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介绍

 百年高僧之:直心办道的圣一老和尚


   日期:2014/7/28 11:2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香港大屿山圣一老和尚,字玄机,广东陈氏子,新会天湖均和里人;父讳炳容,母林氏月满。壬戌(一九二二年)十一月十三日生于江门市李家庄。袓父始办米行,父继袓业。师有兄弟各一,妹妹二人。

  师悲心尤重,幼弱之年见同伴斗蟋蟀捉小鸟,即以零钱买而放之。时节家中汤鸡则在旁哭泣。过年拜神鲤鱼,偷放江中。一日得病,父与钱看病,行经市集,见有贩卖田鸡,对田鸡曰:"今所得钱,唯能买有缘者。我以钱相击作声,若闻声望我者,买汝放生。放生后回家病愈已。"

  时市中有名"字纸荣"者,为尊重"字"故,凡地上有字之纸,皆捡而火化。师仰慕之,亦时捡地上字纸乃至有粪厕纸,洁净吹干而化。

  十六岁暑假期间,父营米铺有掌柜名梁锡尧,见师善根深厚,赠以"王一庭""佛教丛书"。阅后,师即晚开始念佛,翌日起食肉边菜。每有乞儿至铺前行乞,师皆教念南无阿弥陀佛,更取铺中米品与之。父后闻不许,便把地脚米洁净与诸乞儿。自始师"一心念佛""度人"。晚上于铺上天台念佛,天亮回至铺中做生意。心中佛号不失,不随境转;行住坐卧点算银票乃至打算盘也一心称名。时跪在拖鞋上念佛,才念两三声已过一枝长香。心常清净无有妄想,唯与人交谈才失却佛号,起分别故。

  其时师对自已一举一动亦常觉察,身才动,心即至。乃至心身一如。后觉如是用功较为辛苦,未能八面玲珑,失却灵活。有心用功之故,遂舍而专意念佛。未久有一老婆婆至家云:"汝家中多有神佛,必有持素念佛人。"时家人还未得悉师之密行。

  师年十九,中日战争,江门沦陷,米行结束,父母允可出家,爷爷亲送香港荃湾东普陀。然好事多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寻师剃度,种种魔障,病难苦厄,险丧生命。后因东普陀因缘未遂,师便离去。可惜其时各道场皆不留单,以至师食宿也成问题。幸得一外道收容,惟需念大悲咒符与道人卖钱活命。师一心念咒,数日后,道人呼至田中拔草,师心不离咒语;未几在田听有念咒声,师遂止念,四顾无人,唯闻咒声,顿起疑情,细察,方觉声唯心生,觉时咒声顿息。数月后有尼众介绍至莲花山西竺林礼信求和尚为师。于九月十九日剃发,随至钻石山志莲净苑,听韦庵法师讲四十二章经、怡山发愿文等。时初慧和尚亦预听席。后与同学至罗浮山华首台住大半年。

  战乱期间求戒艰难,落发三年还未受戒,师心中苦闷。后闻韶关南华寺虚云老和尚道场开戒,遂背绵被盆镬等用具步行往韶关,维时十天,于壬午年(一九四二年)十一月从华首台抵南华。正值老和尚至重庆建息灾法会。常住安排于库房舂米及任职行堂。翌年春戒期,师乞受三坛大戒。戒坛慈悲严加教敕,师放下身心,随众起倒收摄六根。早课念楞严咒,随咒文转入心窿,忘却身心,入定出定如反掌般。晚上坐香一时三刻,一念即过,清凉安乐得未曾有。

  出戒坛后复仁和尚请当衣钵侍者,兼理财务。于丈室首次见虚老,时战战兢兢,不识顶礼。老和尚唤,顶个礼哪。一日老和尚慨叹佛法衰落。师云不会。复曰,佛即心,谁能灭心!心不能灭,那又如何灭佛?老和尚笑云,理如是,事则非。又常住建海会塔,老和尚吩咐洁净旧玻璃以安佛用,嘱勿弄破。师小心翼翼以水洗净,见还有污渍用力刮之,玻璃即破裂少许。师惊呆。后告老和尚。和尚云,破烂,在那里看不见。师指裂处。老和尚手摸笑曰,小小一点。师心中有省,知前途定已。

