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知识

 弥陀圣号功德利益


   日期:2014/5/29 23:2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一、一体:机法一体(生佛不离)】


1、《大经》「第十八愿」之文:『十方众生,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2、《观经》「法界身」之文:『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


3、《观经》「光明遍照」之文:『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4、善导大师《观经疏》「三业不离」之文:


『众生起行:


口常称佛,佛即闻之;


身常礼敬佛,佛即见之;


心常念佛,佛即知之。


众生忆念佛者,佛亦忆念众生,彼此三业,不相舍离,故名亲缘也。』



【二、佛光:身有佛光】


莲池大师《弥陀经疏钞》引《大本弥陀经》言:『念佛之人,有四十里光明烛身,魔不能犯。』


又引《经》言:『净心念佛,四十里路放光明,诸天圣众来拥护。』



【三、光摄:佛光摄护】


《观经》「光明遍照」之文:『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善导大师《观经疏》释言:『佛光普照,唯摄念佛者。』



【四、住顶:弥陀住顶】


《经》言:『念佛人:阿弥陀佛,常住其顶,日夜拥护;不令冤家,而得其便;现世常得安稳,临终任运往生。』



【五、佛护:诸佛护念】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六、白莲:人中白莲】


《观经》「芬陀利华」之文:『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即是人中,芬陀利华。』



【七、胜友:二圣为友】


《观经》「二圣为友」之文:『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



【八、成佛:念佛成佛】


《观经》「当坐道场」之文:『当坐道场,生诸佛家。』



【九、势至:势至摄生】


《念佛圆通章》「势至摄生」之文:『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



【十、圣佑:廿五圣佑】


《十往生经》「廿五圣佑」之文:『若有人专念西方阿弥陀佛愿往生者,我从今以去,常使二十五菩萨影护行者,不令恶鬼恶神恼乱行者,日夜常得安稳。』



【十一、神卫:龙天影护】


《般舟三昧经》「龙天影护」之文:『佛言:若人专行此念弥陀三昧者:常得一切诸天及四天大王、龙神八部,随逐影护,爱乐相见;永无诸恶鬼神、灾障厄难,横加恼乱。』



【十二、非比:念佛非比】


善导大师《观经疏》「念佛非比」之文:『自余众行,虽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较也。』



【十三、绝比:念佛绝比】


善导大师《观经疏》「念佛绝比」之文:『念佛三昧,功能超绝;实非杂善,得为比类。』



【十四、无方:念佛无方】


善导大师《观经疏》「念佛无方」之文:『相续念佛者,此人甚为稀有,更无物可以方之,故引芬陀利为喻。』



【十五、付嘱:付嘱念佛】


《观经》〈流通分〉「付嘱文」言:『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善导大师《观经疏》释言:『正明付嘱弥陀名号,流通于遐代。』



【十六、本愿:本愿念佛】


善导大师《观经疏》「本愿念佛」之文:『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十七、经宗:念佛经宗】


善导大师《观经疏》「念佛经宗」之文:『《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弥陀经》中,一日七日专念弥陀名号得生。又十方恒沙诸佛证诚不虚也。《观经》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名号得生。』



【十八、灭罪:灭生死罪】


1、《观经》「称名灭罪」之文:『如是至心,令心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灭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2、又言:『善男子!以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


3、《大智度论》云:『有诸菩萨,自念谤大般若,堕恶道中,历无量劫。虽修余行,不能灭罪;后遇知识,教念阿弥陀佛,乃得灭障,超生净土。』


4、善导大师《法事赞》云:『以佛愿力:五逆十恶,罪灭得生;谤法阐提,回心皆往。』


5、《般舟赞》云:『谤法阐提行十恶,回心念佛罪皆除,利剑即是弥陀号,一声称念罪皆除。』


6、庆文大师云:『专称一佛名号,则是具称诸佛名号;功德无量,能灭罪障,能生净土,何必生疑乎!』



【十九、具德:具无上德】


1、《大经》〈流通分〉之文:『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


2、《大悲经》言:『一称佛名,以是善根,入涅盘界,不可穷尽。』


3、《佛说阿弥陀佛根本秘密神咒经》言:


阿字十方三世佛,


弥字一切诸菩萨,


陀字八万诸圣教,


三字一切是具足。


4、慈恩大师云:『诸佛愿行,成此果名;但能念号,具包众德;故成大善,不废往生。』


5、法然上人云:『弘愿一称万行宗致,果号三字众德根源。万善妙体即名号六字,恒沙功德备口称一行。』


6、元照律师云:『况我弥陀,以名接物,是以耳闻口诵,无边圣德,揽入识心,永为佛种,顿除亿劫重罪,获证无上菩提。信知非少善根,是多功德也。』


7、戒度法师云:『佛名乃是积劫熏修,揽其万德,总彰四字,是故称之,获益非浅。』


8、用钦法师云:『今若以我心口,称念一佛嘉号,则从因至果,无量功德,无不具足。』


9、嘉祥大师云:『佛有无量功德,念佛无量功德,故得灭无量罪。』


10、法位大师云:『诸佛皆德施名,称名即称德,德能灭罪生福,名亦如是。若信佛名,能生善灭罪,决定无疑;称名往生,此有何惑!』


11、宗晓禅师云:『还丹一粒,变铁成金;真理一言,转恶业成善业。』


12、莲池大师云:『弥陀乃万德名号,一名才举,万德齐圆,不期于福,福已备矣。持名乃善中之善,福中之福。举其名兮,兼众德而具备;专乎持也,统百行以无余。越三祇于一念,齐诸圣于片言。』


