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慈法法师:一切法自显自现自解脱(净土教法的究竟、彻底与珍


   日期:2014/5/31 14:3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某居士谈到禅修过程中的境界问题)(2011年4月3日晚慈师于五方静室随缘开示)

净土法门,它处理这个东西(境界)特别干净,最简单的一个处理境界方法,说“一发心已成等正觉,后四十一位菩萨如梦如幻”,就是说在发心跟成佛这个因缘上,它是很好掌握的,中间任何的境界也好,作为也好,都是没啥可染着的,没啥可喜忧的东西,那么这样人就很解放自己了,面对啥也可以,也不喜也不忧的。所以就怕染着,就怕排斥,那么在这种平等的修法中,人会观察种种的幻缘,种种层次的幻缘,种种幻缘的不实,而超过幻缘,在幻缘中起觉悟的作用、利世的作用。虽然有作用,但是不能染着,养成习惯了,那么人就会有智慧,有慈悲。智慧是无染的作用,慈悲是利益世间的作用,所以说利世而无染。

净土教法充满了这个,它没有你的事,你看,利生是佛的功德,念佛是佛的功德,修行是佛的功德,你只是去除烦恼就行了,帮助有情去除烦恼,帮助自己去除烦恼,认识习气,认知一切业的不可得性、如幻性,它的妙用就是唤醒你的觉悟,直接用妙用了,来自觉觉他。这个法没法去贪图它什么,没法染着它,你抓不到什么,但是你会有很多稀有的妙用,就是觉悟的过程,因为你肯定是以无所得来修行,以感恩心来修行,因为没有你的事儿,只有你的法的体验,就是佛的果地觉的这种作用力在我们的业习、生命过程中作用,让佛的觉悟力在我们生命业习的过程中产生作用,只有这一个意乐了,所以说这个方法没有危险,没有自力自卑、贡高的逼迫,一贡高了,你马上就知道了,自卑了,马上也就知道了,当下你就能逾越它,它只是个习气,它是不可得的,但是要是我们自己修法,就很容易在自卑与贡高上去染着,不如人、不相应,就会自卑;相应了,就会自慢,比人强了,就会自以为是。但在净土教法中,它这东西永远产生不了事实,所以说法性平等的作用力,我们那句话——平等安心一切时,那是真实的、很清晰的一个作为。

你一旦对这个法则、法性有清晰的认知了,你只有感激了,对自己业习的感激,对他人的感激,对环境的感激,你不可能存在其他东西,因为什么呢?就是这些东西唤醒你的觉悟。因为你把这些东西都投入到弥陀的光明中去了,来一个就觉悟一个,来一个就觉悟一个,他没问题了,这样人就有很如实的平等修法的一个次序了。

(某居士修心中心法总感觉心不能彻底踏下来。)

(能不能安心)跟我们学的教法、和老师表达的东西也有关系,老师要是在究竟位上给你一个究竟的教法,究竟的传达,你能与究竟相应了,你就安心了。他要是有保留,或者他自身的感受有保留、教法有保留,或者他自己的亲证有保留,或者他传达有保留,你都会感到阻隔,有阻隔的东西,就是说你不踏实,有阻隔,他没法把你踏实的东西完整地表达出来,那你就没这个缘,那你就没法踏实。净土的教法,它是彻底的。

(某修心中心法的居士在初次行般舟时,感觉一进般舟道心就宁静踏实了)

因为般舟道,它对你们这种修心中心、修其他法的的人,有一个啥东西呢?第一个,你们对大愚法师的一个感受,那是很特定的;再一个,那里面本身就是一个自我心性的东西,你进去了,就看自己的心性去了,你自己的心性就是最究竟的地方。啥叫自己呢?就是再也不找参照物了。那里面就是这么一个物件儿在那儿蹦来蹦去的,你怎么审视它,怎么用它,就是心作心是的东西。所以世尊第三转法轮的时候,就表达了这个“万法唯心”了,我们到那个里面,就是一个唯心的世界,你安心也是你,你不安心还是你,就是全然自己了,那时候你就赤裸你的天性去了,它就容易安下来。那时候人的渴望啊,或说愿望就特别起作用,所以说进去要发个愿,要写个发愿文。

