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淫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明贤法师:问提天下皆知


   日期:2014/7/8 0:1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明贤法师《中观见与道德经》:问提“天下皆知”

  天下闻名就一定是好事吗?人们充满侥幸,以为知名度就是价值。孰不知价值背后,恶与不善在横行。

  “道常无为,初无美恶;才涉有为,便有美恶。贵在无为而成,不言而信,故次之以天下皆知章。”(范应元《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华东师大出版社。)有些读本编辑者将此章编入“治国”篇,也不见得就比放在这里好。从行文情况看,先说道体,再说作用,十分妥当。其方式与中观体系中先说“自受用无性身”,再说“他受用功能”颇有相似。

  第1句,是说:自古圣贤及“修行之人”,皆体前文所说的“道”而运行于天地万物之间,这原本是好事。而倘使有那样的“修行人”,虽亦顺乎万物自然当行的理路,但却“矜(jīn,自夸而怜惜)之以为美,伐之以为善”,令天下皆知,则必生恶与不善。如中观“精进性无罪”相似,一旦产生我慢类的歧变,则早已不是“精进”了。

  “天下皆知”,可理解为“令天下皆知”,也可理解为“天下皆知则善亦成恶,善亦成不善”,不光只是提倡“阴德”,也是说明世人“矜伐美善”的普世陋习,足以令美成为恶,善成不善,这当然是对修行人的警示。“世俗人居有为之迹,虚名不足尚;圣人处无为之道以御世,功不朽而真名常存。”(憨山大师《老子道德经解·上》。)世俗人不舍“矜伐美善”之习,必引修行种种障违,终为世间所损毁。

  美,是人心愿乐欲闻而进取的;恶,是人心所厌离而疾憎的;美恶言“喜怒”,善不善言“是非”。喜怒同根,是非同门,不可单求偏举。天下人以适己意者为美,不知在我以为美,而在彼则并非全美矣!如东施所效之颦,实不美且丑恶。

  善恶之名、美丑之别,对待而有,在“名”则是有无,在“事”则为难易,在“物”则为长短,在“位”则为高下,在“言”则为音声,在“行”则为前后,相因而存,凡物皆然,皆有为之迹。若以大道观之,本无美与不美、善与不善,世人不识道理,妄起分别,取舍好尚,故有美恶之名。

  况且,倘若世上的人都只对某种事物的好处表示欣赏,那么,遭厌恶的事物也就太多了;而人人都知道怎么做是善巧的,这种善巧行为就不再是善巧的了!

  第2句,“顺乎万物自然当行的理路”,则“道”的世间功用全然展开。矜伐之,则善恶必当改变性质,不予矜伐,则天道施张,一切安和。而人的个性,唯有“处无为事,行不言教”,才能安获“不矜伐”的保障。

  此句“相生”实即《中观论颂》中的“不生”。如“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与《中观论颂》“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中观论颂》,龙树菩萨造,第一偈)相比,“相生”多是“实体间的条件促成”,“不生”多是“非实体间对应的如幻联络”。

  前者正如南传佛教的阿毗达磨(梵语Abhidharma的音译﹐或译为“阿毗昙”。指解说和论证佛经义理的一种体裁﹐成就佛教智慧的手段。

  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十七:“阿毗昙,或言阿毗达磨,或云阿鼻达磨,皆梵言转也。此译云胜法,或言无比法,以诠慧故也。”‚指佛教三藏中的“论藏”。唐玄奘《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优波厘持律明究,众所知识,集毗奈耶藏。我迦叶波集阿毗达磨藏。”)典籍所记载的佛教古典物理学所提到的“混合空间”的概念一样,有太阳照射的白天吸收阳光,而在夜晚变成黑暗的,这即是所谓“混合空间”,其本身不是“绝对”或“相对”的,它只是一种媒介物,我们只能对其做关连性的说明。

  就像时间,没有绝对时间,必须与其他事物相关连,才可以说明得了。因此时间是个“指涉实体”(时间是个指涉实体,因为它是根据非时间的别的东西来确认,当我们看着手表,并确定时间在度过,其实只有手表上的秒针在转动。

  秒针并非时间,但我们都根据秒针的移动,去说时间在度过。秒针转了一圈,我们说过了一分钟,这是一种有效的指认。时间要由改变中的混合因素加以指明,在一般人的概念中,时间的确是存在的,任何事物的独立发展都留下了它的烙印。

  但它确实存在吗?当你试图去指认它的时候,会发现:没有任何一个事物能独立代表它。是不是绝对地无法代表呢?相对世界中是否根本不可能产生绝对呢?这又涉及到了“实相”或“实际”的问题,譬如一个人,你找这个人单独的一个状态或一连串的单独状态是找不到的,但你可以谈他的功能、作为,这是有意义的。

