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新闻

 您真想不到:人间奇迹,台湾佛教


   日期:2014/5/14 0:0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人间佛教是表明并非教人离开人类去做神做鬼,或皆出家到寺院山林里去做和尚的佛教,乃是以佛教的道理来改良社会把世界改善的佛教。……质言之,今此人间虽非良好庄严,然可凭各人一片清净之心去修集许多净善的因缘,逐步进行,久之久之,此浊恶之人间便可一变而为庄严之净土,不必于人间之外另求净土,故名为人间净土。

——1934年太虚大师《怎样来建设人间佛教》

两岸佛教在1949年后分隔海峡的两岸而各自发展,由于历史等复杂因素,在过去65年来,各自有一段披荆斩棘、艰辛创业后大放光彩的过程。而今日台湾佛教之盛,更堪称创造了全球佛教界中的人间奇迹,台湾平均每个县市有590座庙宇,每个乡都有40座寺庙,据2004年统计,台湾的佛教徒超过800万人,约占台湾总人口的35%。

“道场密度”在全球名列前茅

台湾3.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登记在案的庙宇约有1.1万座,平均每个乡就有40座寺庙的惊人地“道场密度”。在全球名列前茅,曾被戏称为“宗教的批发市场”。台湾的寺庙遍及全岛,仅台南市的寺庙,就多达166座,澎湖县97个村、里,寺庙就有142座,寺庙远远超过了各类学校的总数。

【图:佛光山胜景】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佛教发展突飞猛进,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所谓的“四大山头”,即佛光山、慈济功德会、法鼓山和中台禅寺,这四大道场,标榜文化、慈善、教育、共修等四大事业,道场规模之大、信众之多、活动影响之巨、组织之严密,不仅在中国佛教史上前所未闻,即便放在当代世界宗教的整体视野中,亦堪称翘楚。

台湾道场最突出的成就是它的传教形式。四大佛教道场的成功,其实并不在 “大”,重点在于其创新与特色。佛光山由星云法师开山,佛光山的突出成就是它的传教形式——200多个道场,遍及五大洲,可以说第一次将汉传佛教世界化。

佛光山所有的道场都以类似于麦当劳式的连锁形式出现,统一的组织架构,统一的标识,统一的活动形式,统一的微笑和告别手语,使佛光山派成为世界上影响最大的汉传佛教道场,乃至成为中华文化的象征。这一被称之为“星云模式”的传教方法,奠定了星云法师在中国佛教传播史上的大师地位。

“人间佛教”,融入台湾生活血脉

人间佛教的普及,是台湾佛教的特色。太虚大师人间佛教的理念,提出近百年,在大陆并未得到彻底体现,但在台湾却大放异彩,得以实现。台湾社会生活与佛教理念水乳交融,莫分彼此。

当台湾民众描述“有人去世”时,大多使用“往生”这个佛教术语,佛教徒称呼伴侣常用“同修”一词。早在2010年的全球“十大素食者天堂”排行榜中,台湾就位居第三,仅次于新加坡和泰国。台湾常年吃素的人口数占台湾人口总数的10%,台湾的素餐馆更是拥有4000多家,素食集中于一条街、几条街常常可见,全素蔬菜沙拉餐盒在台湾任何乡村都有!

【图:台湾的流动素食摊】

“轮回转世”的观念、“观音菩萨”的信仰……同样融入了普遍的台湾民众意识与认知之中。台湾各大医院(如:荣总、长庚等)等都设有念佛堂、助念室,显示医界已认知:医疗有其局限,而藉由宗教之慰藉,可令患者于安详平静中,跨越恐惧死亡之鸿沟,在温馨、宁静环境下往生。

【图:医院有针对各种宗教信仰病患设立的灵堂】

“布施”救济在台湾也蔚然成风。证严法师创办的慈济功德会是台湾最大的民间慈善机构,它在世界五大洲都设有分会和联络处。至2003年12月底为止,已拥有会员80万人,这一个慈善机构的人数,就占到台湾总人口的3.4%。慈济的骨髓捐赠库,从成立的1993年,到2002年,不到10年间,累积捐赠骨髓的人数已达23.5万人,成为亚洲最大、全世界第三大的骨髓数据库!