  后复仁和尚继任南华寺方丈。时有人争方丈位,欲推倒复仁和尚。师负责财政数目,知和尚忠厚。挺身维护,议论息然。

  一日虚老和尚与钞票一箱,嘱至湘粤边界平石市买米三百担。师驾轻就熟,一日夜收米二百多包。是夜睡米上,恐为人盗去。天亮以火车运至韶关,复以船载回马坝。后由新戒担回寺中。

  时虚老为广东省佛教协会会长,派师代理,兼当理财之职。时省内有不如法出家人,师欲清理,岂料整顿不来,更惹官非。后心感以制度律人之艰难,还是以佛法教化摄引为妙。

  一九四四年日军攻陷曲江,库房缺粮,常住田租无人愿收,师便独力承当。收租时巧对土人云,汝等耕六祖田,我为六祖香灯,代为收租。若得六祖被荫,吉祥如意。遂收榖四百担。又复仁和尚为常住买榖三百担,藏于仓库。后为伪军所封,师与维那师直往日军军营议论,得同意解封。翌晨众僧从米仓挑榖回寺,伪军与土匪随后即至。米粮幸保不失,大众始得饱餐。

  乙酉年(一九四五年)年初一,师代表南华寺到云门向老和尚拜年。老和尚一见即道,圣一打跛你的脚。师心云,糟糕糟糕。回南华后不久,感于对佛法了解不足,师欲往佛学院修读,遂向客堂告假。时知客惟因法师不允。师坚持并溜至广州六榕寺。数月后与巨赞法师等六人经香港乘船至上海。

  时福善和尚在玉佛寺上海佛学院当教务主任。师在院中修读两学期后,因院内争执烦乱,教学方法亦未相应,遂离去。时值太虚法师在玉佛寺中往生,圆寂时师侍其旁,助念弥勒佛号。

  一九四七年冬,师从镇江乘船,至焦山定慧寺。初登山门牌楼,即忆南华梦中曾见此情此境。后心中决定,于寺中潜心修学,以江为关门。时焦山佛学院院长茗山法师问师,有何习气。曰,过午不食。法师云,无碍。在学院师任班长,日中惟自用功,一心读经;晚上勤恳礼佛,师反观能拜者是谁。久之,不觉有拜,觅拜不可得,久拜而无累,非常受用,无心用功之故。

  师感辩才不足,祷于观音。夜梦二髻善财。师对曰,弟子蠢钝,舌头短小,不懂讲话,恐日后未能讲经说法。童子曰,让我看看舌头。师乃示之。童子把舌头拉得长长。师醒后看舌如前长短。过二天,再问菩萨,今学经,他日回港,有成就,能说法否?即入梦,见一庄严佛殿,两旁柏树如火般红。师遂登楼阁,见一高大老和尚。老和尚无言,唯送一红祖衣。师接衣曰,这又怎么办?老和尚取三铁盆,一一放下。师时年二十七。

  一九四八年内战,师感在焦山因缘尽已,即经上海取道汕头回香港。在潮州应同参定因法师邀请,在达濠青云庵讲大乘起信论,续讲楞严经十天。后大众见政局稳定,请重讲楞严,维期三月。法会毕,放蒙山施食一堂,由师主法。时庵旁有北帝庙,常有扶乩问事。师一日路过,乩文即字。圣一和尚来,和尚就是佛。乩又问修行路径。师曰,左又不著,右又不著,中流直去,入萨婆若。乩即字,一针见血。后乩文曰,汝等居士拜忏七天,无一孤魂得度。和尚等在达濠山上放蒙山施食,度千千万万孤魂矣。

  后汕头战乱,师乘货船至香港尖沙咀,转车回荃湾西竺林后山,只园静室。师时修行用功仍一心念经,楞严法华等皆熟读,金刚梵网亦能背过。在潮州时,尝闻一老和尚言血书佛经之意义,师遂发心血书金刚经。初以刀割舌,舌则缩避。后以齿咬定,割之得血。割舌六次,得血不多。后割舌心,得血十五滴,便把经抄毕。圆满之日,十数小麻雀衔草进屋,散于地上,供养赞叹。

