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洛桑陀美仁波切:学密的人必须守持戒律和誓言


   日期:2014/7/20 10:08: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很多人对藏传佛教理论的完整性和针对性不了解,把显宗、密宗割裂开来,认为修显就不能修密,修密就不能修显,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其实显密是圆融、不矛盾的。不管您选禅、净、律、密、教哪个宗派,凡是修大乘道,从一个凡夫到成佛,其内涵都是相同的,只是修法的名词上有差别。显宗的戒律也是密宗的戒律,而密宗的三昧耶戒是在灌顶时受的。实际上密宗的戒律包括了比丘戒、比丘尼戒及大乘菩萨的二十条根本戒律。显密的不同点在于证悟空性的方法不同。显宗有逻辑推理的办法,在修行期间,要先净罪集资。而密宗中有很多方便的办法。由于不能公开灌顶,所以显得有些神密。再从现象上来说,显宗认为肉眼所见的所有物质都是不清净、属于轮回的。而密宗从初入门就教导世间所见的一切都是佛的坛城。将男女老少观为勇士、空行、护法,一切观为清净,并有能证明这些的办法。修显可同时修密,显反对密、密不接受显都属智慧不够、理解不到位造成的。这种认识在佛法里属于谤法,对往生和成佛都将是大障碍!   

佛经里讲:天上有日月,地上有两宝。指的是显宗大乘法和金刚密法(金刚——坚固,不可分离之义,慈悲和智慧不离等等)。“乘”是运载工具之称,运载无量众生出离苦海,一船同载六道众生,没有比船更大的工具了,大乘和小乘教,虽然都是佛教,但信仰对象、追求目标、思想境界、价值观念、智慧见解、行为准则各方面具有很大的差别。比如说小乘是小独木船,那么大乘是航空母舰,密乘法是航空母舰上的航天飞机,因此佛陀说:无显不入道,无密不成佛。所以,显密双修是如来正法,我们修行者,外修闻思戒,内修菩萨道,密修圆满法。“外修闻思戒”指的是小乘戒律,包括五戒十善清净;“内修菩萨道”是发菩提心、受菩萨戒、行菩萨道的意思;“密修金刚乘”指的是密法的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这三乘法都是应机教化的方便法门,没有一样不重要,这三乘法,完整了佛陀的教义。佛法是路,上师是树;人生只有一条路;一条路上多棵树;有钱时莫忘路;缺钱时靠靠树,幸福时别迷路,休息时浇浇树。  

学密的人必须在显宗的出离心、菩提心、见空智慧基础上进入密法,如果没有显的基础,密亦无所谓密。三根本是进入密法的必经之道,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显宗的扎实基础,密法的宫殿就建立不起来,显、密是统一的。所以,在显宗旳基础上完成了前面的课程后步入密乘才是正规的。在进入不可思议密法的深海中,祈求上师加持,将成就之源的誓、戒、行看作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  

进入密乘的第一步就是亲近上师,不能违背上师,这是不动金刚戒中的第一条,就是上师戒,非常重要。 

第二条,不能泄密。学了东西不能随便说、随便传,没有信仰的人不能学密,似懂非懂的乱说是违戒的,会造很大的业。有的人未经上师许可,就到处传密法,既不知法的律仪,也不知上师传法的严密,还以为自己在弘法,殊不知已严重犯戒。密法注重的是传承,在没有传承灌顶的情况下,你把密法传给别人,不是在帮他们,而是在害他们。

世间以及超世间的一切善法都来自上师,解脱、成佛的一切成就来自上师,沒有上师,谈何成佛?释迦佛就是在前生无量世中亲近上师,不断修法,一步一步修成的。密法的金刚上师就像一个船长,他可以带你进入密法的深海中,不然的话,你只能望洋兴叹。不涉经续深海,不知海底的宝藏。所以,必须广学多闻。

密法是反世俗的,人我执中最主要的是世俗文化形成的知见,开始时生起次第就需要反我执,破除世俗知见。如五肉变成五甘露作主要食品,世俗人认为是最脏的不能吃的东西,经过加持后变成了甘露就可以吃。又如亥母,世俗人认为猪是最丑的、最脏的,但无上密中,金刚亥母是最有智慧、最美的,还有马头金刚等以各种各样的形象出现的,都是为了破世俗知见。丑不丑、美不美、脏不脏等等这些都是我执。

执着是指与世俗的知见联系在一起的迷惑观念,执着就是认定、抓紧不放。比如认为钱是最可爱的,是最需要、最实在的,用手抓得紧紧的,这叫执着。比如爱,认定其爱的对象是可爱的、真实的,其思想感情就象一双手紧紧地抓着爱的对象不放,这也是一种执着。修密法就是为了打破这一点,打破我执,改变世俗观念。比如我们现在按照大威德本尊观想,把自己观想成本尊大威德的身体,站在日轮和莲花上,头饰、身上的装饰、法器等这一切都观想的非常清楚,身上每一个毛细孔发出的光,就象燃烧的火焰一样,越来越扩大……这个充满了整个外面的器世界(山河、大地),有情世界(内众生),把器世界观想成佛国净土,或者观想成五彩缤纷的佛国坛城,里面旳男男女女甚至动物、蛆虫、蚂蚁等众生全部都化为佛菩萨。