佛教景点,带动台湾旅游产业

2012年,台湾发起了“台湾新十二大景点”票选活动。经过观光旅游专家推荐与网友票选,高雄市佛光山佛陀纪念馆、新北市法鼓山佛教圣地双双入选。此外,佛教也以艺术、建筑等多种形式出现在大众的视线内。在2012台湾建筑奖评选中,台湾法鼓山大溪斋明寺夺下“2012台湾建筑奖首奖”。法鼓山水月道场,又获2014年“远东建筑奖”佳作奖。

【图:佛光山108米坐佛是世界最高坐佛像】

佛教是台湾最大也最流行的宗教之一。2001年台湾出版的《世界年鉴》统计,台湾地区的佛教徒约800万人左右,几乎占总人口的1/3强。台湾的佛教景点不仅受到当地民众的喜爱,也屡屡被列入到中国内地的佛教信众的台湾旅游清单,带动了整个台湾旅游产业的发展。

【图:中台禅寺是著名景点】

高僧辈出,蜚声全球

台湾佛教界高僧辈出,如浪潮相继,并持续影响着全球的佛教界面貌。台湾佛教教育先驱慈航法师(1893-1954)早年追随太虚大师,晚年驻锡于台湾,创办“台湾佛学院”,开创台湾僧伽教育事业。1949年,受诬告以“匪谍罪”被台湾有关方面逮捕入狱。1954年在关房中示寂,寂后坐缸,面目如生,五年后开缸检视,面呈紫色,全身完好。慈航法师金身成为中国十大肉身菩萨之一。

1973年日本大正大学,因台湾印顺法师在《中国禅宗史》一书中之创见,而授予其博士学位,这是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个比丘博士导师。印顺法师年青时,亦是太虚大师追随者。

【图:圣严法师和弟子蔡依林、林青霞合照】

圣严法师,台湾法鼓山之创办人,为佛学大师、大教育家,他提出“心灵环保”观念,被遴选为400年来对台湾最具影响力的50位人士之一,林青霞、李连杰等名人均为其座下弟子。星云大师,人间佛教的践行者,将佛教带往现代化的新里程碑。惟觉长老,四川营山县人,1994年于台湾南投县兴建规模宏伟的新道场中台禅寺。

比丘尼也撑起了台湾佛教的半边天。证严上人,曾多次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提名,有人称她为“东方特蕾莎”,有人说她是救苦救难的观世音,台湾民众则评选她为宝岛“最美丽的女人”。昭慧法师富有强烈的正义感和道德勇气,十年来凡遇有不公不平之事,均不畏强权,主动介入,口诛笔伐诉诸舆论,成为媒体上最为熟知的佛教发言人之一。

台湾佛教民间办学热潮高涨

从1948年慈航法师开办台湾第一所佛学教育机构——台湾佛学院至今,台湾已开设了8、90所佛学院所,今天有影响的仍有30余所。佛教团体兴办教育,以培养僧俗人才为己任,“佛教兴学”遍及全岛。

台湾许多寺院办有托儿所(幼稚园、育幼院),如云林县慈德寺曾办有全台湾最大的幼稚园之一,高峰期曾有儿童800多人,将人才培养从娃娃抓起;有的寺院在学校设立奖学金;有的寺院自办中学;有的寺院为成人提供夜间补习教育;有的寺院为在校生提供诸如中文、外语等各种功课的补习班;有的寺院为儿童提供各种才艺班。

【图:台湾寺庙育幼院】

有的寺院还直接介入台湾教育界最热门的“联考”,如台北县元亨堂在正堂后盖有许多禅房,让参加当年“联考”的学子在酷热的考季中,有清凉幽静的自修处;新竹市碧云寺每年都会收留大批参加“联考”的学子,由寺中法师代替家长,严格管理督促。

【图:法鼓山僧伽大学】

男众僧教育机构“福严学舍”、华梵人文科技学院、台湾慈济大学、玄奘人文社会学院、法鼓山僧伽大学……佛教高等教育在台湾比比皆是。以星云法师创设的私立综合性大学佛光大学为例,设有人文学院、社会科学暨管理学院、创意科技学院、乐活产业学院和佛教学院,5个学院下辖有15个学系,学生2000多名。

慈善养老——“四大山头”影响政治司法

“四大山头”是由台湾四位著名的出家人所创办的慈善组织所组成,包括星云法师创办的佛光山、证严法师创办的慈济功德会、圣严法师创办的法鼓山、以及惟觉法师创办的中台禅寺。每当世界上出现大的天灾时,冲在最前面的往往就是这“四大山头”。在台湾人眼里,“四大山头”就是乐善好施的代名词。

作为全台湾最有影响力的社会团体,“四大山头”代表着台湾社会最有效的组织模式。它们深入台湾社会,是司法之外维持社会治安的一股约束力量,同时也是当局公权力延伸不到之处的补充力量。