  一九五零年,师于莲花山只园精舍为法慧、泉慧、祖印、法海、万心等法师讲金刚楞严经等。后因治安不良,迁住葵涌续讲。后岑学吕居士请法慧法师问师,汝讲楞严,或楞严说汝。师无对。后决定用功参禅。

  时师常应各道场邀请讲经,唯未升大座转法轮。一九五一年荃湾竹林禅院请升大座敷演法华,师不允。三请后,遂允讲金刚经,请经代表广普法师下山回复。是夜,师梦善财童子曰,请法师讲经。师问讲什么经。童子曰,十三单,十六单。翌日广普法师回复云,大众坚请讲法华经。师即会意,十三十六之和,即法华经二十八品加经题,共二十九,遂应允。后师读经一日一夜,即会法华意旨,天雨至山为山水,至湖为湖水,至池为池水,经河流,入大海,皆为海水。即会三归一,会九法界为一法界之意。师遂披红祖衣,升大座,转法轮。期时老参师父云集,说法四月余,大众欢喜,得大受用。时师方会焦山梦境之兆。

  随后师至昂平与数同参住慈悲院,时海仁法师为大众演楞严经,师则参禅用功,惟寝时,常觉为人所追,反思必为业障,遂拜法华经。师拜经非一字一拜,但于佛前解经,一两句后一拜,拜至安乐行品,于梦中得感应。后礼至药王菩萨本事品,梦药王菩萨摩顶告曰,善男子,汝欠常住一年粮。师即忆昔于南华时,在茶馆失常住十五担榖,遂请方丈本焕和尚集众,告之圣一法师失常住物,今连本带利还榖二十担。正恰一年粮,后恶梦自消。

  其时师见宏扬净土人多,宗门冷落,遂发心继振宗风。正值复仁和尚住地塘仔法林禅寺,师往亲近。冬季,与同参震天、云妙、道海、性空、慈祥、明镜、妙境等师,于法林打禅七。自始师常住锡大屿山、地塘仔、昂平一带修禅办道。

  一日师睡醒,手触身旁有一裸女,遂不敢动,起床后不见有人。又一夜觉有人代为盖被,其手如冰,知是非人。

  一九五四年,震天法师,独住地塘仔后山高屋静室。正月十五日,师往同住,用功参禅;师当维那,日坐四支香,零晨二时至六时,七时至十一时,下午二时至六时,晚上六时半至十时,时师参狗子无佛性,妄想来即提话头,无妄想则心空空如也。一日养息香,师打三锤木鱼止静,未久心起一念妄想,师即提话头,忘想息灭;心又起两三妄想,再提话头,亦灭;妄念遂倾巢而出,排山倒海而来,师即提话头,顿时一拍两散,不见身心,内外俱寂,当下迥脱根尘,灵光独耀,一念惊恐即失却。八月十五日师离高屋而去。

  一九五八年某日,师船上巧遇一僧,刚从云居山回来。僧人告之,虚云老和尚言,恐明年汝不复见吾尔。师闻即会意,即回云居求法。接法前夜,梦大和尚三人,披红祖衣,步进大殿,唤师同往,师答,吾需接法去。醒后往诣老和尚,于窗外三叩,门内无应;复命侍者房,侍者引进。老和尚遂传沩仰正宗,取法名宣玄,为沩仰宗第九代传人。法偈曰:

  宣宏妙义继先宗,玄玄泯迹事镕融;

  圣解凡情空花影,一任逍遥自在人。

  后老和尚言,没什么送你,遂取日用紫衣传师。师住云居月余不愿离去,老和尚不允。敕师回港宏扬戒经。下文从虚云和尚法汇节录。

  一九五八年戊戌三月参礼老和尚请示法要

  去岁戊戌春三月,予往云居,谒老人于茅篷中,礼拜毕,老人拈花生,予合掌先问曰,禅宗如何用功?老人曰,食花生。予意老人不我闻,再问老人,又曰食花生,予茫然不解。两日后,复申前问。老人叹曰,近代禅宗看话头,话头是何物?能看是何人?予会意,叹老人慈悲方便指示。

  次日,予问老人曰。妙法莲华经多宝品云。释迦佛有无数分身佛。未卜十方世界。那一尊佛是释迦分身。老人曰。汝是那个分身。予闻语惊惶不解而去。次日复问分身义。老人曰。汝适从藏经楼来。此就是分身。吾默然首肯。

