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我们都是会犯错的孩子,请给犯错的人,多一份宽容


   日期:2014/8/1 10:2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上次我遇到一个人,在猛烈的批判另一个人,说对方犯了错误,说道了在儒家思想上都有问题,就没有办法在佛家思想上进步了。那时,我觉得,其实我们都是容易犯错的孩子,请给那些犯错的人,多一份的宽容。所以,我也常常忏悔自己以前的习性刚强啊。

记得在前年,我听一个师兄讲起了,她说,她师父教导她,人不要做“佛教警察”。什么意思呢,就是常常用佛教的戒律来批评别人,说别人不守戒啊。这个是很危险的。很多人学佛后,常常喜欢用戒律来掂量出家人,或者在家人。这是很不好的。戒律是用来制约自己的,不是用来批判别人的。

也有的人,用儒家的思想,比如说三纲五常来批评别人,这样子也走偏了。圣人定制的任何规则,包括纲常,戒律,都不是用来衡量别人的,而是用来反省自己的。但是学佛后,很容易走进一个误区。我见过很多人批评出家人,就是用戒律来衡量别人。这就是走入了偏差了。

有的人,没有学佛还好,一学佛,就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看这个不顺眼,那个不顺眼。这样我们永远得不到佛陀的智慧,佛陀的智慧首先是平等,没有平等的觉悟,开发不了智慧。学佛后,我们要看到别人的好处。不要只看别人的坏处。每个人都有好的坏的,好坏本来就是分别念。破不了分别念时,最好只看好的。一个人,天天看到坏的,想的是阴的,那么他的阴气就越来越重,内心就越来越阴暗。如果天天看别人都是好的,想到的也是阳的,那么他内心就越来越光明。这一点很重要。

不要做“佛教警察”,拿着戒律的尺子来衡量别人。因为每个人都经不起衡量。所以,在戒律中,佛陀亲自规定了,在家人不能了解,甚至看出家人的戒律。刚出家的沙弥,不能看比丘的戒律。为什么要这么规定呢。比如说出家人的戒律,在家人看了,就会用戒律去衡量出家人。这就是破戒了。刚出家的沙弥,只受八条戒律,但是禁止看比丘的戒律。比丘有250条戒律,比丘尼有348条戒律,沙弥是不允许知道的。知道了,就要掂量别人,这个掂量是没有意义的,只会看到对方的不对,而不会看到对方的功德。所以,这是佛陀禁止的。

很多人一看到修行人,出家人,往往看成了“神”了。有的修行人,他刚刚开始修行,也是习气很重的。每个人都是走在修行的路上,都会犯错的。所以,佛教才有忏悔法门,每天晚上要忏悔,为什么每天都要忏悔啊。说明每天都在犯错。所以要忏悔,忏悔久了,习气减轻了,慢慢的就好了。所以,这是祖师大德的慈悲啊。

星云大师有句话,给人欢喜,给人方便,给人信心,给人希望。真的,我们要给人信心,尤其是学佛的,在学佛的路上,会遭遇到很大的障碍,很多挫折,一定要给对方信心。佛陀从来不舍弃任何众生,只要他归信了三宝。在佛陀的眼中,没有恶人。所以要爱语,给众生信心,给众生希望。这就是法华经讲的,要言辞柔软啊。

转自:福安观音寺 新浪博客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