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遇到佛法能信、能发愿、肯念佛,这个人就是有大智慧的人


   日期:2014/7/15 19:59: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摘自《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75  2014年7月13 讲于 台南

我们要记住:大乘经教佛常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人身难得,我们这一生得人身,佛法难闻,我们闻到。不但闻到,还闻到净土法门;不但闻到净土法门,我们还遇到夏莲居老居士为我们会集的《无量寿经》。

会集本会集得好,史无前例。佛经刚刚传到中国,翻译的时候就有会集。你看宏琳法师他的答问(《幻住问答》)讲得非常清楚。但是会集的圆圆满满,没有丝毫缺陷,可以说这部《无量寿经》,在佛经翻译会集当中,它是第一名。真正每一个字都是原译本的经文,没有更换一个字;五种原译本里面有的,这个本子上完全具足,没有欠缺;重复的完全统统都化为简要、精要。但是虽然是精要,字字句句都是经典的原文,让人没话说,真经。

佛为什么多次宣讲?我在前面报告跟诸位提出过,我们看到弥勒菩萨“龙华三会”,释迦牟尼佛早年间,在这个世界上住世八十年,这一会就是一次办班教学。释迦牟尼佛一共办班教学三百多会,就是三百多次。每一次时间长短不定,听众对象不一致,所以讲经有出入,特别显示在这部经上。

古大德告诉我们,至少佛讲这部经重复三次以上,从哪里看的?从原译本经文里头“愿文”看到的,“愿文”是决定不应该翻错。五种本子,居然有两种是二十四愿,有两种是四十八愿,有一种是三十六愿。不管怎么翻,不可能会有这种错误。如果是四十八,那五种本子都应该是四十八;如果是二十四,五种本子都应该是二十四,不能有这么大的出入。

所以这个是佛多次宣讲,不是结集的问题,不是翻译的问题。是佛原来讲的不一样,阿难结集的时候,照着原来所讲的统统复讲记录下来,流传给后世。五种本子读起来困难,所以有会集的必要。

会集,从佛经到中国翻译的时候,就曾经出现过,那个时候不叫会集,叫“合经”。就是几种经合在一起,就是现在讲会集的意思。

“龙华三会”,这个“三会”,我相信第一会为菩萨说的,对象是菩萨;第二会对象是小乘,声闻、缘觉;第三会对象是六道众生,应该是这个“三会”。“三会”当中都会讲《无量寿经》,因为《无量寿经》什么样根机都契,没有不包容的。凡夫学它一生能成佛,二乘菩萨那还用得着说吗?

那你要说上上乘人还要学这个吗?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文殊、普贤他们怎么成就的?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成就的,那就是上上根人应该学。又何况在《华严经》末后,普贤、文殊十大愿王导归极乐,那是哪些人?全是法身大士,华藏世界的法身大士。文殊、普贤两个带头,率领他们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参学,向阿弥陀佛请教。那这还有什么话说,从等觉菩萨到地狱众生平等得度,这还得了吗?!

遇到不容易,遇到了要是当面错过那叫真可惜了。

遇到怎么办?一定要像海贤老和尚一样万缘放下。遇到心就定了,不再有妄想了。一个方向,一个目标,就是求生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这是自己成就。另外我们要报佛恩,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我们发过这个愿。用什么法门来帮助众生成就?就用这个法门。如果不是用这个法门,夏莲居老居士、黄念祖老居士没有必要到这个世界来,包括海贤老和尚也用不着这么辛苦表法。

从这个地方我们能体会到诸佛菩萨无尽的慈悲、无尽的方便,在在处处劝导我们要深信不疑,要坚定发愿求生,真正在一生当中圆满成就。我们真的得度了,佛菩萨的愿就满了。大事因缘无过于这一会;这一会,大事因缘当中的大事因缘。