  又问法华经如来寿量品,释迦成佛时云,无量劫以前成佛。我等将来成佛之时,亦是无量劫以前成佛否?老人曰,一佛一切佛,心是如来地。予所问毕作礼而归。不意云公老人今秋寂灭,再见无期,悲夫。

  己亥年十一月弟子圣一恭录

  师离云居,取道九江往九华山,夜宿旃檀林,复至肉身殿守塔,天亮步登天台顶。后经上海,至宁波阿育王寺礼舍利,见舍利青色如白豆般大。育王寺不留单,遂至普陀山普济寺,时日深和尚当方丈,正值岛上大量驻军。师为港客,无粮票,得常住慈悲,日施米饭一碗。后由小沙弥带游梵音洞,师向洞礼拜一须臾,即见菩萨现身,顶戴毗卢帽,身穿黄袍,手持经卷。师遂向菩萨祈求持戒,修禅定,得辩才,生净土等等愿。

  离普陀,师乘火车至太原,因无粮票车上亦无素食,师两天不得食;经南京乘船过长江,在船买得一菜饱,惜内有葱蒜,惟与他人。后至德州转车太原,在德州买得一冰球以作点心,一不留神,冰球掉在地上,有一耕田老伯伯为师拾回,复问师,食饭没有?答,每次也买不到。老伯伯言,这次买到。果然从一姑娘买得一碗蕃茄面。师问伯伯什么地方来。答,五台山不远。抵太原,寻伯伯踪影不见。

  登五台,住金阁寺一天。复至碧山寺广济茅篷,见到能海法师翻译经典,遂请开示。法师说,持戒。后知客妙江法师带游山,有两三居士随行。朝东台,北台,南台而至西台;再行两天经关帝庙到龙洞,在洞中朝拜,与同行观洞深处先后五次。而师每次见不同影像,先见弥陀,次见释迦,后见持剑文殊,继见侧坐红面金刚,最后为指天指地释迦太子,师视之为一生之缩影。

  离五台,师次游终南,复至卧龙,于卧龙寺留宿两夜。其时民情紧张,道场多不留单,对卧龙留宿之恩,师铭记心中。后至耀县大香山礼妙善公主,见菩萨像坐石上,栩栩如生,师心大欢喜。后往峨眉礼普贤菩萨,朝乐山大佛后回港。师是次回国,为期三月。

  回港后,师于度轮法师所办之佛教讲堂,讲梵网菩萨戒经及金刚经。后回大屿山地塘仔法林禅寺,参禅办道。

  一九六〇年代,师在宝莲禅寺当职维那及西堂,亦常应邀至各道场弘法。于通往地塘仔及昂平路旁,常见一苦行僧淘沙堆土,砌石成室,如是往返三年,僧无语,师亦无言。一日师问,作什么?僧答,起道场。复问,多少人住?答三十多同参。师曰,我帮你。后把宝莲寺请讲法华经之经资,予僧买铁及水泥。僧者悟明长老也,所建道场,今为宝林禅寺。一年后,正值师在灵隐寺讲梵网经,悟明长老往生,大众请师接管宝林。自始除于宝莲禅寺当职,师皆驻锡宝林。

  一九六六年,师发心打禅七一年,同参有云妙和尚等。后有居士三姑来护七,三姑曰,未应邀前,于梦中见一老和尚嘱其护七,和尚足母趾有损伤,与寺中观音菩萨像无异。像今犹在,后三姑往生时,见大光明相,含笑而逝。

  又师应庆常法师邀请,至鹿湖精舍讲地藏经,打地藏七。圆满后,庆常法师把法会经资,塑造一地藏像,后送宝林禅寺。运送当日,凤凰山滚下三块大石,互相撞击,咙咙作响,如放大炮竹,滚至寺后不远而止。

  其时,师感于一年打七,不甚相应,遂发心燃指供养地藏菩萨,愿代地狱众生受苦。鉴于无人懂燃指之法,师自设之,先以盐混黄土作一莲花围敷于指基,并以绳紧索指节,再以檀香木条及棉灯心系指,使令坚直并作导火,燃点后,缓缓加油燃至指节。师燃指时,异香飘散,后得指骨如雪般白。今埋宝林禅寺地藏殿后。

