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你真的会恭敬佛、法、僧吗?


   日期:2014/7/22 18:52: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印光大师告诉我们:一分恭敬,一分受益,十分恭敬,十分受益。

你学会了恭敬,你就能更好的受益了。

以前有师兄提到,怎么样才是恭敬呢?

比方说,我们要恭敬佛,恭敬法,恭敬僧,这个叫做恭敬三宝。

怎么样叫做恭敬佛呢?

我们常说三世一切佛,这个三世就是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

对于我们来说,释迦牟尼佛算是过去佛了,阿弥陀佛算是现在佛,我们对他们都很恭敬。经常香花供养礼拜。

你肯头面礼足佛祖,那是为自己日后解脱种下了善因,功德不可思议。

有人说,那礼佛的形式用哪一种呢?有儒家的礼拜形式,有汉传佛教的礼拜形式,有西藏的礼拜方式......

这个都可以,末学上次凑了几句,供大家参考。

慢属五盖地狱因,众生骄慢易张狂,头面礼足折慢幢,形式有异却无妨,

种福消业又强身,智者知是千金方,劝君恭敬常拜佛,命终同见无量光。

这个是对过去佛和现在佛的恭敬。那么对于未来佛呢?

所有众生都有佛性,用六即佛来说,都是第一级的理即佛,通过修行,久远劫后,众生最终都会成为第六级的究竟即佛。

那么对于所有众生,我们也都可以礼敬。

这个可以理解为普贤十大愿王当中的礼敬诸佛。

我们这辈子在娑婆世界,很难达到这个境界,这个可以去了极乐世界继续深造。

虽然达不到,但是我们在娑婆世界也可以朝这个目标前进,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脚踏实地,循序渐进,做自己能做到的。

比方说,有人信净土宗,那么不管是随大安法师,还是随净宗法师,还是其他法师,我们都礼敬,希望他们都能坚持修行,发无上心,如愿往生;

有人信佛,不管是学禅宗,还是学净土,还是学教,我们都礼敬,希望他们都能智慧如海;

有人虽然信佛,不过目前做得还不是很好,还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我们也都礼敬,希望他们不断提高,一切无碍;

有人有信仰,不管是信共产主义,还是信道教,还是信基督教,还是信天主教,还是信伊斯兰教,我们都礼敬,希望希望他们希望早日归依三宝,下辈子投生善道;

有人没有信仰,但能够发心学习孔孟之道,儒家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用圣人的言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我们也礼敬,希望希望他们下辈子保住人身;

有人误入歧途,迷信邪教,我们怜悯他,也可以礼敬,希望他早日归依正道,少走弯路;

有人杀人放火,作恶多端,我们怜悯他,也可以礼敬,希望他早日放下屠刀,迷途知返;

最后我们发现,在佛祖眼里,其实众生平等,没有敌人,鸯掘魔放下屠刀之后也能证阿罗汉,连波旬魔王久远劫后也会成佛。

所以呢,对于我们精进群的师兄来说,如果要修这个礼敬诸佛,那就不妨管好自己,避免随意批评别人,尽量用慈言爱语去跟别人交流。

你如果把对方当未成佛看待,这个恭敬心自然就容易升起来了。

有人又有问题了,那有人做错了事情,岂不是没有人去批评他了?

这个人做错了事情,缺的不是你的批评,你说的未必有效果。谁说有效果呢?留给跟他有缘的大德去做这个事情比较好。

如果他跟大德没有这个善缘呢?那也是他的福报不够,你又何必去批评他,去增加这个恶缘呢?

你如果希望去了极乐世界之后,再乘愿归来度化有缘,那现在就应当广结善缘才行。

如果你现在跟别人结了恶缘,以后即便你成佛了,别人也不愿意听你说法呢。

这个是理上说,在事上也要注意不要钻牛角尖。

比如我们的网络道场也是一样,需要一定的秩序,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有人又会走另外一个极端,应当维持秩序的时候却滥发慈悲。

对于群管来说,对于不遵守群规的师兄,提醒不听,则进行默摈,这个并不是因为怨恨对方,而是维护道场清净,这是对其他大众的慈悲。

前面说了对佛恭敬,那么怎么样是对法恭敬呢?

