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戒律从哪里学起?


   日期:2014/8/12 17:34: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所以戒律从哪里学起?这些年来我们提出来了,从《弟子规》学起,从《感应篇》学起,有《弟子规》跟《感应篇》的基础,你学三皈五戒十善不难,可以能跟古人并齐,不会在他之下。如果不从《弟子规》,那你就没有根,这根之根你没有,你的成长速度会很慢,也可能你退心,这一条路你走不通。于是我们才真正认识《弟子规》跟《感应篇》的重要,有这三个基础,《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你就决定能生净土。为什么?你是善男子、善女人,带业往生得有这个条件。

人都做不好,你怎么能到极乐世界去作佛?你想到极乐世界作佛,先把人做好。好到什么程度?好到你确确实实有能力生欲界天,你得有这个能力。《弟子规》跟《感应篇》可以帮助我们生欲界天,来生不失人身那是肯定的,那一点怀疑都没有,你决定不堕三恶道,这在佛法是保证你不会堕三恶道。如果这个基础没有,学佛也不一定会堕恶道,很难讲,看你临命终时最后一念,如果最后一念还是贪瞋痴,三恶道去了。临命终时亲情不能放下,这是贪爱,财产不能放下,都是障碍,都属于贪,贪堕饿鬼道,愚痴堕畜生道,瞋恨堕地狱道。

为什么印光大师在《文钞》里嘱咐人送往生,八个小时不要去碰这往生的人,他断气八个小时连他的床都不要碰它,离它远一点?怕他发脾气,怕他生气。八个小时一般来说神识没离开,虽然断气了,没离开,就是说他有知觉,八小时之后神识离开了,那个没问题。为了安全起见,最好是十二个小时,或者十四个小时,那很安全了,决定没事情了。这个规矩要懂、要遵守,不要一会去摸他,一会去摸他,如果他一发脾气,你们这么讨厌,你摸他,他痛苦,一发脾气就把他送到地狱去了,那就变成冤家了,他会恨你。印祖说的这个话决定不是假话,我们要有这种常识。 

文摘恭录—净土大经解演义(第四八八集)2011/7/10 檔名:02-039-0488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戒律       学起)(五明学佛网:戒律       学起)  

 净慧法师:第三届禅七开示 戒律是善恶的标准 

 杨曾文教授:戒律和唐代的律宗 

 杨曾文教授:佛教戒律与道德 

 温金玉教授:见月戒律思想研究 

 温金玉教授:能海法师戒律思想研究 

 温金玉教授:戒律的传播与本土化 

 温金玉教授:戒律与社会的和谐互动是正法久住 

 明一法师:禅修好处戒律说 

 妙祥法师:对发心出家居士开示 二 严持戒律 不退初心 

 能弘法师:戒律与修持 

 能弘法师:因果与戒律 

 清净法师:居士戒律与礼仪 第五章 寺院常住居士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