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读《孟子》为何令人精神抖擞


   日期:2014/7/1 20:2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每读《孟子》,都会立即感觉精神抖擞,昂首挺胸,一种以德抗位、傲视王侯的凛然浩然的大丈夫之气充溢全身。但对于孟子的“浩然之气”到底是什么意思,始终有些懵懂,处在似懂非懂之间。昨天晚上反复阅读这段文字,昼思夜想,终于有所体悟,今写出来与大家分享,同时也请诸君不吝赐教。

读《孟子》 令人精神抖擞

孟子(资料图 图源网络)

一切解释都应该在具体语境中体悟,否则是无法把握其精神实质的。孟子的“浩然之气”是在回答弟子公孙丑的问话时说出来的。下面我们把这段文字原文引录下面,再仔细揣摩分析之。

(公孙丑)“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矣。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为理解方便,把大意翻译出来再简析之:孟子弟子公孙丑问:“敢问老夫子您最长于什么?”孟子回答道:“我长于理解人的话,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公孙丑问:“请问什么叫浩然之气?”孟子说:“很难说清楚。这种气,最广大最刚强,要一直长期培养而不要损害它,就会充满天地之间。这种气,要配合正义与道德,如果没有正义与道德,就会馁败软弱了。是长期积累正义感而产生的一种精神。不是偶然的正义行为所能取得的。只要行为有一点有愧于心的地方,这种气就馁败消失了。所以我说‘告子不知道义’,因为他把义看成是身外之物。一定要在有事的时候,不要停止这种精神气质的,内心要始终想着这种精神气质,也不要故意拔高这种精神气质。不要像宋人那样。宋国有个人可怜他田里的禾苗不高而去拔高,累得很疲惫的样子回家,说:‘今天可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儿子急忙赶到田里一看,禾苗都干巴了。天下人不揠苗助长的人很少了。以为培养这种正气没有好处而放弃的人,是不耕种田地的人,故意拔高夸大这种精神气质的人,便是揠苗助长者。不但没有好处,反而又损害了这种精神气质。”(作者:毕宝魁)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孟子       精神抖擞)(五明学佛网:孟子       精神抖擞)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六编《儒典 

 欧阳竟无居士: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六编《儒典 

 宣化上人:因为这个,所以在中国有个孟子。 

 净土法门法师:孟子「天」是指谁?是谁「行拂乱其所为」? 

 戒色180天精神抖擞,谁知一撸回到解放前 

 净土法门法师:《孟子》开篇简介 

 净土法门法师:《孟子》宗旨简介 

 孟子收礼取之有道拒之有理 

 孟子认为当一名学生要具备四个条件 

 孟子认为当一名老师要具备四个条件 

 亚圣 孟子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孟子主张性善,荀子主张性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