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曾国藩遗训


   日期:2014/7/20 11:06: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余通籍三十余年,官到极品,而学业一无所成,德行一无可许,老大徒伤,不胜悚惶惭赧。今将永别,特立四条以教汝兄弟。

一曰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人无一内疚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则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二曰主敬则身强。内而专静纯一,外而整齐严肃,敬之功夫也;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敬之气象也;修已以安百姓,笃恭而天下平,敬之效验也。聪明睿智,皆由此出。庄敬日强,安肆日偷。若人无众寡,事无大小,一一恭敬,不敢懈怠,则身体之强健,又何疑乎?

三曰求仁则人悦。凡人之生,皆得天地之理以成性,得天地之气以成形,我与民物,其大本乃出一源。若但知私已而不知仁民爱物,是于大本一源之道已背而失之矣。至于尊官厚禄,高居人上,则有拯民溺救民饥之责。读书学古,粗知大意,即有觉后知觉后觉之责。孔门教人,莫大于求仁,而其最切者,莫要于欲立立人,欲达达人数语。立人达人之人,人有不悦而归之者乎?

四曰习劳则神钦。人一日所着之衣所进之食,与日所行之事所用之力相称,则旁人韪之,鬼神许之,以为彼自食其力也。若农夫织妇终岁勤动,以成数石之粟数尺之布,而富贵之家终岁逸乐,不营一业,而食必珍馐,衣必锦绣,酣豢高眠,一呼百诺,此天下最不平之事,鬼神所不许也,其能久乎?古之圣君贤相,盖无时不以勤劳自励。为一身计,则必操习技艺,磨练筋骨,困知勉行,操心危虑,而后可以增智慧长才识。为天下计,则必已饥已溺,一夫不获,引为余辜。大禹、墨子皆极俭以奉身而极勤以救民。勤则寿,逸则夭,勤则有材而见用,逸则无能而见弃,勤则博济斯民而神祇钦仰,逸则无补于人而神鬼不歆。是以君子欲为人神所凭依,莫大于习劳也。

此四条为余数十年人世之得,汝兄弟记之行之,并传之于子子孙孙,则余曾家可长盛不衰,代有人才。

 

曾氏遗训,在曾家的作用在他死后便显现了出来。

曾国藩的父亲曾书麟育有五子四女。曾国藩居其长。其余依次为潢、华、荃、葆。曾国藩一生清廉,虽然官至极品,是满清入关以来,汉官中的第一人,但他终身严格用《大学》里的八个字来要求自己,他认为:修养是人生最大的谋略,是立身的根本。其弟曾国荃在攻破太平天国首都天京(南京)后,官至一等伯,也算是了不起的大官了,但由于修养不如乃兄,见识不如乃兄,留给儿孙的财产多于教诲,其子孙却不如乃兄之子孙。曾国藩的儿子纪泽后来做了大官,且延之几代而未衰。

曾国藩要子孙记住四条,慎独,主敬,求仁,习劳。可谓用心良苦。

一般说来,君子独处,往往自已反省自己在为人处事上的过失,以便日后改正。小人独处,往往会邪思侵YIN,从而做出一些坏事来,所谓无事生非是也。君子独处的时候很谨慎。小人恰恰相反,独处的时候会做出不好的事情来,一见到君子就会去掩饰,越是想隐藏,反而暴露得越彻底。一个人能够做到做事无愧于天地,堂堂正正,他(她)还有什么理由不心安理得呢。心中没有忧虑,没有恐惧,没有猜疑,这就叫心正。小人恰恰相反,他们由于做了很多见不得人的事,心中充满忧虑,充满恐惧,充满猜疑,整天提心吊胆。所谓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就是这个道理。慎独要做到“诚”。诚就是不欺人,不欺已。不欺人一般容易做到。不欺已,却较难。为什么呢?因为很多人没有检讨自己的习惯。有了矛盾不是从自身方面去找原因,而是想法去从别人身上找不足,从而来掩饰自己的错误,为自己的错误辩护。做人做事不找借口,严于律已,是最聪明的。

主敬,简单地说,主要放在人与事上。对人要恭敬,平等待人,这就会广结善缘。我听说过这样一件事:一个很成功的推销员,晚上已经上床睡觉了,突然想起还有一件业务没处理,于是翻身起床,将衣服从里到外穿整齐,领带打好,袜子鞋子穿好,对着镜子看了一下,头发没乱,然后微笑着拿起电话给客户通话。他老婆说他:“你穿这么整齐谁看得见?神精病。”他说:“你不知道,一个人做事,要在人前人后都要一个样,这样才会无愧于心。”这个例子,既可以说是敬人,也可以说是敬业。不敬人,人也不会敬你,不敬业,就更危险,小的方面说,就会不出成绩,进而有失业之忧。大的方面来说,一生都不可能在事业上取得成功。不然怎么会有“天道酬勤”一说呢。