下面讲十六正士,除了贤护之外,都是他方世界来的。

【解】又“贤护”表如来善护念诸菩萨。

“表”是表法,名字的意思好。

【解】一乘愿海,六字洪名,三根普被,万类齐收,正是贤护之义。

“贤护”什么意思?一乘,佛法里面最高的了。我们常讲大乘、小乘,小乘是阿罗汉,大乘是菩萨。一乘是什么?一乘就是成佛。“愿”是如来的愿,“海”是大的意思,这个“愿”广大没有边际。

诸佛都希望一切众生快快成佛,用什么方法?”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

海贤老和尚给我们做出最好的榜样,他不认识字,一生过的非常辛苦,生在农村,不是富农,是贫农,兄弟姐妹五个人。他在十二岁的时候遇到旱灾,这旱灾收成没有了,怎么办?父亲讨饭养家,你说多辛苦!很不幸路上遇到土匪,被土匪打死了。然后我们想想,他母亲多辛苦,带着五个小孩,把五个小孩都养大了。海贤好像是老三,他上面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所以从小没有念过书,不认识字。二十岁,他们一家都学佛、都信佛,母亲跟他商量,劝他出家。他的秉性老实、听话、真干,人非常厚道、诚实、恭敬,虽然没有念过书,是个孝子,接受妈妈的劝告,妈妈也是从小就吃素。

出家之后,他的师父传戒和尚(法名叫传戒),看到这个小孩诚实、听话、聪明、勤奋,这种人不好找,为什么?具足这个条件好教,这人肯定能成就。所以给他剃度,就教他一句话——南无阿弥陀佛,教他一直念下去。他听话,这一句佛号念了九十二年。二十岁师父教他的,他就开始念,一百一十二岁往生,念了九十二年,九十二年叫不拐弯。不拐弯是什么意思?没有掺杂,没有改变,真的一句佛号念到底。

……

我昨天看到一张最近传来的碟片,前面所看的漏掉了几句,这个片子里头补上了,这几句话非常重要!老和尚自己说:我年岁大了,一百多岁了,住在这个世间很麻烦,麻烦别人不好。他要往生,对这个世间一点牵挂都没有了,放得干干净净。所以他说,我的灵魂到极乐世界成就了;也讲到他的成就将来会传遍全世界。有这么几句话,这是现在我们在碟片上没看到的。应该是他讲的时候是给一些居士们讲的,讲人家用录音把它录下来了,还记了有日期。现在把这个补进去,我们会把它传到全世界。

所以我劝大家,这个碟要把它当作《无量寿经》来看待,一天看三遍,念一万声佛号;一年就一千遍,一千万声佛号,这个功德往生极乐世界够了,就成功了。关键在放得下。如果还有牵挂放不下的去不了。要真放下,成佛是大事,这老和尚常说,其他全是假的,没有一样是真的。

六道、十法界都是一场梦,《金刚经》上讲得好,真话不是假话,“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记住《金刚经》上这一句话,六根在六尘境界起心动念。你就把这首偈回味回味。我记得我早年住在台北时候,我把《金刚经》这些偈印在透明的纸上,印成小张,我送人,叫人家贴在电视上,看电视念这四句偈,“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假的不是真的。

这个世界是假的,十法界也是假的,统统放下,一心专求西方极乐世界,专念阿弥陀佛。到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一生就成佛了,没有比这个更快。所以六字洪名三根普被。三根:上上根人,法身菩萨;中等根人,三乘菩萨;下根,六道凡夫。统统齐收,所谓万类齐收,一个都不漏掉,这叫贤护。贤护的德号广大没有边际,像大海一样,其深无底,其广没有边际。中国古人所说的,“大而无外,小而无内”,都是赞美性德的,这是贤护菩萨的表法。