发愿文越准确,效果就越好。这个准确,不见得是好坏,不见得是大话,是准确。我以前走般舟,我说这回我走的时候干啥?我这回解决一个啥事儿呢?嗯,我看看人睡觉是个啥东西。我就解决这么一个问题,走了十八九个小时的时候,一下看清楚它是个什么东西了,很快这一天一夜就过去了。第二次走,腰痛,那我就看看啥是腰痛,腰痛啥呢?就解决这么一个问题,一下找到了,噢,原来心里矛盾造成的腰痛,心里矛盾的那个接轨点一解决,啪,腰一下啥也不痛了。我一点口号也没有,什么什么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没有发这样的愿,我就解决一个实际的问题,啥挡我解决你啥。所以我在日常生活中也是这样的,我念佛从来不说很大的什么话,不是那样的。嗯,今天有啥不舒服了,我就解决你!你是个啥东西,我得看看。实际道理上肯定知道,但你要把它看明白,你得抓住不丢,你得咬准它,一直咬着咬着它原形毕露了,你说“你还敢来吗”?它下次不敢来了。它一来!哎哟,就不行了,因为你把它照化了,因为你那个抉择的正见前,它就是个小雪人,你知道吗?你就象绝对炙热的太阳一样,虽然化得一段儿时间,但只要你盯住它,一会儿就化掉了。所以你要一个一个,不要说大小事,只说处理事就好了。

(关于安心、从容、平和)

我们真正了解到佛法的实质内容了,你就知道,全世界就一个事儿——当下这个事儿;过去未来就一个事儿——就当下这个事儿。你有这个心理了,因为所有的事儿就一个事儿,过去现在未来就一个——现在这个事儿,你说你会不会平平慢慢地做呢?因为它就这一个事儿,因为你永远就这一个事儿,你面对的再多,也就是这一个事儿,啥一个事儿呢?因为你知道它都是不可得性、平等性了,你就把这现在这一个事该咋做咋做,那人就会安下心来,有很大的空间去处理当下这个事,基本上人就能变得从容了,突然显得似乎很有智慧了,但是他从容了。但有时候习惯呐、习气啊、心里的一些情感啊、作为啊,还会有冲击,这个没有啥,你知道它了,它就是你的伴侣,什么伴侣?道业的伴侣。你也不用烦它,说你来吧,我们一起处理、一起觉悟,就行了,人就从容了。这很重要。要不然你修行啥呢?并不是说哪个人比哪个人强,不是,就是他一旦找到这个方法了,他相对的空间大了,他明确了,就现前这一个事儿。

所以说觉悟现下,真如起于妙用,就是当下,称为“当下承担”嘛。当下承担,承担什么呢?承担法性的全体。承担什么呢?就是让真如起作用。起什么作用呢?在烦恼业习中起作用。起啥作用呢?在当下起作用。所以说当下承担,承担什么呢?法性的作用。法性的作用是什么呢?在业习中觉悟。觉悟什么呢?当下的真如的作用。那我们就这一个事儿了,这人就变得太简单了啊,简单就调柔了,烦恼习气有,就薄少了,他不是不惹心,不烦恼,但是它那个持续力没有了。习气啊、烦恼啊,一看,还撩人心,还惹人烦,但是很快就处理了。这样慢慢地他这个功夫就越来越深,就是不求的功夫,就是顺性的功夫越来越深,习气就越来越薄少。不是说没有习气了,有时候偶尔呢,可能还会做一些很大的脾气,但是毕竟你明白了,你真正的皈依处是法,无明、习惯、业力、有的执着,它们是游戏的地方,你用这种法性啊、真如啊、平等啊去游戏在这个业海中、烦恼海中,去得自在海、愿力海、如来寂灭海,转生死海是为如来寂灭海,转迷失海、苦海成为觉悟之航行了,没问题了,就这么个事儿,当下这一个事儿,现下的迷失与沉重变成了觉悟、真如的妙用,那就好了,称为当下的承担,就路还家,就啥路呢?就当下、现前、现前、现在的作为中,觉悟它。

