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学者:“禅修城市”治不了城市病


   日期:2014/7/22 9:1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禅修城市”治不了城市病(图片来源:资料图)

近年来,中国有些专家学者提出“禅修城市”的概念,湖北、江西等地一些地方政府已将其纳入本地城市发展规划中,准备建设“高大上”的禅修中心,甚至提出要打造中国乃至世界“禅修之都”。笔者认为,“禅修城市”的概念虽颇具创意,但并非城市建设和发展要务,需慎之又慎。

众所周知,一部人类现代文明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部城市化的历史。它在给人们生活带来诸多方便的同时,也对人们的生存发展提出了一些新的挑战,如人口膨胀、贫富分化、交通拥堵、环境恶化、住房紧张,以及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方式和人情淡薄、人际疏离的心灵境遇,等等——俗称“城市病”或“文明病”。

中国城市化起步晚,但体量庞大、速度惊人,目前人口城市化率已超过50%。“城市病”现象非常突出,“房奴”、“孩奴”、“卡奴”等现象,令那些跻身白领的年轻人也面临着巨大的生存挑战和心理压力。

在上述情况下,近些年来以调整生活节奏、培育宁静心灵为主的禅修活动,如儒学读经、道教养生、佛教打坐以及印度瑜伽之类的培训班、夏令营等,受到越来越多市民尤其是白领年轻人的青睐。就此而言,“禅修城市”的概念并非空穴来风,而是一种试图满足市民禅修生活潮流的运思与洞见,有一定的合理性。然而,到底何为“禅修城市”,有无必要建设“禅修城市”,却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从本质上看,禅修是个人提升心灵境界的工夫过程。与其说它与外部环境有关,毋宁说它的目的恰恰是要排除外部环境的诱惑与干扰,所以禅宗常说“挑水砍柴,无非妙道;行住坐卧,皆是道场”,意思就是一个人凝神静气、心到意到,则生活之中无时无处不是修禅。就此而言,无论是修建“高大上”的禅修中心,还是打造“禅修城市”,都与真正的禅修没有太大的关系。

更重要的是,如果一个城市不能摆脱经济发展决定一切的唯GDP论,而社会又不能摈弃金钱至上的“拜物教”风气及其价值观,那么,通过大搞基础建设来打造“禅修城市”,甚至将其作为提升官员政绩和城市形象的手段,则不仅背离了禅修的真精神,而且会进一步加剧人们的精神压力,造成适得其反的结果。

从西方发展经验来看,不少国家都曾经受“城市病”困扰,为此还曾提出过建造“田园城市”的概念,类似印度瑜伽之类的禅修活动也曾风靡一时。然而,西方对“城市病”的治理,并不是着力甚至凭空打造“田园城市”或“禅修城市”,而是主要通过提高社会福利、缩小贫富分化、治理环境污染、增加就业机会和法定休息时间,以及平衡城乡发展、建设卫星城市、控制特大城市等途径。

总之,与其说“禅修城市”是一个急需付诸实施的可行性概念,毋宁说是一种值得倡导的生活方式。它并不需要城市建设得多么“高大上”,而是需要城市如何变得更加宜居、更能提高人们的精神品质和幸福指数。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禅修       学者)(五明学佛网:禅修       学者)  

 大寂尼师:禅修、禅学、禅观、禅定 (禅定波罗蜜) 

 果煜法师:脚跟着地 双溪圣南寺禅修开示 

 果煜法师:脚跟着地 农禅寺禅修干部营讨论题纲 6.外延的 

 果煜法师:脚跟着地 农禅寺禅修干部营讨论题纲 5.观念的 

 果煜法师:脚跟着地 农禅寺禅修干部营讨论题纲 4.观参的 

 果煜法师:脚跟着地 农禅寺禅修干部营讨论题纲 3.气脉的 

 果煜法师:脚跟着地 农禅寺禅修干部营讨论题纲 2.逆障的 

 果煜法师:脚跟着地 农禅寺禅修干部营讨论题纲 1.数息的 

 果煜法师:力挽狂澜 禅修对现代的意义 

 果煜法师:禅林风雨 27.禅修者的心路历程 

 郑振煌居士:二○○二年大圆满禅修营讲词 十 

 郑振煌居士:二○○二年大圆满禅修营讲词 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