【解】又“善思惟”,表正智明了,深信佛慧,并表法藏因地五劫思惟,结得大愿之胜因。

遇到佛法能信、能发愿、肯念佛,这个人就是有大智慧的人。

同时他第二个表法,是表阿弥陀佛在因地的时候(没有成佛),行菩萨道、修行的时候,五劫思维,他有大愿,想普度众生,向老师请教:有什么方法?老师教他:你认真去参学。到哪里去参学?十方一切诸佛刹土。参学的目的是舍人之短、取人之长,十方诸佛刹土里头好的,你统统记住;你觉得不好的,就不要它。将来你成就的这个道场(极乐世界是个道场)就尽善尽美,超出一切诸佛刹土,而成为一切诸佛刹土当中的第一道场。所以诸佛菩萨赞叹阿弥陀佛是“光中极尊,佛中之王”,就这么来的。他用了多少时间?五劫思维、考察,总结成四十八愿,这是极乐世界殊胜之因缘。没有这个参学,就不可能有极乐世界。这是诸佛如来没有想像到的,他想到了。

【解】“慧辩才”,表明信佛慧,辩才无碍。

“明”是明了,不是迷信;“明”是有真智慧,有真智慧,相信佛的智慧。佛的智慧是圆满的,佛的辩才无碍,真正难不倒!

无碍辩才是自性里头本自具足的,不是从外来的,这个东西学不到,只有明心见性就得到了。

【解】即经中“演慈辩,授法眼”,“常以法音觉诸世间”之义。

佛菩萨一切时、一切处,众生有感,他就有应。他应身做什么事情?就是表演。“演”是表演,身教,慈悲;辩才。“授”是给予别人的智慧,帮人破迷开悟,帮人学得智慧,这个得相信才行!

佛怎么教我们?跟我们祖宗、古圣先贤教学的理念相同、方法也相同,跟现在的科学不相同。它的理念是“一门深入,长时熏修”;它的方法是“读书千遍,其义自见”,总的一句话来说(谚语所说的)“熟能生巧”。东西一定要熟,熟透了,智慧就现前、辩才就现前、神通就现前;最怕的是心不清净,心不清净,一事无成!

所以我们的经题,经题讲的是自性。自性什么样子?“清净、平等、觉”,这就是真心,本来有的。我们的清净心现在被染污了,被名闻利养染污了,被五欲六尘染污了,被烦恼习气染污了,所以学世间法还勉强,学出世间法学不到,假的!学一辈子也不是真的,来生还是搞六道轮回。

比“清净”更高深的就是“平等”。有“平等”一定“清净”,有“清净”未必有“平等”。清净心是阿罗汉证得的,小乘的阿罗汉、辟支佛清净心证得了,但不平等。为什么不平等?他还有分别、还有起心动念。不分别、不起心、不动念,平等心现前了。“平等”达到这个水平,就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就是“觉”字。“觉”就是彻底觉悟了、见性成佛。所以这五个字,“清净”是阿罗汉,“平等”是菩萨,“觉”是佛,学佛不就学这个吗?!从哪里下手?从“清净”下手,这顺序不能颠倒,一颠倒全完了!决定是第一个,“清净”;第二个,“平等”;第三个,“彻悟”,才能“常以法音觉诸世间”,这就是讲经、教学。讲经、教学是“觉诸世间”。这个“诸世间”就是十法界、就是六道,帮助六道、帮助十法界众生觉悟回头,是这个意思。

【解】“观无住”,(见《唐译》。《魏译》作空无)表经中“譬善幻师,现众异相,于彼相中,实无可得。”

“观无住”教给我们:你可以观,但是要“无住”。“观”代表什么?眼见色,“见”就是“观”;耳闻声,“闻”就是“观”;鼻嗅香,“嗅”就是“观”;舌尝味,“尝”就是“观”,六根对六尘境界,用一个字就是“观”。

眼见色了,你起心动念了、分别执着了,顺自己的意思起贪爱;不但贪爱,还要进一步,要占有它、想得到它,这就生烦恼了,这就心住了相了,你动了念头了。这什么?这就造业了!

业有善恶,如果是善业维系在伦理道德(佛家讲戒律),在这个标准里头叫善业。善业感三善道,你来生之后三善道就相符,你造了善业;如果是恶业,那来生就三恶道去了。遇到财、色、名、利,违背了伦常,违背了义理你占有它、拥有它,叫造恶业;以正义的心,合情、合理、合法你占有它,这是善业。不管你是什么业,总的一句话来说,你造轮回业!三善道跟三恶道是轮回业,错了!怎么可以干这个事情?!

