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永信法师:幸福禅


   日期:2014/7/21 22:5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你幸福吗?

  如果有人这么问我,我会反问:活在当下,谁不幸福?

  当下是什么?当下就是不涉前世,不及来生,唯论上苍所赐予我们生命的每一分钟,每一秒钟。所以,请各位有意修禅的人不要刻意地去追求什么幸福,也不要抱怨自己命运多舛,时运不济,怎么做都不如别人幸福。因为能够有此生,便是我们最大的幸福。从这个意义上讲,“你幸福吗”对我们学佛修禅者而言就是一个伪题目。

  关于幸福与禅的内在联系,我想借此机会谈两点体会。一是幸福在哪里?幸福在心境,心是快乐和幸福之源,幸福其实就溶在我们生命的血液里,抑或幸福就在我们身边,只不过我们有些人没有发现,所以活在福中不知福。二是何谓“幸福禅”?“幸福禅”就是安住当下,活在当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通过修行,找到自己的那颗如如不动的心。

  那么,在什么情形下,“你幸福吗”这个题目对活在当下的人才具有思辨价值呢?一个字叫“欲”;两个字叫“欲望”。现在,社会众生对幸福感的需求空前高涨,这种需求本来是正常的、合理的,但幸福感要是被贪欲之心所拉动,那就难以免俗了。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欲”或“欲望”作为外相,是无止境的,又是永远无法得以满足的,所以,你根本就体会不到“活在当下”的幸福感觉。

  身在福中不知福者必有太多的烦恼。因为“欲”的推使,即使偶觉幸福,也未能持久,一旦感觉自己不如别人幸福而将心中的不满足转化为牢骚、抱怨、嫉妒与嗔恨,那么原有的幸福感便会生生地被痛苦所取代。我很同情众生当中那些越追求幸福越找不到幸福感的人,他们就像视力超群,却非要蒙着眼睛去寻找光明的人,撞墙的概率当然要高于真瞎子。你看有些抑郁症患者,为什么选择自虐、自残、自杀?还不都是因为自寻烦恼闹的?

  既如此,何不换一种角度,尝试一下以珍惜上苍赐予你的生命为今生今世的极乐?你尚且可以不满意自己的现状,但若你有一颗乐观向上的心,那么这种不满意就定能催发你修持精进,并极尽自己的功德,回向赐予你生命的父母及宇宙大地。我们知道,佛祖释迦牟尼住世初期,连个固定的居所都没有,过的是纯粹游化的生活,但他仍然十分乐观,并本着“慈悲为怀,普度众生”、“利他度人、自觉觉人”的信念,四处讲经弘法,终在鹿野苑的一颗菩提树下化度五比丘,创立了原始的佛教。后来,摩揭陀国国王阿阇世和拘萨罗国富商须达长者相继为他捐建竹林精舍和祗树给园,可是他依然带着他的弟子行乞,直到皈依佛门者挤破寺院门槛,他才不得不接受供养。在佛祖心目中,贪欲就是慈悲的大敌,能够活在当下,为众生解除痛苦做点实事,便是最大的幸福。而今我们主张学佛修禅,就是要激励众生以佛祖为榜样,在有限的生命时光里,多发菩提心,多发慈悲心,多做积德事,这样我们的幸福感就会不断地得到提升。因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符合禅的缘觉精神、菩萨的慈悲精神,所以我们的坚持不懈就能结出真正的佛果,达到功德圆满。再从现代僧人角度看,我们活在当下,虽身陷世俗之重围,但我们心中有菩提,就不会被世俗的我执所同化。我们要坚定自己的信念,传扬佛陀的正觉,并在痛苦中表现刚毅,在逆境中表现不屈,努力地策励自己、完善自己,以求世间安宁无争,出世间安定修行,我们便与福乐同在。有生则有幸,未生则未幸,不生则不幸。

  幸福路上,愿与同修及众生共勉!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永信法师       )(五明学佛网:永信法师       )  

 唐仲容居士:谈谈学禅的体会 

 圣严法师:大乘止观法门之研究 第二章 《大乘止观法门》的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 

 大寂尼师:禅修、禅学、禅观、禅定 (禅定波罗蜜) 

 傅味琴居士:企业家的人生与禅乐 

 傅味琴居士:谈烧香、礼佛、供养、学法、修禅定 

 傅味琴居士:企业家的人生与禅乐(虚空观 禅定学修前的开示 

 傅味琴居士:<数息观>带修禅定前开示 

 傅味琴居士:<调气观>带修禅定前开示 

 傅味琴居士:<循身观>带修禅定前开示(30~40) 

 傅味琴居士:<循身观>带修禅定前开示(20~29) 

 傅味琴居士:<循身观>带修禅定前开示(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