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法师开示

佛教故事

幸福人生

在线共修

经咒学习

大宝法王

仁焕法师

净土法门

最近更新

居士文章

佛教仪轨

佛友商讯

电 子 书

净土讲经

大安法师

妙祥法师

印光大师

 

素食护生

佛教问答

世间百态

热点专题

戒杀放生

梦参法师

净界法师

圣严法师

全部资料

佛教知识

法师介绍

佛教寺庙

佛教新闻

戒除邪YIN

慈诚罗珠

寂静法师

昌臻法师

热门文章

积德改命

精进念佛

深信因果

消除业障

学佛感应

益西彭措

达真堪布

济群法师


首页 -->法师开示

 信愿法师:度凡夫为先,是法藏菩萨的愿心


   日期:2014/8/18 17:17:00     下载DOC文档         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

【问:既然善恶粗妙相对,舍粗取妙,何言绝待?】

法藏菩萨发四十八愿,要建立清净庄严的西方净土世界,参考了二百一十亿的诸佛国土。在法藏菩萨的师父世自在王如来的光明神力中,法藏菩萨睹见了二百一十亿的诸佛国土。二百一十亿,不是刚好这一些数目,指的是无量无边的国土。在这无量无边的国土,有清净的国土、有污秽的国土,有粗国土、有细国土,有善国土、有恶国土,有净国土、有秽国土,譬如我们娑婆世界,就是粗国土、就是恶国土、就是秽国土。所以法藏菩萨在无量无边的国土之中,选取善的,去除恶的;选取细妙的,舍弃粗恶的;选取清净的,舍弃污秽的。譬如十方国土之中,有的国土没有女众,有的国土有女众,所以法藏菩萨誓言,他将来成就的西方净土没有女众。因为一个国土之中有男众、有女众,就会产生非常多的麻烦。底下这三重的意义,就在叙述这一个道理。所以我们知道了,看过去,文字虽然有的比较艰深,大家华文的能力不是很高,不容易看得懂,但是大意你知道就可以了

【答:此义解有三重:一净秽相对。二、自他相对。三凡圣相对。】

首先看第一点,净秽相对

【《无量寿经》曰:“天人之善恶、国土之粗妙。”且如天台辨立四土:诸佛国土是随其心净即佛土净,故随心垢净而见土有粗妙。凡圣同居土对方便有余土则为秽,见思未断故;又方便有余土对实报庄严土,则方便有余土为粗,实报庄严土为妙;又实报庄严土对常寂光净土,则实报庄严土为粗,常寂光净土为妙。如是相对,净秽、粗妙不定也。今净土门,此娑婆世界为秽,彼十方佛土为净,故说诸佛剎土天人之善恶、国土之粗妙。净土法门乃弥陀佛愿誓救秽土恶机,是秽土与净土相对,故言选择。】

第一点是叙述清净与污秽的相对。法藏菩萨舍弃十方国土的污秽,取十方国土的清净,而建立西方极乐世界,大意就是这样子。

第二点,自他相对

【《无量寿经》曰:“我已摄取庄严佛土清净之行”。我已摄取为自,二百一十亿为他。选择他诸佛国土之善恶、摄取其善妙以为己有,故云我已摄取。法藏所摄二百一十亿种种不同诸佛剎土,既摄取为己有,则唯是庄严妙土,而不同于诸佛国土。】

第二点就是从自己与他方来做一个相对比较说明。法藏菩萨摄取诸佛清净是自,诸佛国土被摄取是为他。舍诸佛的粗恶、选诸佛的善妙,所以西方极乐世界是十方世界当中最为精妙第一,道理就是这样子。

第三点,凡圣相对

【凡约通途佛土者,诸佛究竟妙果三德秘藏,唯佛一人居净土境也。相似即佛、分证即佛,犹绝无分,况一毫未断惑者乎?法藏心愿若此,则何能称为超世无上?又何劳五劫思惟?盖法藏所愿不轻,但欲令一丝一毫未断惑业之凡愚,永拔生死根,速成无上觉,为之五劫思惟,永劫修行,故称超世无上。

如是三种相对,显示法藏心愿,无有诸佛可比也。】

第三点就是从凡与圣相对来彰显法藏菩萨所发的愿心是究竟无上的。

底下所设问的问答,是要让我们了解四十八愿每一愿是有次第相连。

【问:四十八愿,有生起次第乎?】

【答:一一愿文,大意有次。谓本愿意,正被凡夫,傍通圣人。依正意故,先说摄凡;依傍通故,后说摄圣。又初之二愿,愿众生离苦,后之九愿,愿众生得乐;苦受急除,故在先也,苦除必乐,是故为次。】

这一问答就是说明,四十八愿的每一愿,前后次第是非常重要。第一愿与第二愿,第二愿与第三愿,息息相关。每一愿都有法藏菩萨无穷的用心。四十八愿主要要救度的众生是凡夫,圣人是兼度。我们要先了解四十八愿正被的众生就是凡夫。因为四十八愿既然是要广度凡夫为先,那我们每天念阿弥陀佛的名号,阿弥陀佛会不会要求我们凡夫念佛念到没有妄想、没有执着、没有分别,才救度我们,会不会?不会,因为四十八愿正被之机就是凡夫。凡夫是阿弥陀佛用名号救度的主要对象,用世法做譬喻,凡夫是主客,圣人是陪宾。譬如你要礼请我接受你的供养,你知道我从台湾到马来西亚来弘法非常的辛苦,为着表示你对我的恭敬,所以请我到餐厅用餐,那我不可能只有一个人去,我会带着我的出家甚至在家弟子,随从一起跟着我接受你的供养。那么我就是正客,我所带的人,跟随我一起去的人就是陪宾。如果在喜宴上要用餐了,主客没有到,会不会开动?不会。如果一场喜宴的宴会,当新郎新娘还没有就位,会不会开始用餐了?不会。正宾没有到位,怎么可能开始用餐?一样的道理,我们才是阿弥陀佛主要救度的对象,菩萨、阿罗汉、辟支佛,是阿弥陀佛要救度的次要的对象,所以度凡夫为先,是法藏菩萨的愿心。

那么四十八愿第一愿无三恶趣愿,第二愿不更恶趣愿,第三愿悉皆金色愿,第四愿无有好丑愿,一直到第十一愿必至灭度愿,是有次第的,先离苦,后得乐,先度凡夫,再度圣人,这是法藏菩萨发四十八愿的用心。这个道理我们会在四十八愿的因愿文,大略再向大家报告。

时间也到了,晚上向大家报告到这里。

祝大家,一心念佛,成就佛道。

南无阿弥陀佛。

 



下载DOC文档     微信分享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站内:度凡夫       愿心)(五明学佛网:度凡夫       愿心)  

 法藏法师:学佛,要有强大的「愿心入体」 

 胡小林:用十念法来念佛,能把信心和愿心念出来 

 宏圆法师:疑心与弥陀愿心不相应 

 宏圆法师:疑心与弥陀愿心不相应 

 大安法师:如何发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 

 宏圆法师:我们都被习气干扰了愿心 

 刘素云:为什么你的信心和愿心生不起来? 

 刘素云:纵使身止诸苦中,如是愿心永不退 

 宏圆法师:我们都被习气干扰了愿心 

 宏圆法师:我们都被习气干扰了愿心 

 盘点佛教与树的不解之缘,愿心中菩提落地生根! 

 宏圆法师:我们都被习气干扰了愿心