这简单了吧?这比你那啥修法都简单,你也不用念咒,也不用结什么印,对不对?啥都不用了,也不用祈祷,就直接让它起作用就行了。这可以吧?这就是南无平等佛,南无无碍佛,南无智慧佛,南无圆满佛、清净佛、欢喜佛,无碍无对究竟不可思议的佛,就是说现在这个事儿就是不可思议的佛,不可称念的佛,所以称为无边光、无碍光、无对光,什么光呢?光照十方,一切时处皆现行自显解脱,什么事儿来了就是光明,不迷失,了了分明,无所得失,妙用无穷,无所得失,啊,方便了。这就是入如来智海,说如来的话,做如来的事了。所以,凡夫位中入大觉位,大觉位中观凡夫作为。坐在佛的位置上看众生的作为,哪是佛的位置?哪是众生的作为啊?所以无对无待、平等一味,这时候佛跟众生站在一个位置上了,他俩一握手,说你好,你好,所以不讨厌众生业力了,也不欣喜佛的究竟觉了,因为他们是平等一味的,所以远离二元对待,心自解脱,一真皆真,究竟安住。

如是审观世间,得以自在方便,自利利他,不离现前一念,圆成佛道,无所畏惧,无所牵挂,无所得失,入于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法性的究竟安住,此入无处入,此得无所得失,此修非修非证,非不修证,处处妙用,你要占一个词,就出问题了。所以无言说,无对待,假以言说,只是交流方便,实无言说。任何言说难以表达了,怎么办呢?就勉强表达。表达什么?大家能理解的语言,能接受的语言,要把这个理解与接受去掉,要我们理解与对待的东西在这个理解的过程中消融掉,要不然我们一理解,又落在一个实上了,又出问题了,那不得究竟安稳,又在生灭对待上去运用了,所以就不入究竟位。

净土教法是究竟位的教法,甚深难得!所以说乃至一过耳根的人都应该庆幸欢喜,就是无量刧的善根因听闻这个法,哪怕是一入耳根,解与不解,懂与不懂,未来际必然成就。未来际,那谁知道你现在成就与否不管它。所以听闻这个法,就叫人放心、安心、喜悦、随喜,它是这样一个教法。在这个教法的听闻过程中,对佛陀,是喜悦的、供养的、感恩的;对众生,喜悦、感恩;对自己,喜悦、感恩的。你说我自己这个德行不好,也是感恩的,因为我们无始以来的执着业习遇到阿弥陀佛,有觉悟的机会了,也是感恩的。要没这个业习,咋觉悟呢?要没这个业习,也就没有教法了。所以对自身的业习也是一样地尊重、感恩。这个教法如实啊,究竟如实。

实际佛法最主要的是传承、教法与自己心智的契合。弥陀教法主要是它彻底地揭示了众生的佛性,直指佛性之大用,大用是什么呢?大用在我们这个所谓的当体,就是业力的当体,这是最重要最重要的,它不再制造出来一个法则,就在你业力的当体,自显自解脱,就是它显示出来的时候,它就解脱了,解脱什么了呢?南无佛了。所以它的显示,就是南无,你清楚了、你感知到了,就佛了,南无佛,南无阿弥陀佛。显示就是南无,就是皈命,什么皈命呢?它是无常嘛,你看,一显示,它的命就到头了,它就南无佛了。佛什么呢?无所得,无所失,你看,就觉悟了,这个周遍的觉悟就安排在我们每一个举心动念,每一个作为,每一个言行,都是南无阿弥陀佛,这不需要你念,你做每个事、动每个念、说每个话,都在南无阿弥陀佛。所以我说这个南无阿弥陀佛就是自显、自现、自解脱,自显、自念、自圆满、自解脱。你没法修,你修啥呢?你没法不修,你上哪儿逃跑呢?你不修咋办你说吧?你语言出来了,自显,自念,自解脱,自圆满,自清净,自真实,你没办法逃脱。你的念头一动,它自显,自念,自解脱,自圆满,自性彰显,做每个事也是这样的,所以说三业之中,莫不是自显、自现、自解脱,这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身口意佛,南无过去现在未来佛,南无一切佛。啥叫一切佛呢?一切本来是佛,所以自显自现自解脱。不好嘛?这样修当然省力啦。自显自念自解脱,自净自作自圆满,你修啥?你说要修啥吧?因为你要念十方佛嘛,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要念三业佛嘛,身佛、口佛、意佛,你还哪儿不佛呢?谁在念呢?自显自现自念自解脱。

