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介绍

 普净大师


   日期:2014/8/17 16:55: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年代:1920年--1986年国籍:中国


  
  [华宗大尊长]普净大师以一个中国青年,远适异邦,在一个君主立宪王朝、南传佛教国家,披剃出家,修习梵行,数十年间,建寺十余所,造像百万尊,七次荣获王朝封赐,身居[华宗僧务委员会主席],御封[华宗大尊长]荣衔。德被异国,誉满世界,这是中国佛教的光荣,也是全体中国人的光荣。此人就是本文要介绍的普净大师。
  
  普净大师,俗家姓黄,广东省揭阳县人,清光绪二十八年(一九零二)岁次壬寅的六月十六日生。他自幼丧父,由母亲抚养成人。母亲张太夫人,虔信佛教,长斋礼佛;丧夫之後,含辛茹苦,抚育孤儿。普净幼承庭训,八识田中早种下菩提种子。六岁启蒙,在学塾中受中国传统教育,读孔孟之书。成长之后,据说他曾经参加戎行,在军中谋发展,积功升至参谋。
  
  民国十六年(一九二七),辞去军职,南游泰国。泰国是佛教之邦,素为广东潮州人侨居之地,故泰国人民具华裔血统者为数甚多。泰国是南传佛教国家,其传统习俗,青年人皆须出家(年满二十岁,须短期出家三个月)。受戒之比丘,日中一食,戒行精严,维持原始佛教生活,普受国人的尊敬。而华侨社会虽然亦有虔信大乘佛教者,唯以人才寥落,渐趋式微。以此,普师发下弘愿,终身为僧以复兴大乘佛教。一九二七年,乃於泰国北标府清水寺,依华僧隆源法师剃度出家,法名能持,字普净,别号持戒,时年二十六岁。
  
  普师出家后,依师山居,潜修内典,如是数年。一九三一年,移锡泰京曼谷,在软桥地方设立[湄江精舍],修习三藏,兼以弘化。是时普师仍是沙弥身分,因泰国华侨社会的大乘佛教从无设坛传成之举,乃决意回国受三坛大戒。一九三二年,师摒挡行装,由海路乘船抵上海,转赴南京句容宝华山,于慧居寺受三坛大戒,戒师为光悦和尚。圆戒后,留山二年,依光悦和尚学习三坛正范仪轨。一九三四年重回曼谷,创设[立化僧舍],静修兼弘化,数年间,继续完成立化僧舍工程,塑昆卢遮那佛像八万四千尊,供於僧舍大佛殿。
  
  一九四二年,普师二度回国,行脚参访,朝礼名山,最後至西康,礼诺那呼图克图为师,修习密藏,前後五年,得传金刚大灌顶,蒙授密宗大总持,并嗣为法统。一九四八年返回曼谷,开坛传戒及传授密乘,善信日众,德望日隆,缁衣求剃者亦日多。至此,师乃依显密仪轨,在北碧府兴建[普仁寺]。该寺落成,泰皇及僧皇颁赐奠石结界,依律行[僧伽羯磨]。泰国本是南传佛教国家,遵行佛陀住世时遗制,对北传大乘佛教颇为不屑,对大乘僧侣的形式戒律亦感不满。普仁寺获泰皇及僧皇重视,成为华裔的第一所合法寺院,实是普净大师戒行精严之所感。
  
  一九四九年,普师三度返国,在上海接受律宗十八代法祖妙柔老和尚衣钵,为律宗第十九代承传人。是年大陆战局恶化,遍地烽烟,普师停留未久,重返泰京,广弘教化。翌年复塑造本师释迦牟尼佛、昆卢遮那佛各八万四千尊、宝箧印陀罗尼八万四千符,供於普仁寺大殿。一九五三年,在洛梗市建密藏普同大塔,并重建泰京火灾焚毁的甘露寺。後并继续扩建立化僧舍,在洛梗市创建[僧伽学院]一培育比丘人才。一九五五年,泰皇敕任普师为曼谷龙莲寺住持。
  
  一九五九年,为[泰国佛教纪年]千五百年纪念,普师率领华裔僧侣,在龙莲寺设坛,祈求正法永住,法会连续七昼夜。同年,塑造弥勒菩萨行、住、坐、卧四大威仪像各八万四千尊,供於泰京佛统大塔内。普师以龙莲寺年久失修,乃重予修建,并为全寺佛菩萨圣像装金。此後数年,普师在化碧府创建[普仁山庄],兴建万岁府[仙佛寺],并建中国式七级宝塔一座,塑造古佛铜像十八尊及八万四千尊俱砥佛像,藏塔供养。
  
  一九六一年,在曼谷吞玛哈密区,兴建[普门报恩寺],施工五年,於一九六五年完成初期工程。初期建筑计有:祖师殿、观音殿、地藏殿、古佛殿、诸佛殿、立化菩萨殿、功德林、五观堂、僧寮、静室、办公室、会客室等,梵宇巍峨,宏伟庄严,为泰京华人佛寺之冠;同时塑成本师释伽牟尼佛、药师佛、弥勒菩萨各八万四千尊,供养於佛殿。六五年三月十二日,举行开山晋寺大典,泰皇敕赐奠界,嘉宾善信云集,盛况空前。
  