  又有松泉法师请至香港法雨精舍讲地藏经,下山前夕,师梦被请讲经,允之,遂出门见一白马,乘之赴会。路上阴阴沉沉,后登一高台,见无量无边孤魂,头如覆镬,师三称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地藏王菩萨,继念大悲咒心经,即下台乘马回寺。下马处即今宝林禅寺前案山大石。

  一九七八年三月,师与法藉僧人法喜、慧行法师等,同至韩国参访。于松广山松广寺参九山禅师。

  师问,赵州曰,庭前柏树子。九山曰,赵州意,不识故,惺惺起疑。

  又问,赵州无,怎么用,怎么参?山答,赵州道“无以前著眼”。

  又问,提狗子无佛性(可以吗)?九山答,怎么则韩驴遂块。

  师又问,是甚么话?山答,六祖云,吾有一物,无头无尾,无名无字,常在吾人动静之中,收不得,是个什么?

  后又至伽耶海印寺留一偈:

  六祖顶相归新罗,曹溪一滴便成河;

  僧侣修行多悟道,海东佛法满娑婆。

  离韩国后师往日本经奈良,京都,大阪回港。

  一九七九年,祖国十年动荡复趋安定,宗教政策终也落实。是年师与寿冶和尚、智鸿法师等回国朝山。初至普陀,全山唯见妙善、道悟等三两出家人,肢离破碎残缺不全之佛菩萨像,还零散地上,甚是凄凉。后与妙善和尚共议重兴普陀,师举八项建议,(一)僧须穿僧服;(二)绿化普陀,广种樟树;(三)寺前可让善信参拜,寺后留作僧众用功之用;(四)僧应上早晚殿;(五)普陀需自力更生,如生产紫菜等轻工业;(六)安电灯;(七)修山路;(八)清理梵音洞底英泥石块。后师得邵伟明夫人支助,对复兴普陀,在金钱上也作大贡献。离山前师留偈:

  五蕴空时观自在,度尽苦厄观世音;
  莫谓普陀居南海,常教离尘朝名山。
  复至苏州寒山寺,师也留一偈,后驰名于世。
  寒山拾得如兄弟,中国人民是一家;
  我虽出家未出国,频回祖国瞻繁华。

  师自始常回祖国,助各道场重兴,出钱出力,凡有功德无不兴崇,凡有艰苦无不乐助。曾资援道场如云居山真如寺,九华山,庐山东林寺,西安卧龙寺,成都昭觉寺,山丹大佛寺,五台山普寿寺等等。此外师也得无著庵衍纯法师帮忙,为全国道场供应金箔,以铺佛金,因之而得现金身之佛菩萨像,不计其数。故师有护法金刚之称誉。

  一九八零年。师重修宝林禅寺大殿。

  一九八二年,宝莲禅寺智慧法师请师为迎藏经团团长,在北京受国家领导及佛教界热烈欢迎,为文革后首批回国并为国家热情接代之宗教团体,意义重大。师在北京时作偈两首,如下:

  欢天喜地入京城,迎得龙经无上荣;
  中原有褔边夷乐,四海同歌不绝声。
  香港信徒望佛经,几回梦到北京城;
  今朝蒙赐大龙藏,白马南飞利有情。

  同年,师应九华山仁德和尚邀请,在九华讲地藏经。

  一九八三年,宝莲禅寺推举师为第四代主持。正月十七日晋院,升座时风雨大作,有雷震万钧倾湫倒岳之势。师在位时,秉行古风,道场以无事为兴盛。师在位时始筹建于一九七零年之天坛大佛,终出现于木鱼峰上。编者正赞一句又如何:

  天鼓雷鸣雨洒花,宝莲飘香庆得主;
  木鱼始现天坛佛,天下蒙恩金护法。

  一九八六年,师与徒众重游大香山,见昔所朝礼之菩萨像不复再见,含泪而说偈言:

       廿八年前观世音,而今到来不见身;
  叹息众生无褔慧,何时再睹大悲王。

  一九九零年,师退居宝莲,回宝林一心教御徒众,时常住众渐多,须重编宝林堂组织。章程有缘起文如下:

  缘起

  世尊愍念众生,思拔其苦,而与其乐;故垂其教,立律范僧;大法东流,百丈大智禅师,鉴事有古今之殊,乡风之别,为育来昆,盖建丛林,立清规,故云,吾所宗,非局大小乖,非异大小乘,当博约折中,设于制范,务其宜也。

  凤凰山半麓,宝林禅寺,远绍宗门之洙泗,继振六祖家风。开山祖悟明大师,苦行见称,淘沙击砾,砌石成室,立山门清勤之风范。中兴祖圣一和尚,法承虚云祖师,兴殿堂,行祖训,御徒众,道场得以耸现,十方云集。丛林既立,清风轨范,顺理成章,以为后学之津梁。

  今此宝林堂组织章程,乃契目下因缘,而不失祖师遗旨,以便来者能尽合时宜,依宗风而活于运用。

  师曾有偈赞诵宝林家风:

  宝山宝海宝林寺,凤山凤冠凤凰儿;
  厥地开山有初祖,俄成宝刹育群雏。
  交通不便少游客,夜静无人坐禅时;
  人人劳动壮筋骨,日诵金刚长灵资。
  接待十方来往者,礼仁下士敬诸师;
  纯是出家清一色,半月布萨诵戒仪。
  大众和合学解制,行筹安居把戒持;
  更有地藏王宝塔,午夜钟声启人思。

  至今宝林禅寺乃香港僧众最多之道场。

  一九九七年初,有锡兰僧人,为师之德行所感,请般若难陀大长老从锡兰送来佛陀真身舍利。宝林四众弟子热烈欢迎,舍利今存寺中。师有颂文如下:

  法身清净如虚空,报身功德赞无穷;
  化缘已毕应身灭,却留舍利度童蒙。

  本师释迦如来十九岁出家,五年参学,六年苦行,三十岁成等正觉,说法四十九年,有缘众生度尽。其未度者,亦作得度因缘。故佛入涅槃,全身皆是舍利,分为三分:一分天上,一分人间,一分龙宫起塔供养,令种善根。印度阿育王将祖传一分,使鬼神分布南阎浮提人多处皆置一粒。我国华夏有十五处出现,五台山白塔顶,佛舍利每放光明,但不可见。唯宁波育王寺一粒安奉塔院,可瞻可礼。

  唐僧子邻,诣岳庙诵法华经求见母亲,岳帝指往鄮山育王寺礼佛舍利,才四万拜便闻母唤云己生忉利天。又虚云老和尚礼佛舍利感母生天。

  可知佛舍利为人天福田,礼拜者罪灭福生,供养者可求如意。

  梵语舍利,此云坚固子。修行戒定慧等法坚固则皆有。修行坚固成佛故有。历代祖师坚固修行悟道亦有。凡依佛法坚固修行者皆有。今佛舍利由斯里兰卡大德高僧送来本寺供养,普益有情,即今奉安一句,又作么道:

  稽首如来真身舍利,
  或全或碎教演三一,
  或偏或圆机分大小,
  同归毗卢华藏性海。

  一日有弟子问曰,他日往生,如虚老生兜率否?师答,无一定,如流水般,随缘而去。如是师之境界。编者叹曰:

  如云行空,如水潺潺;
  无心而去,普润世间。

                                 丁丑年秋弟子衍空恭录

补记:圣一老和尚于2010年8月3日晨2时46分安详示寂,世寿92岁,僧腊69载,戒腊67秋。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百年高僧       圣一老和尚)(五明学佛网:百年高僧       圣一老和尚)  

 百年高僧之:不喜尘俗的昙云尼师 

 百年高僧之:生前持戒精严临终瑞相往生的清贵尼师 

 百年高僧之:普通的行者瑞经法师 

 百年高僧之:人天导师虚云法师 

 百年高僧之:达缘老和尚 

 百年高僧之:舌根不坏的宏林法师 

 百年高僧之:一代圣僧离欲上人 

 百年高僧之:八不头陀道阶法师 

 百年高僧之:数十年如一日的际华老和尚 

 百年高僧之:具足智慧,心胸宽大的昔珠法师 

 百年高僧之:无滴碧水汇成河的东日法师 

 百年高僧之:智慧过人的思摩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