噢,原来净土这么好修啊,是不是?佛这么好念啊。每个事、每天念头、每个作为、每个言说,都在自显自现自解脱,平等安心一切时嘛,“意乐弘誓性自显,法身功德行周遍”,实际是这个教法很如实的表达,它一点儿都不是花架子,它可以让你观察、思维、体验、作为,你用大乘经典、了义经典、最殊胜的经典去对照它,它都是如实的,踏实的,真实的,究竟的。它没有任何的花架子,它不是把你给糊弄过去就打发了,不是,它让你可以用,可以在每一时每一刻每一意念每一作为每一言说中去作用,这就是这个法的珍贵!它珍贵在哪儿呢?它可以用,可以思考,可以观察,可以用经典去对照它,可以去查阅它,用一切最好的经典最真实的经典去对照它。你看,我们从唯识,这是三转法轮说,万法唯心,“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我们造个什么呢?一切法自显自解脱自圆满自究竟自清净,可以吧?这是三转法轮的究竟见。再一个,智慧,二转法轮,般若乘教言,一切如幻,毕竟无所得,你看这也是无所得。你从声闻教言,苦集灭道,没问题,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受是苦,没问题呀,都能解决。于一切经典不相违背,于究竟处得安乐,又有法可依,又有教可依,又有经可依,又有人可依,为啥不可以呢?是这样的啊!你说哎呀,这一回去又忘了,我又想修个啥,那没问题,你修去!但是这个究竟的知见,就是果地上安乐,你次第上修持去,没问题啊。你果地上安心行吧?你随便修,所以于广大空间守护三乘教言,随你修行。随你休息,随你修行。修行本是休息啊!所以超出业力之外,一切作为皆是休息之大行,那不是吗?善巧方便。我们修行不是找苦吃的,反而呢,修行是休息,在业力上的休息,在妙用上的受用,要不然学佛学啥啊?苦不堪言谁学佛啊?

(某居士总挂碍儿子的身心状态)

一切都是自显自现自解脱,包括你儿子,我看你还念叨不念叨,好比说他生啥烦恼了,这个烦恼本身就是自解脱,它不可得,它再相续下一个刹那才可得,对不对?但是它不相续,那两个小时他烦恼了,他已经过去了,已经解脱了,他再造烦恼,他自己又造了,但是他那已经解脱了,对不对?但我们强执它的时候,我们造种种作为的时候,生起来烦恼的时候,那是我们自身在人家烦恼之外,我们又制造了一个烦恼。

一切念头生起本身就是解脱,因为它是无常的,因为它不可得,因为它是随心业而显的,因为它是自业他业的强执而显现一个的念头,它是无自性的,那你怎么看它?那我们安排它显现就是圆满,显现就是清净,显现就是慈悲,多好啊!

有些人的习惯你可以提醒他,但你不能反复地去诅咒这个东西,就是把这个事儿当真,你可以祝福他。比如这个人有点什么不好的地方,你先祝福他,然后说你这个地方你应该觉悟,Ok。他再不觉悟,你觉悟就行了,对不对?我们因为别人的业力而烦恼,那太不觉悟了,别人的烦恼本身就是我们觉悟的好时候嘛,对不对?别人就是菩萨了。你因为别人的烦恼而烦恼,那别人成魔鬼了。所以,在阿弥陀佛这儿就是如来会,对不对?个个都是唤醒我们觉悟,个个都是我们唤醒对方觉悟的机会。

这样念佛方便。自念佛自解脱,念念自解脱,念念实圆满,念念解脱,念念无牵挂,念念无挂碍。没有烦恼了是真感恩,没有烦恼了是真知恩,没有烦恼了是真报恩,烦恼重重不是学佛的人,是谤佛的人,是灭佛的人。现在开始学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慈法法师       自性)(五明学佛网:慈法法师       自性)  

 赵跃辰居士:七十空性论今诠 导读 4.自相、自体与自性 

 净界法师:运用自性清净破除障碍 

 慈法法师:三种观察必然往生 

 济群法师:从住持三宝到自性三宝 

 楼宇烈教授:禅宗“自性清净”说之意趣 

 演培法师:解深密经语体释 无自性相品第五 

 慈法法师:《大方等大集贤护经》讲记 大方等大集贤护分嘱累 

 慈法法师:《大方等大集贤护经》讲记 大方等大集贤护分觉寤 

 慈法法师:《大方等大集贤护经》讲记 大方等大集贤护分随喜 

 慈法法师:《大方等大集贤护经》讲记 大方等大集贤护分不共 

 慈法法师:《大方等大集贤护经》讲记 贤护分现前三昧中十法 

 慈法法师:《大方等大集贤护经》讲记 大方等大集贤护分甚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