  此后,又在报恩寺增建学法堂、中泰云水堂、南北云水堂等建筑。而最主要的建筑大雄宝殿,於一九六九年始告落成。翌年,塑造巨大无比的本师释迦牟尼佛像安立於大雄宝殿,也塑造小型释迦像八万四千尊,供奉於殿内四壁。同时塑制五百装金罗汉像,供奉於罗汉堂。
  
  自一九五一年起,普师屡受泰皇蒲美蓬及泰国僧王的敕封。五一年,泰皇敕封为[华宗左僧长],僧王敕任为[普仁寺开山住持]、[华宗第一任传戒大阿闍黎];五二年晋封为[华宗右宗长],五五年泰皇敕任为[龙莲寺住持]、[华宗僧务委员会主席];五六年泰皇敕封为[华宗大尊长],僧王颁赐[大尊长之印]、[大阿闍黎法印]。一九六五年,泰皇敕封为[柏康那庄真达摩三昧智越·佛陀波黎萨真尼多]法爵,六八年再颁赠封号为[殊胜大总持、华裔佛教宗师·达摩禅定三昧智越·广智弘度·绍隆圣教·威德殊勋·辅翼皇化·华宗大尊长]。
  
  一九七一年,普净大师年届七十,报恩寺大雄宝殿举行落成典礼,泰皇蒲美蓬亲临主持升宝盖礼,泰国僧王率领九位僧务大臣,在典礼中诵《吉祥经》,泰皇更敕颁封号,晋封大师为[殊胜大总持·伟大华裔佛教宗师·达摩禅定三昧智越·行持庄严·佛道明众法王·广度大上座]。
  
  是年九月,普净大师率领[泰国华僧弘法访问团]一行二十人访问香港、台湾、日本、韩国,行程二十余日,然後返回泰京。大师於访问台湾期间,在台停留十二天,於九月二十二日,晋见当时的副总统严家淦先生。严副总统对大师在泰国弘法的成就备加赞扬。翌年春节,为报恩寺大雄宝殿铸造的释迦牟尼佛五尊圣像完成,举行开光典礼,泰国僧王颂录拍讪卡勒亲临主持,并颁赠奖章、佛宝、法扇,表彰大师弘法利生之功绩。
  
  普净大师於七十二岁之年,以多年来弘法辛劳,遵医嘱作短期休养,乃於七三年冬赴星马各地云游。在星马期间,皈依座下者一千六百余人,七四年六月返回曼谷,泰国宗教厅长、侨界领袖及佛门善信迎之於机场者七千余人。七十四岁以後,先後於春武里府拉差县创建[普德寺],在曼谷报恩寺附近兴建[华宗长老宾馆],作为华裔老年比丘退休後的安居养老之所,并重修[永福寺]。
  
  普德寺也是一座宏伟壮观的大寺院,主要工程有大雄宝殿、祖师殿、观晋殿、两序禅房、东西寮房、斋堂、厨房等。而比丘退休後安居的长老宾馆,更建筑水阁凉亭、假山花树、小桥流水,是年老比丘静修安养的福地。
  
  总计大师一生所兴建的寺院,有立化僧舍、普仁寺、普门报恩寺、甘露寺、仙佛寺、龙华寺、普德寺、永福寺等,以及多处佛塔;所设置的僧教育机构,有僧伽学苑、巴博学法堂;所培育出的僧才,如仁照、仁和、仁化、仁意、仁得、仁晁、仁章等,分别接长他所创办的寺院。而仁照、仁章、仁闻、仁和、仁竹、仁知、仁得、仁意、仁晁、仁愿、仁勉、仁崇等,都获得泰皇或僧王的封爵。在大师的主持下,历时八年,编纂完成《汉梵英泰佛学辞典》,并以中、英、泰三国文字,大量刊印佛教经论,弘扬正法。
  
  大师在泰国弘化六十年,建寺十余所,造像百万尊,於南传佛教国家中,建立北传大乘佛教的法脉,提高了中国僧侣的地位,一新中国比丘不重戒律的形象,其个人戒行精严,德高望隆,受泰皇及僧王七次封爵,赢得朝野普遍的尊敬,这实是中国佛教的光荣,全体中国人的光荣。
  
  普净大师於一九八六年(民国七十五年)九月示寂,世寿八十五岁,僧腊六十载,戒腊五十五年。(本文取材自陈慧剑居士〈普净上师行愿年表〉,道安法师〈普公上人七秩华诞序〉,及其他参考资料。)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普净大师       大师)(五明学佛网:普净大师       大师)  

 王骧陆居士:王骧陆居士全集 悼印光大师文 

 逸尘居士:禅定指要 七、宗喀巴大师一派的禅定 

 陈兵教授:莲池大师对“三教一家”说及儒、道的评判 

 其它:读太虚大师大乘三宗说之感想(单培根) 

 其它:会泉大师及其门下在闽南和东南亚佛教界的地位和贡献( 

 其它:性愿大师对闽南与菲律宾佛教的贡献(陈全忠) 

 王雷泉教授:忠烈祠•如来使•磨镜 

 李志夫教授:试还原法显大师在中国历史上之地位 

 李志夫教授:我们还能为法显大师作些甚麽──国际合作丝路研 

 周贵华博士:欧阳竟无大师的如来藏思想 

 周贵华博士:从《婆薮盘豆法师传》看瑜伽行派三大师唯识着述 

 郭元兴教授:法琳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