【图:台湾政治领袖常到寺庙礼佛或做义工】

台湾佛教界何以能影响到政治司法乃至社会治安?原因在于“四大山头”等道场在民众中的信用度很高,所团结的信徒群体数量也非常庞大,因此就连马英九这样的政治领袖也对其非常尊重。

以佛光山为例。1970年成立的佛光山大慈育幼院,养育孤儿,把幼童作为佛光山的公主、王子给予抚育。佛光山兰阳仁爱之家主要对象为佛光山徒众的父母,帮助银发长者安享晚年。佛光山云水医院一直为本山、附近居民以及来山的信徒、游客服务义诊,甚至让医疗走进家庭,走进村落,定时到各地偏远乡村小镇义诊,随行法师还为病患提供专门的心理辅导。

【图:慈济慈善晚会】

台湾的佛教慈善事业并不仅仅着眼于本岛。法鼓山2001年成立“法鼓山社会福利慈善事业基金会”,以办理社会福利及海外公益慈善事业为宗旨。证严法师创立的慈济功德会,宗旨是“哪里有灾难,哪里就有慈济人”。在2008汶川大地震、2010海地大地震等爆发的第一时间,法鼓山、慈济的救援队伍就出现在灾区现场。

佛教媒体,给力的文字般若、影音梵呗

台湾佛教界的自有媒体是弘法的利器。大量出版的佛教报纸、期刊、书籍和光碟,持续不断地给民众输送正能量。如佛光山有报纸《人间福报》(台湾第一份佛教日报)、《普门学报》、《人间环宇报》(英文),法鼓山有《人生杂志》、《法鼓杂志》、《禅杂志》(英文),中台禅寺有《中台山》等等。

《人间福报》是一份正面的、祥和的、温馨的多元化的报纸,目的是希望人间有福报,福报满人间,其所有报导,都有助于社会风气的改善、人性质量的提升。尤其对于每一件事情的发生,都希望知道因缘果报。而《美洲人间福报》,也于2000年7月1日起正式在洛杉矶出刊,并发行至多伦多。

除了报纸、杂志、书籍等等的平面传播媒体,利用电台、电视、计算机、网络视讯的立体媒体来弘扬佛教,同样风起云涌。早在1957年,星云大师便在台北民本广播电台首创“佛教之声”节目,继而于1983年在中视开辟“信心门”,接着陆续于海内外各公、民营电台录制佛教节目。

1997年8月,佛光山排除万难,在媒体戒严的时代,终于于中华电视台制作了佛教团体第一个电视弘法节目,开台湾电视史宗教性节目得以在黄金时段播出之滥觞。1997年创立“佛光卫视”,2002年更名为“人间卫视”,是华人社会第一家宗教卫星综合公益电视台,目前有27个国家可以收看到开启智慧、净化心灵的佛教节目。

【图:慈济大爱电视台】

尔后台湾陆续有慈济大爱电视台,法鼓山网络电视台等成立,台湾佛教的弘传迈入新的纪元。台湾佛教还一直非常重视以梵呗、赞颂的歌咏形式,弘传佛法。1954年,星云大师成立佛教第一团的青年歌咏队,又陆续在世界一流艺术殿堂巡回举办梵呗音乐会、人间音缘音乐会,借由音乐把佛教推向国际舞台。

台湾佛教主要道场都有自己的出版社,如佛光出版社、佛光文化事业有限公司,法鼓文化出版社、慈济出版社等,出版各种佛教书籍和音像光碟。进一步用丰富微妙的出版物形式,将佛法的各种理念推向广泛与深入。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台湾佛教       台湾)(五明学佛网:台湾佛教       台湾)  

 妙莲法师:往生有分 第二集 台湾灵岩山寺创建缘起暨宗旨展 

 妙莲法师:往生有分 第一集 记台湾灵岩山寺西方三圣开光暨 

 妙莲法师:往生有分 第一集 台湾灵岩山寺创建缘起暨展望 

 王雷泉教授:台湾学术界对印顺法师《人间佛教》思想之研究 

 王雷泉教授:第三只眼看台湾佛教 

 大德已去风范长存(接受台湾法鼓山张光斗居士一行 

 杨惠南教授:解严后新兴台湾佛教教派的理念及其形成原因 

 江灿腾教授:蓬勃发展中的台湾佛教 

 江灿腾教授:从纪念弘一大师百十一岁冥诞谈台湾佛教文化主体 

 江灿腾教授:辛亥革命以来佛教对社会的贡献——以战後台湾地 

 江灿腾教授:《台湾佛教史》自序 

 李尚全教授:净土宗在当代台湾传播的四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