求仁,就是心胸要宽厚些。心胸狭隘,就会容不得人。看人家做事,横竖都是错。把人看得一无是处。于是总想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于是有了指责,有了争吵,有了矛盾。从哲学的角度看,任何一件事,都存在着两面性。对与错同时并存。这是对立的统一。你认为对,其中难道没有错的成分?你认为错,就没有对的成分?你判断对与错的标准就那么正确吗?如果标准错了,结果会正确吗?更何况,根据我国《民法通则》规定,一个智力健全的人,到了18岁,便有了完全行为能力,其行为受法律承认。合法行为,受法律保护,违法行为,受法律追究。其法律责任由自己负责。不管是家里人,还是外人,严格说,我们都无权干涉。但可以从亲情,道义方面提一些建议,采纳与否,全在他自己。对人的宽容是一种美德,也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也是一种尊重他人的私人生活领地或私人权利的现代文明。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够说得上“立人达人”。所谓欲立立人,欲达达人,是说要想自己被人立,说要先立别人,要想自己发达,就要先使别人发达。这是上等智慧,一般人是不易理解的。欲立立人,欲达达人,是一种大谋略。可以减少对立面,同时可以让人家发自内心地拥戴你。现在很多人不仅不讲“立人达人”,愚蠢到不伤害自身利益的好事都不会做。例如一个人本来很不错,但你就是不愿意在别人面前客观地说几句好话。一个同事本来很有本事,应该得到晋升,当征求你的意见时,你却投了反对票。为什么?忌妒心在着怪。你这样处事,那里会有“亲情”和“友情”。没有“亲情”和“友情”,就是无情!

关于“习劳”曾国藩讲得很清楚:“勤则寿”。我要加一句:勤则健。现在很多人食必珍馐,动必车驾。以为这是享福。殊不知“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食必珍馐,动必车驾,必然会“因富而伤身”,各种富贵病会不期而至。现在有几句顺口溜:“吃饭吃素,穿衣穿布,上班走路。”说明已经有人认识到,享福不是好事。多做事,多劳动,把劳动当做煅练,身体自然会好,长寿也是可以预期的。

曾国藩的遗训对教育人来说,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如果一个人能不折不扣地去实践,他的一身一定是会有所为的。不管他是为官还是为民,都会平平安安地生活一辈子。人生难得的就是平安。现在有一种错误观念,总认为有钱,或者当官,才算成功人士。成功人士又错误地与幸福联系在一起。事实往往不是这样。有钱人或当官的人,实际上是很危险的生活着。为什么这么说呢?

有钱人面临两大危机:一是来自自身的危机。这主要是说驾驭金钱的本事。金钱像一艘航行在大海里的一叶小舟,随时有倾覆的危险。这种倾覆的危险来自内外两个方面。从内部来讲,有德的人,有钱是多多益善。因为他不会把钱仅仅看成是自己的财富,他会让亲人得到好处,进而让社会得到好处。如香港大亨邵逸夫捐资助学,在国内到处可以见到逸夫楼便是一例。在国际上,有钱人捐资公益事业几乎是一种很平常的事。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多数人认为,财富的积累与社会支持分不开,回报社会理所应当。也有一部分是追风的。这样做,也会化解贫富悬殊带来的怨恨。良好的公众形象是事业发展的基础。无德的人一旦有了钱,他便会趾高气扬,好事占尽,全不想明天会如何。有的人欺男霸女,危害一方;有的五毒俱全,以嫖赌为乐事。这样的人,他的富贵会长久吗?从外部来讲,人家见你有钱,就会眼红,想方设法要从你手上弄点钱。或从交易中正当取利;或借,或偷,或抢。总之让你防不胜防。

再说财富与幸福。其实财富并不等于幸福。现在有钱人多的是。有钱人一般都很忙,忙生意,忙应酬。家有老父老母也没时间照顾。有的还算有孝心,给老人买一栋别墅,请几个佣人,名曰请老人享福。实际上,是看房子。房子冷冰冰的,老十分孤独。没有膝下之欢,没有天伦之乐。老人幸福吗?其实老人的要求是很低的。不饥不寒不寂寞,也就足够了。金钱对他们并无多大的意义。有人打了一个比方,说人是数字,12345……财富是数字后的0,假如人是1,你的财富再多,也是增加了几个0而已。一旦人没了,0又有什么意义呢。

当然,在物质世界里,不注重财富也是不现实的。人离不开最基本的物质财富。只是在积累财富的同时,万不可忘记加强自身修养。

《大学》曰:富润室,德润身。就是说财与德都很重要。财富是有形的,人们往往十分重视,德是无形的,往往难以引起重视。殊不知,财与德是相辅相成的,没有财,人难以生存;没有德,人难以立足社会。财因德而保,德因财而彰。

曾国藩日课十三条

主敬:整齐严肃,清明在躬,如日之升。

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四刻,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早起:黎明即起,醒后勿沾恋。

读书不二:一书未完,不看他书。

读史:念二十三史,每日圈点十页,虽有事不间断。

谨言:刻刻留心,第一工夫。

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保身:节欲、节劳、节饮食。

日知其所无:每日读书,记录心得语。

月无忘其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的多寡,养气之盛否。

作字:饭后写字半时。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课程。凡事不待明日,取积愈难清。

夜不出门:旷功疲神,切戒切戒。

希望大家能告诫您身边的每一个女孩儿,让她们明白身体是自己的,婚前性开放的后果,最终受伤害的都是女孩子------真正的男人,应该为自己的一切行为负责!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曾国藩       遗训)(五明学佛网:曾国藩       遗训)  

 浅谈曾国藩的戒色绝学 

 曾国藩:立身以不妄语为本 

 大安法师:末法时代魔外盛行,遵佛遗训明辨邪正 

 曾国藩:耐得千事烦,收得一心清 

 曾国藩制心养德,终断QS之欲! 

 曾国藩为了戒色,给自己定下了一条规矩 

 曾国藩:什么样的人才能干大事读经典·爱智慧·益生活 

 曾国藩教育子女的秘诀,曾家子孙皆成材 

 震撼心灵!曾国藩外孙聂云台的《劝过年吃素文》 

 曾国藩的修身之道 

 曾国藩:人生只有两件事靠得住 

 曾国藩:笨人的成功之路,全靠这两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