学密的弟子是宝器,密法就象狮子奶,一般的器皿是不配的,必须配上宝器,金碗中才能盛狮子奶,各种弟子中宝器是最好的弟子,戒律、智慧和对上师信仰不二,弟子对上师的传承、人品、学问等各方面也应了解。首先看传承有没有问题,是不是很纯正?在西藏,人们很讲究这个,如果有上师要灌顶,那就要寻根究底地考察,这个上师的法流是不是清净?这个上师和他的上师之间守持戒律严不严?有沒有什么问题?考察清楚了再去拜,不然的话是不会去拜的。这样做是符合密乘戒律里的规定的。现在汉地灌顶的上师比羊粪蛋还多,不能信,不可靠。如果戒律守持不好,不但自己要负责任,上师也要背负责任,就象一对牛犁地时,有一个“档搁”,一块木头架,把两头牛的脖子拴在一起,如果其中一头牛掉下悬崖,另一头牛也会被拖下去。就是说如果弟子堕地狱,上师也会堕地狱,上师的责任是不该向这样的弟子传法。

“誓”是誓言,“戒”是禁戒,是禁止的事情。誓和戒有时侯一样,发誓守持禁戒,“誓言”就是受戒吋发的誓愿。特别是在灌顶受密时,上师把金刚杵放在弟子的头上,让弟子发誓,今后犯了戒怎么办?如果犯了就下地狱,粉身碎骨,永世不复。还有受戒时喝的水叫“地狱水”,你在喝前要再三考虑,然后再喝,所以学密的人,如果做不到,就不要受这个灌顶,受了这个灌顶就必须做刭。守戒可以成佛,不守戒就会堕入地狱。这些誓言在灌顶当中都有,也叫做“训诫”。训诫就是教言,是行为各方面规定的准则和要求。

在修密法中,皈依上师求法是入道之门,弟子的成就完全取决于上师。在密乘中,离师无法,离法无成。相应自已的上师是最关键、最根本的问题。亲近上师、善知识,你的根器和成就有了根,枝叶花果自然茂盛。不亲近金刚上师,就像盲人骑瞎马一样,不会有任何成就。我们拜师求法,一定要慎重选择上师,选择后就不能背叛上师。别人说自己父母之过,我们听了就立刻避开。别人说上师的过失,弟子也要赶快避开,无需跟他争论。皈依上师之后,至诚地依止上师的教诲才会成就,你眼中没有这个上师,对上师失去信心,上师再好,诸佛菩萨再来,你也得不到成就,空中楼阁不得佛果。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弟子对上师要一心一意地依止,心地清净,这样才会生智慧。决不要受外界的干扰,遇到点小风浪,心就动摇,就生烦恼,烦恼会失掉智慧,不但修行没有成就,也把自己的慧命断掉了。不管上师有没有过失,或者成就高不高,对弟子来讲都不重要,关键的是你的信心与清净心。你把上师看成佛,就能得到佛一样的加持,看成菩萨,就能得到菩萨一样的加持,你把上师看成凡夫,你就得不到任何加持。对上师有足够的信心,就能得到足够的加持。  

密宗里无上瑜伽有十四条根本戒,无上瑜伽灌顶后一定要护持密乘戒,否则破戒后再不忏悔,必堕金刚地狱。无上即三宝,特指密宗的见解和行为。密宗的见解:指中观论,一切法空性,原本清净等观点。密宗的行为:指显宗无有的方便。我们未受灌顶,没有受戒前,应当观察决定是否入密,如果已受戒后再认为密宗的见行有错误,心中一起此念即犯戒。受戒后,如果我们不通达密宗的见解,就应该祈祷上师本尊。

十四条戒的第一条,也是最严重的一条,就是对金刚上师不能生嗔心,不能诽谤金刚上师。你犯了这条根本戒,其余十三条戒守得再好也无济于事。在密乘里有六种上师,在这里只要指重要的三根本上师,一是给自己灌过任何密乘顶的上师;二是给自己传密法的上师;三是赐佛法最高层的上师,在密乘里这叫三大恩师。

在密宗里,再三要求在没有依止上师之前应该观察上师,然后再依止。若依止后就不能再观察了,不论上师有无功德都不能诽谤,不能嗔心。如果犯此戒而失去金刚上师,想忏悔都无法挽回。再则对上师不能以凡夫心去看待,因为上师是十方诸佛的总体,他代表慈悲喜舍,他是来度化娑婆世界的众生的,在他的心里众生一律平等,没有高低、好坏之分,都是可怜的众生。

皈依以后一定要护持、保护、利益上师的弘法利生,对上师负责任。弟子代表上师的身口意,代表上师的形象。不能用世俗间的贪恋来执着上师,要用清净心来恭敬上师,如果用不清净的心来亲近上师,不但没有丝毫功德,还要下金刚地狱。只有这样,师徒的关系才能真正地建立起来。  

所以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持戒的重要性。由于我们无始以来的习气,完全不犯戒是不可能的,犯了戒后一定要及时忏悔,如不及时忏悔,后果是不堪想象的,是绝对逃不了的,可不慎哉!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洛桑陀美仁波切       学密的人必须守持戒律和誓言)(五明学佛网:洛桑陀美仁波切       学密的人必须守持戒律和誓言)  

 洛桑陀美仁波切:情爱诱惑 

 洛桑陀美仁波切:放下对情爱的贪执 

 洛桑陀美仁波切:西藏人背后挑拨是非为什么少? 

 洛桑陀美金刚上师:《和谐中的智慧》之学密的人必须守持戒律 

 洛桑陀美金刚上师:和谐中的智慧之学密的人必须守持戒律和誓 

 洛桑陀美仁波切:放生的功德 

 洛桑陀美仁波切:如何修忍辱 

 洛桑陀美仁波切:爱心中爆发的智慧,修炼方面重要的两点 

 洛桑陀美金刚上师:学密的人必须守持戒律和誓言(二) 

 洛桑陀美金刚上师:学密的人必须守持戒律和誓言(一) 

 洛桑陀美仁波切:心如止水,不要生气 

 洛桑陀美仁波切:好好活着,因为我们会睡很久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