年小朋友写的作文,多大年岁?八、九岁,现在大学生都写不出来。他为什么能写得那么好?天天教,天天读、天天教。这个我们不能不知道。所以除了伦理道德的修养,还要在汉字、文言文上下功夫,我们才能真正继承老祖宗的智慧、学术,再展开来帮助社会、帮助国家、帮助全世界。我们希望全世界所有在搞汉学的,现在汉学热,都能有一个方向、一个目标,做出成绩来给大家看。好,我这个时间到了,谢谢大家。 

资料恭摘:净土法门法师专集网站
新春点灯祈福开示  (共一集)  2014/2/11  台湾台北内湖华藏世界活动中心  档名:32-048-0001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净土法门       开示)(五明学佛网:净土法门       开示)  

 吴润江上师:净土法门开示集要 

 吴润江上师:净土法门之钥(又名:净土心要) 

 傅味琴居士:《金刚经》四句偈的开示 

 傅味琴居士:《律海十门》开示 

 大寂尼师:临终、中阴身、作七、度亡开示(如何对往生的亲友 

 傅味琴居士:念佛开示 

 傅味琴居士:向释迦佛学习成佛就快了(释迦牟尼佛圣诞日开示 

 傅味琴居士:2007年 释迦牟尼佛圣诞开示 

 傅味琴居士:学习观世音菩萨,修悲心与智慧就是提高觉悟(观 

 傅味琴居士:要有智慧眼 才可与众生方便(观世音菩萨圣诞开 

 傅味琴居士:恭礼弥勒不败尊 慈心常与众生乐(2007年弥 

 傅味琴居士:阿弥陀佛圣诞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