佛菩萨应化在世间,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怎样?无住!没有把这个境界放在心上。所以他能够教化众生,他能够处理得正确。理事给你讲清楚、讲明白了,心里头痕迹都不着。就是说决定不能把它放在心上,这叫功夫。修行人到有功夫,功夫就得力了,这真有受用。功夫得力的时候怎么?不造业了!那么他来生决定在西方极乐世界,他决定不再搞轮回了。在这个世间,无论受什么样的冤枉、吃什么样的亏、受什么样的伤害,都不放在心上;放在心上是恶业,为什么?你会起怨恨、你会起报复,那就是生生世世没完没了,这报来报去,那真叫迷惑颠倒。所以要像老和尚一样能忍,人家打他两耳光,能忍;吐他的一脸吐沫,能忍!不跟他计较。这是什么?不造轮回业,根本不要放在心上。

老和尚说这些话是给我们听的,他自己心地干干净净,丝毫没有染着。忍辱,连忍辱的相都没有,他心里头多自在,法喜充满!心里只有一句佛号,除一句佛号之外什么都没有,这是我们要学习的。

我们每一天看,到哪一天真看懂了,真看懂了就是你觉悟了,你才能应用到日常生活当中,你真的得自在了,你真的解脱了。在财色名利里头解脱了,在五欲六尘里头解脱了,不再造业了,极乐世界安安稳稳的取得了。

取得,第一个境界是“功夫成片”,就是贤公老和尚所表演的功夫成一片了。这“一片”没有妄念了、没有杂念了,只有一句佛号了,别的都放下,这叫“成片”,“见思烦恼”没断。这个时候阿弥陀佛会现身来告诉你(就是说你有这个条件,见佛的机会有了),佛会来告诉你,你寿命还有多长,到你命终的时候佛来接引你往生。你清清楚楚、明明了了,等于西方极乐世界已经注册了,时候到了,佛就来接引你去。这个时候有一等人,他寿命不要了,向阿弥陀佛请求寿命不要了,现在带我去,可不可以?可以!你真请求,阿弥陀佛也会带你去,跟你约定时间什么时候来接引你往生,这种例子很多。

海贤老和尚这样的人,这样的禀赋超出一般人,老实、听话、真干,真诚心、清净心、恭敬心。他有这三个心,我的估计顶多三年,他二十岁师父教他念佛,二十三、四岁他就念到这功夫。念到这功夫就见到阿弥陀佛。这是大势至菩萨所说的“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这是“现前”见佛,你身体在,“现前”见佛。

我们净宗初祖慧远大师一生四次(见佛),通常一般念佛往生的人至少是三次。第一次就是说佛来给你授记,告诉你什么时候往生、什么时候来接你、再有多少年,给你信息,这第一次;第二次是在往生前,一般是三个月,或者是一个月,或者是半个月,佛来了,告诉你确切的日期,你好准备后事;到时候,往生那一天他来接引你,你也没有断气,都叫“现前”,所以“现前见佛”一般都是三次。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遇到佛法       大智慧)(五明学佛网:遇到佛法       大智慧)  

 其它法师:超越生死的大智慧(文定法师) 

 传喜法师:历法中有大智慧——冬至蒙山法会开示 

 大家一定要懂得这个人生的大智慧 

 我们要有大智慧才能有大肚量 

 佛音讲堂开示:一部《心经》居然有​这么多的大 

 金刚经这句话,暗藏着大智慧,助你​破迷开悟 

 《金刚经》里的大智慧:无诤三昧 

 论语大智慧:真正的君子都有这5种特​质,看看 

 宣化上人:这两句咒一起念,能令人开大智慧,得大安乐 

 索达吉堪布:念文殊菩萨能开启大智慧 

 一个人可以有痛苦过失败过,但不要放弃,​这些 

 有人只是小聪明,有人则拥有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