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佛教问答

 如何通过做慈善完善自己的心灵


   日期:2014/6/26 22:4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问:我是“慈慧”的志愿者。在我实习过程中,真正接近那些老人的时候,才体会到他们的孤独无助。但同时我也看到,有些人做志愿活动时,觉得这些只是世间法,和自己追求的出世间法不一致,而且有人也不愿意接受制度的管理,比如要做些统计什么的。但我个人认为,亲自做慈善,是能够实践菩提心的。我想请上师开示,该如何通过做慈善完善自己的心灵?

索达吉堪布答:我做慈善的时间不长。刚开始的时候,是一个女孩的信触动了我。

那时候她在读中学,因为家里没钱,读不下去了,于是给我写了一封信,托人转交给我。当时我正在汉地,回去也没见到那封信。为了读书,她又写了第二封信。这封我收到了。

信里说:“我很想用自己的智慧来过自己的生活,但我家里实在太穷了,没办法供我读下去。听说您是一位堪布,能不能帮帮我……”信末,她留了一个隔壁的座机电话号码给我。

此前我没有资助过贫困学生,但读了信以后,我辗转找到她,并开始给她资助。现在她已经毕业了,在我们甘孜州白玉县做医生,对我非常感激。

这件事改变了我很多观念。以前我认为,只要自己修行、自己行善就可以,是她让我开始做起了慈善。那天我对她说:“你的那封信,让我后来资助了一些人,也改变了一些人的命运。”

那这些是不是世间法?是。你去看望老人,去关怀他们,这些也是。但一个求出世间法的人,有没有必要做这些?有必要。

虽然你修的是空性大悲,但要落实它的话,无非是落实在这些地方。

然而,当你去落实的时候,可能会发现自己的悲心远远不够;或者偶有所得的时候,你又会深深地激励自己去修行。所以,世出世间并不矛盾。当然,我们也不是天天做这些,不修佛法。

做慈善要不要管理?

我认为,合理合法的管理是需要的。就像你们国学班,像我们的慈慧、菩提学会,虽然大家都是佛教徒,都是想行善的人,但不管理也不行。包括我们出家人,甚至是仁波切、上师,也都需要有管理。以前上师如意宝在世时,对学院的许多堪布、活佛,也有相应的管理。所以,合理的管理很重要。

没有管理,即使行善,也不会做得尽如人意。“六一”儿童节大家都去给孩子送花,“老人节”又都去照顾老人,但完了以后呢?没人管了。所以,所谓细水长流,行善也要用管理保证大家那颗助人的心持之以恒。

我常说“慈善是心”,当我们有了行善之心,一有机会就做慈善,也就顺理成章了。在座的都有行善的能力,而我们身边也有需要帮助的人,可是,如果你没有一颗利他心,即使擦肩而过,也看不到那些可怜人,看不到他们的痛苦。

若是佛教徒都这样,还有谁会关心他们?

我们常常认为自己是大乘菩萨,但是不是菩萨,不是口头上说,而是要见诸行动。基督教没有太广的教理,但实际行动中却在为宗教、为众生奉献,这比我们为自己修行更有说服力,更能体现一种慈善的力量。

刚才那个道友说,他在印度金刚座发愿做善事,这非常好。不管是病人、老人,能帮多少算多少。我只有帮助五个人的能力,那我把这五个人的事情做好,五年十年,把事情做圆满;我能帮十个人,那就帮十个人……什么都不做的话,天天为自己,人生也就过了。

其实我们拥有的财富和地位,一方面是自己前世的福报,一方面也跟众多人的帮助有关,得到以后,只是独自受用不回馈社会,因果上是说不过去的。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索达吉堪布       慈善)(五明学佛网:索达吉堪布       慈善)  

 其它:佛教的慈善事业和生命关怀(李海波) 

 温金玉教授:佛教慈善事业的思考 

 温金玉教授:慈善:佛教承担的社会责任 

 温金玉教授:慈善:佛教与当代社会互动的前导 

 温金玉教授:佛教慈善事业与和谐社会建设 

 温金玉教授:佛教慈善既要解身苦 更要解心苦 

 温金玉教授:慈善是佛教承担的社会责任 

 温金玉教授:佛教慈善:城市文明的一道风景 

 陈红兵教授:论佛教慈善向生态环保的拓展 

 陈星桥居士:关于佛教慈善的若干思考 

 道坚法师:中国佛教的慈善事业 

 荆三隆教授:佛教慈悲理念溯源——兼谈当代中国佛教的慈善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