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原创

 三说“尊重佛弟子”


   日期:2014/5/29 18:2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三说”尊重佛弟子“


   ”若尊重佛弟子“是《金刚经》第十二品最后一句。如果连同第十三品的开头一起读,便会觉得句中的”若“当作”你“解,更合理一些。

    第十二品最后部分的大意是:受持读诵此经,即是成就了最上的第一的希有法门。此经在那里,佛就在那里。你受持读诵读此经,你就是令人尊重的佛弟子。

    第十三品开头是:“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须菩提:‘是经名为《金刚般若波罗密》,以是名字,汝当奉持’

    须菩提听了佛的话,得到鼓励,十分激动,愿意奉持读诵此经。于是向佛“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从语法看,从文意看,上下连接,不枝不蔓,明白晓畅。当然,这里“你”,指须菩提,也指过去、今天、未来的一切佛弟子。

    佛说《金刚经》时,不分章节(分,品)。传入中国后,南朝时,昭明太子,将该经收入《昭明文选》,才将经文分为三十二品,即今天的流通本也。

    现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11月第一版《辞海·语词分册上》543页,关于“若”的解释,略抄于后,供读者参考:①顺从,“曾孙是若”。②选择,“吾谁使先若夫二公子而立之。”③奈,若何?④及,至于,“病未若死”。⑤乃,才,“必有忍也,若能有济也”。⑥如,像,“若网在纲,在条而不紊”。⑦假若,“若阙地及泉”。⑧或者,“若从践土,若从宋,亦唯命”。⑨与,和,“君若父之友,食之则食矣”。⑩尔,汝(今作你),“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⑾此,如此,“君人者,亦可以察若言矣”。“故人苟生之为见,若者必死”。⑿助词,然,“出涕沱者,戚嗟若”。⒀海神名,即海若。⒁香草名,即杜若。⒂姓,汉代有若章。

     另,般若(惹),佛教名词,相当于智慧。

     兰若(佛寺),未收。

     以上“若”字的15种解释中,应是第10种解释,符合经文之意。

     融尘居于边地,不能接触高僧大德,自知浅陋,敢写已见发表,原为“深入经藏”,以求正法,“体解大道”,“发无上心”也。愿各位读者赐教!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须菩提尊者!

                                                                  佛历二五五八年五月初一日

                                                                  耶历2014年5月29日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尊重佛弟子       金刚经)(五明学佛网:尊重佛弟子       金刚经)  

 王骧陆居士:王骧陆居士全集 金刚经义随说 

 傅味琴居士:《金刚经》四句偈的开示 

 陈兵教授:《金刚经》宗要释论 

 王雷泉教授:《金刚经》是怎样一部经典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金刚经 

 白云禅师:金刚经集义 

 杨佛兴居士:如何参究金刚经妙旨 

 演培法师:金刚经概要 

 吕澄居士:金刚经三义 

 李利安教授:《金刚经》玄奘译本对罗什译本的补正作用 

 法界法师:金刚经讲解 第十二讲 

 法界法师:金刚经讲解 第十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