13、藕益大师云:『阿弥陀佛是万德洪名,以名召德,罄无不尽。持名一法,普被三根。摄事理以无遗,统宗教而无外。佛以大愿作众生多善根之因,以大行作众生多福德之缘。』



【二十、较功:较量功德】


1、善导大师《观经疏》言:『自余众行,虽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较也。』


2、《普门品》言:『若有人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名字,复尽形供养,功德甚多;若复有人,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乃至一时,礼拜供养,是二人福,正等无异。


3、《十轮经》言:『一百劫念观世音,不如一食顷念地藏菩萨。』


4、《群疑论》云:『一大劫念地藏菩萨,不如一声念阿弥陀佛,何以故?

佛是法王,菩萨为法臣,如王出时,臣必随从。大能摄小,故积念者,功德最多。』


5、《地藏经称佛名号品》云:

『地藏菩萨白佛言:世尊,过去无量阿僧祇劫,有佛出世,号无边身如来。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暂生恭敬,即得超越四十劫生死重罪。何况塑画形像,供养赞叹,其人获福无量无边。


又于过去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号宝性如来。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一弹指顷,发心归依,是人于无上道永不退转。


又于过去有佛出世,号波头摩胜如来。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历于耳根,是人当得千返生于六欲天中,何况志心称念。


又于过去,不可说不可说阿僧祇劫,有佛出世,号师子吼如来。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一念归依,是人得遇无量诸佛摩顶授记。


又于过去有佛出世,号拘留孙佛。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志心瞻礼或复赞叹,是人于贤劫千佛会中,为大梵王,得授上记。


又于过去有佛出世,号毘婆尸佛。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永不堕恶道,常生人天,受胜妙乐。


又于过去无量无数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号宝胜如来。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毕竟不堕恶道,常在天上受胜妙乐。


又于过去有佛出世,号宝相如来。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生恭敬心,是人不久得阿罗汉果。


又于过去无量阿僧祇劫,有佛出世,号袈裟幢如来。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者,超一百大劫生死之罪。


又于过去有佛出世,号大通山王如来。若有男子女人闻是佛名者,是人得遇恒河沙佛广为说法,必成菩提。


6、《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云:『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所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7、《无量寿经》云:『阿弥陀佛光明善好,胜于日月之明,千亿万倍。光中极尊。佛中之王。』



【二十一、胜咒:胜一切咒】


莲池大师言:『专持名号,犹胜持咒,亦胜余咒。亦胜一切诸余功德。』


又言:『专持弥陀名号,即大神咒、大明咒、无上咒、无等等咒。』


又言:『六度万行,法门无量;而专持弥陀名号,则种种功德,摄无不尽。』



【二十二、离恶:离恶解脱】


《地藏经》言:『临命终日,得闻一佛名,不问有罪无罪,悉得解脱。』


又言:『念佛菩萨名号,如是善缘,能令亡者,离诸恶道。』


又言:『为是病人,高声念一佛名,是命终人,除五无间罪;余业报等,悉得消灭。……何况众生,自称自念,获福无量,灭无量罪。』



【二十三、生净:往生净土】


1、《大经》第十八愿言:『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2、《大经》第十八愿成就文言:『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3、《阿弥陀经》言:『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



【二十四、速证:速证佛果】


《净土圣贤录 -法照(莲宗四祖)》言:


文殊告曰:『汝今念佛,今正是时。诸修行门,无过念佛,供养三宝,福慧双修,此之二门,最为径要。我于过去劫中,因观佛故,因念佛故,因供养故,得一切种智。是故一切诸法,般若波罗蜜,甚深禅定,乃至诸佛,皆从念佛而生。故知念佛,诸法之王。』


『师又问:当云何念?』


文殊言:『此世界西,有阿弥陀佛;彼佛愿力,不可思议。汝当继念,令无间断;命终决定往生,永不退转。』


语已,二大圣,同舒金臂,摩师顶曰:『汝以念佛故,不久证无上正等菩提。若善男女等,愿疾成佛者,无过念佛,则能速证无上菩提。』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念佛       功德)(五明学佛网:念佛       功德)  

 任杰居士:略讲观修三宝功德及其意义 第五、爱国爱教与人间 

 任杰居士:略讲观修三宝功德及其意义 第四、住持三宝的重大 

 任杰居士:略讲观修三宝功德及其意义 第三、皈依三宝的建立 

 任杰居士:略讲观修三宝功德及其意义 第二、别观佛法僧三宝 

 任杰居士:略讲观修三宝功德及其意义 第一、观三宝出现世间 

 大寂尼师:由礼忏法门启开-发随喜功德心比布施更难的修持问 

 傅味琴居士:观师持戒、多闻、解空功德 

 大寂尼师:在这个世界上有几个人在临终有因缘念佛?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4.《阿弥陀经》所说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3.注意阿弥陀经所说 

 大寂尼师:《佛说阿弥陀经》重点介绍 2.同诵阿弥陀经念佛 

 其它法师:我自幼至长因「观音菩萨」慈悲引渡而念佛、学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