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居士文章 -->转载

 如何面对烦恼、如何以智慧止息烦恼?


   日期:2014/8/7 20:30: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数一数生活中的烦恼,它大致的形态有生气、愤怒、悲伤、失望、郁闷、沮丧、孤独、寂寞、抱怨、焦虑、恐惧、苦恼、不耐烦等。每个人都经历过这些烦恼,如果细心,你会发现,这些烦恼带来的只有痛苦。因此,没有人愿意烦恼,所有的人都想从它之中解脱出来。摆脱烦恼,是人类世世代代的追求目标。

止息烦恼,是佛法修习的唯一任务。下面是几组止息烦恼的简要练习。

一、决心面对烦恼
1、这次烦恼已过,下次烦恼尚未生起,在这间隙,你要告诉自己,下次烦恼生起时,要敢于面对它;
2、其实,人们很难面对烦恼,不是排斥,就是回避。发现人性的这个弱点非常不易,这需要敏锐的心智;
3、决心面对烦恼,是一种勇气。这种决心,可以鼓舞你,让你在面对烦恼时不再退缩。

二、敢于面对烦恼
1、文字上的烦恼,与内心的烦恼是不同的。内心的烦恼出现时,你要敏锐,发现它,并迎上去;
2、面对烦恼的时刻,你的内心往往很难受,可能五内俱焚,但你要坚持,不能发作;感觉(体味)烦恼在内心的滋味;
3、坚韧地与烦恼站在一起,只是看着它。

三、不要向外找原因
1、你正在经历愤怒(我们以愤怒为例),这是一种痛苦;愤怒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巨大痛苦。观照当下的这个愤怒,不要为它找理由;
2、向外找理由,是人类的本性:“因某人的过错,导致我的愤怒,他一贯把事情搞砸。”虽然你可能会这样想,但请打住。不要向外找原因——放弃任何原因;
3、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烦恼本身,你就不会为它找原因。你可能会想,向外找原因,可以避免再次烦恼;但烦恼的肇因,在你的内心,而非外在——这是佛陀最伟大的发现,意识到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智慧。

四、以“平等心”接近烦恼
1、平等心,是一股平静而敏锐的力量,属于定的范畴。当你想要观察烦恼时,你需要以平等心接近它。接近是观察的前提——如果排斥烦恼,你就无法实现真实的观察;
2、平等心,就是“不迎、不拒”,你既不需要为烦恼找原因,也无须为其开脱、辨解。这种柔和平等的心态,是“接近”烦恼的最好心态;
3、反复练习,是必要的。每当烦恼生起,保持“不排斥”的心态。

五、经历烦恼
1、如果你以超然之心面对烦恼,它的伤害力量,将因此而减弱;
2、只是经历它,你没有赶走它的意思,你的心会因此而平静。驱赶与躲避它,都不是正确的方法。如果方法不当,将会导致烦恼一再地发生;
3、你越是平静,你就越不会惧怕烦恼;当你面对烦恼的勇气更大时,烦恼将退缩。
与烦恼打交道的技巧是:亲身经历它,仅仅是具有一点敢于经历它的胆量,它就会退避三舍。

六、以智慧止息烦恼
1、我们所握持的工具是:观察、平等心、了知的能力。善用这些工具,就能止息烦恼;
2、如果你坚韧、冷静地观察一次烦恼的生起、消失的完整过程,你就有了经验。烦恼,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你可以做到“面对它”而“只是观察”;
3、在密集的注视下,烦恼很难存活。烦恼,其实是一种虚幻之物,但只有“密集地注视它”,你才能了解它的这种虚幻本质。

练习步骤说明:
1、只要有烦恼出现,你就可以开始练习。练习要以轻松自在的态度;
2、烦恼存在于每个人的内心,如果你一直意识不到,那就训练自己,让你的心更敏锐更细致一些;
3、不要讨论烦恼,直接面对它;采用上述方法练习是战胜烦恼的有效途径。
4、上述六条的排列,不是一个硬性的练习顺序。如果你对其中的某一条有兴趣,你可以只练习那一条。
5、这些练习十分简单,反复练习,才能见效。
6、断除烦恼的练习,需要超强的耐心和顽强的意志,注视内心的每一个烦恼,不论它生起百次千次,你都要如第一次一样注视它,并保持平等心。这就象练习走钢丝,如果你掉下来了,不要恢心,再次上去练习。

烦恼所带来的痛苦以及破坏力,是显而易见的。例如愤怒,它会导致情绪发泄,肢体暴力,还可能会有更强烈地攻击他人、残害自己的倾向。

没有人愿意生气、忧虑、牵挂、恐惧和愤怒,这些负面情绪,是一股摧毁的力量,消除它们对任何人都有益处。

生活中不需要烦恼的存在,它是必须要被消除的对象。佛陀终其一生,都在教导人们消除内在的烦恼——佛法禅修的唯一任务,是止息这些烦恼。
 
      作者:如是 2009-2-18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烦恼       智慧)(五明学佛网:烦恼       智慧)  

 王骧陆居士:王骧陆居士全集 我有烦恼么 

 王骧陆居士:王骧陆居士全集 观心偈 断烦恼偈 

 傅味琴居士:学习观世音菩萨,修悲心与智慧就是提高觉悟(观 

 傅味琴居士:要有智慧眼 才可与众生方便(观世音菩萨圣诞开 

 普献法师:烦恼像婴儿 

 傅味琴居士:觉悟从智慧悲心来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增长智慧的正行 

 普献法师:宝积经讲记 退失智慧的邪行 

 果煜法师:力挽狂澜 智慧的修炼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智慧的修证 

 果煜法师:破茧而出 智慧解脱 

 郑石岩教授:禅——心的效能训练 第二章 禅行 笃实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