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我们自己起心动念,绝对不是只有个人受果报


   日期:2014/7/29 17:41: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而大自然界常常发生灾害,像这个水灾、旱灾,旱灾属於火,地震、风灾,这些东西从哪里来的?这些从不善心想变现的。哪些不善心想?贪瞋痴慢。佛在《楞严经》上说,贪心感得的是水灾;瞋恚心所感召的是火灾,也就是旱灾;愚痴感得风灾;不平,嫉妒、愤恨不平感得的是地震。不能说自然灾害与我们人心的念头不相干,那就错了!起心动念确确实实与虚空法界有连带的感应,这个道理只有在佛经里面讲得清楚、讲得明白。

  所以我们自己起心动念,绝对不是只有个人受果报,「那是小事,那种果报自作自受,与别人没有关系。」而实际上我们想错了,绝对不是我们自己起心动念,只是自己的果报,不是的!牵累别人,因此这个罪就重了。自作自受这个罪轻,自己作自己受,还要连累到别人,那你罪就大了,你就会造极重的罪。你连累的人愈多,连累的时间长,这个罪孽就是地狱。而这些事情,是最容易让我们疏忽掉的,我们不能不知道。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四五一卷)  2001/10/27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017-0451


 从无住本,立一切法也。】

  『无住本』就是讲阿赖耶识,从这里面建立世出世间一切法,这就是讲种子。什么是种子?这个很难讲,种子是个比喻,像植物能够长成,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种子,所以种子是亲因缘。种子得到土壤、肥料、阳光、水分,它就会生长,那些都叫助缘,是属於「所缘缘、增上缘、无间缘」,这三种缘具足,种子就起现行,所以种子是用这个来做比喻。这个种子没有形象,六根都接触不到,意根也想像不到,但是它有、它存在。诸位要晓得,阿赖耶是尽虚空遍法界,不要想著阿赖耶在我们心里,在脑细胞里,你的想法就完全错了,就比阿难还笨。阿赖耶是尽虚空遍法界,所以尽虚空遍法界形形色色,全是种子起现行。怎么起现行?它三种缘具足。这是我们的心识,不管我们的真心、妄心,太大了!所以它建立一切世出世间法。

  为什么说它「无住」?无住就是根本是虚妄的,它不是真实的。妄没有本,真有本,妄从真起。如果妄也有本,就不叫做虚妄,它有,就好像影子一样。影子依什么起?依我们人身,人身站在光明下面,人身底下有了个影子。无明就好比人的影子,所以它一定是依真,它不依真哪里来的?它起不来。它所依的是性,所以与性识连在一起。诸佛菩萨聪明,他们认真人,不认影子。我们十法界众生搞错了,把影子当作真人,把人忘掉了,以为影子就是,我们迷就迷在这个地方。所以人家悟,悟的是什么?我们迷,迷的是什么?悟的人对於身跟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影不碍人,人也不碍影,无障碍的法界。真不碍妄,妄不碍真;性不碍相,相不碍性,所以虚空法界,理事、性相无不圆融,这才是真正的完美到极处。这样圆满、美好的境界,被迷惑颠倒的人破坏了,他所破坏的是他自己受用,有没有连累到别人?他能够连累到的是与他共业所感同样的迷人。如果是觉悟的人,或者跟他的业力不相同的人,不会受干扰,这些都是事实真相。

地藏经玄义  (第八集)  1998/12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4-014-0008


 《安士全书》,印光大师非常赞叹,认为是这个世纪里头最好的一部书。前面差不多一大半是《文昌帝君阴骘文》注解,这一篇文,性质跟《感应篇》差不多。文昌帝君自己说他过去生中十七世为士大夫,士是读书人,十七世是个读书人,大夫是做官。跟众生结的怨很深,也是迷惑颠倒,冤冤相报其惨无比。以后遇到佛菩萨,听闻经法才觉悟、才回头,做了文昌帝君。文昌帝君,他的上司中国人讲玉皇大帝,玉皇大帝是他的上司。如果用一个政府来说,玉皇大帝是皇上,文昌帝君是干什么的?教育部长,他管教育的,就是教育部长,管教化众生。对因果报应说得太清楚,那因果报应说他自己过去生中事情,提出来警戒大众,希望大家觉悟,冤冤相报到这一生为止,不再干傻事。这一生当中有人陷害我、有人毁谤我、有人羞辱我,都受了,过去世是我这么对他,今天他这样对我,一报还一报,一笔勾消了。这个念头好,到此为止。

  如果不服,我一定要报这个仇,那麻烦大了,你念佛不能往生。因为往生没有办法报仇,你只好再搞轮回,来生遇到的时候你再报他。错了,不能这样干法,这样干法,我错了,也连累到别人。所以觉悟的人就一笔勾消,一笑了之,统统不放在心上,心上只有阿弥陀佛,这多自在!世间事情决定不能有丝毫贪爱,这个经典后面还会有细讲,讲什么?讲情爱。情爱里头最重要是夫妻,这个情执要不断的话,他决定不能脱离六道轮回。障碍你修行、障碍你往生、障碍你证果,甚至障碍你开悟,最大的一个原因。世间人都执著,都不肯放下,这是什么?这是愚痴,没智慧。有智慧的人觉悟了,他肯定放下,为什么?无始劫来在六道轮回就是吃这个亏,这是所有障碍你成就的第一个因素。还不放下,这一生又不能成就,白修了。要知道恩爱是假的,死了之后不会在一起,各随各的业力走了,永远不再相见,再相见也不认识。如果要认识的话就不会相报,上一生我对不起你,这一生就算了吧!不知道,都是迷惑颠倒。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二七集)  2012/7/14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427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因果       学佛)(五明学佛网:因果       学佛)  

 竺摩法师:佛教与人生 人生学佛的利益 

 圣严法师:学佛群疑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一、布施入门愿 ( 

 王骧陆居士:王骧陆居士全集 《学佛一得》序 

 王骧陆居士:王骧陆居士全集 初基学佛心要 

 其它法师:我自幼至长因「观音菩萨」慈悲引渡而念佛、学佛, 

 静波法师:如何学佛 

 圣轮法师:念彼观音力 波浪不能没─ 学佛人的「口德」修养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发心学佛 

 果煜法师:禅林风雨 1.修学佛法的几个通则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附录:十年学佛出家的心路历程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修行篇 放下——学佛参禅的不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