  因此,时间是个指涉实体,其功能作为是有意义的,就像只有因指才能见到的月。在全新的自然科学界,物理学家们让“心”参与到前沿科学的研究中,结果这种参与性的观察导致了对于“相依而生”理论的再三确认。最新的科学证据指明:具有持久性质的基本个体没有绝对的真实性。

  就像我们对某一事物美与丑的评论,假如承认事物的美并非绝对——美是相依而生的,那么我们将得以解脱痛苦。不绝对,来自相依而生,这使我们更加接近实相,使我们对于时间与空间的起源,不再寄托于有限或无限的遐思、独立或众多的假想。因为,相依而生是缘起性,已充分说明了事物独立实有的虚伪性。),要根据别的非时间的东西来确认。

  如手表的秒针,并非时间,但你可以根据其移动,确定时间在度过。五秒、十秒,都是有效的确认,但秒针本身仍不是时间。如同“有无、难易、长短、高下……”之间,因为借用“指涉实体”的关连作用来确定两者间的差异性,但这并不能同时认定“有无、难易……”的诸物就是实物。其“实有性”并不能获得证实。甚至,只得到了非实有的验证。

  那么,《道德经》中的“有无、长短、高下”,与中观的“生灭、来去、一异”,同样依于非实有物的世间。此点甚至与阿毗达磨的“混合”概念一样,都只强调了媒介物之间的关连作用,都只能借“指涉实体”去了解,此外从未强调“相对”或“绝对”实体的实有体性,当然也不会依附于某类实体的人事关联。

  这不就是禅门“因指见月”(《楞严经》卷二:“佛告阿难:汝等尚以缘心听法,此法亦缘,非得法性。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若复观指,以为月体,此人岂惟亡失月轮,亦亡其指。

  何以故?以所标指,为明月故。岂惟亡指,亦复不识明之与暗。何以故?即以指体,为月明性,明暗二性,无所了故。汝亦如是。若以分别我说法音,为汝心者,此心自应离分别音,有分别性。譬如有客,寄宿旅亭,暂止便去,终不常住,而掌亭人,都无所去,名为亭主,此亦如是。若真汝心,则无所去。

  云何离声?无分别性。斯则岂惟声分别心,分别我容,离诸色相,无分别性,如是乃至分别都无,非色非空,拘舍离等昧为冥谛。离诸法缘,无分别性,则汝心性,各有所还。”)的指涉吗?

  看来,中观见与《道德经》对于“无实体的因果联络关系”,同样作为“修道”与“为人处事”的保障性规则,就如《清净道论》的“护卫禅”(四护卫禅,巴利文:caturarakkha-bhavana,为四种禅修方法的合称:佛随念(念佛观)、慈心禅、不净观、念死无常。四护卫禅在上座部佛教中极为盛行,被认为可以帮助修行者克服修行中的各种障碍,以达到涅槃解脱)。

  而《道德经》则直接指向了“处事”和“言教”,来作为修行者的指导,即: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处无为之事,是虚心应物而用以体道;行不言之教,是循理利物、而如四时百物之理而配天行道,则无不当的言教。处事不造作、身教不空谈,这是精确合宜的利他之行啊!

  第3句,“顺乎万物自然当行的理路”。为何圣人只处无为之事?因为自然已具足,“为”则败也;为何圣人只行不言之教?因为从当下智慧已自备,“为”则伪也;为何功成而弗居呢?因为功用由诸事物而显发,功用由彼诸事物而成就,无可居故不居。由此而自然引发第4句。

  第4句,虽有成物之功,但功成而不居。不居功,所以功不朽。不尚其名,故真名常存。按“人谋”而言,假使功在于己,则功不可长久;按天道而言,漫不经心于功德美名,是庄子“天道”的逍遥态度。是“以天下之德比圣人之德,文意双关”(憨山大师《老子道德经解·上》),所以庄子对此解释颇多。

文字来源:明贤法师著作《中观见与道德经》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明贤法师       天下皆知)(五明学佛网:明贤法师       天下皆知)  

 明贤法师:走向未来的信仰 

 明贤法师:众生世界历史大观 

 明贤法师:一位僧人眼中的《法海你不懂爱》 

 明贤法师:一位求法者的修行因缘 

 明贤法师:写清流 

 明贤法师:文化背后的文化 

 明贤法师:述说佛经中的五个“不” 

 明贤法师:软性尚礼与硬性尚法的对抗——地铁打斗与江南st 

 明贤法师:末日谣言真的“末日”了吗? 

 明贤法师:明月可谓圆满,人生难说目的——2012中秋示北 

 明贤法师:明贤历年与诸师友贺年词 

 明贤法师:明贤法师:人生难说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