比如说,你读佛经的时候,注意仪态要庄重,好像佛祖在书里面给你讲经一样对待;

你读完佛经之后,放在表示恭敬的位置,不要随手乱扔;

你如果长期读一部经,比如佛说阿弥陀经,那么你在读佛经之前,如果有条件,也可以上香,念净业真言,也是表示你恭敬的一种方式;

你如果参加法会,听法师说法,那么你要提前进场,安静等待,可以默念佛号或者大悲咒,让自己静下来,不要喧哗,不要交头接耳,你静下来,才容易让佛法的甘露进入你的心田;你吵吵闹闹,佛法就不太容易听进去;

你学了佛法之后,应当逐渐让自己依教奉行,真修实干,这个是对佛法的恭敬;如果你只是嘴皮子上说,跟别人聊天吹水的时候卖弄几句炫耀一下,那个就不是很恭敬了;

有人看了这些恭敬之后,又容易走入另外一个误区,说必须要这样才能读,不这样就不能读佛经。

这个就又偏了。

如果你自己发自内心的希望恭敬佛法,而且有条件去做到,不会影响其他人,那么你当然可以自己这样去做,但是呢,如果没有这个条件的时候,你也不必强求。

打个比方,有人说,在医院的时候是不是不能读佛经啊?感觉不太恭敬啊。

这个当然不对,外界环境你改变不了,但是你的心可以保持恭敬。

有人说,我看到有人参加法会的时候交头接耳,说一些是非长短,一点都不恭敬,我烦死他们了。

这个也不对,别人你改变不了,你可以改变自己。前面已经说了,避免随意去批评别人。

这个是恭敬法。再说说恭敬僧。

有人喜欢说我师父如何如何,其他的出家人都不行,我师父是高僧,很有名的呢。

这个就不是恭敬僧了。

僧的意思是和合众,你可以简单理解为依六和敬共处的整个僧团。

如果你故意挑起是非人我,让出家人感觉到区别很大,那你就是在做一些破坏僧团和谐的坏事了。

那应该怎么做呢?

高僧你也礼敬,沙弥你同样也礼敬,平等对待,都是僧宝。

如果你见到高僧就恭敬,见到沙弥你就轻蔑,那就不平等了。对待僧众不平等你就是对僧宝不恭敬了。

当年玄奘大师对唐玄宗说过这个平等对等僧宝的道理,大师说:

昆山有玉,混杂泥沙。丽水生金,宁无瓦砾?

土木雕成罗汉,敬之则福生。铜铁铸就金容,毁之而有罪。

泥龙虽不能行雨,祈雨须祷泥龙。凡僧虽不能降福,修福须敬凡僧。

佛祖不在世,僧宝担当代表佛祖宣扬佛法的重担,所以我们礼敬僧宝就是礼敬佛宝和法宝。

这个道理,普通人容易明白,越有学问的人,越不容易明白,因为自己有点学问之后,就容易瞧不起普通的出家人,认为别人懂的还不如自己多。

这个傲慢害了不少人。希望精进群的师兄不要走这个弯路。

关于平等对待僧宝,以后还会讲到,有兴趣的师兄可以先看看这篇文章: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d674740101dlfw.html

希望精进群的师兄能够明白这个道理,逐渐减少出现“我的师父”这个名词,让自己对待所有出家人都像对待“我的师父”一样尊敬,那你就能更上一层楼。

换个角度来说,如果有人把弟子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这个是与佛祖教导相违背的,那你可以礼敬,但是不必去亲近。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我们简单小结一下学佛如何才能从恭敬当中受益:

1 如何恭敬佛?礼敬三世一切佛,众生皆是未来佛

2 如何恭敬法?平心静气认真看,依教奉行莫空谈

3 如何恭敬僧?礼敬一切出家众,平等对待不攀缘

结合前面说的恭敬三宝,我们在群内回答问题的时候,要注意以下3点:

1 避免自立门派,不敬佛祖

2 避免随意解说,不依佛经

3 避免骄傲自大,不敬僧宝

我们都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我们要尊重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我们学的都是佛教,不要自己又搞一个什么法门出来,把自己摆得比佛祖还高,这个要避免。

我们解答问题的时候,如果有可能,应当有可靠依据,依据佛经或者祖师大德的开示,避免随意乱说。

我们作为在家人,应当避免骄傲自大,不要因为自己读了一点佛经,念了几年佛号大悲咒,就瞧不起出家人,这个要避免。同时也不要开口闭口都是我师父,应当平等礼敬所有出家人。

我们作为三宝弟子,用华严经里面的几句来作为今天的总结:

自归于佛,当愿众生:绍隆佛种,发无上意。

自归于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自归于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佛法僧       三宝)(五明学佛网:佛法僧       三宝)  

 济群法师:从住持三宝到自性三宝 

 怖畏轮回恶趣苦 皈依三宝求庇护 

 在三宝的摄受下找回自己的本心 

 梦参法师:朋友皈依三宝后,常有自杀念头,怎样处理? 

 如瑞法师:依靠三宝 

 隋唐居士名家文集:历代三宝记卷第十五(费长房) 

 隋唐居士名家文集:历代三宝纪卷第十四(小乘录入藏目)(费 

 隋唐居士名家文集:历代三宝纪卷第十三(大乘录入藏目)(费 

 隋唐居士名家文集:历代三宝纪卷第十二(译经大随)(费长房 

 隋唐居士名家文集:历代三宝纪卷第十一(译经齐梁周)(费长 

 隋唐居士名家文集:历代三宝纪卷第十(译经宋)(费长房) 

 隋唐居士名家文集:历代三宝纪卷第九(译经西秦北凉元魏高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