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刘余莉:“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是修养的品德


   日期:2014/5/16 21:0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中国古人他经过,观察自然界、社会人伦关系的道理,他就提出了十二个字,做为人身修养的品德,那就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提出这样一种价值观和道德观,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什么?因为一方面它可以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确立一个一以贯之的价值存在,也就说如果社会上没有一个普遍的价值观,那就会人们出现了《墨子》上所说的,“一人则一义,二人则二义,十人则十义”的情况。也就说当社会上有一个人,会有一种是非、善恶、美丑的标准;当社会上有两个人,就会有两种不同是非、善恶、美丑的标准;而当社会上出现了十个人,就会出现十种不同是非、善恶、美丑的标准。这样就会让人们以“我喜欢,我高兴,我愿意”,做为评价自己行为的标准。所以在蔡老师的“幸福人生讲座”中,他讲了个例子,可以对这句话做个最好的阐释。他讲到美国曾经对自己的八千名中学生,进行了一个抽样的调查,结果这八千名中学生,有百分之七十一的人考试做过弊;有百分之六十八的人,曾经动手打过人;有百分之三十五的人,曾经在商店里偷过东西。但是最后一个题,当他们被问到你认为自己的道德高尚吗?结果出乎意料的,居然有百分之九十六的中学生,都选择了认为自己的道德是高尚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就是因为在美国都宣传的是自由平等,所以人们都是以“我愿意、我高兴、我认可”的价值观,来评价自己的行为。所以他不觉得考试作弊、动手打人、在商店里偷东西,是道德不高尚的表现。
  所以确立这种一义价值的道德观,确实可以为我们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给予一个共同的价值取向。如果我们在学校里所宣讲的,家庭里家长所教诲的,还有我们社会大众传媒所传播的,不一样,甚至於相冲突的话,那就不可能树立起一种共同的价值观。这种共同的价值观还有个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它为法律的制定和制度的设计,提供了一种内在的精神和价值灵魂。现在我们很多人都强调制度建设,强调法制观念,但是法制和制度并不是为了法律而法律,为了制度而制度。这些法律和制度的背后,都体现和维护了一定的道德理念和道德价值。我们看西方的价值,它制度的设计是以公平正义为核心的,他们所有的制度框架都是为了维护公平正义。我们说这肯定是正确的,但是并不足够,为什么?因为它虽然维护了公平正义,但却不能够引导人们具有团结互助、仁慈博爱的道德平等。所以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同时也可能是个人情冷漠、精神空虚、道德违背的社会。所以在西方我们看到,在法律所管辖之外的反社会行为比比皆是。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